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02內篇 齊物論第二》古文翻譯註解

  內篇 齊物論第二

  【導讀】齊物論有兩種解釋:齊物之論與齊同物論。其實兩者是密切相關的。根據文中所論述的內容,齊同物論是主要的。
  物論,即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論。不同的人,不同的客觀事物,就會產生不同的評論。但作者認為:客觀事物本來就不分彼此,是齊同的,而人們關於是非、然否的爭論都是出於私心成見所致。從道的觀點看來,萬物是齊同的,故物論也應該是齊同的。
  本篇是《莊子》一書論述哲學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說是中國道家哲學的代表作之一。篇中反覆描述的道,又稱「真君」或「真宰」,是作者哲學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它是客觀存在著的,又是非物質的,甚至是產生物質的。實際上,它就是作者哲學思想的最高原則。
  作者還認為:不論客觀萬物或者人的內心世界都受著道的主宰。因而事物的彼此、認識上的是非,都是相對的。從根本上說來,一切都是道的「物化」現象,如莊周夢為蝴蝶,蝴蝶夢為莊週一樣,只不過是一種幻覺,是沒有定准的。因而應該放棄一切對立、一切爭論,做到無知無覺、無見無識,回復到萬物的老祖宗——虛無的道那裡,就一切都統一了,一切都可以作罷了。這就是作者論證物之所以齊、物論之所以齊的基本前提。
  從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來,事物是有同一性的,但是,「對立面的統一(一致、同一、均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易逝的、相對的。相互排斥的對立面的鬥爭則是絕對的,正如發展、運動是絕對的一樣」(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而《齊物論》的作者則相反,把統一看作是無條件的、永遠的、絕對的,而把對立的鬥爭則看作是相對的、一時的、易逝的。這是一種相對主義的觀點,是作者無為的政治論與混世的人生哲學的理論基礎。

  【原文】南郭子綦隱機而坐1,仰天而噓2,荅焉似喪其耦3。顏成子游立侍乎前4,曰:「何居乎5?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6!今者吾喪我7,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8,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註釋】1南郭子綦(qi 其),楚昭王庶弟,楚莊王司馬。居住在南郭,故以此作為稱號。 隱,憑靠。 機,案。 2噓(xū 虛),呵氣,慢慢地吐氣。 3荅(ta 蹋)焉,形體死寂的樣子。故下文問「形固可使如槁木」。 喪其耦(ǒu 偶),喪失了與真君相對立的東西,如功、名、己等。故下文問「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耦,通偶。 4顏成子游,姓顏成,名偃,子綦弟子。 5居(jī 基),故,緣由。 6不亦句:這是倒裝句,意謂你問得不是很好嗎? 而,汝。 7吾,指今日得道的我。 我,指沒有忘己、忘功、忘名的我,亦即上面所說的「耦」。 8籟,簫。 人吹而能成為樂音的竹管叫人籟,風吹而能發出聲響的洞穴叫地籟。 天籟,見下文。

  【原文】子游曰:「敢問其方1。」子綦曰:「夫大塊噫氣2,其名為風。是唯無作3,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4?山林之畏佳5,大木百圍之竅穴6,似鼻7,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污者。激者8、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9,泠風則小和十,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⑾。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刀刀乎⑿?

  【註釋】1方,道理。 2大塊,指天地。 噫(ai 愛)氣,本指人呃逆出氣。這裡說天地吐氣,與《逍遙游》篇「以息相吹」意近,是一種形象的說法。 3是唯二句:這個風除非不發作,發作就會千萬個洞孔發出怒號的聲音。 是,此。 竅,洞穴。 呺(xiāo 逍),通號。 4而,你。 翏翏(liu 六),悠長的風聲。 5畏佳,通㟪崔(wei cuī 畏催),高大參差的樣子。 6圍,兩手合抱的範圍。 7「似鼻」至「似污者」:都是形容竅穴的形狀。 枅(jī 雞),木製的酒瓶。 圈,杯盂。 臼(jiu 舊),舂米的器具,一般用石頭製成。 窪,池沼。 污,泥坑。 8「激者」至「咬者」:都是形容怒號的聲音。 激者,急流聲。 謞(左右高,xiao 笑)者,飛箭聲。 叱(chi 斥)者,發怒時的出氣聲。 吸者,吸氣聲。 叫者,叫喊聲。 譹(左右豪,hao 豪)者,號哭聲。 宎(yāo 天)者,沉吟聲。 咬(jiāo 交)者,哀歎聲。 9於(yu 魚)、喁(yu 魚),表示相應和的聲音。 前者指風,隨者指竅穴。 十泠(Iing 零)風,清風,也就是小風。 ⑾厲風,烈風。 濟,停止。 虛,指沒有聲。 ⑿而,你。 調調、刀刀,都是形容搖動的樣子。

