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01內篇 逍遙游第一》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內篇1 逍遙游第一

  【註釋】1先秦著作有些因為篇幅太長,故分內外篇,甚至內外中又分左右,左右中又分上下。如《韓非子》中的《內儲說上》,《外儲說左下》等就是例子。《莊子》全書分內、外、雜篇,是後人整理的分類。現存的郭象注本三十三篇,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依據各篇意旨命題,思想、文風亦比較統一,論者多認為是莊周手筆,而外、雜篇則不少為莊周後學所作。

  【導讀】逍遙,悠閒自得、無拘無束的樣子。游,交遊,這裡指社會上的人事交往。作者以鯤鵬展翅九萬里開篇,繼以小雀笑其劬勞相襯,說明小大之辨。再推類旁及動植物、社會人生,並謂知效一官者流不及宋榮子、列子者遠甚。然皆「猶有所待者也」,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彼且惡乎待哉」!此為全篇點睛之筆。上篇先揚後抑,層層鋪墊,用歸納法托出主題,屬總論;下篇用四五個寓言分論內無己則外無為之理。內外皆無,何不逍遙!
  對於本篇主題,歷代讀者見仁見智。或謂鯤鵬、小雀各有各的遭遇;或謂鯤鵬、小雀都不算逍遙,至人才是真正的逍遙;或謂鯤鵬之大而化,就是逍遙。而主要是表達作者的人生哲學,以自由自在為理想境界,則是大家所認同的。為了達到這一境界,作者認為必須與物無待,即擺脫與周圍事物的依賴、對立關係。而做到無待的關鍵,又是無己,連自己的存在都不放在心上,就沒有什麼不逍遙的了。

  【原文】北冥有魚1,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2,其翼若垂天之雲3。是鳥也4,海運則將徙於南冥5。南冥者,天池也6。

  【註釋】1冥(ming 明),同溟,指海。 北冥,北海。下文「南冥」類此。因海水深黑而得名,故下文又稱「冥海」。 2怒,奮發的樣子。 3垂,通陲,邊際。 垂天,天邊。 4是,此。 5海運,海動。 海邊歌謠有六月海動的說法。海動必有大風,故鵬可以乘風南飛。 6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

  【原文】《齊諧》者1,志怪者也2。《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3,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4,去以六月息者也5。」野馬也6,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7,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8,亦若是則已矣。

  【註釋】1齊諧,書名。出於齊國,內容多詼諧怪異,故名「齊諧」。 2志,記述。 志怪,記載怪異的事情。 3擊,拍擊。 4摶(tuan 團),環繞。 扶搖,旋風。 九萬里,形容極高。 上文「三千里」形容極遠,三、九都是虛指,形容數之多。 5息,止息。 句謂飛了六個月才止息。 6野馬三句:野馬似的游氣,飛揚的塵埃,都是被生物的氣息吹拂著而在空中遊蕩。 息,氣息。 7天之三句:天上的深藍色,究竟是天真正的顏色呢?還是由於無限高遠的緣故呢? 其,抑,或許。 正色,真正的顏色。 邪,同耶。 無所至極,不能達到盡頭的地方。形容極遠。 8其視二句:其,代詞,指鵬。 若是,像這樣。 則已,如同「而已」。

  【原文】且夫水之積也不厚1,則其負大舟也無力2。覆杯水於坳堂之上3,則芥為之舟4。置杯焉則膠5,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6。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7,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註釋】1且,遞進連詞。 夫,助詞,表示要發議論。 且夫,表示要進一步論述,有提起下文的作用。 2負,載。 3覆,倒。 坳(ao 澳)堂,堂中凹處。 4則芥句:那就只有小草可以當船。 芥,小草。 5置杯句:如果把杯放下去就粘著浮不起來了。 置,放。 焉,於此,在這裡。 6大翼,指代大鵬。 7故九萬四句:鵬飛九萬里,那麼風就在下面了(意指風有九萬里那麼厚),然後才乘著大風;背像負著青天一般,而沒有什麼阻攔,然後才謀向南飛。 斯,乃,就。 而後乃今,「今而後乃」的倒文,這時然後才。 培,憑。 夭閼(e 餓),阻攔。 圖南,圖謀向南飛去。

  【原文】蜩與學鳩笑之曰1:「我決起而飛2,搶榆枋3,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4,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5?」適莽蒼者6,三餐而反7,腹猶果然8;適百里者,宿春糧9;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十。之二蟲又何知⑾!

