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13外篇 天道第十三》古文翻譯註解

  外篇 天道第十三

  【導讀】這一篇的中心是論述天道及其與人道的關係的。天道無為,做帝王的應該傚法天道,做到「虛靜恬淡,寂寞無為」。但人道有為也不能廢。無為是君道,有為是臣道;天道有尊卑先後,人道亦應有尊卑先後。作者還從天道的秩序來論證社會上人倫秩序的合理性。這是《在宥》篇末段關於天道、人道觀點的發展。但這一發展,就與內篇的基本觀點相違了,大有背離道家思想體系的傾向。最後輪扁斫輪的故事以及言不盡意之論,寓意豐蘊,在文論上有深遠的影響。

  【原文】天道運而無所積1,故萬物成2;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3;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明於天4,通於聖5,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6,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7!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8,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9,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十,平中准⑾,大匠取法焉⑿。水靜猶明,而況精神⒀!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⒁,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⒂。故帝王聖人休焉⒃。休則虛⒄,虛則實,實則倫矣。虛則靜⒅,靜則動,動則得矣。靜則無為,無為也⒆,則任事者責矣。無為則俞俞⒇。俞俞者,憂患不能處(21),年壽長矣。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22),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23)。以此退居而閒遊,江海山林之士服(24);以此進為而撫世(25),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26)。靜而聖(27),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28),此之謂大本大宗(29),與天和者也(30)。所以均調天下(31),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曰:「吾師乎(32),吾師乎!䪢萬物而不為戾(33);澤及萬世而不為仁(34);長於上古而不為壽(35);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36)。」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37),其死也物化(38)。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39)。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40),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41);其鬼不祟(42),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虛靜推於天地(43),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44)。

  【註釋】1運,動。 積,停滯。 2成,生成。 3歸,歸附。 4明於天,明白了天道。 5通於聖,通曉聖道。 6辟,開通。 六通四辟,全面通曉。 帝王之德,即帝道。 7昧然句:天道覆載萬物,在不停地運動。人們在天道的運載之中,當然也是跟隨著運動的。但就人們自身來說,卻是「無不靜」的,這種「無不靜」是順乎自然的,不是有意的,故此說是「昧然」。 昧然,懵懵懂懂、不自覺的樣子。 8非曰二句:不是覺得靜有好處,故此才說要靜。覺得有好處才靜,就是有意於靜,而不是昧然之靜。 9萬物二句:靜是由於對萬物無心,不受外界干擾的結果。 鐃,通撓,干擾。 十明燭,清楚地照見。 燭,作動詞用,照。 ⑾平中(zhong 眾)准,平到可以成為標準,今叫水準。 ⑿大匠句:大匠,高明的工匠。 取法,拿來作為傚法的標準。 焉,於此,指代水準。 句謂高明的工匠衡量一個東西是否平,就是以水準為標準。 ⒀而況句:說明精神平靜則更明澈可知。 ⒁天地二句:鑒,也是鏡。因為心靜則可以反映天地萬物,故此用鑒和鏡來比喻。 ⒂也,依《闕誤》校引張君房本補。 ⒃休,止。 焉,於此。 休焉,指安心在平靜的境界。 ⒄休則虛三句:安心在平靜的境界就能清虛如鏡,映照萬物,故此充實。充實就合乎自然的道理。 倫,理。 ⒅虛則靜三句:自身虛靜就自然能隨順天道運動,運動而不停滯萬物就自然成長,萬物成長就自然有所得。 ⒆無為也二句:君主無為,臣下就自然盡責了。 任事者,擔任各種職責的人。 責,作動詞,負起責任。 ⒇俞俞,從容自得的樣子。 (21)不能處,指不能入於心。 (22)鄉,通向。 (23)玄聖素王,指所謂具有被天下人仰慕崇拜的道德品質,但並不處於帝王職位的人。 (24)江海山林之士,即隱士。 服,佩服。 (25)進為,指出來做官。 撫世,撫養天下百姓,實際就是統治人民。 (26)一,統一。 (27)靜而聖四句:靜從自身說,動從隨順天道運動變化說。靜與動都以無為為條件。無為才能成聖成王,才能被人尊貴。 樸素,天然本性,指不夾雜半點人為造作的品德,其實也是指無為。 (28)天地之德,即無為。 (29)大本大宗,最根本。 (30)天,自然。 和,順。 (31)所以二句:均調天下,使天下均平調協。 二句意謂:無為是用來調和社會矛盾、調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的。 (32)吾師,指天道。 (33)䪢(jī 基)萬物句:䪢,調和。 戾(lei 類),高。 句意見《大宗師》篇「䪢萬物而不為義」注。 (34)澤,施恩。 不為仁,並非有心做到仁慈。 (35)長(zhǎng 掌)於上古:道先天地生,故長於上古。 (36)刻雕,塑造。萬物是天道所孕育造成的,故說刻雕眾形。 「莊子曰」以下六句,見《大宗師》篇,並可參閱《天地》篇「泰初有無」一段去理解。 (37)天行,自然的運動。 句謂他生是自然運動的結果。 (38)物化,事物的轉化。 句謂他死是事物的一種轉化。 (39)同波,合流。 句謂一動一靜都與陰陽合拍。 (40)其動二句:動如天一樣動,靜如地一樣靜。意即動靜都是自然而然的。 (41)一心定,專心於靜寂的境界。 (42)其鬼二句:祟(sui 歲),鬼神給人造成災禍。 不祟,不為害。 魂,精神。 不疲,不疲勞。 (43)言以句:指的是以虛靜之心推廣於天地之間。意即對待什麼都要採取虛靜無為的態度。 (44)聖人句:聖人以天樂之心來管理天下。即所謂無為而治。 以,用。下省「之」字,代指天樂。 畜,養,管理。

