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夫者,宦官也,亡其名。年十八歲,為冥官所攝,無疾而死。經日而蘇,云:既到陰冥間,有廨署官屬,與世無異。陰官以案牘示之,見名字歷歷然。雲,年壽十八歲而已。楊亦無言請托。旁有一人,為其請乞,願許再生,詞意極切。久之而冥官許,即令卻還。其人亦送楊數百步,將別,楊愧謝之:「不知即今再生之恩,何以為報?」問其所欲,其人曰:「或遺鳴砂弓,即相報也。」因以大銅錢一百餘與楊,俄然而覺,平復無苦。自是求訪鳴砂弓,亦莫能致。或作小宮闕屋子,焚而報之,如是者數矣。楊頗留心爐鼎,志在丹石,能制返魂丹。有疾疫暴病死者,研丹一粒,拗開其口,灌之即活。嘗救數人。有閹官夏侯,得楊丹五粒。戒雲,有急即吞一丸。夏侯一旦得疾,狀甚危篤,取一粒以服之。既而為冥官追去,責問之次,白云:「某曾服楊大夫丹一粒耳。」冥官即遣還。夏侯得丹之效,既蘇,盡服四丸。歲余,又見黃衣者追捕之。雲,非是冥曹,乃太山追之耳。夏侯隨去,至高山之下,有宮闕焉。及其門,見二道士,問其平生所履,一一對答。徐啟曰,某曾服楊大夫丹五粒矣。道士卻令即回。夏侯拜謝曰:「某是得神丹之力,延續年命,願改名延,可乎?」道士許之。復活,因改名延矣。楊自審丹之靈效,常以救人。其子暄,因自畿邑歸京。未明,行二十餘里,歇於大莊之上。忽聞莊中有驚喧哭泣之聲。問其故,主人之子暴卒。暄解衣帶中,取丹一粒,令研而灌之,良久亦活。楊物產贍足,早解所任,縱意閒放,唯以金石為務。未嘗有疾,年九十七而終。晚年,遇人攜一弓,問其名。云:「鳴砂弓也。於角面之內,中有走砂。」楊買而焚之,以報見救之者。其返魂丹方,雲是救者授之,自密修制,故無能得其術者。(出《神仙感遇傳》)
【譯文】
楊大夫是宦官,不知其名。十八歲時被冥府官員拘捕,無病而死,幾日後又復活。他說,到了陰間,也有官署衙門,和世間一樣。陰官拿案卷給他看,他的名字歷歷在目,並說年壽只有十八歲,楊大夫看過之後也就無話可說。旁邊有一人,卻為他請求,希望放他再生,言詞懇切,乞求了很長時間冥官准許了,命楊大夫回到世間。那人送楊大夫送出幾百步,臨別時,楊大夫很羞愧地感謝他,說:「你對我的再生之恩,我如何報答呢?」問他有什麼要求。那人說:「你能找到鳴砂弓,就是報答我了。」同時給了楊大夫一百多大銅錢。一會兒便甦醒了,和平常一樣沒痛苦。楊大夫便到外尋找鳴砂弓,也沒有找到。有時用紙紮制些宮殿房屋焚燒,用來答謝再生之恩,這樣做了好多次。楊大夫又特別留心爐鼎,想要煉丹,自己能制返魂丹。有得急病暴死的,只要用一粒返魂丹,撓開嘴灌下就能復活,曾救活數人。有個宦官叫夏侯,他得到了楊大夫的五粒返魂丹,楊告戒說,特別危急時只服一粒。一天早晨,夏侯得病,病情危險,取了一粒丹丸服下,便被冥官追到陰間,責他之後,他便說他曾服了楊大夫一粒丹藥,冥官又叫他生還。夏侯得到丹藥的效力便活了,又把那四丸吃光了。一年多後,又有黃衣使者追捕他,對他說,不是陰曹抓他,是太山神追捕他,夏侯便跟著去了。到了高山下,看到宮殿,走進門看見兩個道士,問夏侯的生平經歷,他都一一回答。他慢慢地說,我曾服楊大夫五粒丹藥。道士讓他回去,夏侯拜謝道士,說:「我是得了神丹之力,延年益壽,想改名叫延,可以嗎?」道士允許,他便復活了,因此改名延。楊大夫也看出了丹藥的神效,經常用它救人。他的兒子楊暄,因從城郊回京,天不亮就走了二十多里,在一個大莊上休息,忽然聽到莊內有哭叫之聲,他問是怎麼回事?是因為主人的兒子暴死,楊暄便從袋中取丹藥一粒,叫人研碎灌服,過了一段時間也復活了。楊大夫積下很多家產,自己也解職還鄉,隨意閒遊,唯有不忘煉丹。未曾有過病,活到九十七歲。他晚年時,遇一人攜一張大弓,他便問這弓叫什麼名。那人說:「是鳴砂弓。在角面內裝有流動的砂子。」楊大夫買來焚燒,以報他當年在冥府中的再生之恩。他的返魂丹藥方,也說是救他的人傳授給他的,他自己密秘配製,所以沒辦法能得到他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