《莊子28雜篇 讓王第二十八》古文翻譯

  雜篇 讓王第二十八

  【導讀】這是一篇不滿時政的隱居之士的作品。文中宣揚安貧樂道,潔身自好,並運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充分表現了對當時現實的不滿
  但這種不滿,往往是從仁義的原則為出發點的。而且隱居避世的做法與內篇宣揚的混世哲學迥然不同。

  【原文】堯以天下讓許由1,許由不受。又讓於子州支父2,子州支父曰:「以我為天子,猶之可也。雖然,我適有幽憂之病3,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4,又況他物乎5!唯無以天下為者可以托天下也6。舜讓天下於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7。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舜以天下讓善卷8,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9。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於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舜以天下讓其友石戶之農十。石戶之農曰:「捲捲乎⑾,後之為人⑿,葆力之士也⒀。」以舜之德為未至也⒁。於是夫負妻戴⒂,攜子以入於海⒃,終身不反也。

  【註釋】1堯以二句:見《逍遙游》篇。 2子州支父,姓子州字支父,亦即下文的支伯。 3適,剛剛。 幽憂,隱憂。 4生,通性。 5又況句:其他東西還比不上天下貴重,更不應該為之而損害心性。 6唯無句:無以天下為,即《逍遙游》篇許由說的:「予無所用天下為也。」 把自己的心性看得比天下還要重的人就不會傷害天下人的心性。所以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管理。 7易生,犧牲自己的心性。 易,換取。 生,通性。 8善卷,姓善名卷,隱者。 9絺(左右希),較精細的葛布。 十石戶,地名。 石戶之農,意即在石戶耕田的人。 ⑾捲捲,用力的樣子。指舜而言。 ⑿後,君,對舜的稱呼。 ⒀葆力,勤力。 ⒁以舜句:石戶之農只贊舜為葆力之士,並未稱頌舜的道德。可見他認為舜在道德上還未成熟。 ⒂負,背。 戴,用頭頂頂東西。 ⒃入於海,指隱居海上。

  【原文】大王亶父居邠1,狄人攻之2。事之以皮帛而不受3,事之以犬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4,與人之父居而殺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5!為吾臣與為狄人臣奚以異。且吾聞之:不以所用養害所養6。」因杖筴而去之7。民相連而從之。遂成國於岐山之下8。夫大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9。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十,雖貧賤不以利累形⑾。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⑿。見利輕亡其身⒀,豈不惑哉!

  【註釋】1大(tai 太)王亶(dan 但)父,又稱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周民族強大的奠基者。可詳見《詩·大雅·綿》。 邠(bīn 賓),又作豳,在陝西省邠縣(今作彬縣)。 2狄人,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 3事之三句:用皮帛、犬馬、珠玉送給狄人以求和,但狄人不接受。 事,侍奉,這裡指奉送。 4與人三句:如果抵抗狄人即必相殘殺臣民的子弟,故不忍心。 5子,對所屬臣民的稱呼。 勉居,好好地居住下去。 6所用養,依賴它來養活的東西,指土地。 所養,指臣民。 7筴(上竹下夾),同策,馬鞭。 杖筴,執鞭。 8岐山,在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六十里。今名箭括嶺。 9尊生,珍重性命。 十以,因。 養,作名詞用,賴以供養的,指土地與人民。 ⑾累形,拖累了形體。 ⑿重失之,把失掉高官尊爵的事看得非常重要。 ⒀輕,輕易地。

  【原文】越人三世弒其君1,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2,而越國無君。求王子搜不得,從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3。乘以王輿4。王子搜援綏登車5,仰天而呼曰:「君乎6,君乎,獨不可以捨我乎!」王子搜非惡為君也,惡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謂不以國傷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為君也。

  【註釋】1越人二句:據《史記·越世家》索隱,王子搜就是越王無顓。據《竹書紀年》,越王翳被他的兒子殺掉,越人又把他的兒子殺掉,立無餘當國君。無餘又被殺而立無顓。故無顓之前三世國君都被殺。搜為無顓的異名。 2丹穴,南山洞。 3熏之以艾,燒艾煙熏丹穴,迫王子搜出。 4王輿,國君坐的車子。 5援,拉。 綏,上車時拉的繩子。《論語·鄉黨》:「升車,必正立,執綏。」 6君,指國君之位。

  【原文】韓魏相與爭侵地,子華子見昭僖侯1,昭僖侯有憂色2。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3,書之言曰:『左手攫之則右手廢4,右手攫之則左手廢。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華子曰:「甚善!自是觀之,兩臂重於天下也。身亦重於兩臂。韓之輕於天下亦遠矣5!今之所爭者6,其輕於韓又遠。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7。」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眾矣,未嘗得聞此言也。」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