  【點評】說明聖人虛靜無為,任隨萬物不停的自然運動,故此可以得天樂而稱王天下。

  【原文】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1,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2。無為也3,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4,則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5。上無為也6,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7。下有為也,上亦有為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8。上必無為而用天下9,下必有為為天下用十。此不易之道也⑾。

  【註釋】1宗,根本。 2常,常法。 3無為也二句:無為則萬物自然成長而天下歸服,受用不盡,故說有餘。 4有為也二句:有為則雖然忙忙碌碌,亦難以滿足天下的需求,故說不足。 5古之人,指遠古帝王。 貴,看重。 6上,指帝王、君主。 下,指被統治的臣民。 7不臣,不成為臣民。 8不主,不成為君主。 9上必句:在上的坐享其成。 十下必句:在下的勞苦一世,供統治者所享受。 ⑾此不易句:在私有制的社會裡,千變萬化,唯獨這種剝削與被剝削、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不變。這種主張是道家、儒家、法家所共同的。 易,變。

  【原文】故古之王天下者,知雖落天地1,不自慮也;辯雖雕萬物2,不自說也;能雖窮海內3,不自為也。天不產而萬物化4,地不長而萬物育5,帝王無為而天下功6。故曰:莫神於天7,莫富於地,莫大於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8。此乘天地9,馳萬物十,而用人群之道也⑾。

  【註釋】1知雖二句:知,通智。 落,通絡,包羅。 不自慮,不用自己費心,只須順其自然。 2辨,口才。 雕,粉飾。 3能,能力。 窮海內,海內絕無。 4產,生產。 化,自然化育。 5長,生長。 育,自然成長。 6功,成功。 7神,靈。 8帝王句:帝王的道德和天一樣神靈,如地一樣富有。 配,合。 9此,指帝王無為的道德。 乘,駕馭。 十馳,驅使。 ⑾用,勞役。

  【原文】本在於上1,末在於下;要在於主2,詳在於臣。三軍五兵之運3,德之末也4;賞罰利害,五刑之辟5,教之末也6;禮法度數7,形名比詳8,治之末也9;鐘鼓之音十,羽旄之容,樂之末也⑾;哭泣衰絰⑿,隆殺之服⒀,哀之末也⒁。此五末者⒂,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末學者⒃,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從⒄,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夫尊卑先後⒅,天地之行也,故聖人取象焉⒆。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⒇;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萌區有狀(21),盛衰之殺(22),變化之流也(23)。夫天地至神矣(24),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宗廟尚親(25),朝廷尚尊(26),鄉黨尚齒(27),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語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語道而非其道者(28),安取道哉!