  【原文】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1,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2,而使其自己也3。鹹其自取4,怒者其誰邪?」

  【註釋】1比竹,多支竹管並列而成的樂器,如笙竽之類。 比,並。 2吹萬不同,風吹千萬個竅穴而聲音不同。 3自己,自身。指洞穴發出各自的聲音。 4鹹其二句:都是取決於它們自己嗎?使它們怒號的又是誰呢? 鹹,都。

  【點評】物論的是非產生於人心的不同。作者認為要齊同物論就必須人人去掉私心成見,即做到所謂「吾喪我」,所謂「心如死灰」。但人心為什麼不可憑藉?作者接著以人籟、地籟、天籟來說明。人心猶如一管一洞,而一管一洞之所以獨成其聲,是有個「怒者」在主宰的。這個「怒者」是什麼?作者在下文作了回答。

  【原文】大知閒閒1,小知間間。大言炎炎2,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3,其覺也形開。與接為勾4,日以心鬥。縵者5、窖者、密者。小恐惴惴6,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7,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8,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9,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十,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⑾,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⑿。喜怒哀樂,慮歎變慹⒀,姚佚啟態⒁——樂出虛⒂,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⒃。已乎⒄,已乎!旦暮得此⒅,其所由以生乎!

  【註釋】1大知二句:舊注多把大知理解為褒詞,似乎不妥。本段中的大知與小知,大言與小言,大恐與小恐,都是指爭論是非的人來說的,應屬貶詞。 閒,防。 閒閒,拒絕接受意見的樣子。 間間,細加分別的樣子。 二句意謂:那些絕頂聰明的人自以為是,對別人的意見根本不聽;而那些才智低淺的人則只能在枝節問題上和別人計較。 2大言二句:炎炎,火猛氣盛的樣子。 詹詹(zhān 沾),囉囉嗦嗦。 二句意謂:善於雄辯的則猛如烈火,氣勢凌人;言不達意的則囉囉嗦嗦。 3其寐二句:魂交,心神煩亂。 形開,四體不安。 二句說明日夜都十分緊張。 4與接二句:與接觸的人物周旋,整天勾心鬥角。 勾,交合,引中為周旋。 5縵(man 慢),緩慢。 窖(jiao 較),深沉。 密,謹密。 意指爭辯、心斗的人,有的慢條斯理、有恃無恐的樣子,有的心懷叵測的樣子,有的小心謹慎的樣子。 6惴惴(zhui 墜),提心吊膽的樣子。 縵縵,沮喪落魄的樣子。 7其發二句:出口像飛箭一樣,先發制人,這叫做善於洞察是非。 機,弩上發射的機關。 栝(kuo 括),箭末扣弦的部位。 機栝,指代射箭。 司,通伺,伺察。 8其留二句:守口如誓約一樣慎重,這叫做以守取勝。 詛(zǔ 祖)盟,誓約。 9其殺二句:這種心斗對身心的摧殘,就如秋冬天氣對生物的摧殘一樣,就是說他們日甚一日地消瘦了。 殺,肅殺,嚴酷摧殘。 消,衰退。 十其溺二句:他們沉溺到如此地步,無法使他們回頭了。 復,恢復,回頭。 ⑾其厭二句:他們緊閉得像密封的一般,就是說他們是厚貌深衷、老奸巨滑的。 厭,閉藏。 緘(jiān 箋),封閉。 洫(xu 緒),本指田溝或城池,有自封自守的意思。 老洫,自守的老手。 ⑿復陽,恢復生氣。 ⒀變,變化無常。 慹(zhe 哲),通蟄,蟄伏不動,這裡指心神不動,猶今說無動於衷。 ⒁姚,輕浮。 佚,通逸,縱逸。 啟,放蕩。 態,作態。 ⒂樂出虛,樂音發自空虛的簫管。 蒸成菌,濕氣蒸發就會長出菌。 這兩句以比喻總承本段,又回應上一段,把人們的是非爭論和萬竅怒號聯繫起來,而說明都是無中生有的,像眾竅為虛而能發出樂音、蒸氣會長出朝菌一樣,萬事萬物也是從虛無中產生出來的。 ⒃日夜二句:在人們的眼前日夜不停地出現互相變化的萬物,但無法知道這種現象的締造者。 萌,始,生。 其所萌,指萬物的締造者。 ⒄已乎,算了吧。 ⒅旦暮二句:有朝一日悟到了這個造物者,就明白是由它締造出來的。這兩句是承上「莫知其所萌」說的。 其所由以生,即其所萌,都是指造物者。

