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閔,汝南人,晉護軍,世奉佛法。蘇峻之亂,邑人皆東西播遷,閔家有大品一部,以半幅八丈素,反覆書之,又有他經數部,大品亦雜在其中。既當避難單行,不能得盡持去,尤惜大品,不知在何部中,倉卒而去,徘徊歎惋。不覺大品忽自出外,閔驚喜持去,周氏遂世寶之。至今尚在。一說雲,周嵩婦胡母氏有素書大品,其素廣五寸,而大品一部盡在焉。又並有舍利,銀罌置之,並緘於深篋中。永嘉之亂,胡母氏時避兵南奔,經及舍利自出篋外,因求懷之,以渡江東。又嘗遇火,不暇取經,及屋盡火滅,得之於灰燼之下,儼然如故。會稽王道子就嵩曾孫雲求以供養,後常暫在新渚寺。劉敬叔云:「曾親見此經,字如麻子,點畫分明,新渚寺今天安是也,此經蓋得道僧慧則所寫也。」或云:「嘗在簡靖,道尼轉誦。」(出《冥祥記》)
【譯文】
周閔是汝南人,晉朝時任護軍,一生奉佛法。蘇峻的戰亂,城邑人都東西遷移。閔家有一部大品般若經,用半幅八丈白布,反覆寫著,又有其他經書幾部,大品也夾在當中。馬上就要避難而獨行,不能夠完全拿走它們。尤其惋惜的是大品,不知道在哪部經中,匆忙而去,來回行走歎息。不知不覺大品忽然自己出來。周閔驚喜地拿著走了。周家也世代把它當作寶物,至今還在。另一個說法是周嵩婦胡母氏有白布寫著大品,那個白布寬五寸,而一部大品都寫在上面。又同時兼有舍利,銀瓶放在那裡,並且封閉在深箱子中。永嘉之亂時,胡母氏當時避兵亂南逃,經書及舍利自然跳出箱子外面,於是找到了並揣著它,及渡過江東。又曾經遇到火災,沒來得及取經書。等屋裡的火全滅了,在灰燼下找到了經書,還和原來的一樣。會稽的王道子靠周嵩的曾孫雲求來供奉,以後常常暫住在新渚寺,劉敬叔說:「曾親眼看見這經書,字象麻子一樣。點畫分明。新渚寺現在的天安就是,這部經書大概是得道僧慧則所寫的。」有的說:「曾經在簡靖那,道尼轉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