  【註釋】1本在二句:無為的天道是根本,由君主所掌握;有為的人事是枝節,由臣民去做。 末,枝節,末流。 2要在二句:無為則一切從簡,這是君主實行的;有為則繁雜多事,這是臣民干的。 要,簡要。 詳,繁瑣。 3三軍句:周制大國三軍。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 五兵,五種兵器:矛、戟、鉞、楯、弓矢。 運,用。 4德之末,道德中的枝節。 5五刑,劓、墨、刖、宮、大辟。 辟,法。 6教之末:教育失效才用刑罰,刑罰是教育的輔助手段,故說末。 7禮法句:禮下有法,法下有數,數下有度。 禮指上下尊卑的等級,如君臣父子之類;法是根據禮制訂的法律條文;法律中有各級等差,百官依次行事,這種等差列為一二三四等條款叫做數;數下又有具體的制度措施叫度。《天下》篇「其明而在數度者」的「數度」,就是度數。 8形名,即名實,循名責實。 比,比較,參驗。 詳,詳審,考核。 句謂依據法律條文進行審查考察。 9治之末,治天下的下策。 治天下的根本在於無為,禮法之類屬於次之又次。 十鐘鼓二句:羽,鳥毛。 旄,獸毛。 跳舞時的舞具多用鳥獸的毛來裝飾。故用羽旄來表示跳舞。 舞分文、武。拿著干斧之類來跳的屬武舞,拿著羽旄來跳的屬文舞。 容,陣容姿態。 ⑾樂之末,音樂的末流。 最高的音樂是與天地相應、與萬物調和的天樂。世俗的歌聲舞姿已屬於人為造作,失於自然,故說是樂之末。 ⑿衰(cuī 催),通縗,喪服。 絰(die 迭),麻冠帶。 都是有喪事時穿戴的。 ⒀隆,加隆,提級。 殺,降殺,降級。 根據當時禮制,喪服分為五級: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與死者親疏不同則穿不同等差的喪服。 ⒁哀之末,哀悼中的皮毛。 哀悼應出自本性,由衷而發,這才是本質。喪服之類只是形式上的事,故說末。 ⒂此五末者四句:以上說的「五末」,都是人們費精神、動心機才產生出來的。 運,用。 從,來。 ⒃末學三句:末學,指上述五末之學。 先,首要,根本。 三句謂:五末之學,古時候就已經有了,但並非被看作是根本的。 ⒄從,後。 以下幾句說的都是人倫的先後高低。 ⒅夫尊卑二句:天地運行變化,有高低先後。 ⒆取象,傚法。指傚法天地運行的次序來制定人倫等級。 ⒇天尊二句:天在上故尊,地在下故卑。 《天地》篇:「神何由降,明何由出。」指神由天降,明從地出。天神地明,位置是固定的。 (21)萌,萌芽。 區,通句(gōu 鉤)。《禮記·樂記》:「區萌達。」《月令》:「季春之月,句者盡出,萌者畢達。」句即屈生植物的幼芽。 有狀,呈現出各自的形狀。 (22)殺,降。指從茂盛到衰落的變法。 (23)流,進行。 (24)矣,依《闕誤》校引張君房本補。 (25)尚,推崇,講究。 句謂宗族之內,是講究親疏的。 (26)尊,指爵祿的高低。 (27)齒,指年齡的大小。 (28)語道二句:談天道要承認天道這種尊卑先後的秩序,否認了這種秩序而空談天道就不是真正的天道。不是真正的天道,那麼這種道用來幹什麼呢? 「哉」字依《闕誤》校引文如海本補。

