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蘇州吳縣甿汪鳳,宅在通津,往往怪異起焉。不十數年,鳳之妻子洎僕使輩,死喪略盡。鳳居不安,因貨之同邑盛忠。忠居未五六歲,其親戚凋隕,又復無幾。忠大憂懼,則損其價而摽貨焉。吳人皆知其故,久不能售。邑胥張勵者,家富於財,群從強大,為邑中之蠹橫,居與忠同裡。每旦詣曹,路經其門,則遙見二青氣,粗如箭竿,而緊銳徹天焉。勵謂實玉之藏在下,而精氣上騰也。不以告人,日日視之。因詣忠,請以百緡而交關焉。尋徙入,復晨望,其氣不衰。於是大具畚鍤,發其氣之所萌也。掘地不六七尺,遇盤石焉。去其石,則有石櫃,雕鐫製造,工巧極精,仍以鐵索周匝束縛,皆用鐵汁固縫,重以石灰密封之。每面各有朱記七窠,文若謬篆,而又屈曲勾連,不可知識,勵即加鉗錘,極力開拆。石櫃既啟,有銅釜,可容一斛,釜口銅盤覆焉,用鉛錫錮護。仍以紫印九窠,迴旋印之,而印文不類前體,而全如古篆。人無解者。勵拆去銅盤,而釜口以緋繒三重冪之。勵才揭起,忽有大猴跳而出。眾各驚駭,無敢近者。久之,超逾而莫如所詣。勵因視釜中,乃有石銘云:禎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鮑知遠,囚猴神於此。其有發者,發後十二年,胡兵大擾,六合煙塵,而發者俄亦族滅。禎明即陳後主叔寶年號也。勵以天寶二年十月發,至十四年冬,祿山起戎,自是週年,勵家滅矣。(出《集異記》)
【譯文】
唐朝蘇州吳縣有個農民叫汪鳳,他的住宅在通津。在那裡常常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不到十多年的時間,汪鳳的妻子、孩子,以及家裡的僕人等,幾乎全死了。汪鳳感到住在這裡很不太平,於是就把它賣給了同城裡一個叫盛忠的人。盛忠住了沒有五六年的時間,他的親戚又死了不少。盛忠十分憂愁害怕,就想降低價錢便宜賣出,可是吳人都知道是什麼原因,所以很長時間沒有賣出去。城裡有個叫張勵的人,家裡很有錢。跟從他的人多,勢力很強大,是城裡有名的壞蛋,他橫行霸道,和盛忠住鄰居。他每天到官署去上班,都要經過盛忠的門前。一天他遠遠的看見了盛忠的宅院裡有兩股青氣,像箭桿那樣粗,而且密接無間直貫長空。張勵認為住宅的下面埋藏的全是寶玉,而年久無人知道,所以精氣才往上升騰。但他卻不把這種想法告訴給別人,自己天天的觀察。一天他就到了盛忠那裡,請求用一百緡銅錢買盛忠的住宅。不久就搬了進去。他又在早晨看見了青氣非常的旺盛。於是就準備了簸箕和鍬,挖那冒著青氣的地方。挖地不到六七尺深,就碰上了一塊大磐石。挖掉那磐石,就發現地下有個石櫃,上面刻有圖案,製造的工藝卡分精巧。四周還用鐵索鏈捆綁著。都用鐵水把四周堅固地焊上,又用石灰把它封得很嚴密。四面各有七個紅色的文字標記著,那文字好像是寫錯了的篆字,而又彎彎曲曲的勾連著,使人難以認識。張勵就用鉗錘用力敲打拆開石櫃。等石櫃打開以後,裡面有一個銅鍋,可以盛下十斗的東西,鍋口用盤蓋著,又用鉛錫將它緊錮保護,還用紫印九顆來回地在上面印著。但印文和前面的筆體不一樣,全像石篆字,人沒有能解釋的。張勵拆掉了銅盤,那鍋口用紅色的絲織品覆蓋了三層。張勵剛揭開,忽然有一隻大猴從裡面跳出來。人們都驚訝害怕,沒有敢靠近的。過了很長時間,大猴跳越著不知到哪裡去了。張勵就看那鍋裡,便有石頭上刻的字說:「禎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鮑知遠,在這裡囚禁神猴,有發現的,發現後十二年,胡兵就要大肆擾亂,天下煙塵四起,而發現的人不久也就要滅族。」禎明就是陳後主叔寶的年號。張勵在天寶二年十月發現了神猴,到了十四年的冬天,安祿山起兵叛亂。從這時以後一年張勵家也就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