  【原文】非彼無我1,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2,而特不得其眹3。可行已信4,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5。百骸、九竅、六藏6,賅而存焉7,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8?其有私焉9?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十?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⑾?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⑿。一受其成形⒀,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⒁,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⒂,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⒃,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⒄,其心與之然⒅,可不謂大哀乎⒆?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⒇?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註釋】1非彼四句:沒有它就沒有我,沒有我它也無法體現。這樣理解算是接近一步了,但還是沒有真正瞭解我被它所支配的那個東西。 彼,即上文「旦暮得此」的「此」,亦即其所萌、其所由以生者、其所為使者、真宰等等。 我,與彼對舉,即上文「日夜相代乎前」的現象。 取,稟受,引申為體現。 使,支配。 2若有,假設之辭。 真宰,天然的主宰者,即下文的真君,亦即道。 3特,獨。 眹(zhen 振),借為朕,跡象。 4可行句:可以使自己相信它是存在的。 5情,實。 這句說明真宰是存在的,但又是無形的,看不到的。 6骸(hai 孩),骨節。 六藏,心、肝、脾、肺、腎、命門。 7賅(gāi 該),齊備。 存,有。 8說(yue 月),通悅。 9私,偏愛,偏重。 十如是句:臣妾是被君主所主宰支配的。 皆有為臣妾,都得做臣妾,意即沒有一個是主宰者。故下句以「不足以相治」反問。 ⑾遞(di 弟)相,互相。 真君,指百骸、九竅、六藏的主宰者。 ⑿真,天然的本性。 ⒀一受二句:一稟受了它而形成了自己的形體,就一直活著到死。這一小段都是指人說的。 亡,原作「忘」,依《續古逸叢書》本改。 ⒁與物三句:指人的競爭追逐。 相刃,互相鬥殺。 相靡,互相摩擦。 靡,通摩。 ⒂役役,忙碌的樣子。 ⒃苶(nie 捏陽平聲)然,困頓、精神不振的樣子。 疲役,疲於勞役。 所歸,目的,歸宿。 ⒄形化,形體變化,即幼年變為青年、壯年、老年,以至死亡。 ⒅與之然,和形體一齊變化。 ⒆大,通太。 大哀,非常可悲。 ⒇芒,愚昧。

  【原文】夫隨其成心而師之1,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2?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3,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4,吾獨且奈何哉!

  【註釋】1夫隨二句:若各人依照自己的成見作為是非標準,那麼誰沒有標準呢! 成心,與上文「成形」相對舉。成形,是指稟受於真君而形成自己的形體。成心,是指稟受於真君而形成自己的意識。成心是主觀的,與今語主觀成見意近。 2代,更,變化。 知代,懂得事物的變化。 心自取者,有心得的人。 句謂何必瞭解事物的變化發展而有見地的人才有呢? 3未成二句:未形成主觀成見而有是非,即如今日去越國而昨天就到了一樣不可能。 4不能知,無法理解。

  【原文】夫言非吹也1,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2。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3,亦有辯乎4?其無辯乎?道惡乎隱而有真偽5?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6?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7,言隱於榮華8。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9。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十。

