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第01卷 《人能放得心下 即可入聖超凡》古文翻譯

第一卷 人能放得心下 即可入聖超凡

【原文】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放得道德仁義之心下,才可入聖。

【譯文】
一個人能丟開功名富貴的權勢思想的左右,就可超越庸俗的塵世雜念;一個人不受仁義道德等教條的束縛,就可以進入超凡絕俗的聖賢境界。

【解說】
把心放下,欣賞眼前的美景,這是養生的大法。現代醫學認為,一個人的心事太重,就影響著人的生理變化。人體肌肉、血管、內臟及內分泌腺都隨著情緒而變化。古人說「療身不如療心」,讓別人來治療不如自己治療。人的心理活動與生理的深層意識互相傳遞著信息,人體與事物的運動是全息對應的關係。一個人的心裡充滿著慾望和情緒波動,就會被人體各機能所理解,也就發生了病變。比如,當人產生煩惱時,就會覺得身體很不舒服,如腰酸、腹脹等一系列毛病都出現了,於是他越發覺得煩悶,這樣,身體的不適反應也加重了。養生者應該放下心來,消解掉那些情緒心理,以使人的形神得到兼養。

【例解】
寬容而大度 千古留美名
婁師德(630—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治所在今河南原陽西)人。進士及第,調江都尉。高宗上元初,為監察御史。後朝廷募猛士討吐蕃,婁師德自薦從軍,以戰功遷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並知營田事。任職期間與吐蕃作戰,八戰八捷,成為著名軍事將領。武則天天授初,為左金吾將軍,檢校中州都督,率士卒屯田,積穀數百萬,受武後降書嘉獎。長壽元年(692年),召授夏官侍郎、判尚書事,進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從此任相職八年,勤勉忠直,多有建樹。
婁師德為人寬容大度,官員中有得罪自己者,皆不以為意,用之如常。著名的大臣狄仁傑一向看不起婁師德,因為當時武則天實行酷吏政治,婁師德為求自保,主張委曲求全,「唾面自乾」一詞即出於其口。這實際上是在惡劣政治環境中以屈求伸的一種策略,但和主張剛直不阿的狄仁傑的為人宗旨大異其趣。但是婁師德並未因此排斥狄仁傑,反而屢次向武則天舉薦他,極為建議將狄仁傑擢為宰相。狄仁傑終於得以位列宰執。但是婁師德從未張揚此事,所以狄仁傑一直毫不知情。他任宰相後,恥於與婁師德同列,幾次將婁排擠出京師,然而婁師德並不計較,一切如常。
武則天後來發覺了這個問題。一天,她問狄仁傑說:「師德賢乎?」狄仁傑回答:「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也。」意思是婁師德當將軍還算稱職,賢良與否則說不清。武則天又問他:「知人乎?」狄仁傑回答:「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武則天說:「朕用卿,師德薦也,誠知人矣。」又拿出婁師德以前舉薦狄仁傑的奏書,讓狄仁傑看。狄仁傑看罷,十分慚愧,感歎地說:「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從此,他以婁師德為楷模,積極發現人才,舉薦人才,寬厚待人,盡心竭力為國家和百姓辦事,終於成為一代賢相。

大度舉賢才 千古傳佳話
元初阿合馬被誅之後,元世祖再用桑哥理財。桑哥立賦斂之法,盤剝百姓,專主朝政,誣殺良臣,其惡更甚於阿合馬。大臣不忽木、完澤極言用桑哥之弊,世祖亦知其奸,因而下令除桑哥。
桑哥被誅後,元世祖欲用不忽木為相,不忽木堅持不受。世祖說:「朕過聽桑哥,致天下不安,今雖悔之,已無及矣。朕識卿幼時,使卿從學,政欲備今日之用。勿多讓也。」不忽木堅決不肯接受,並且力薦另一名除桑哥的有功之臣完澤。他對世祖說:「朝廷勳舊,齒爵居臣右者尚多,今不次用臣,無以服眾。」又說太子詹事完澤,「向者籍沒阿合馬家,其賂遺近臣,皆有簿籍,惟無完澤名;又嘗言桑哥為相,必敗國事,今果如其言,是以知其可也。」完澤本與大奸臣阿合馬有些瓜葛,阿合馬身邊之人多以搜刮百姓得來的錢財賄賂阿合馬以得陞遷,唯有完澤沒有送過禮。由此可知完澤能夠出污泥而不染,足可擔當大任。不忽木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居功而不求封賞,能得高位卻讓賢者。
元世祖採納了不忽木的建議,拜完澤為左丞相,不忽木為平章政事,「完澤入相,草桑哥弊政,請自中統初積歲逋負之錢粟,悉蠲免之,民賴其惠」。但是完澤也因此得罪了一些朝廷勳戚,一些人便向世祖進讒言說完澤徇私。世祖為此向不忽木瞭解情況。不忽木極力為完澤解釋,並對世祖說:「完澤與臣俱待罪中書,設或如所言,豈得專行,臣等雖愚陋,然備位宰輔,人或發其陰短,宜使面質,明示責降,若內懷猜疑,非人主至公之道也。」世祖依不忽木的建議,令進讒言者對簿公堂,此人果然理屈詞窮。
元世祖去世之後,令完澤、不忽木等人輔立太子,是為成宗。完澤深為成宗寵信,「成宗倚任之意益重。而能處之以安靜,不急於功利,故吏民守職樂業,世稱賢相雲」。
不忽木在成宗朝亦受推重,受拜為昭文館大學士,平章軍國重事。史稱其「明於知人,多所薦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