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韓定辭為鎮州王鎔書記。聘燕帥劉仁恭,捨於賓館,命試幕客馬或(按《北夢瑣言》"或"作"或",下同)延接。馬有詩贈韓曰:"燧林芳草綿綿思,盡日相攜陟麗譙。別後巏旄山上望,羨君時復見王喬。"或詩雖清秀,然意在徵其學問。韓亦於座上酬之曰:"崇霞台上神仙客,學辨癡龍藝最多。盛德好將銀筆術(明抄本"術"作"述")。麗詞堪與雪兒歌。"座內諸賓靡不欽訝稱妙句,然亦疑其銀筆之僻也。他日,或復持燕帥之命,答聘常山,亦命定辭接於公館。時有妓轉轉者,韓之所眷也。每當酒席,或頻目之。韓曰:"昔愛晉文公分季隗於趙衰,孫伯符輟小喬於公瑾,蓋以色可奉名人。但慮倡姬不勝賢者之顧,願垂一詠,俾得奉之。或援筆,文不停綴,作轉轉之賦。其文甚美,鹹欽其敏妙。遂傳於遠近。或從容問韓以雪兒銀筆之事,韓曰:昔梁元帝為湘東王時,好學著書。常記錄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筆有三品。或以金銀雕飾,或用斑竹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書之,德行清粹者用銀筆書之,文章贍麗者以斑竹書之。故湘東之譽,振於江表雪兒者,李密之愛姬,能歌舞,每見賓僚文章,有奇麗入意者,即付雪兒葉音律以歌之。"又問"癡龍"出自何處?定辭曰:"洛下有洞穴,曾有人誤墮於穴中。因行數里,漸見明曠。見有宮殿人物凡九處。又見有大羊。羊髯有珠,人取而食之,不知何所。後出以問張華曰:"此地仙九館也。大羊者,名曰癡龍耳。"定辭復問或,巏旄之山,當在何處?"或曰:"此隋君之故事,何謙光而下問。"由是兩相悅服,結交而去。(出《北夢瑣言》)
【譯文】
唐時,韓定辭在鎮州王鎔手下任書記,他去拜訪燕帥劉仁恭,住在賓館。燕帥命府中的幕客馬或去迎接,馬或向韓定辭贈詩一首:
燧林芳草綿綿思,盡日相攜陟麗譙。
別後巏旄山上望,羨君時復見王喬。
馬或的詩雖然很清秀,但他的意思是想用這首詩來證明自己有學問。韓定辭也酬答了一首:
崇霞台上神仙客,學辨癡龍藝最多。
盛德好將銀筆術,麗詞堪於雪兒歌。
座中的賓客都很欽佩讚賞他的詩句很絕妙,也懷疑他用"銀筆"典故太生僻。又一日,馬或奉燕帥之命,去回訪常山(王鎔的字),也讓韓定辭去公館迎接。當時有一名姬女叫轉轉,是韓定辭平時很喜歡的人,在宴會時,馬或經常注視她。韓定辭說:"當年晉文公將季隗嫁給趙衰,孫伯符將小喬嫁給公瑾(周瑜),都是以美人配名人,但令人疑慮的是一個歌姬能不能得到名人的關注,我願為你寫一首詩。"馬或拿來筆,韓定辭便一揮而就作《轉轉賦》,文辭很美,人們欽佩他才思敏捷,構思巧妙,很快地傳播開了。馬或很從容地問韓定辭:"雪兒銀筆是怎麼回事。"韓說:"從前,梁元帝為湘東王時,不但好學,而且自己著書。他常記錄一些忠臣義士和文章好的人的事跡,他的筆分三等,有的用金銀裝飾,有的用斑竹做筆桿。忠孝兩全的人他用飾金的筆寫,品德高尚的用飾銀筆寫,文章好的用斑竹筆寫,這事便從湘東傳到各地。雪兒,是李密(唐將)的愛姬,能歌善舞,每當看到賓客和幕僚中有好文章,合他的心意時,他就叫雪兒配上樂曲歌唱。"馬或又問癡龍出自何處?定辭說,洛水附近有一個大洞穴,曾有人失誤落入穴中,在穴中走了好幾里路,漸漸感到寬闊明亮,見到九處宮殿、人煙的地方,又看到大羊,羊鬍子上有珠子,那人把珠子吃了,卻不知是什麼地方。他出來後問張華,張華說,這個地仙九館,大羊名叫癡龍。定辭又問馬或,巏旄山在什麼地方?馬或方是說:"這是隨君的故事,你一定知道,何必這樣謙虛來問我?"從此,兩人彼此心悅誠服,結交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