  【註釋】1夫言二句:當然說話並不等於吹風,既然說了就有所說明的內容。 以上兩段都是以籟比喻爭鳴,把說話和吹風同等看待。作者怕別人不同意,故針對讀者可能產生的疑問作補充說明。 2特未定,但還不一定。意即不一定真的說了。 3鷇(鷇鳥換鳥,kou 扣),還要哺喂的小鳥。 鷇音,初生小鳥的叫聲。比喻不帶任何含義的話語。 4辯,通辨,別。 5道惡乎隱二句:道被什麼所蒙蔽而產生真偽?言論被什麼所蒙蔽而產生是非? 隱,蔽。 言,這是指反映道的語言。 6道惡乎往二句:道在什麼地方不存在?言論在哪些方面不行?以下兩句就是回答以上四個問句的。 7成,即上文「成心」之「成」,雖是稟受於大道而形成的,但畢竟只是大道的一點一滴,是一管之見。猶《天下》篇「得一察焉以自好」之「一察」,故稱作「小成」。 8榮華,指花言巧語。 9以是句:把他人認為不對的看作是對的,把他人認為是對的看作是不對的。 聞一多認為這句應作「以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可參考。 十莫若,不如。 明,即《老子》「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之「明」。 懂得追溯到根本的虛無之道那裡去,就什麼是非、真偽都解決了。因為在那裡是一切都是齊同的。故下文接著就闡發這一觀點。

  【原文】物無非彼1,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2,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3,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4,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5,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6,亦因是也。是亦彼也7,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8?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9,謂之道樞十。樞始得其環中⑾,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註釋】1物無二句:從他方面說,事物沒有不可以稱作彼,從本身說,事物沒有不可以稱作此。 是,此。 2自彼二句:從他方面看來就看不到這一面,從本身知道的說來當然是知道的。 3彼出三句:彼產生於此,此依存於彼,這就是彼此同時產生的理論。 因,依賴。 方,並。 4方生四句:生的同時就出現死,死的同時就出現生。對的同時就出現錯,錯的同時也出現對。 5因是二句:對的就任它對,錯的也任它錯,對的錯的都不計較。 因,由,任。 6是以二句:因此聖人不經由是非之途而只是如實地反映自然之道,也是任由如此罷了。 「由」下省「之」字。 照,反映。 天,自然,指自然的天道。 7是,此。下句同。 8且,句中助詞,無義。下句同。 9莫得其偶,不能互相對立。 偶,對立面。 十道樞,道的關鍵。 ⑾樞始五句:樞始一句,語意不清,疑「樞」字誤重「道樞」之「樞」而衍。 環中,舊注指環中空處,這是不對的,應指環圈本身。 作者這一比喻十分重要:他把環與偶相對。偶是彼此對立的兩面,環是相通為一的。天地萬物的變化循環往復,沒有止境。《寓言》篇所謂「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故無須計較彼此是非,不如任之自然。

  【原文】以指喻指之非指1,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註釋】1「指」與「馬」是先秦理論界爭論名(反映事物的概念)實(被反映的客觀事物)關係的中心問題。 名辯派公孫龍提出「指非指」的命題。前一個「指」是一個概念所轉化而來的事物,又稱「物指」;後一個「指」是概念本身。前者是具體的,後者是抽像的,故「物指」不是「指」。他又說:「白馬非馬。」「白馬」是具體的馬。「馬」是抽像的馬的概念。 《齊物論》的這一段正是針對當時的爭論而發的。意謂:從概念出發來說明與之相應的事物不是概念,不如從事物出發來說明與之相應的概念不是事物;從馬的概念出發來說明具體的馬(如白馬)不是馬的概念,不如從具體的馬出發來說明馬的概念不是具體的馬。 公孫龍把客觀事物看成是概念轉化來的,故偏於從概念出發來論證兩者的對立。這是唯心主義的。而《齊物論》的作者認為不如從事物本身出發來論證兩者的對立,是否就是唯物主義呢?不是的。他沒有根本反對公孫龍的命題,而只是說另一種論證更好些。 概念與它相應的事物相對存在,或以概念為是而以事物為非,或以事物為是而以概念為非。這兩者的論爭,作者認為都是不必要的,即下文所說的「兩行」。 重要的是要取消兩者的對立,即所謂「莫得其偶」。故接著說:如果說概念,那麼天地的一切也可以說是概念;如果說馬,那麼萬物都可以說是馬。

