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抑退浮薄,獎拔孤寒。於時朝貴朋黨,德裕破之,由是結怨,而絕於附會,門無賓客。唯進士盧肇,宜春人,有奇才,德裕嘗左宦宜陽。肇投以文卷,由此見知。後隨計京師,每謁見,待以優禮。舊例:禮部放榜,先呈宰相。會昌三年,王起知舉,問德裕所欲,答曰:"安用問所欲為,如盧肇、丁稜、姚鵠。豈可不與及第邪?"起於是依其次而放。(出《玉泉子》)
【譯文】
李德裕做宰相,把一些華而不實的人淘汰掉,起用一些貧寒之士。對於朝貴的黨羽,李德裕毫不客氣,因此同他們結怨。因為這樣,權貴們不同他往來,門下也沒有什麼賓客。學子盧肇是宜春人,有才華。李德裕曾在宜陽任官,盧肇把自己的文章拿給他看過,所以彼此瞭解,並且跟隨他到了長安。每次見面,李德裕對他很客氣。舊時的慣例,禮部放榜,要提前請示宰相。會昌三年,王起做主考官,問李德裕有什麼打算。李德裕說:"我沒有什麼要求,但是象盧肇、丁稜、姚鵠這樣的人,能不讓他們中進士嗎?"於是,王起取中他們。
丁稜 盧肇、丁稜之及第也,先是放榜訖,則須謁宰相。其導啟詞語,一出榜元者,俯仰疾徐,尤宜精審。時肇首冠,有故不至。次乃稜也。稜口吃,又形體小陋。迨引見,即俛而致詞。意本言稜等登科,而稜顈然發汗,鞠躬移時,乃曰:"稜等登,稜等登。"竟不能發其後語而罷。左右皆笑。翌日,有人戲之曰:"聞君善箏,可得聞乎?"稜曰:"無之。"友人曰:"昨日聞稜等登、稜等登,非箏聲邪?"(出《玉泉子》)
【譯文】
盧肇、丁稜中了進士。放了榜,需要過堂,參謁宰相。要由榜首表示敬意,需要謹慎。當時盧肇為狀元,因故不能出席。第二名是丁稜,該由他來致辭。但是他有口吃病,而且其貌不揚。見了宰相,本應表示我等得中進士,應當感謝宰相栽培。可是,他累得滿面流汗,一門說稜等登、稜等登,說不出後面的話來,只好作罷。左右的人都發笑。次日,有人取笑他,說:"聽說你擅長彈箏,能給我們彈一曲嗎?"丁稜說:"哪有這事?"那人說:"你昨天說稜等登、稜等登,不是彈箏的曲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