  【註釋】1子華子,魏人,即《則陽》篇中魏之華子。 昭僖侯,韓國國君。 2有憂色,擔心戰敗。 3銘,契約。 4攫(jue 決),取。 廢,棄,指斬去。 5韓之句:韓只是天下中的一小塊,所以比天下輕。 6所爭者,只是韓與魏相接鄰的部分地區。 7固,乃。 不得,指得不到所爭之地。

  【原文】魯君聞顏闔得道之人也1,使人以幣先焉2。顏闔守陋閭3,苴布之衣4,而自飯牛5。魯君之使者至,顏闔自對之6。使者曰:「此顏闔之家與?」顏闔對曰:「此闔之家也。」使者致幣。顏闔對曰:「恐聽謬而遺使者罪7,不若審之8。」使者還,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已9!故若顏闔者,真惡富貴也。

  【註釋】1魯君,一說指魯定公,一說指魯哀公。其實作者並無確指。 顏闔(he 和),魯國隱者。 2使人句:魯侯想召顏闔出來做官,故派人先拿幣帛送去以表達心意。 3守,居。 陋閭,窮巷。 4苴(jū 居),本指大麻的雌株,此處泛指麻。 苴布,麻布。 5飯,喂。 6對,應對,接待。 7恐聽句:恐怕聽錯了而連累到使者受罪。 遺(wei 位),給。 「聽」下原有「者」字,依《闕誤》引張君房本刪。 8審,審核。 之,指魯君命令的內容。 9已,通矣。 不得已,找不到顏闔了。

  【原文】故曰:道之真以治身1,其緒餘以為國家2,其土苴以治天下3。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4,非所以完身養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5,豈不悲哉!凡聖人之動作也,必察其所以之與其所以為6。今且有人於此7,以隨侯之珠8,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9。夫生者豈特隨侯之重哉十!

  【註釋】1真,猶今說精華。 2緒餘,殘餘。 3苴(zhǎ 拃),通渣。 土苴,糞土。 4聖人,指得道的人。 5殉,逐。 殉物,指追逐權勢名利。 6之,往。 所以之,所追求的目的。 所以為,所以這樣做的原因。 7今且,假設之辭。 8隨侯之珠,古代名珠,被隨國國君所得,故名。 9要,取。 十特,但。 隨侯,即指隨侯之珠。或如俞樾說,「隨侯」下應補一「珠」字。

  【點評】通過許由拒絕當天子,古公亶父把國家讓給狄人,王子搜不願做國君等故事,說明治身為本,治天下為末。為了富貴權位而危害身心,是一種不明輕重、本末倒置的表現。「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固然可悲;然視「兩臂重於天下」者,實亦可鄙。

  【原文】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1,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2?」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3。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4。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5:「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6。今有饑色,君過而遺先生食7,先生不受,豈不命邪8?」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9;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十。

  【註釋】1子陽,當時任鄭相。 2好(hao 耗)士,重視人才。 3遺(wei 位),送。 4辭,辭謝不受。 5拊(fǔ 府),通撫。 拊心是表示痛心的樣子。 6佚,通逸。 佚樂,悠閒快樂。 7過,遇。《釋文》:「本亦作遇。」有過問、關心的意思。 8豈不句:難道不是命裡注定嗎? 9以,因,根據。 十民果句:子陽執政的時候,非常殘酷,人民憤怒。有個在子陽左右的人不留意把他的弓折斷了,為了免於刑戮,於是借趕逐瘋狗而把子陽殺掉了。事見《呂氏春秋·適威》、《史記·鄭世家》、《淮南子·氾論訓》等記載。

  【原文】楚昭王失國1,屠羊說走而從於昭王2。昭王反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3。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屠羊4。大王反國,說亦反屠羊。臣之爵祿已復矣5,又何賞之有。」王曰:「強之6。」屠羊說曰:「大王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7;大王反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其賞。」王曰:「見之8。」屠羊說曰:「楚國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後得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9。吳軍入郢,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十。今大王欲廢法毀約而見說⑾,此非臣之所以聞於天下也。」王謂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⑿,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⒀。」屠羊說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貴於屠頭之肆也⒁;萬鍾之祿,吾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貪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⒂?說不敢當,願復反吾屠羊之肆⒃。」遂不受也。