  【原文】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1,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2,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3,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4,貴賤履位5,仁賢不肖襲情6。必分其能,必由其名7。以此事上,以此畜下8,以此治物9,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十。此之謂大平⑾,治之至也。故書曰⑿:「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⒀,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⒁,九變而賞罰可言也。驟而語形名⒂,不知其本也;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⒃。倒道而言⒄,迕道而說者,人之所治也⒅,安能治人!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⒆,非知治之道。可用於天下⒇,不足以用天下(21)。此之謂辯士(22),一曲之人也(23)。禮法數度,形名比詳,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註釋】1分守,職責。 2因任,根據職位名號派定工作。 3原省,考察。 4處宜,安排得當。 5履,踐。 句謂誰貴誰賤,誰高誰低,各就各位。 6仁賢句:仁惠賢能的,與不成材的,都根據他們的實情恰當安排。 襲,因,根據。 情,實,實際。 7必由句:必須根據職位名號,檢查他的實際情況。 由,因,根據。 8畜下,撫養百姓。 9治物,處理事情。 十歸其天,復歸於自然。 ⑾大,通太。 ⑿書,未知指哪一本書。 ⒀有之,有所論述。 ⒁五變二句:變,指論述中的演繹、闡發。 舉,列舉。 從上文可見論述的先後次序是:一天、二道德、三仁義、四分守、五形名、六因任、七原省、八是非、九賞罰。輕重主次不能顛倒。 ⒂驟,一開頭,首先。 ⒃始,首要。 ⒄倒道二句:倒、迕(wǔ 五),都是反的意思。 大道分先後,形名賞罰之類是次要的、末流的東西。如果把末流的東西提到首位,這是違反了大道的。故說倒道、迕道。 ⒅人之所治,被人統治的。 ⒆治之具,統治的手段。 ⒇用於天下,被天下所用。實則為統治者效勞。 (21)用天下,實則統治、剝削天下人民。 (22)此之句:這種人不懂大道,只懂枝節,又自以為知,華而不實,只是口頭上說得好聽,故稱為辯士。 (23)一曲句:《苟子·解蔽》:「曲知之人,觀於道之一隅。」《莊子·天下》篇:「不該不偏,一曲之士也。」可見「一曲之人」,即指一管之見而不懂大道的人。

  【點評】說明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無為是首要的,但有為如仁義、法度、是非、賞罰等亦不可廢。在這一段裡,作者特別強調了尊卑等級是符合天道的,甚至說否認等級秩序就實際上否認了天道。這說明作者雖然在理論上基本堅持了道家無為的總原則,但實質上已對道家學說有所修正,已從對抗現實向維護現實的立場轉化。

  【原文】昔者舜問於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1?」堯曰:「吾不敖無告2,不廢窮民3,苦死者4,嘉孺子而哀婦人5,此吾所以用心已6。」舜曰:「美則美矣7,而未大也8。」堯曰:「然則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寧9,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十,雲行而雨施矣⑾!」堯曰:「膠膠擾擾乎⑿!子,天之合也⒀;我,人之合也⒁。」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為哉?天地而已矣⒂!

  【註釋】1天王,實際就是帝王。但不稱帝王而稱天王,表明以天道為本的帝王,與一般帝王有區別。 2敖,通傲,傲慢。 告,訴。 無告,指有苦無處訴的窮人。《書·大禹謨》:「不虐無告。」疏:「不苛虐鰥寡孤獨無所告者。」 不敖無告,對窮苦者不傲慢。 3廢,拋棄。 4苦,悲傷。 苦死者,悲憫死者。 5嘉,親善。 孺子,小孩。 哀,哀憐。 6所以用心,用心的地方。 已,了。 7美,好。 8未大,未算偉大。 9天德句:天德運行則自然呈現一片安寧。 而,則。 出,呈現。 十經,常則,規律。 ⑾雲行句:行,浮動。 施,施降。 以上數句意在說明:日月的照耀,四季的轉化,晝夜的交替,雲氣的浮動,雨水的施降,都是自然而然地進行的。天王之德也就是順乎自然,而無須像堯所說的那樣事事費心。 ⑿膠膠,糾纏的樣子。 擾擾,動亂的樣子。 句意表明:堯領悟了天王之德後,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感到厭惡,覺得原來的用心是一種牽累。 ⒀天之合,與天道相和順,即順乎自然。 ⒁人之合,追求在人事上相協調,而忘乎自然。 ⒂天地句:意謂如天地一樣無為罷了。

