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符中,有僧忘其名號,恆以課誦為業,未常暫廢。因下峽,泊舟白帝城。夜深群動息,持念之際,忽覺有腥穢之氣,見水面有一人,漸逼船來。僧問之,曰:「某非人也,姓許名道坤,唐初為夔牧,以貪殘暴虐,歿受業報,為灩澦堆龍王三千年,於今二百四十年矣。適聞師持課,大有利益,故來遜謝耳。」僧問曰:「峽路險惡,多覆溺之患,盍敕諸龍而禁戢之,可乎?」曰:「此類實煩,皆業感所作,非常力而能制也。」僧甚異之,將復問,忽失所在。(出《報應錄》)
【譯文】
唐朝乾符年中,有個和尚忘記了他的名號,常以唸經為業。一點也沒有間斷荒廢。因為下峽去,停船在白帝城。夜深了,大家都入睡了,他唸經之時,忽然覺得有腥穢的氣味,看見水面上有一個人,漸漸朝船逼近。和尚問他,他說:「我不是人,姓許名道坤,唐初時為夔州牧,因為貪婪暴虐,死後已受到報應,為灩澦堆的龍王三千年,如今已二百四十年了。剛才聽到師傅唸經,對我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前來道謝罷了。」和尚問道:「峽路險惡,多有翻船淹死人的禍患,為什麼不下令各龍而禁止它們,可以嗎?」回答說:「這類事的確麻煩,都是功業所感召的結果,並不是一般的力量所能制服的。」和尚感到很奇怪,將要再問,忽然就不見了。
卷第一百一十三 報應十二(崇經像)
張應 釋道安 周閔 王懿 謝敷 僧法洪 劉式之 劉齡 陳安居 馬處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