  【註釋】1楚昭王,名軫,楚平王之子。 伍奢、伍尚被楚平王誅戮後,伍子胥奔吳,得吳王闔閭重用為將。吳伐楚,攻破楚都郢。楚昭王於是逃跑至隨,後又到鄭。 2說(yue 悅),屠羊者的名。 3及,指賞到。 4失屠羊,因亡國而喪失了屠羊的工作。 5臣之爵祿,指屠羊。 復,恢復。 6強(qiǎng 搶)之,強令他受賞。 7不敢,是不願意的一種卑謙的說法。 伏其誅,甘心受處殺。 8見(xian 現)之,把他引見。 9死寇,消滅敵人。 十故,故意,有心。 ⑾廢法毀約,指不按楚國之法律條約處理。 ⑿陳義,說理。 ⒀子綦句:俞樾曰:「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句,此昭王自與司馬子綦言,當稱子,不當稱子綦。綦字衍文。」《御覽》八百二十八引無「綦」字。道藏本「綦」作「其」亦通。 延,引而上進,猶今說提拔。 三旌,猶三命。一命而士,而命而大夫,三命而卿。 三旌之位即卿位。 ⒁肆,市,買賣。 ⒂妄施,指不按法令規定而賜爵祿。 ⒃復,再。 反,恢復。

  【原文】原憲居魯1,環堵之室2,茨以生草3,蓬戶不完4,桑以為樞而甕牖5,二室6,褐以為塞7,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8。子貢乘大馬9,中紺而表素十,軒車不容巷⑾,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⑿,杖藜而應門⒀。子貢曰:「嘻!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⒁。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⒂,比周而友⒃,學以為人⒄,教以為己,仁義之慝⒅,輿馬之飾⒆,憲不忍為也。」

  【註釋】1原憲,字子思,孔子弟子。 2環堵句:一丈之牆稱為堵。 環堵,四周各一丈。句意說明居室的矮小。 3茨,用草蓋屋。 生草,青草。 4蓬戶,用蓬草織成的門戶。 不完,不完整。 5桑以為樞句:用桑樹條來作門的轉軸,而且用破甕作窗口。 牖(yǒu 有),窗。 6二室,把室分隔為兩部分,夫妻各一室。 7褐以句:褐,粗布衣。 句謂而粗布爛衣堵塞漏洞。 8匡,正。 絃歌,奏樂而歌。 「歌」字原本無,據《闕誤》校引張君房本補。 9子貢,名賜,孔子弟子。 十紺(gan 干),紅青色。 中紺,裡衣紅青。 表素,外衣白色。 ⑾軒車,大夫以上所乘的車。 不容巷,街巷容納不了。意即很大。 ⑿華冠,以樺木皮做的帽子。 縰(xǐ 洗)履,無跟的鞋。 ⒀杖藜,撐著用藜木做的手杖。 應門,應聲開門。 ⒁逡巡,向後退步。 ⒂希,通睎,望。 希世而行,觀望社會風向而行事。 ⒃比周句:比,近。 周,合。 句謂親近、合得來的就結為朋黨。 ⒄學以二句:為了使人看重而學,為了自己的聲譽而教。 ⒅慝(te 特),邪惡。 ⒆飾,裝飾。如上文所述子貢那種架勢。

  【原文】曾子居衛,縕袍無表1,顏色腫噲2,手足胼胝3,三日不舉火4,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5,捉衿而肘見6,納屨而踵決7。曳縰而歌《商頌》8,聲滿天地9,若出金石十。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註釋】1縕(yun 運)袍,用亂麻來作絮的袍子。 無表,猶今說沒有罩衫。 2腫噲(kuai 快),腫而帶有病色。 3胼胝(pian zhī 駢支),手腳因勞動摩擦而生出來的硬皮,俗稱膙子。 4不舉火,沒有煮飯。 5正,整。 纓,帽子上的繩子。 絕,斷。 繩子已陳舊得發霉,故一動就斷。 6捉衿句:衿,通襟,《類聚》六十七引「捉衿」作「斂襟」。 見,通現。 句意謂衣袖破爛,故一拉衣襟肘就露出來。 7納屨,穿鞋。 踵決,鞋跟裂開。可見鞋已霉爛。 8曳,拖。 《商頌》,《詩經》中的一部分,屬貴族歌頌祖宗功德的作品。古時可以唱,並且各部分表現不同的感情:「寬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禮記·樂記》) 9聲滿句:說明十分響亮。 十若出句:像從金石的敲擊中發出的。說明十分清脆。

  【原文】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1,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2,足以給饘粥3;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4,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5,失之而不俱;行修於內者6,無位而不怍7。』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8。」

