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回者,有文詞,應進士舉,曾與一客自洛至關。客云:「吾能先知人飲饌,毫釐不失。」臨正旦,一日將往華陰縣。縣令與李公舊知,先遣書報。李公謂客曰:「歲節人家皆有異饌,況縣令與我舊知。看明日到,何物吃?」客撫掌曰:「大哥(「哥」疑是「奇」字)與公各飲一盞椒蔥酒,食五般餛飩,不得飯吃。」李公亦未信。及到華陰縣,縣令傳語,遣鞍馬馱乘,店中安下,請二人就縣。相見喜曰:「二賢沖寒,且速暖兩大盞酒來,著椒蔥。」良久台盤到,有一小奴與縣令耳語。令曰:「總煮來。」謂二客曰:「某有一女子,年七八歲,常言何不令我勾當家事?某昨惱渠,遣檢校作歲飯食。適來雲,有五般餛飩,問煮那般?某雲,總煮來。」逡巡,以大碗盛,二客食盡。忽有佐吏從外走雲,「敕使到。」舊例合迎。縣令驚,忙揖二客,鞭馬而去,客遂出。欲就店終餐,其僕者已歸,結束先發,已行數里。二人大笑,相與登途,竟不得飲吃。異哉,飲啄之分也。(出《逸史》)
【譯文】
李宗回這個人很有文才,為了去考進士,他與另一個人一同從洛陽前往關中。這個人說:「我能預先知道人每天吃什麼飲食,一點都不會差。」快到正月初一的一天,他們趕往華陰縣。華陰縣令和李宗回是老朋友,李宗回又事先捎去了書信。李宗回問同行的那個人:「過年的時候,人家都有好吃的,況且縣令和我是老朋友,你看我們明天到了吃什麼?」那人拍著手說:「大哥,你我各飲一杯椒蔥酒,吃五種餛飩,但是吃不著飯。」李宗回不相信。到了華陰縣,縣令傳話讓他們先在店房中住下,然後到縣衙去。見面後縣令高興地說:「兩位路上寒冷,快熱兩大杯酒來,加胡椒和蔥籽。」一會兒就端了上來,這時有個僕人在縣令的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縣令說:「一塊煮上來。」然後對他倆說:「我有一個女兒,七八歲經常對我說『為什麼不讓我做家裡的事情?』昨天我被她纏得沒辦法,便叫她檢校準備過年的食物。剛才僕人來告訴說有五種餡的餛飩,問煮哪一種,我告訴每樣都煮一點送來。」不一會兒,用大碗將餛飩盛了上來,兩個人很快吃光了。這時忽然有佐吏從外面進來,告訴說:「皇帝的使者到了。」按照慣例應該去迎接。縣令急忙向二人拱一拱手,出門騎馬而去。兩人出了縣衙,回到客店想再吃點飯,做飯的僕人已經回家去了。他倆結了帳就上路了,走了幾里地後,兩人大笑,一同行走,竟吃不著飯。奇怪的是吃喝的事,也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