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25雜篇 則陽第二十五》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雜篇 則陽第二十五

  【導讀】說明一切是非、爭奪都是沒有意義的、渺小的,都應看化。自己看化,才能化人。自己不化,好惡塞心,則自己受害,天下成災。

  【原文】則陽游於楚1,夷節言之於王2,王未之見。夷節歸。彭陽見王果曰3:「夫子何不譚我於王4?」王果曰:「我不若公閱休5。」彭陽曰:「公閱休奚為者邪?」曰:「冬則擉鱉於江6,夏則休乎山樊7。有過而問者,曰:『此予宅也8。』夫夷節已不能9,而況我乎!吾又不若夷節十。夫夷節之為人也,無德而有知⑾,不自許⑿,以之神其交⒀,固顛冥乎富貴之地⒁。非相助以德⒂,相助消也。夫凍者假衣於春⒃,暍者反冬乎冷風。夫楚王之為人也,形尊而嚴。其於罪也,無赦如虎⒄。非夫佞人正德⒅,其孰能橈焉⒆。故聖人其窮也,使家人忘其貧;其達也,使王公忘爵祿而化卑⒇;其於物也(21),與之為娛矣;其於人也(22),樂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23),與人並立而使人化(24),父子之宜。彼其乎歸居(25),而一閒其所施。其於人心者(26),若是其遠也。故曰『待公閱休(27)』。」

  【註釋】1則陽,姓彭名陽,字則陽,魯國人。 2夷節,姓夷名節,楚臣。 言,介紹。 3王果,楚大夫。 4譚,通談,介紹,推薦。 5公閱休,隱者。 6擉(chuō 戳),通戳,刺。 7休,休息。 樊,借為傍。 山樊,猶今語山腳。 8此予句:此,指山樊。 句意表示自己隱居山間。 9不能,指不能介紹給楚王。 十不若,指交際手腕不及。 ⑾無德句:意謂未得道而有智慧。 ⑿許,信。 不自許,自己沒有一定的信念。意即投機取巧。 ⒀以之句:用這樣的態度在交際場上顯神通。 之,指「不自許」。 神,妙。 交,交際。 ⒁固,通故。 顛,借為瞋。 冥,借為瞑。 瞋瞑,猶言寤寐,沉溺。 ⒂非相助二句:並非從道德上幫助別人,而是使人喪德。 消,喪失。 ⒃夫凍二句:《淮南子·俶真訓》作「是故凍者假兼衣於春,而暍者望冷風於秋」。故王叔岷《莊子校釋》疑此二句應作:「夫凍者假兼衣於春,暍者反冷風乎冬。」句法一致。 暍(yē 椰),中暑。 反,復求。 二句意謂:受凍的人總想借助溫暖的春天而如得寒衣一般,傷暑熱的人總希望復得冬天的冷風。 ⒄赦,寬恕。 如虎,凶狠。 ⒅佞,《說文》:「高材也。」 佞人,即有才幹的人。 正德,有純正的道德。 ⒆其孰句:橈,通撓,屈服。 句意謂除佞人而又正德者外,誰也不能糾正楚王的惡行。 ⒇化卑,變得卑謙。 (21)其於物二句:意謂萬事都覺得愜意。 物,事。 娛,快。 (22)其於人二句:意謂人事交往,無不通達,而又不失自己的本性。 (23)飲人以和,以和順的態度待人。 (24)與人二句:與人相處能令人感化,有如父親對兒子的影響一樣。 宜,相宜。 (25)彼其二句:他歸隱而對一切都毫不在意。如上文說的:「冬則擉鱉於江,夏則休乎山樊。」 歸居,歸家隱居。 一,皆。 施,為。 (26)其於二句:與常人之心性迥然不同,故說相距甚遠。 (27)待公閱休:這句總結上文,說明只有公閱休這樣的人才能感化楚王。

  【點評】通過對公閱休這類聖人的描述,說明道德純正,對一切無所用心,才能感化別人。

  【原文】聖人達綢繆1,周盡一體矣2,而不知其然,性也。覆命搖作而以天為師3,人則從而命之也4。憂乎知5,而所行恆無幾時6,其有止也,若之何!生而美者,人與之鑒7,不告則不知其美於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可喜也終無已8,人之好之亦無已,性也9。聖人之愛人也,人與之名十,不告則不知其愛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愛人也終無已,人之安之亦無已⑾,性也。舊國舊都⑿,望之暢然。雖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⒀,猶之暢然,況見見聞聞者也⒁,以十仞之台縣眾間者也⒂。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⒃,與物無終無始⒄,無幾無時。日與物化者⒅,不化者也。闔嘗捨之⒆!夫師天而不得師天⒇,與物皆殉。其以為事也(21),若之何!夫聖人未始有天(22),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與世偕行而不替(23),所行之備而不洫(24),其合之也(25),若之何!

