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15外篇 刻意第十五》原文及翻譯

  外篇 刻意第十五

  【導讀】本篇是論述養神之道的。作者首先批判了隱居、遊學、做官等各種人的弊病,提出要做到靜則恬淡無為,動則隨順天然,保持心性的純樸,這樣就可以達到真人的精神境界了。

  【原文】刻意尚行1,離世異俗2,高論怨誹3,為亢而已矣4。此山谷之士5,非世之人6,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7。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8。此平世之士9,教誨之人十,游居學者之所好也⑾。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⑿,正上下⒀,為治而已矣⒁。此朝廷之士⒂,尊主強國之人⒃,致功並兼者之所好也⒄。就藪澤⒅,處閒曠⒆,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⒇,避世之人(21),閒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22),吐故納新,熊經鳥申(23),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24),養形之人(25),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26)。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27),無不有也(28)。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29)。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

  【註釋】1刻意,在思想意志上嚴厲地要求自己。 尚行,在行為上力求做到高尚。 2離世異俗,超脫世俗,與眾不同。 3高論,高談闊論。 怨誹,對時勢不滿和非議。 4亢,高。 為亢,為了表現清高。 5山谷,指隱居山谷。 6非世,對抗社會。 7枯槁,指身體枯毀。如鮑焦、介之推等都是不滿現實,隱居山中,自命清高,抱木而死。 赴淵,指投水自殺。如申徒獲、務光、卞隨等。(見《盜跖》、《讓王》諸篇所記) 好,喜愛,引申為信仰。 8修,修身。 9平世,使社會安定太平。 十教誨句:以教育者自居的人。 ⑾游居學者,一時到處遊說,一時定居講學的人。如孔子、盂子等。 ⑿禮君臣,使君臣以禮相待。 ⒀正上下,維護上下等級。 ⒁治,指平治天下。 ⒂朝廷之士,做官的人。 ⒃尊主,推崇君主,維護君權。 ⒄致功,致力。 並兼,指並兼別的諸侯國。 此句指當時的法家、兵家。 ⒅就,到。 藪(sǒu 叟)澤,湖澤。 就藪澤,到湖澤的地方去。 ⒆處閒曠,生活在曠野、荒涼的地方。 ⒇江海,指隱居在江海。 (21)避世二句:上述的山谷之士,與這裡說的江海之士都是一些隱士,但兩者處世態度不同。前者與社會對抗,自命清高;後者與世無爭,只求清閒。 (22)吹呴(xū 虛)二句:出氣慢叫呴,出氣快叫吹。 呴,通噓。 吐故,吐出體內混濁的空氣。 納新,吸進新鮮的空氣。 (23)經,懸吊。 申,通伸。 熊經,像熊一樣懸吊在樹上。 鳥申,像鳥一樣伸展身體。 都是一些鍛煉身體的動作。《後漢書·華佗傳》記有華佗鍛煉身體的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 (24)道引,《素問·異法方宜論》作「導引」,意思是導通氣血,柔和肢體,延長壽命。 (25)形,指身體。 (26)考,老。 壽考,長壽。 (27)無不忘,一切無心。包括對刻意、仁義、功名、江海、道引都無心。 (28)無不有,高、修、治、閒、壽,一切都得到。 (29)淡然,淡漠的樣子。 無極,無限。 眾美從之,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隨之而來。 「淡然無極」說明「無不忘」;「眾美從之」說明「無不有」。

  【原文】故曰:夫恬惔寂漠1,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2。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3。平易則恬惔矣。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4。故曰:聖人之生也天行5,其死也物化6。靜而與陰同德7,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8,不為禍始。感而後應9,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十,循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⑾,其死若休⑿。不思慮,不豫謀⒀。光矣而不耀⒁,信矣而不期⒂。其寢不夢⒃,其覺無憂⒄。其神純粹⒅,其魂不罷。虛無恬惔,乃合天德。故曰:悲樂者,德之邪也⒆;喜怒者,道之過也;好惡者,德之失也。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一而不變⒇,靜之至也;無所於忤(21),虛之至也;不與物交(22),惔之至也;無所於逆(23),粹之至也。故曰: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24),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25)。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惔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26)。

  【註釋】1惔,通淡。 2平,準則。 質,本質。 3聖人句:休休焉,寬容的樣子。 寬容則與外界事物沒有矛盾、無所阻滯,故說平易。 4神不虧,精神飽滿。 5天行,天道的運行,自然的變化發展。 6物化,物理的必然變化。 7靜而二句:德,行。 同波,合流。 二句意謂:動也好,靜也好,都能與天地陰陽的變化相一致。 8不為二句:善是福的先聲,惡是禍的根由。善的、惡的都不沾手,就無所謂福,也無所謂禍。 始,本,根由。 9感,共鳴。 句謂共鳴才有所反應。 十去,拋棄。 知,通智。 故,習慣。 本性出於自然,智慧和習慣都屬後天人為,是違背天理的,故應該拋棄。 ⑾浮,輕。 句謂把人生看得很輕。 ⑿休,休息。 句謂把死亡看得像休息一樣平常。 ⒀豫,通預。 豫謀,預測未來的事。 ⒁光矣句:雖光明而不照耀。說明無心顯露自己。 ⒂信矣句:雖守信而不必約定,純粹順乎自然。 期,約。 ⒃其寢句:日無所思,故夜無所夢。 ⒄其覺(jiao 較)句:無物累,故無所憂慮。 覺,睡醒。 ⒅其神二句:內心清淨,所以沒有什麼夾雜;精神閒適,所以不會疲勞。 罷,通疲。 ⒆也,與下四句「也」字原本無,皆據唐寫本補。 ⒇一而二句:堅持純一之道而不動,一切無心,故說「靜之至」。 (21)無所二句:一切順從,虛懷若谷。 於,與。 忤(wǔ 午),逆。 (22)不與二句:無心與外界事物交往,非常淡漠。 (23)無所二句:與外界沒有絲毫牴觸,非常純粹。 逆,牴觸。 (24)郁(yu 育)閉二句:郁,積滯。 閉,閉塞。 水不流動就會腐臭混濁,故說不能清。 (25)天德句:天德雖靜而不斷運行,故說水性反映了天德。 像,反映。 (26)此養句:總結上文,點出論述的中心。

  【原文】夫有干越之劍者1,柙而藏之2,不敢用也3,寶之至也4。精神四達並流5,無所不極6,上際於天7,下蟠於地8,化育萬物,不可為象9,其名為同帝十。純素之道,唯神是守⑾。守而勿失,與神為一⑿。一之精通⒀,合於天倫⒁。野語有之曰:「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⒂。」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⒃,謂之真人。

  【註釋】1干,古代小國名,後被吳國所滅,這裡代指吳國。 吳越多出寶劍。 2柙,通匣。 3不敢,表示捨不得。 4寶,珍寶。 5並,旁。 四達並流,四通八達,無處不流。 6極,盡。這裡指到達盡頭。 7際,會合。 8蟠(pan 盤),遍及。與《管子·內業》「上察於天,下極於地,蟠滿九州」之「蟠」意同。 9象,形。 不可為象,無法捉摸。 十同帝,取意於如同天帝。 ⑾唯神是守,專心守著自己的精神,使之不要外馳。 ⑿與神為一,指道與神結合為一。 ⒀一之精通,精通純一之道。 ⒁天倫,自然之理。 ⒂精,純粹。 ⒃體,體現。

  外篇 刻意第十五(終)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