  【註釋】1居卑,所處地位卑下。 2郭,外城。《孟子·公孫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給,供給。 饘(左右干,zhān 沾),稠粥。稠的叫饘,稀的叫粥。 4愀(qiǎo 巧)然,表情改變的樣子。 5審,明察。 審自得者,對於自己的得失看得很清楚的人。 6行修於內,進行內心的精神修養。 7位,指官爵。 怍(zuo 作),慚愧。 8得,收穫。

  【點評】通過列子、屠羊說不受接濟、獎賞等五個故事,宣揚所謂安貧樂道。

  【原文】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1:「身在江海之上2,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3?」瞻子曰:「重生4。重生則利輕。」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5。」膽子曰:「不能自勝則從6,神無惡乎7!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8,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9!」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十,其隱巖穴也,難為於布衣之士⑾,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

  【註釋】1魏公子名牟,封中山,故稱中山公子牟。《秋水》篇稱魏牟。 瞻子,魏人。 2身在二句:雖身居江湖,但心想著宮廷生活。 魏闕,巍然高大的宮門,代指宮廷。 3奈何,問如何才能克服上述身心不一致的矛盾。 4重生,即尊生,把性命看作最重要。 5自勝,自我抑制。 6從,任從,隨便。 7神無句:無,毋。 惡,厭惡。 句謂心神不要因為抑制不住而厭煩。 8不能二句:不能自我抑制而又硬要那樣去做,心情更增煩惱,使心性傷之又傷,故曰重傷。 9無壽類,屬於不能長壽之列。 十萬乘,有萬輛戰車,指大國。 ⑾難為,雖難而為。 對一個公子來說,做個布衣之士是不容易的。

  【點評】說明作為修道的人,隱居就應忘懷榮華的生活。但如果做不到這點,也不要為此而焦急煩惱。否則就會傷害身心。這是叫人學道一步步來。

  【原文】孔子窮於陳蔡之間1,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2,顏色甚憊,而絃歌於室。顏回擇菜,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3。絃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4?」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歎曰:「由與賜,細人也5。召而來,吾語之。」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6?故內省而不窮於道7,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8,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9,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絃歌十,子路扢然執干而舞⑾。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⑿。道得於此⒀,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⒁。故許由娛於穎陽⒂,而共伯得乎丘首⒃。

  【註釋】1孔子二句:此段所敘孔子的遭遇均見《天運》篇注。 2藜羹句:藜,野菜。 糝(sǎn 傘),米粒。 句謂所煮的野菜羹裡連米粒都沒有。 3藉,凌藉,欺負。 無禁,沒有被禁止。 4君子句:認為孔子無羞恥之心。 5細人,見識狹小的人。 6其何句:賓語提前,即何謂窮。 為,通謂。 7內省(xǐng),自我檢查。 窮,絕。 不窮於道,對仁義之道還是堅持。 8天寒三句:意即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9陳蔡句:因為陳蔡被圍這種危困的環境更能顯示自己道德上的完美,故說是幸運。 隘,險。 十削,拉琴的動作聲。 反琴,原把琴推開,現再拿回來,故稱反琴。 ⑾子路句:扢(xi 戲)然,威武的樣子。 干,楯。 句謂子路領悟了孔子的教導,故興奮地跳起舞來。 ⑿所樂句:快樂的原因並非是由於貧窮或顯達。 ⒀道得於此,即於此得道,指明白了上述的道理。 得,原作「德」,依高山寺本改。 ⒁序,變化程序。 寒暑風雨之序,比喻一種自然的變化,是十分平常的事。 ⒂故許由句:許由不接受堯的禪讓,隱居於穎水之陽,生活得十分愉快。 穎陽,在今河南省洛陽縣南。 ⒃共伯,名和,食封於共。周厲王被推翻時,諸侯認為共伯賢能,立為王,在位十四年,天下大旱,於是共伯被廢,立周宣王,共伯退歸丘首山,逍遙自得。 丘首山,在今河南省輝縣西。丘,原作「共」,依《續古逸叢書》本改。

  【點評】說明得道者不把窮通放在心上。

  【原文】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北人無擇曰:「異哉,後之為人也1,居於畎畝之中2,而游堯之門3。不若是而已4,又欲以其辱行漫我5。吾羞見之。」因自投清泠之淵6。

  【註釋】1後,君主。 2畎(quǎn 犬),田中水溝。 畎畝,田間。 3游堯之門,指即帝位。 4若,但。 是,此。 5辱行,可恥的行為。 漫,玷污。 6清泠(ling 玲),浦名,《山海經》說在江南。