  【註釋】1達,通。 綢繆(chou mou 籌謀),糾葛。 達綢繆,使矛盾和解、紛爭了事。 2周,合。 周盡一體,調合得完全一致。 3覆命句:動靜都隨順天然。 《老子》:「靜曰覆命。」所以覆命即靜,搖作即動。 4命,名,稱呼。指稱呼為聖人。 5憂乎知,為自己所知的事而擔憂。這指一般人說。 6而所行三句:但人的所作所為通常並沒有多久,生命又要終止了,有什麼辦法!言外之意是:一切都應「以天為師」。 而,但。 恆,常。 有,又。 7鑒,鑒別,評價。 8喜,按前後文意,疑為「美」字之誤。 9性也:指美者與好之者兩方面都是出於本性。 十與之名,給他以聖人的稱號。 ⑾安,心服。 ⑿舊國二句:意謂游離於他鄉的人,望見自己的祖國,都會無限喜悅。 ⒀雖使句:即使所望到的舊國舊都絕大部分被丘陵草木所遮蔽著。 緡(min 民),朦朧不分明的樣子。 緡入,朦朧地掩蔽其中。 ⒁見見聞聞者,眼前隨處可見的。 ⒂以十仞句:作者以舊國舊都比喻人的本性。世人離失本性之後,一悟到了本性,則如人們遠離他鄉見到祖國一樣高興。而本性實在近在眼前,如十仞之台高出眾人之中一般,顯而易見。 ⒃冉相氏,傳說中遠古時代的帝王。 其,指天道。 環中,樞紐,要領。(見《齊物論》篇「樞始得其環中」注) 隨成,隨順天道而成功。 ⒄與物二句:意謂混同萬物,一齊變化,循環不已,無首無尾,無有定期。 幾,借為期。 ⒅日與二句:意同上文說的「樂物之通而保己焉」。 ⒆闔嘗句:闔嘗,何曾。 句謂從未捨離天道的要領。 ⒇夫師天二句:有心師天,但又做不到,這樣就必然會導致自身與相處的外物都喪失天性。 殉,喪失。 (21)其以二句:用這種態度來處理問題怎麼行! 「以」下省「之」字,指上句「不得師天」的態度。 為事,對待事情。 (22)夫聖人四句:表明聖人把一切看作虛無。 (23)替,變。 不替,不改變虛無的態度。 (24)所行句:所作所為已經達到完備的境地還是不願放棄。 之,至,達到。 洫(xu 序),洩,如《管子·小稱》:「滿者洫之。」故引申為放棄。 (25)其合二句:他們哪能符合這個聖人之道呢! 其,指師天而不得師天的人。 之,指聖人之道。

  【原文】湯得其司御1,門尹登恆為之傅之2。從師而不囿3,得其隨成4。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得其兩見5。仲尼之盡慮6,為之傅之。容成氏曰7:「除日無歲8,無內無外9。」

  【註釋】1湯,商湯。 司御,郭注說「司御之屬」,指官吏。 2門尹,官名。 登恆,姓登名恆。 為之傅之,登恆為湯王輔導其司御之官。 3從師句:任隨師傅(登恆)而不加束縛。這句主語是湯。 4得其隨成,即「得其環中以隨成」的簡說,主語亦是指湯。 5為之句:此十三字必有錯漏。按郭注與成疏,擬應作:「為之名其師,嬴然無心,名法得其兩見。」意謂由於任從師傅而得到自然成功,所以稱舉師傅的大名,而自己毫不在意,這樣一來,登恆的美名(登恆有到達永恆的大道的意思)和他的師法兩方面都得到顯現。 嬴然,無心的樣子。 6仲尼二句:這是作者評述登恆師法的話,說他是以仲尼所說的「盡慮」的態度進行輔導的。仲尼說過:「天下何思何慮,慮已盡矣!」(見《易·系辭》) 盡慮即絕慮,無心。 7容成氏,傳說是老子的老師。 8除日句:歲是由日積累而成的,沒有日當然就沒有歲了。 9無內句:內外是相對而言的,沒有內就無所謂外。 以上三句與上文意思不銜接,疑此段文字有脫漏。