  【點評】說明人道不如天道,無為而治才是古代聖王的理想政治。

  【原文】孔子西藏書於周室1,子路謀曰2:「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3,免而歸居4,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5。」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6,於是繙十二經以說7。老聃中其說8,曰:「大謾9,願聞其要十。」孔子曰:「要在仁義。」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⑾?」老聃曰:「請問:何謂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⑿,兼愛無私⒀,此仁義之情也。」老聃曰:「意⒁,幾乎後言⒂!夫兼愛,不亦迂乎⒃!無私焉,乃私也⒄。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⒅?則天地固有常矣⒆,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⒇,禽獸固有群矣(21),樹木固有立矣(22)。夫子亦放德而行(23),循道而趨(24),已至矣(25)!又何偈偈乎揭仁義(26),若擊鼓而求亡子焉(27)!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註釋】1孔子句:孔子要將自己所寫的書藏在西邊的周王室之中。周室在魯國之西。 2子路,孔子弟子,姓仲名由。 謀,籌謀,指為孔子想辦法。 3征藏史,收集管理圖書典籍和秘書官。 征藏,收藏。 4免,免去征藏史之職。 歸居,回家隱居。 5因,由,通過。 老聃雖然免職,但與周王室圖書館必然尚有聯繫,故通過他介紹給周王室圖書館。 6不許,指對孔子的著作不贊同。 疑當時所收藏的書是要經過征藏史鑒定的,認為合格才能藏進去。 7繙(左右番,fan 凡),演繹。 十二經,一說指《春秋》,因為《春秋》是按魯國春秋時期十二個國君的年號編排的,故可稱為十二公經。這是孔子編的。 說(shui 稅),說服,指說服老聃同意收藏。 8中其說,在他(指孔子)說話中間插話。 9大,通太。 謾,通漫,漫無邊際。因為指的是言論,故從言。 十要,主要,猶中心。 ⑾又將句:意謂人性除仁義之外,又還要怎麼樣呢? ⑿中心,心地中正不偏。 愷(kǎi 楷),和悅。 物愷,與外物相和悅。 ⒀兼愛,體現了物愷。 無私,體現了中心。 ⒁意,通噫。 ⒂幾,危。 後言,次要的言論。 後,與上文「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之「先」相對。應「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現在孔子首先提出仁義,本末倒置,故老聃批評為「後言」。 句謂你這些無關重要的話,對人是有危害的。 ⒃迂,迂腐。 ⒄無私句:在私有制的社會裡,無私是辦不到的。統治階級宣傳「無私」,其實是想人民放棄自己的利益來為他們服務。作者對孔子這個批評倒是一針見血的,但這不是站在人民立場上的批評,而只是從另一個角度為統治階級的利己主義辯護罷了。 ⒅天下,指天下萬物,主要是指天下萬民。 牧,養。 ⒆固,本來。 常,變化的規律。 ⒇列,次序排列。 (21)群,指群居的地方。 (22)立,指生長的地方。 以上說明萬物本來就自然自足,無須人為干擾。 (23)放,通仿。 放德,倣傚天德。 (24)循,順。 循道,順沿天道。 趨,向前走。 (25)已至矣,已經達到帝王用心的最高境界了。 (26)偈(jie 潔),通竭。 偈偈,用盡氣力的樣子。 揭,高舉。 (27)若擊句:不見了兒子而敲鼓召喚眾人為自己尋找。表示一種十分焦急的心情。

  【點評】作者通過老聃的口,指出孔子以仁義為首的政治主張是擾亂人性的。天地間本來有自然的秩序,無須人為地進行干擾。

  【原文】士成綺見老子而問曰1:「吾聞夫子聖人也。吾固不辭遠道而來願見2,百捨重趼而不敢息3。今吾觀子非聖人也,鼠壤有餘蔬而棄妹4,不仁也5!生熟不盡於前6,而積無崖7。」老子漠然不應8。士成綺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刺於子9,今吾心正郤矣十,何故也⑾?」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⑿,吾自以為脫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⒀;呼我馬也而謂之馬。苟有其實⒁,人與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服也恆服⒂,吾非以服有服⒃。」士成綺雁行避影⒄,履行遂進⒅,而問修身若何。老子曰:「而容崖然⒆,而目沖然⒇,而顙頯然(21),而口闞然(22),而狀義然(23)。似繫馬而止也(24),動而持(25),發也機(26),察而審(27),知巧而睹於泰(28),凡以為不信(29)。邊竟有人焉(30),其名為竊(31)。」