  【註釋】1蜩(tiao 條),蟬。 學,一作鷽。 鷽鳩,斑鳩。 2決(xue 血)起,迅速飛起。 3搶(qiāng 槍),突,衝上。 榆,榆樹。 枋(fāng 方),檀木。 4則,或。 控,投。 5奚以,為何。 之,往。 為,疑問助詞,猶「呢」。 「奚以……為」,相當於「為什麼要……呢」。 6適,往。 莽蒼,郊野景色,故引申為近郊。 7餐,同餐。 三餐,指一日。 反,通返。 8果然,飽飽的樣子。 9宿舂(chōng 充)糧,隔夜搗舂食糧。意即作較多的乾糧準備。 十三月聚糧,花三個月的時間來積蓄食糧。 ⑾之,此。 之二蟲,指蜩與學鳩。古時通稱動物為蟲。

  【原文】小知不及大知1,小年不及大年2。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蟪蛄不知春秋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5,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6,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7,眾人匹之8,不亦悲乎!

  【註釋】1知(zhi 志),通智。 不及,趕不上,比不上。 2年,壽命。 小年,短命。 大年,長壽。 3朝菌,一種朝生暮死的菌類植物。 晦朔,每月的頭一天叫朔,尾一天叫晦。這裡猶言早晚。 4蟪蛄(hui gū 惠姑),寒蟬。 春秋,指整年。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季。 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因此它只能經歷某一二個季節,而不可能曉得整年。 5冥靈,樹名。 6椿(chūn 春),香椿。 7彭祖,傳說中人物。 以久特聞,因長壽而特別著名。 一般說彭祖有八百歲。 乃今,而今。 8匹,比。 匹之,和他相比。

  【原文】湯之問棘也是已1:窮發之北2,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3,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4,絕雲氣5,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6。

  【註釋】1湯,商湯,商朝第一個王。 棘,即夏革,商時大夫,湯以他為師。 是已,是也,就是這樣的,表示肯定。 2窮發,不毛之地,連草都不長的地方。 3修,長。 4羊角,形容旋風旋轉如羊角的狀態。 5絕,超越。 6且,將。

  【原文】斥鴳笑之曰1:「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2,翱翔蓬蒿之間3,此亦飛之至也4,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5。

  【註釋】1斥,小池澤。 鴳(左安右鳥,yan 燕),小雀。 斥鴳,生活在小池澤的一種小雀。 2仞,八尺。一說七尺。 3翱翔(ao xiang 敖詳),展翅迴旋地飛。 蓬蒿,本指蓬與蒿兩種草,這裡引申作草野。 4飛之至,飛翔中最得意的境界。 至,最。 5辯,通辨,區別。

  【原文】故夫知效一官1,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2,亦若此矣3。而宋榮子猶然笑之4。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5,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6,定乎內外之分7,辯乎榮辱之境8,斯已矣9。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十。雖然,猶有未樹也⑾。

  【註釋】1故夫四句:智慧可以勝任一官之職,品行可以團結一鄉的人,道德可以投合一國的君主,能力可以取得全國的信任。 知,通智。 比,親近。 而,古通能,能力。 徵,信,取信。 2其,指上述四種人。 自視,自己看自己。 3此,指斥鴳自以為「飛之至」這件事。 4宋,宋國。 榮,姓。 子,對男子的尊稱。 一說姓宋名榮,即《天下》篇中的宋鈃。 猶然,笑的樣子。 之,指上述四種人。 5且,提起連詞。 舉世,整個社會。 譽,讚揚。 勸,努力。 不加勸,不會更加積極。 6非,非議。 沮,沮喪。 不加沮,不會更加消極。 7定,確定。 內,主觀。 外,客觀。 《天下》篇說宋鈃「以禁攻寢兵為外,以情慾寡淺為內」。 8辯,通辨。 境,界限。 句意謂不把世俗的稱讚與非議看作是光榮與恥辱,心中自有區分光榮與恥辱的標準。 9斯,此。 十彼其二句:他在社會上說來,並不常見。 數數(shuo 朔),常常。 然,這樣。 未數數然,很少人這樣。 ⑾樹,立。 未樹,指道德上還未到家。