  【原文】可乎可1,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2,物謂之而然3。惡乎然4?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然5,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6,厲與西施7,恢恑憰怪8,道通為一9。

  【註釋】1可乎可二句:對的就是對的,不對的就是不對的。 按劉文典、王叔岷校,此二句為衍文。 2道,道路。這一句起著襯托下句的作用。 3物謂句:某一事物(如馬)是人們把它叫成這種事物的。 4惡乎四句:何以這樣?這樣就是這樣;何以不是這樣?不是這樣就不是這樣。言外之意是說沒個定准的,反正都是一樣。 按劉文典、王叔岷校,此四句後當有:「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 5物固四句:事物中本來就有被認為是這樣,事物中本來就有被認為是對的。因此,沒有一個不是這樣的,沒有一個不是對的。 6莛(ting 廷),草本植物的莖。 楹(ying 迎),房屋的柱子。 舉莛,比喻輕而易舉的事。 舉楹,比喻難做到的事。 7厲,醜陋的女人。 西施,春秋時越國人,以美貌著稱,故代指美女。 8恢,恢諧。 恑(guǐ 鬼),通詭,狡猾。 憰(jue 決),通譎,欺詐。 怪,奇異。 9道通句:從道的角度看來,都是不分彼此的、等同的。

  【原文】其分也1,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2。庸也者3,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4,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5,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6,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8,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9,是之謂兩行十。

  【註釋】1其分六句:分離就意味著新的組合,新的組合就意味著有所毀壞。其實無所謂組成與毀壞,一切事物終歸都是一樣的。 凡物,一切事物。 2為是,因此。 不用,指不用成或毀的觀點去看問題。 寓,托付。 諸,「之於」合音。 庸,常。「覆命曰常」,因此常就是循環往復。 寓諸庸,托付於循環往復的變化。 「不用而寓諸庸」與上文「不由而照之於天」義同。 3庸也七句:按照循環往復的變化行事,就是無用之用,就可以無所不通,因此就無所不得,達到有所得就差不多了。 適,至。 幾,近,差不多。 4因是二句:任由它這樣就是了,已經如此而又不知道怎麼一回事,這就叫做道了。 5勞神明句:指百家爭鳴而言。 一,指一管之見,一面之辭。 同,指是非彼此相通。 6狙(jū 疽),獼(mi 迷)猴。 狙公,養獼猴的老翁。 賦,給,分發。 芧(xu 序),橡子。 7朝三暮四,早上發三個,傍晚發四個。 8名實二句:名和實都沒有減少,而只是利用了獼猴高興朝四暮三而不滿朝三暮四的心理。這也就是任由著它的意思。 名,橡子的數目。 實,實際給的橡子。 虧,減少。 9和,調和。 休,本義為人憑依在樹下休息,故有無為任之的意思。 天鈞,《寓言》篇:「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鈞。天鈞者,天倪也。」又寫作天均,自然調和的意思。 十兩行,任由是與非兩方面各自發展,意即任之「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而最後「復通為一」。

  【點評】從各種現象及其千變萬化中,作者企圖揭示出一個「真宰」來,這個「真宰」就是萬物的本質、萬物的主宰、萬物的同一性,它又叫做道。從道的觀點看來,當時的「百家爭鳴」簡直是一場胡鬧。各家所主張的是非、彼此,如「指非指」、「馬非馬」之類,其實都是一管之見,片面之辭,是沒有什麼定准的。事物的彼此,言論的是非,都是相對而產生而又相互依存的。如果取消雙方的對立,任其自然,兩者就沒有什麼區別,萬物以及百家的主張就可以相通為一了。這樣看問題就算是掌握了道的關鍵了。
  事物有相對的同一性,還有絕對的差異性。取消了差異性,而又把同一性絕對化,否認事物性質的相對穩定性,把轉化看作是無條件的;雖然承認客觀事物在變化,但把這種變化限制在神秘的道的範圍之內,而且受著道的支配,而不是事物的內因在起作用。這是一種相對主義的世界觀。