  【點評】說明聖人一切無心,任其自然,則無事不成。

  【原文】魏瑩與田侯牟約1,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犀首公孫衍聞而恥之2,曰:「君為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仇3。衍請受甲二十萬4,為君攻之,虜其人民,系其牛馬,使其君內熱發於背5,然後拔其國。忌也出走6,然後抶其背7,折其脊。」季子聞而恥之8,曰:「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9。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十。衍,亂人也,不可聽也。」華子聞而丑之,曰:「善言伐齊者⑾,亂人也;善言勿伐者⑿,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人也』者⒀,又亂人也⒁。」君曰:「然則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⒂。」惠子聞之⒃,而見戴晉人⒄。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⒆;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⒇。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21),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22)。」君曰:「噫!其虛言與(23)?」曰:「臣請為君實之(24)。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25)?」君曰:「無窮。」曰:「知游心於無窮(26),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梁(27),於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乎(28)?」君曰:「無辯(29)。」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30)。客出,惠子見。君曰:「客,大人也(31),聖人不足以當之(32)。」惠子曰:「夫吹管也(33),猶有嗃也(34);吹劍首者(35),吷而已矣(36)。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37),譬猶一吷也。」

  【註釋】1魏瑩,魏惠王,名瑩。 田侯牟,舊說齊威王名牟。但俞樾認為:「《史記》威王名因齊,田齊諸君無名牟者,惟桓公名午,與牟字相似。牟或午之訛。然齊桓公午與梁惠王又不相值也。」《釋文》本無「牟」字,故馬敘倫疑是後人所加。 2犀首,魏官名,如後世的虎牙將軍之類。 3以匹夫從仇,用一般老百姓的辦法來報仇,指刺殺。 4受甲,領兵。 5內熱,心火之熱。 發於背,心火燃燒至背部。說明憤急異常。 6忌,元嘉本作「亡」。古「亡」與「忘」通,故「忘」誤寫為「忌」。 亡,指齊國亡。 7抶(chi 翅),鞭打。 8季子,未知何人。宣穎說是蘇秦,未知所據。 9此胥靡句:胥靡,囚徒。 十仞之城是囚徒所築的,如果攻戰破壞了,又得由囚徒重新築過,故苦在囚徒。 十基,基礎,資本。 ⑾善言伐齊者,指公孫衍。 ⑿善言勿伐者,指季子。 ⒀謂伐句:說「主張打與不打的都是擾亂人」的人。 ⒁又亂句:因為這種人還是不忘是非,未能以道感人。 ⒂君求句:意謂得虛無之道則萬事大吉。 ⒃惠子,惠施。 ⒄而見句:見(xian 現),引見。 戴晉人,姓戴字晉人,是得道的人。 惠子還怕梁惠王不領悟,故引薦戴晉人去見惠王。 ⒅蝸,蝸牛。 ⒆觸,取爭鬥的意思為名。 ⒇蠻,取野蠻的意思為名。 (21)伏屍,倒在地上的屍體。 (22)逐,追逐。 北,敗走。 旬,十日。 有,又。 反,通返。 (23)虛言,謊言。 (24)實,證實。 (25)在,察。 以意在,用心細想一下。 (26)知游三句:無窮,猶說天下。 反在,回過頭來想一想。 通達之國,指人馬舟車所能到達的地方。 乎,吧。 若存若亡,如在有無之間。 說明通達之國和天下比起來渺小得微不足道。 (27)梁,魏國國都。 (28)辯,通辨,別。 (29)無辯,王在宇宙之中極其渺小,故說與蠻氏沒有區別。 (30)客出句:意謂惠王聽了戴晉人的話後,恍然大悟,失去了競爭之心。 惝(tǎng 倘)然,恍惚不定的樣子。 亡,失。 (31)大人,猶今說偉大人物。指戴晉人。 (32)聖人,指堯、舜等。 當之,與之相比。 (33)管,竹管。 (34)嗃(xiāo 哮),吹竹管聲,表示大而長的聲音。 (35)劍首,指劍環頭的小孔。 (36)吷(xue 血),吹氣聲,表示小而短的聲音。 (37)道堯二句:在戴晉人之前說起堯舜,相當於在嗃嗃的管聲之中吷的一聲。意即小巫見大巫。