  【原文】夫列子御風而行1,泠然善也2,旬有五日而後反3。彼於致福者4。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5。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6,以游無窮者7,彼且惡乎待哉8!故曰:至人無己9,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註釋】1列子,姓列名禦寇,鄭國人。 御,乘。 2泠(ling 鈴)然,輕快的樣子。 善,妙。 3旬,十天。 有,通又。 旬有五日,十五日。 反,通返。 4彼於二句:他在追求幸福的人當中,並不多見。意謂他是相當幸福的了。 致,追求。 5有所待,指依賴於風。 有依賴就算不上絕對自由。 6正,與辯對舉。 辯,變。 正是根本的,辯是派生出來的。 乘天地之正,順著自然的本性。 御六氣之辯,駕御六氣的變化。 六氣,說法很多,最早指陰、陽、風、雨、晦、明六氣。 7無窮,指無限的時間與空間,即絕對自由的境界。 8惡(wū 烏),何。 句謂那樣的人還要依賴什麼呢! 9至人三句:無己,去我順物。 無功,不求有功。 無名,不求名聲。

  【點評】說明小雀與知效一官者流,自鳴得意,其實是坐井觀天,根本微不足道;鯤鵬與宋榮子、列子,雖然擺脫了一般的局限,似乎有點自由的氣象了,但其實對於大道也未到家,遠未達到逍遙游的境界。與前者相比,雖然有大小的差別,但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有所待的。而真正達到逍遙游的只有那種「游無窮者」。
  文章以先揚後抑、層層鋪墊的手法,把種種「有所待」的境界逐個推倒,然後端出他的榜樣來。
  作者認為常人之所以達不到逍遙游,是因為有包袱,有所依賴、有所追求,把自己看得很重,尤其把功名利祿看得很重。要成為一個「游無窮者」,就必須做到「無己」、「無功」、「無名」,這才是一個自由人。在現實中,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不能不受各種社會關係的制約;同時也不能脫離對自然條件的依賴而生活。莊子的無己而逍遙,主要在精神上使自我回歸於大道,超越我與人、我與物的各種關係,以實現絕對的自由。

  【原文】堯讓天下於許由1,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2,其於光也3,不亦難乎!時雨降矣4,而猶浸灌6,其於澤也6,不亦勞乎7!夫子立而天下治8,而我猶屍之9,吾自視缺然十。請致天下⑾。」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⑿,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⒀,不過一枝;偃鼠飲河⒁,不過滿腹。歸休乎君⒂,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⒃,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⒄。」

  【註釋】1堯,傳說中的古帝王。 許由,傳說中的隱士。 2爝(jue 爵)火,火炬。 3其於光也,它(指火炬,堯自比)對於顯示光亮這一點來說。 4時雨,應時雨。 5浸灌,灌溉。 6澤,潤澤作物。 7勞,費力。 8夫子,古時對男子的尊稱,這裡指許由。 而,則。 這句是假設句,意謂先生如果立為天下之主,那麼就可以天下太平了。 9屍,主治。 十缺然,指不夠資格做君主的樣子。 ⑾致,送。 請致天下,請讓我把天下交給你。 ⑿賓,從屬、派生的東西。 ⒀鷦鷯(jiāo liao 焦僚),巧婦鳥。 ⒁偃鼠,一種大鼠。 飲河,在河飲水。 ⒂歸休乎二句:回去吧,君主!天下對我一點用處也沒有啊! 為,表感歎的句末語氣詞。 ⒃庖(pao 袍)人,炊事員。 治庖,治理廚房的工作(如煮烹之類)。 ⒄屍祝,祭祀中執祭版對神主禱祝的人。 樽,酒器。 俎(zǔ 祖),古時祭祀時盛牛羊的禮器。 句謂屍祝不會超越自己祭神的職責而代理庖人治庖。這是許由自比。

  【點評】主要說明「無名」,但也說明「無功」、「無已」。許由不願接受堯所讓的天子之位,是因為如「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他感到自滿自足,不想去追求過多的功名。「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後人把那些與此態度相反,越權包辦的做法,叫做「越俎代庖」。