  【註釋】1士成綺,姓士成名綺。 2固,通故。 3百捨句:古時行三十里或三十五里一止宿,叫做一捨。 百捨,形容路遠。 趼(jiǎn 簡),通繭,腳掌因走路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重趼,一重重的繭,說明路途的艱辛。 這些都表明了士成綺學道的急切心情。 4鼠壤,老鼠生活的地方。 余蔬,吃剩的萊食。 棄妹,拋棄妹妹而不養。 「棄妹」下原有「之者」二字,依《續古逸叢書》本刪。 5不仁,菜食有剩餘給老鼠去吃,但連妹妹也不養,故說不仁愛。 6生熟句:面前生的熟的食物很多,吃不完。 7無崖,無邊際。 句意形容貪財屯積甚多。 8漠然,冷淡、不介意的樣子。 9刺,諷刺。指昨天所說的話。 十郤,通隙。 正隙,正在開竅,意即有所覺悟。 ⑾何故:雖有所覺悟而不明白什麼道理,故發問。 ⑿夫巧知二句:脫,超脫。 句意謂對於做個巧智神聖的人,已經完全超脫,無心追求,故對別人的讚揚批評毫不介意。 ⒀昔者二句:意即叫我做牛也可以,叫我做馬也可以。 ⒁苟有三句:實,實際。指棄妹的事。 名,指不仁的名聲。 再,再次。 棄妹而被人說是不仁,本來就會有不得已的苦衷的了,現在別人說你而又不接受,就會錯上加錯,罪上加罪,所以說是再次遭殃。 老聃在這裡是以棄妹一事說明為人要逆來順受,就是別人要加給你什麼罪名也甘心承當,否則的話,就會有更悲慘的下場。 ⒂服,行,作為。 恆,常。 句謂所作所為從來如此,別無造作。 ⒃吾非句:我並非要有意做一些世人所做的事。 ⒄士成綺句:雁行,像雁一樣斜步而行。 避影,像要避開自己的影子一樣側著身體。 士成綺自知錯誤,感到羞愧拘束,故斜步側身而行。 ⒅履行,穿著鞋子走。 遂,就。 古人入室要脫鞋,而士成綺心裡不安,忘記規矩,居然穿著鞋子就進入老子室中求教。 ⒆而,你。下幾句同。 容,容貌神態。 崖,岸。 崖然,與「道貌岸然」的「岸然」意同,擺出很莊重的樣子。 ⒇沖然,目光注射的樣子。 (21)顙頯(頯頁換頁),見《大宗師》篇注。 (22)闞(hǎn 罕)然,張口動唇的樣子。 (23)義(e 俄),通峨。 義然,高傲的樣子。 (24)似繫馬句:馬本想奔馳,只是被綁著才停步。 士成綺本是心猿意馬的,但為了見老子,強作自我約束。故老子把他比作「繫馬而止」。 (25)持,拘持,約束。 動而持,本想動而勉強約束。 (26)發也機,如用機械發射那麼迅速。 也,如。 機,弓上的機關。 (27)察而審,過分明察而又固執。 審,守。 (28)知巧句:機智多端,故所看到的多超出實際。 睹,見。 泰,太過。 (29)凡以為句:這一切都被認為是不符合人的真性的。 (30)竟,通境。 (31)其名句:入境者多盜竊為害。這比喻士成綺並非學道的人,雖然想進入大道的境界,而卻有害於大道。

  【點評】說明得天道的人是不講求智巧,不計較是非毀譽的,並指出傲岸的態度不但不能學道,而且有害於天道。

  【原文】夫子曰1:「夫道,於大不終2,於小不遺3,故萬物備4。廣廣乎其無不容也5,淵淵乎其不可測也6。形德仁義7,神之末也8,非至人孰能定之9!夫至人有世十,不亦大乎,而不足以為之累⑾;天下奮柄而不與之偕⑿;審乎無假而不與利遷⒀;極物之真⒁,能守其本⒂。故外天地⒃,遺萬物⒄,而神未嘗有所困也⒅。通乎道,合乎德,退仁義⒆,賓禮樂⒇,至人之心有所定矣(21)!」