  【點評】從道的觀點看來,如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等人間大事,如果放在無限的宇宙之中,都是極端渺小的,既不值得去做,也不值得去說。

  【原文】孔子之楚,捨於蟻丘之漿1。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2,子路曰:「是稯稯何為者邪3?」仲尼曰:「是聖人僕也4。是自埋於民5,自藏於畔。其聲銷6,其志無窮7,其口雖言8,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9,而心不屑與之俱十。是陸沉者也⑾,是其市南宜僚邪⑿?」子路請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於己也⒀,知丘之適楚也,以丘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為佞人也⒁。夫若然者,其於佞人也,羞聞其言,而況親見其身乎!而何以為存⒂!」子路往視之,其室虛矣⒃。

  【註釋】1蟻丘,山丘的名稱。 漿,指賣漿之家。 2極,屋頂。 3是,此。 稯稯(zōng 宗),猶總總,群聚在一起的樣子。 4僕,學徒。猶言服役者。 5是自二句:說明都是隱居躬耕的人。 埋、藏,都是隱居的意思。 畔,田壟。 6聲銷,名聲消亡。 7無窮,遠大。 8其口二句:因所說的也是無心說的。 9違,不合。 十而心句:而不願隨波逐流。 之,指世俗。 俱,一起。 ⑾陸沉,雖在陸地而如沉於水一般,比喻不離開世間而隱居於世間。 ⑿市南宜僚,姓熊字宜僚,居於市南,故稱。 ⒀著於己,顯露自己。 ⒁佞人,取巧的人。 ⒂而,你。 存,問。 ⒃其室虛,說明宜僚已經跑掉。

  【點評】通過仲尼之口,讚頌了離世疾俗,隱居躬耕的陸沉者。

  【原文】長梧封人問子牢曰1:「君為政焉勿鹵莽2,治民焉勿滅裂3。昔予為禾4,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5;芸而滅裂之6,其實亦滅裂而報予7。予來年變齊8,深其耕而熟耰之9,其禾蘩以滋十,予終年厭飧⑾。」莊子聞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謂:遁其天⑿,離其性,減其情,亡其神,以眾為。故鹵莽其性者,欲惡之孽為性⒀,萑葦蒹葭始萌⒁,以扶吾形⒂,尋擢吾性⒃。並潰漏發⒄,不擇所出,漂疽疥癰⒅,內熱溲膏是也⒆。」

  【註釋】1長梧句:長梧,地名。 封人,守封疆的人。 子牢,孔子弟子,姓琴,宋國卿士。 問,表示商討口氣。 2鹵莽,草率,粗糙。 3滅裂,胡亂從事。 4為禾,種稻。 5實,果實。 鹵莽而報,草率報答,即結谷不多。 6芸,除草。 芸而滅裂,說明必傷禾苗。 7滅裂而報,胡亂報答,即結谷甚少。 8齊,通劑,法。 變劑,變更耕田的方法。 9熟耰,反覆芸田。 十蘩,繁榮。 滋,茂盛。 ⑾厭飧(sūn 孫),吃得飽。 ⑿遁其五句:天性神情,都是身心的自然表現,如果使它們離散毀滅,去追隨俗人的所作所為,就是鹵莽、滅裂地對待它們。 遁,失。 以,與。 眾,指世俗之人。 ⒀欲惡(wu 誤)句:欲,喜愛。 惡,厭惡。 孽(nie 聶),通櫱。樹木被斬後再生出來的芽子。 好惡是人的本性被殘害之後再生出來的,故稱為欲惡之孽。 句謂世人把這種好惡之孽作為自己的心性。 ⒁萑(huan 環),荻。 葦,蘆葦。 兩者同類,荻細葦粗。 蒹(jiān 兼),沒有穗的蘆葦。 葭(jiā 家),初生的蘆葦。 始萌,發芽生長。 ⒂以扶句:扶,保養。 形,身體。 用蘆荻之類來保養自己的身體,即茅塞之意。 ⒃尋,繼,接著。 擢(zhuo 斫),拔,助長。 以上兩句與《駢拇》篇「擢德塞性」意同。 ⒄並潰漏發,即潰漏並發。 爛到流濃出血叫潰,瘡口成管,流濃不止叫漏。 ⒅漂疽,即瘭疽,膿瘡之類。 疥,疥瘡。 癰,皮肉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⒆溲(sōu 搜)膏,今叫乳糜尿。多由內熱炎症引起。 從「萑葦」句到這裡,都是通過比喻說明「欲惡之孽為性」對身心的危害,甚至會造成百病並作,不可收拾。