  【原文】肩吾問於連叔曰1:「吾聞言於接輿2,大而無當3,往而不返4。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5,大有逕庭6,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7,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8;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9,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十。」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⑾,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⑿?夫知亦有之⒀。是其言也⒁,猶時女也。之人也⒂,之德也⒃,將旁礡萬物以為一⒄,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⒅,大浸稽天而不溺⒆,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糠⒇,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註釋】1肩吾、連叔,都是假設人名。傳說肩吾是泰山神。 2接輿,與孔子同時的隱士,《論語》說他是楚狂人。 3大而無當(dang 檔),堂皇而不切實際。 當,底。 4往而不返,這裡指說開去就收攏不回來。意即漫無邊際。故下句說「無極」。 5怖,驚。 驚怖,表示驚怪非常。 河漢,天河。 6徑,門外路。 庭,堂前地。 兩者相隔很遠,互不相關。比喻接輿所說的話與常理完全兩樣。故下句說「不近人情」。 7藐姑射(ye 夜),又名姑射、石孔山,在今山西省臨汾縣西。 8淖(chuo 啜)約,姿態柔美。 處子,處女。 9其神二句:她的精神專一凝聚,能使萬物不遭受病害,年年五穀豐收。 凝,凝聚不散。 疵癘(cī li 呲利),疾病。 年谷,指代莊稼。 十吾以句:以,認為。 是,此,指上述接輿的那段話。 狂,即誑字,誑語。 ⑾瞽(gǔ 古)者,盲人。 與(yu 遇),參與,指參與欣賞。 文章,文彩。 觀,景象。 ⑿豈唯,難道只有。 ⒀知,通智。指認識上。 ⒁是其二句:是,此。 其言,指上文關於瞽聾的那一段議論。 時,是。 女,同汝,你。 二句謂:這段話說的就是你了。即你就是智之瞽聾者了。 ⒂之人,這種人,指神人。 ⒃之德,這種道德,指神人的道德。 ⒄將旁礡三句:將要混同萬物而融合為一體,世人希望他們治理好天下,但他們哪裡肯辛辛苦苦地管這種多餘的事情呢! 旁礡,混同。 蘄(qi 其),求。 亂,治。 孰,誰,指神人。 弊弊,忙碌疲憊的樣子。 ⒅物莫之傷,沒有哪一個東西能傷害他。 莫,沒有能。 ⒆大浸,大水所淹。 稽,至。 ⒇是其三句:就是他的塵埃糟粕,還可以造就堯舜,哪裡願意把世務當作一回事。 意如《讓王》篇所說:「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 陶鑄,造就。 物,事,指世務。

  【原文】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1,越人斷髮文身2,無所用之。

  【註釋】1資,購取。 章甫,殷代冠名。 宋國是殷族後代,故此還保存殷服制度。 諸,於。 適諸越,謂到越國去賣。 2斷髮,剪了頭髮。 文身,一種民族風俗:用針在人體上刺上花紋,有的染色,有的不染色,一般用作圖騰標誌。

  【原文】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1,汾水之陽2,窅然喪其天下焉3。

  【註釋】1四子,《經典釋文》引司馬、李註:王倪、齧缺、被衣、許由。實即虛設人物。 2汾(fen 墳)水,在今山西中部,黃河第二支流。 陽,中國大部分地處北溫帶,所以水的北岸與山的南面向陽,故稱為陽,反面為陰。 3窅(yǎo 咬),通杳。 窅然,深遠難見的狀態。這是指堯入於混沌恍惚的精神狀態,故把所統治的天下都遺棄掉。 喪,遺棄。

  【點評】神人是「無己」而逍遙的形象,她美貌、清高、神靈、偉大。這是道家精神的化身。作者以取象的手法,表現了道的性質。道與物為春,故「若處子」;一切無待,故何必五穀;無所不在,故游四海之外;主宰萬物,能陶鑄堯舜;與物齊同,則無所謂溺,亦無所謂熱;自然無為,故不肯以天下為事。

  【原文】惠子謂莊子曰1:「魏王貽我大瓠之種2,我樹之成而實五石3。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4。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5。非不呺然大也6,吾為其無用而掊之7。」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8。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9,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十。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⑾。聚族而謀曰⑿:『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⒀,請與之⒁。』客得之,以說吳王⒂。越有難⒃,吳王使之將⒄。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⒅,裂地而封之⒆。能不龜手一也⒇,或以封(21),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22),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23)!」