  【註釋】1夫子,指老子。 2於大不終,從大的方面說,無窮無盡。 3於小不遺,從小的方面說,無孔不入。 遺,漏。 4備,具備。 萬物備,萬物都體現了道。 5廣廣乎,寬廣的樣子。 容,包容。 6淵淵乎,深深的樣子。 「淵淵」原脫一「淵」字,依《續古逸叢書》本補。 7形,形名。 德,功德。 8神之末,最低下的精神境界。 9至人,得道的人。 孰,誰。 定,確定,分辨。 十有世,得天下。 ⑾而不足句:根本不想作帝為王,一切無心無為,故不成為拖累。 ⑿奮,鬥,爭。 柄,通柄,權柄。 偕,同。 句謂天下人在爭權斗勢,而他不與世人一個樣。 ⒀審,守。 無假,純真。 遷,移。 句謂安守於純真的天道而不因為追求權勢等外物而轉移。 ⒁極,盡。 真,本性。 句謂洞察萬物的本性。 ⒂本,指天道。 ⒃外天地,不把天地放在心上。 ⒄遺,忘。 ⒅困,束縛,局限。 ⒆退,離開。 ⒇賓,通擯,拋棄。 (21)定,安。 句謂至人安心在無為的天道。

  【點評】說明得天道的人忘懷一切,什麼權勢、名利、仁義、禮樂,通通超脫。

  【原文】世之所貴道者1,書也。書不過語2,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3,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4,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5。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6。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7。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8。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9,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註釋】1世之二句:世俗凡人尊崇大道,全依賴於書籍的記載。 貴,珍重。 2書不過語,書中所記載的不外是語言文字。 3語之三句:語言之所以值得珍重,在於它所表達的意思,而所表達的意思又還帶著有言外之音。 隨,從,附帶。 4意之二句:意思所附帶著的言外之音是難於用語言表達的。 5貴言,珍重語言。 傳書,以書冊相傳授。 6為其句:因為應該珍重的是大道,而世俗所珍貴的是語言。所以世俗所珍貴的,並非真的是值得珍貴的。 7名,言。 8為,認為。 彼,指道。 情,實質。 9果不足句:道的實質精微玄妙,無法表達,故從形色名聲中實在無法得到。 果,實在。

  【原文】桓公讀書於堂上1,輪扁斫輪於堂下2,釋椎鑿而上3,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日:「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4!」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5,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6,疾則苦而不入7,不徐不疾8,得之於手而應於心9,口不能言,有數存乎其間十。臣不能以喻臣之子⑾,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⑿。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⒀,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註釋】1桓公,齊桓公。 2扁,人名。是個做車輪的木匠,故稱作輪扁。 斫(zhuo 濁),砍削。 3釋,放下。 椎、鑿,都是木匠用的工具。 4古人句:魄,通粕。糟粕,指古人遺言。 5有說,可以解釋清楚。 6徐,緩,寬。 甘,松滑。 固,堅固。 句謂輪上的榫頭做得寬了則松滑而不牢固。 7疾,急,緊。 苦,澀滯。 句謂榫頭做得緊了就必然澀滯而安不進去。 8不徐不疾,鬆緊適宜。 9得之句:成語「得心應手」就是根據這句變化而來的。 十數,度數,分寸。 句謂分寸大小心中有數。 「乎」原作「焉於」,依《敦煌古籍敘錄》校記改。 ⑾喻,明,使之明白。 ⑿是以句:兒子不能繼承斫輪的技巧,故難免辛苦一輩子。 ⒀其不可傳,指古人之道。 因道已隨人而去,故說「也死矣」。

  【點評】說明書本所載的都是古人的糟粕。古人的精華在言外之意。道在虛無之間,凡形色名聲,書中言語,都不足以表達。這個觀點,引起了魏晉玄學的言意之辯,對文藝美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外篇 天道第十三(終)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