  【點評】說明修心養性而不清除好惡,就會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原文】柏矩學於老聃1,曰:「請之天下游。」老聃曰:「已矣!天下猶是也2。」又請之,老聃曰:「汝將何始?」曰:「始於齊。」至齊,見辜人焉3,推而強之4,解朝服而幕之5,號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菑6,子獨先離之7。曰『莫為盜8,莫為殺人』。榮辱立然後睹所病9,貨財聚然後睹所爭十。今立人之所病⑾,聚人之所爭⑿,窮困人之身,使無休時⒀。欲無至此得乎⒁?古之君人者,以得為在民⒂,以失為在己;以正為在民⒃,以枉為在己⒄。故一形有失其形者⒅,退而自責。今則不然,匿為物而愚不識⒆,大為難而罪不敢⒇,重為任而罰不勝(21),遠其塗而誅不至(22)。民知力竭(23),則以偽繼之。日出多偽(24),士民安取不偽(25)。夫力不足則偽,知不足則欺,財不足則盜。盜竊之行,於誰責而可乎(26)?」

  【註釋】1柏矩,姓柏名矩,老子門徒。 2天下句:天下只不過如此。意即到處都一樣。 3辜,辜磔,是古代的一種裂屍酷刑,施刑後把屍體丟在市場上。 4強,借作僵,僵仆。 因被施刑的人屍體豎立,故推倒使他僵仆在地。 5解朝句:被辜磔的人屍體暴露,所以柏矩解除自己的朝服而把他覆蓋。 幕,覆蓋。 6菑,通災。 7離,通罹,遭受。 8曰,所謂。這是引用當權者說的話。 9榮辱句;榮辱感在人們中樹立之後,才可以看到由此而產生令人憂心的事。 病,憂。 十貨財句:貨財積聚在某些人手上的時候,才可以看到由此而產生的利害之爭。 ⑾今立句:指當時的統治者而言。 所病,指犯罪。 ⑿所爭,指貨財。 ⒀無休時,指無時無刻不去違法奪利。 ⒁至此,指犯罪被殺。 ⒂以得二句:成功則歸功於百姓,失敗則歸咎於自己。 得,成功。 ⒃正,正確。 ⒄枉,過失。 ⒅一,一旦。 形,通刑。 刑有失其刑,施刑有所不當,錯判人罪。 ⒆匿為句:把事物的真相掩蓋起來而愚弄那些不懂的人。 匿,藏,掩蓋。 ⒇大為句:把困難擴大而處罰那些畏難的人。 (21)重為句:把任務加重而處罰不勝任的人。 (22)遠其句:把路程規定得很遠而誅殺那些走不到的人。 (23)民知二句:老百姓智力無法做到而又怕處罰,故必然投機取巧,耍弄詐騙來對付。 (24)日出句:經常都表現得很虛偽。這是指統治者說的。 日,天天。 (25)士民句:士民,指一般的老百姓。 安,何。 連上句意即上樑不正,下梁必歪。 (26)於誰句:該責備哪一個呢?言外之意是該責備統治者。

  【點評】說明由於統治者宣傳要樹立榮辱觀念,又帶頭積聚貨財,才影響到一般老百姓爭名逐利,直至犯罪受刑。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當時統治者坑害人命、迫民為盜的罪惡。

  【原文】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1,未嘗不始於是之2,而卒詘之以非也3。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4。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5,有乎出而莫見其門6。人皆尊其知之所知7,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後知,可不謂大疑乎8!已乎!已乎!且無所逃9。此所謂然與然乎十!