  【註釋】1惠子,宋人惠施,曾任梁惠王相,是先秦名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詳見《天下》篇。本書寫他與莊子辯論不少,其中部分可能屬於寓言。 2魏王,姓魏名䓨,因魏國建都大梁,所以又稱梁惠王。 貽(yi 移),贈。 大瓠(hu 戶),大葫蘆。 種,種子。 3成,結成葫蘆。 實五石,裝滿能有五石的容量。 4堅,硬度。 5瓠,假借為廓。 廓落,很大的樣子。 無所容,無所可容,沒有什麼東西好裝。 6呺(xiāo 逍)然,空虛巨大的樣子。 7為,因為。 掊(pǒu 剖上聲),擊破。 8拙,不善。 9不龜手,使手不被凍裂。 龜,通皸(jūn 軍),皮膚因寒冷或乾燥而破裂。 十洴澼(ping pi 平辟),漂洗。 絖(左右光,kuang 況),通纊,綿絮。 ⑾方,指不龜手的藥方。 金,古代貨幣單位,一金就是一方寸一斤重的銅。 ⑿聚族而謀,召集全家族的人來商量。 ⒀鬻(yu 育)技,出賣技術。 ⒁與之,指賣給他。 ⒂說(shui 稅),用語言勸說別人,使他信服自己。 吳,周代諸侯國,據有今江蘇大部分和安徽、浙江等省一部分,國都原在梅裡(今無錫市),後遷姑蘇(今蘇州市)。 ⒃越,周代諸侯國,原據今浙江錢塘江流域一帶,春秋末年滅吳,於是佔有吳國全部領土,並發展到山東東南部。國都會稽(今紹興市)。 難,難事,指軍事行動。 ⒄使之將(jiang 醬),派他率領軍隊。 ⒅大敗越人,因吳軍有使手腳不凍裂的藥,故此得勝。 ⒆裂地,割出一塊地方。 封之,封賜給他。 ⒇一也,是一樣的。 (21)或,有人。 以封,因此而得到封地。 (22)慮,考慮。 樽,葫蘆形似酒樽,縛在腰上游泳,如今之救生圈。船家小孩還多有這種用法。 (23)蓬之心,如有蓬草蔽塞的心,猶說「茅塞」。

  【原文】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1。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2,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3,匠者不顧4。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5。」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6?卑身而伏7,以候敖者;東西跳梁8,不避高下;中於機辟9,死於罔罟十。今夫斄牛⑾,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⑿。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⒀,廣莫之野⒁,彷徨乎無為其側⒂,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⒃,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註釋】1樗(chū 初),臭椿樹。落葉喬木,木質很差。 2大本,主幹。 擁,通臃。 臃腫,肥短而不端正。 中(zhong 眾),合。 繩墨,與下句的「規矩」,都是木匠常用工具。繩墨劃直線,規劃圓,矩劃方。 3立之塗,立在路上。「之」下省「於」字。 塗,通途。 4匠者不顧,木匠連看都不看。 5去,拋棄。 說明大家不聽莊子那一套。 6獨,偏偏。 狸,野貓。 狌,黃鼠狼。 7卑身二句:低身匍匐在地上,等候著行走過的動物(指可食的雞、鼠之類)。 卑,低。 敖,通遨,遨遊。 8東西二句:時東時西地跳躍,不管高低。 梁,通踉(liang 良),跳躍。 9中(zhong 眾),觸到。 機辟,捕禽獸的工具,裝有開關的機件。 辟,開。與楚辭《九章》「設張辟以娛君兮」之「張辟」義同。現在捉鳥、鼠還有用這種工具的。 十罟(gǔ 古),網類。 ⑾斄(li 犁),字亦作「犛」,就是犛(mao 毛)牛,產於我國西南。 ⑿執,捉拿。 ⒀無何有,虛無。 ⒁廣莫,遼闊。 莫,通漠,也是廣大的意思。 ⒂彷徨乎,放任不拘的樣子。 無為,無所事事。 ⒃不夭二句:不會夭折於斤斧,沒有什麼東西會損害它。 夭,折。 斤,大斧頭。

  【點評】以大瓠、大樗所謂無用之用,說明「無功」的道理。物各有所能,各有所用。大有大的用處,小有小的用處。以自己的功利觀點去強求物為我所用,這是一種茅塞的表現。順物自然,隨其所用,就是無用之用。篇中所記與莊周論辯的惠施,是作者的好友,又是作者的論敵。他們平生交往甚密,經常相互辯難。或謂《莊子》一書,多為惠施而發,不是沒有根據的。

  內篇 逍遙游第一(終)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