  【原文】湯將伐桀,因卞隨而謀1,卞隨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又因瞀光而謀2,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曰:「伊尹何如3?」曰:「強力忍垢4,吾不知其他也。」湯遂與伊尹謀伐桀,剋之5。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後之伐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為賊也6;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為貪也。吾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漫我以其辱行7,吾不忍數聞也8!」乃自投椆水而死9。湯又讓瞀光,曰:「知者謀之十,武者遂之⑾,仁者居之⑿,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⒀?」瞀光辭曰:「廢上⒁,非義也;殺民⒂,非仁也;人犯其難⒃,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之曰:『非其義者⒄,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況尊我乎⒅!吾不忍久見也。」乃負石而自沈於廬水⒆。

  【註釋】1因,通過。 卞隨,姓卞名隨。 2瞀光,一作務光。見《大宗師》篇。 3伊尹,見《庚桑楚》篇。 4強力,頑強。 忍垢,能忍受恥辱。 5剋,通克,勝。 6以,以為。 賊,如《孟子》「賊仁者謂之賊」中後一「賊」字,殘忍的意思。 7無道之人,指湯。 8數(shuo 朔),屢次。 9椆(zhōu 周)水,在穎川。 十知,通智。 之,指伐桀。下句同。 ⑾遂,完成,指完成所謀劃的事。 ⑿居之,指居天子位。 ⒀立,指立為天子。 ⒁廢上,廢棄君主,指伐桀。 ⒂殺民,指戰爭中人民被殺害。 ⒃犯,害。 ⒄非其義者,與下句「無道」,都是指湯說的。 ⒅尊我,指推崇為天子。 ⒆廬水,即廬江,在今遼寧省。

  【原文】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1,曰伯夷、叔齊2。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至於岐陽3,武王聞之,使叔旦往見之4。與盟曰:「加富二等5,就官一列。」血牲而埋之6。二人相視而笑7,曰:「嘻,異哉!此非吾所謂道也。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時祀盡敬而不祈喜8;其於人也,忠信盡治而無求焉9。樂與政為政十,樂與治為治。不以人之壞自成也⑾,不以人之卑自高也⑿,不以遭時自利也⒀。今周見殷之亂而遽為政⒁,上謀而行貨⒂,阻兵而保威⒃,割牲而盟以為信,揚行以說眾⒄,殺伐以要利⒅。是推亂以易暴也⒆。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今天下闇⒇,殷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21),不如避之,以絜吾行(22)。」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餓而死焉。若伯夷、叔齊者,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23),則必不賴高節戾行(24),獨樂其志,不事於世(25)。此二士之節也。

  【註釋】1孤竹,商代國名,在今遼寧省。 2伯夷、叔齊,是孤竹君之二子。 3岐陽,岐山之陽。唐寫本或作「岐山之陽」。 4叔旦,即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 5加富二句:富,俸祿。 就,任。 一列,一位。 6血牲句:古時訂盟,用牲口的血塗在盟書上,埋在盟壇之下,向神表示忠信。 7二人,指伯夷、叔齊。 8時祀,四時的祭祀。 盡敬,竭盡虔誠。 祈,求。 喜,通禧,福。 9盡治,盡心辦理。 無求,無求報答。 十樂與二句:人樂於政則我為政,人樂於治則我為治。意即我所行的政治都是順從人們的願望的。 與,於。 ⑾不以句:不以別人的失敗作為自己成功的條件。 壞,敗。 ⑿卑,低下。 自高,抬高自己。 ⒀不以句:遭時,遇到好時機。 自利,為自己謀利。 句意猶今說不投機。 ⒁遽(ju 巨),急。 為政,整頓政治。以此與殷爭奪民心。 ⒂上,通尚。 尚謀,注重策劃。 行貨,做買賣,指用爵祿收買人。 「行」字上原有「下」字,據高山寺本刪。 ⒃阻,恃。 阻兵,憑靠武力。 保威,保持威勢。 ⒄揚行,宣揚自己的作為。 說,通悅。 說眾,取悅於眾。 ⒅要(yāo 腰),求。 ⒆推亂,行亂,造成混亂。 易暴,換了另一種殘暴。意即以暴易暴。 ⒇闇,昏暗。 (21)其,猶與其。 並,立。 周,指周朝社會。 塗,沾污。 (22)絜,通潔。作使動用法。 (23)苟,誠。 已,矣。 (24)則,但。 賴,恃。 戾,亢。 高節戾行,行為節氣都顯得不平凡。 (25)事,用。

  【點評】通過北人無擇、卞隨、伯夷、叔齊等人自殺而拒絕君命的故事,說明如果遇上無道的社會,不義的君主,就是寧死也不要參與政事。文中用借古諷今的手法,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的不滿。

  雜篇 讓王第二十八(終)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