  【註釋】1蘧(qu 渠)伯玉句:蘧伯玉,姓蘧名瑗,字伯玉,衛大夫。 句意謂他六十年來在認識上年年都有變化。 2始於是之,開始時認為對的。 3而卒句:後來總是把原來認為是對的東西作為錯誤的來批判。 卒,終。 詘(qū 屈),通黜,貶斥,批判。 4未知句:很難說今天所認為是對就不是五十九年來所認為是錯誤的東西。 5根,根本,指萬物的產生者。 6門,出口,指產生萬物的地方。 7「其知」之「知」,通智。下句同。 8大疑,大惑,極端糊塗。 9無所逃,無法避免。指世人無法避免這種糊塗。 十此所謂句:意謂這就是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然,指這樣或那樣。 然與然,你說這樣,他說那樣。

  【原文】仲尼問於大史大弢、伯常騫、狶韋曰1:「夫衛靈公飲酒湛樂2,不聽國家之政;田獵畢弋3,不應諸侯之際4:其所以為靈公者何邪5?」大弢曰:「是因是也6。」伯常騫曰:「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7。史鰍奉御而進所8,搏幣而扶翼9。其慢若彼之甚也十,見賢人若此其肅也⑾,是其所以為靈公也。」狶韋曰:「夫靈公也,死,卜葬於故墓⑿,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數仞,得石槨焉⒀,洗而視之,有銘焉⒁,曰:『不馮其子⒂,靈公奪而裡之。』夫靈公之為靈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識之⒃。」

  【註釋】1大弢(tāo 滔)、伯常騫(qiān 千)、狶(xī 希)韋,三人都是大(tai 太)史官。 伯常是複姓,《晏子春秋》作柏常。 2湛(dān 擔),通耽。 耽樂,沉溺於享樂。 3畢,古時田獵用的長柄網。 弋(yi 藝),繫著繩子的箭。 都是用來捕捉禽獸的工具。 4際,交際。 以上四句說明靈公只顧遊玩享樂,內政、外交都不管。 5其所以句:意問靈公究竟靈在哪裡。 6是因是也,這就是因為他能夠這樣的緣故。意謂他雖然如此腐敗,卻能夠被人稱作靈公,這就是他靈的表現。 7濫,洗澡盆。 8史鰍(qiū 秋),衛大夫。 御,御用,君王所用。 奉御,手捧御用的東西。 所,指靈公住所。 9搏,急取。 幣,帛,即史鰍所奉御的。 翼,敬。 扶翼,恭敬地扶接。 句謂靈公見史鰍呈送東西來,使人快點去接取所送的幣帛,並恭敬地扶接著史鰍,表示熱情迎接。 十慢,放縱。 彼,那樣,指與三妻同浴。 ⑾肅,敬。 ⑿故墓,壽穴,生前挖好的墓穴。 ⒀石槨,石製的棺槨。 ⒁銘,刻記在器具上用來自我警誡、或記述功德的一種文體。 ⒂不馮二句:表示死者責備自己的子孫不足依靠,不能保守祖墳,被靈公奪去。 馮,通憑,依靠。 其,之。 裡,居。 ⒃之二人,指大弢與伯常騫。

