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楊鼎夫富於詞學,為時所稱。頃歲,會游青城山。過皂江,同舟者約五十餘人。至於中流,遇暴風漂蕩,其船抵巨石,傾覆於洪濤間。同濟之流,盡沉沒底。獨鼎夫似有物扶助,既達岸,亦困頓矣。遽有老人以杖接引,且笑云:「元是鹽裡人,本非水中物。」鼎夫未及致謝,旋失老人所之。因作詩以記。後歸成都,話與知己。終莫究鹽裡人之義。後為權臣安思謙幕吏,判榷鹽院事,遇疾暴亡。男文則,以屬分料鹽百餘斤裹束,將上蜀郊營葬。至是鹽裡之詞方驗。鼎夫舊記詩曰:「青城山峭皂江寒,欲度當時作等閒。棹逆狂風趨近岸,舟逢怪石碎前灣。手攜弱杖倉皇處,命出洪濤頃刻間。今日深恩無以報,令人差記雀啣環。」(出《北夢瑣言》)
【譯文】
進士楊鼎夫善於吟詩作詞,為人們所稱讚。近年,他與別人一同去青城山遊玩,同船五十多人一同橫渡皂江,船到江心,突然遇到大風將船吹離航線,撞到巨石上,頃刻之間便沉沒在波濤之間。同船上的人都沉到江底淹死了,唯獨楊鼎夫似乎有什麼東西托著他送到岸邊,這時他已經沒有力氣了。突然來了個老頭,用手杖將他拉到岸上來,並且笑著對他說:「你應該是鹽裡的人,本來就不是水中的東西。」楊鼎夫上岸後沒來得及致謝,突然失去了老人的蹤影,他作了一首詩作為紀念。回到成都後,他將這段經歷告訴知心朋友,但誰也不明白「鹽裡人」的意思。後來他當上了有權勢的大臣安思謙的參謀,協助處理專賣食鹽的案件,突然得病死了。天熱有味,使用粗鹽一百多斤將他裹束起來,運到郊外埋了。到這時,「鹽裡人」的話才得以驗證。楊鼎夫當時作的詩是:「青城山峭皂江寒,欲渡當時作等閒。棹逆狂風趨近岸,舟逢怪石碎前灣。手攜弱杖倉皇處,命出洪濤頃刻間。今日深恩無以報,令人羞記雀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