  【原文】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1。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2,至矣3,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4。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5,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6?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7,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8,惠子之據梧也9,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十,故載之末年⑾。唯其好之也以異於彼⑿,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⒀,故以堅白之昧終。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⒁,終身無成。若是而可謂成乎⒂,雖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是故滑疑之耀⒃,聖人之所圖也⒄。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⒅。

  【註釋】1知(zhi),認識。 有所至,達到最高的境界。 2以為,認為。 未始,未曾。 3至矣三句:為什麼認識到未曾產生物質就是最高境界?這是關係到作者哲學思想的重要問題。因為世界是哪裡來的?這是一切哲學家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從未曾有物到有物,這顯然是把世界說成是起源於非物質,起源於生天生地的虛無的道。這是作者哲學唯心主義的顯著特徵。 4封,界限。 5是非四句:是非分明,就是絕對統一的道被敗壞的原因;由於道的敗壞,愛憎也就會形成。 這裡所說的道的敗壞是從人們對道的認識來說的,即「道隱於小成」而有真偽、有是非的意思;如果從道本身來說,即「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彰,明。 虧,損失,敗壞。 6果,真的。 且,句中助詞。 7有成四句:昭氏名文,善於鼓琴。就以鼓琴和其他方面比較起來,他是成功了;但從其他方面與他鼓琴的成就相比,他又是失敗了。如果他原來沒有從事鼓琴,樣樣都差不多,你說他什麼都不成功也可以,說他什麼都成功也可以。故無所謂成功與失敗可言。 8師曠,字子野,精通音律,晉平公的樂師。 枝,拄。 策,打鼓棒。 枝策,這大概是說師曠打拍子。 9惠子,惠施。 據,依靠。 梧,梧桐。 惠施善辯,可能常常與辯論的人在樹下爭論,直到疲倦不堪,靠著梧桐樹休息、吟歎,如《德充符》篇說他:「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嗚。」倚樹即據梧,互文見義。 十三子句:三位先生的才智恐怕算是最了不起的了。 知,通智。 幾,近。 盛,最強。 ⑾故載句:所以記載在書裡,傳於後世。 末年,後代。 ⑿唯其二句:都是賓語提前,即以其好之也異於彼,欲以其好之也明之。 異於彼,不同於別人。 明之,使別人領會。 ⒀彼非二句:別人都不想(或不能)領會而一定要人領會,故此惠子抱著「堅白」這種糊塗的理論而終身。 堅白論是戰國時期名辯的論題之一。當時分為兩派,一派以公孫龍為首,他分析「堅白石」,認為視覺只看到石頭的白色而看不到堅硬,觸覺摸到堅硬而摸不到白色。因此,堅和白是分離的。這是「離堅白」的一派。(見《公孫龍子·堅白論》)另一派主張「盈堅白」,以墨子為首,認為堅白同是石的屬性而不可分。(見《墨經·經說》)惠施參加了這個爭論,但不知道他具體主張如何。 ⒁而其二句:昭文的兒子又繼承他父親的琴技而花費了畢生精力,一輩子也沒有什麼成就。 綸,琴弦,指代琴。 ⒂若是四句:他們守著一種技能而花費了畢生精力也可以算是有成就,那麼誰都在某一方面有點本事,這樣我們大家都可算是有成就了;如果他們那麼專也不算有成就,又怎樣才算有成就呢?這樣就誰也算不上有成就了。言下之意是:根本不存在有成就與沒有成就的問題。 ⒃滑(gǔ 骨)疑,謂能言善辯、能亂是非異同。 滑,亂。 疑,同稽,同的意思。 耀,炫耀。 ⒄圖,革除。猶《左傳·隱公元年》「蔓,難圖也」之「圖」。 ⒅以明:見上文「莫若以明」注。

  【點評】這段說明:成虧、愛憎、是非、彼此的對立都是由於人們沒有認識到它們原本是一體的。要認識到它們原來是一體的,就要溯源上去:愛憎出於是非,是非出於界限,界限由於物的形成,而物即產生於未曾有物。即《知北遊》篇「物物者非物」的意思。可見儘管世界如此紛繁,原來都是虛無的、混然一體的道。那麼,以道看萬物,又有什麼不齊同的道理呢!因此,以片面之辭、一技之巧誇耀於世而不明大道,是聖人所不取的。
  在這裡,作者主張物質世界產生於非物質,萬物的本原就是虛無,並且認為事物間的矛盾對立只不過是一種表象而已。