  【點評】說明是非是沒有定准的,因時而變,因人而異。如「靈公」之所以叫做「靈」,各人言之成理,持之有據,但還是無法斷定誰是誰非。

  【原文】少知問於大公調曰1:「何謂丘裡之言2?」大公調曰:「丘裡者,合十姓百名而以為風俗也3,合異以為同,散同以為異。今指馬之百體而不得馬4,而馬繫於前者,立其百體而謂之馬也。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大人合併而為公5。是以自外入者6,有主而不執7;由中出者8,有正而不距9。四時殊氣十,天不賜,故歲成;五官殊職⑾,君不私,故國治;文武殊材⑿,大人不賜,故德備;萬物殊理,道不私⒀,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時有終始,世有變化,禍福淳淳⒁,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⒂,自殉殊面⒃;有所正者有所差⒄,比於大宅⒅,百材皆度;觀於大山⒆,木石同壇。此之謂丘裡之言。」少知曰:「然則謂之道足乎?」太公調曰:「不然,今計物之數,不止於萬,而期曰萬物者⒇,以數之多者號而讀之也(21)。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22)。因其大以號而讀之則可也,已有之矣(23),乃將得比哉(24)!則若以斯辯(25),譬猶狗馬,其不及遠矣。」少知曰:「四方之內,六合之裡,萬物之所生惡起?」大公調曰:「陰陽相照相蓋相治(26),四時相代相生相殺(27)。欲惡去就(28),於是橋起(29)。雌雄片合,於是庸有(30)。安危相易(31),禍福相生(32),緩急相摩(33),聚散以成(34)。此名實之可紀(35),精微之可志也(36)。隨序之相理(37),橋運之相使(38),窮則反(39),終則始,此物之所有(40)。言之所盡(41),知之所至,極物而已。睹道之人(42),不隨其所廢(43),不原其所起(44),此議之所止(45)。」少知曰:「季真之莫為(46),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議,孰正於其情(47),孰偏於其理?」太公調曰:「雞鳴狗吠,是人之所知。雖有大知,不能以言讀其所自化(48),又不能以意其所將為(49)。斯而析之(50),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或之使,莫之為,未免於物而終以為過(51)。或使則實,莫為則虛。有名有實,是物之居(52);無名無實,在物之虛(53)。可言可意,言而愈疏(54)。未生不可忌(55),已死不可阻。死生非遠也(56),理不可睹(57)。或之使,莫之為,疑之所假(58)。吾觀之本(59),其往無窮;吾求之末,其來無止。無窮無止,言之無也(60),與物同理。或使莫為(61),言之本也,與物終始。道不可有(62),有不可無(63)。道之為名,所假而行(64)。或使莫為,在物一曲(65),夫胡為於大方(66)!言而足(67),則終日言而盡道(68);言而不足,則終日言而盡物(69)。道,物之極,言默不足以載(70)。非言非默(71),議有所極。」

  【註釋】1少知、大公調,都是假設人名。 2丘裡,一說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五家為鄰,五鄰為裡。一說十家為丘,二十家為裡。 丘裡之言,猶說街談巷議。 3合十姓句:合,集中。 十姓百名,群眾。 句謂風俗是集中了群眾的愛好、習慣而形成的。 4今指三句:「馬」是一個抽像的概念,故分別指一百個實體的馬都不能叫做「馬」,這就是散同以為異;馬在眼前,總括起一百個實體的馬就可以稱之為「馬」,這就是合異以為同。 5大人,指得道的人。 合併,指容合眾人。 6入,指入於大人之心。 7有主句:雖有主意而不固執。說明能容外物。 8中,指大人心中。 9有正句:雖有正理,但對外物不拒絕。說明能與外物調和。 十四時三句:氣,氣候。 賜,偏與。 三句意謂:春夏秋冬氣候不同,天不會偏與某一季節而造成失調,因此一年四季自然形成。 ⑾五官三句:意謂君主對群臣沒有偏私,使他們各守其職,因而國家才會治理得好。 五官,包括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見《小戴禮記·曲禮》)。 ⑿文武,文才與武藝。 殊材二字原本缺,按宣穎《南華經解》本補。 ⒀道不私四句:大道是虛無抽像的,不會偏近於某一事物,因此不可名狀,靜寂無為。正因為無為,沒有干預萬物,利於它們自然發展,故又是無所不為的。 ⒁淳淳,茫昧難測的樣子。 ⒂至有句:意謂時世的變化,某方面是矛盾的,另一方面又是統一的。 拂,逆亂,矛盾。 宜,適合,統一。 ⒃自殉句:殉,逐。 面,向。 句意謂各走各的路。 ⒄有所句:從某方面說來是正確的,但從另方面說則又是錯誤的。 ⒅比於二句:譬如建造大屋,各種材料各有各的用場,因而沒有不符合分寸的。 比,比方。 宅,原本作「澤」,依《釋文》引另本改。 度,分寸。 ⒆觀於二句:對照一下大山也如此,樹木和石頭雖然不同類,但同樣以大山為基礎(都在大山之上)。 觀,對照。 壇,用土堆成的平台,上面用來放東西,故引申為基礎。 以上二例,都是說明合異為同的道理。 ⒇期,定。 (21)以數句:世間的事物無窮,而稱之為「萬物」,是因為「萬」是數目中表示多的。 以,因。 讀,稱。 (22)道者句:道為天地、陰陽所共有,包括了大形大氣。 (23)有之,指有「道」之名。 (24)比,指把大道與丘裡之言相比。 (25)則若三句:如果把大道與丘裡之言相辨別,那麼兩者就如同狗與馬那樣的大大不同。 辯,通辨。 不及,無法相比。 (26)相照,相應。 蓋,通害,另本亦作害。 治,克。 (27)相代,相替換。 相生,相孕育。 相殺,相消除。 季節的替換是逐漸進行的,前一季節孕育著後一季節,後一季節的出現意味著前一季節的消失。 (28)欲惡(wu 誤),愛憎。 去,疏遠。 就,親近。 (29)橋,桔槔。 橋起,如桔槔一樣翹起,意即一頭翹起則另一頭垂落。 (30)雌雄二句:雌雄相交配,因而經常都有新的生命產生。 片,通牉(pan 判)。 牉合,異性相交配。 庸,常。 (31)易,變換,轉化。 (32)禍福句:即《老子》說的:「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 (33)相摩,互相摩擦,互相影響。 (34)聚散句:聚與散是相對而形成的,有聚才有散,有散才有聚。 (35)此,指以上各種現象。 紀,記。 (36)志,記。 (37)隨序,按照順序,指自然變化的程序。 理,治。 (38)橋運,如桔槔一樣運動。 相使,相互作用。 (39)窮則反,物極必反。 窮,極。下句意同。 (40)所有,所具有的現象。 (41)言之三句:用語言所能說清楚的,憑智慧可以想到的,都是以事物的現象為極限罷了。意即物外的大道是不能說、無法想的。 (42)睹道,認識大道。 (43)隨,追尋。 其,指大道。 廢,止。 (44)原,溯源。 起,開端。 (45)此議句:這就是議論之所以要拋棄的原因。意即大道是無止境、無開頭的,說不清,故只好不說。 (46)季真二句:季真、接子,都是齊人,同在稷下學宮活動,一個主張「莫為」,一個主張「或使」。莫為即無為。或使即有為。 (47)孰正二句:問哪一家合情理?哪一家不合情理? 孰,誰。 正,合。 偏,原作「遍」,依成疏及宣穎說改。 (48)讀,稱,表達。 其所自化,指雞鳴狗吠自然變化所包含的意思。 (49)以意其所將為,憑著它(指雞鳴狗吠)來意測出雞狗想要幹的事情。 以,憑。下省「之」字。 (50)斯而三句:斯,剖析。 倫,比。 三句意謂:對於各種事物,分析起來,無比精微,但又是大到無可限量的。 (51)未免句:指兩種主張都不免於受物的局限而成為過當之言。 (52)是物句:指物的實體。 居,所在。 (53)在物之虛,指虛無的大道。 (54)言而句:意謂越說離道越遠。 (55)未生二句:忌,禁。 阻,原作徂,按《續古逸叢書》本及成疏改。 (56)死生句:死生是身邊常見的,故說非遠。 (57)理,指死生之理。 睹,看見。 (58)疑,懷疑。 假,憑借。 所假,依據。 (59)吾觀四句:說明事物的本末都是無止境的。 (60)言之二句:說事物是虛無的,與事物的道理是相符合的。 (61)或使三句:或使、莫為兩種主張,是很多言論的根本。它們都始終與外物相關連。 (62)有,掌握。 不可有,說明是無。 (63)有不可無:既然稱為道,就說明是有而不能說是無了。 (64)假,借。 行,運用。 (65)一曲,一個方面。 (66)胡為,哪裡算得上。 大方,大道。 (67)言而足,用語言足以論道。這是假設的說法。 (68)盡道,把道說盡。 (69)盡物,只能把物說個夠。意即還是未及大道。 (70)言,言談。 默,沉默。 載,傳,表達。 (71)非言二句:不是言談,也不是沉默所能表達的,因為議論只能局限於物象的範疇。 極,限,止。

  【點評】作者認為:丘裡之言說的是萬物的同一性。但同一性不足以說明大道。因為大道不僅是抽像的、同一的,同時又反映在萬物的各種具體變化、對立的現象之中,故或虛或實,或有為或無為,或說或不說,都無法把道表達清楚。道反映在事物中是具體的、實的、可為可說的,而它的本體則是虛的、無為的、不可說的。

  雜篇 則陽第二十五(終)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