  【原文】今且有言於此1,不知其與是類乎2?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3,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雖然4,請嘗言之:有始也者5,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6,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

  【註釋】1今且,假設之辭。 句謂現在假設有人在此發表了一番言論。 2是,此。指上面「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等言論。 3類與三句:類同也罷,不類同也罷,都是同為一類的,那麼和那種言論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4雖然,雖是如此,表示語意轉折。擔心讀者不領會「相與為類」的道理,故轉折論述。 5有始七句:從物質世界的產生溯源上去:產生、未曾產生、未曾產生以前;有、無、未曾無、未曾無以前。 在上一段本來已經說過「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加矣」,為什麼又再推上去呢?作者的目的是要把讀者引導到玄秘而不可捉摸的境界裡去。我們可以按作者的邏輯設想:「有」(物質)出於「無」(非物質),「無」又出於什麼?必然出於「有」。以「有」「無」相生推論下去,世界的起源就不可知了。但在我們看來,物質世界不論從空間和時間上說都是無限的,它是沒有盡頭的。「有」產生於「無」,物質產生於非物質的理論是荒謬的。這問題正是唯物論與唯心論根本對立的所在。 6俄而五句:一下子產生了「有」和「無」了,但不知道這「有」和「無」究竟誰是真正的「有」,誰是真正的「無」。現在我是已經把話說了,但不知道我所說的究竟是真的說了,還是沒有說呢?意即「有」和「無」都是空的。以此證明,前面說的「類與不類,相與為類」是有根據的。 謂,說。

  【原文】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1,而大山為小2;莫壽於殤子3,而彭祖為夭4。天地與我並生5,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6,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7,而況其凡乎8!故自無適有9,以至於三十,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⑾,因是已!

  【註釋】1秋豪,動物秋天換的新毛。新毛最小,故用來比喻微小的東西。 豪,通毫。 2大山,即泰山。 古人多用泰山比喻高大的東西。現在作者倒過來說,天下萬物本來都是「無」的,「無」和秋毫比較,當然是秋毫為大;天地萬物是混然一體的,泰山只佔其中一點,故算作小。下二句義同。 大小、長短都是相比較來說的,拋棄了比較的對象、或者轉換了比較的對象來論大小、長短,就必然成了詭辯。 3壽,長命。 殤子,夭折的小孩。 4彭祖,見《逍遙游》篇注。 夭,短命。 5天地二句:天地萬物都和我們同生於「無」,都同為一體。 6既已二句:既然已經是同為一體了,那麼還有什麼可說呢? 7巧歷,善於計算的人。 不能得,不能算出發展下去的數目。 8凡,一般的人。 9適,往,發展。 十以,而。 三,多。 ⑾無適二句:別推算下去了,就這樣吧! 無,通毋。 是,此,這樣。

  【點評】兩種言論明明不齊,怎樣說明它們相齊呢?作者又從世界的起源談起:天地萬物都是從「無」發展來的。一切對立、分歧,如果溯源到它的本原,都屬於「無」,因而是同生同體的,那還有什麼不齊呢?這就是作者齊物論的理論根據。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42章)這是作者觀點的由來。老莊都認為,道不僅體現萬物的同一性,而且體現了有與無的同一性,故謂之一。它是不可言的,因為言就意味著有所界定,分出彼此,破壞了同一性,但既然稱之為一,怎能說是沒有言呢?本體的道,加上給它的稱號就是二。道體本是虛無的,有了名稱,就成了有。故謂「自無適有」。產生了有,就會發展為萬物,故老子又說:「有名,萬物之母。」
  當代一些外國科學家,把老、莊的道比之為能量場。萬物都可以分解為分子,再分解為原子,乃至電子、質子、中子,現代又發現可分解為量子。量子產生於能量場,能量場具有波粒二象性。能量場處在能量最低態時是真空,相當於「無」。處在激發態則產生粒子。這是物質,相當於「有」。能量有正負則為二,正負作用產生中性則為三,三者錯綜結合則成萬物。

  【原文】夫道未始有封1,言未始有常2,為是而有畛也3。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4,有分有辯5,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6。六合之外7,聖人存而不論8;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9;春秋經世先王之志十,聖人議而不辯⑾。

  【註釋】1封,界限。 2常,是非定准。 3為是,因此。 此,指上文「自有適有」的現象。 畛(zhěn 診),界限,與封義同。 4倫,次序等級。 義,宜。 5辯,別。 6八德,賈誼《道德論》:「德者,離無而之有。」故八德即指從無發展到有的八種界限。 7六合,天地。因天地間為東、南、西、北、上、下六方所包圍,故稱六合。 8聖人,指道家的聖人而非指孔丘。下同。 9論而不議,論述而不評議。論偏重於客觀反映,議偏重於主觀評價。 十春秋句:春秋,指史書。 經,治。 經世,指治世之事,即社會政事。 句謂:史書是記載先王的政跡的。 「春秋經世先王之志」,即「春秋先王經世之志」交錯而言。 ⑾辨,爭辯。

  【原文】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1,眾人辯之以相示也2。故曰:辯也者3,有不見也。」夫大道不稱4,大辯不言5,大仁不仁6,大廉不嗛7,大勇不忮8。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圓而幾向方矣9!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十,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⑾。注焉而不滿⑿,酌焉而不竭⒀,而不知其所由來⒁,此之謂葆光⒂。

  【註釋】1懷之,指胸中囊括萬物。 2辯之,指分別彼此,爭辯是非。 相示,爭相顯示。 3辯也二句:凡爭辯的人,都是由於片面而不見大道,故說有所不見。 4稱,稱道,說明。 大道無窮而又不可捉摸,故此是不可能說明的,下文說「道昭而不道」也是這個意思。 5大辯,高論,指掌握了高論的人。 不言,即不說。 因為說就有是非,有是非即與大言不相干。故下文說「言辯而不及」。意思與《知北遊》篇說的「知者不言」是一樣的。 6大仁句:不仁,不會有所愛。 大仁是無所謂愛與不愛的。因為有所愛就必然有所不愛。愛有所固定就不成為大仁。故下文說:「仁常而不成。」 7大廉句:嗛(qiān 謙),通謙。 廉潔的人常常表現得很謙讓的樣子,但大廉是不講謙讓的,過分謙讓就成了貌為謙虛,就不能取信於人。故下文說:「廉清而不信。」 8大勇句:忮(zhi 至),忌恨,害。 不忮,不會有害人之心。 大勇而又害人,則終有一敗。故下文說:「勇忮而不成。」 9五者句:圓和方是相反的。以上五個方面都適得其反,所以說本來想圓而變成了方。 幾,近乎。 向,轉向。 十孰,誰。 ⑾天府,指聖人的心胸,形容它寬廣,能包羅一切。 ⑿注焉句:注,灌注。 這句形容聖人的胸懷海涵萬物,無所不容。 ⒀酌焉句:酌,取。 這句形容聖人的智慧無窮,用之不盡。 ⒁所由來,來源。 ⒂葆光,隱藏著的光輝。與上文「滑疑之耀」相反。後人用葆光比喻善藏。

  【原文】故昔者堯問於舜曰1:「我欲伐宗膾、胥、敖2,南面而不釋然3。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4,猶存乎蓬艾之間5。若不釋然何哉6!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7!」

  【註釋】1舜,姓姚,字重華。上古帝王之一,繼堯帝之後。 2宗膾(kuai 快)、胥(xū 須)、敖(ao 遨),上古時代的三個小國。 3南面,南向。古代帝王的座位是南向的,故以南面指帝位。這裡引申為臨朝。 不釋,放心不下。指在伐還是不伐的問題上猶豫不定。 4三子,指三國國君。古代多以國君指代國家。 5蓬,蓬蒿。 艾,艾草。 三國褊小,故如在蓬艾之間。 6若,你。 7而況句:而何況道德比太陽還要光輝的呢?意謂更應普照萬物,寬容三個小國。 進乎,超過。

  【點評】說明萬物的本原是統一而又不可分的。物與物論之所以不齊,就是由於人們對事物硬加分辨,劃出許多界限來。故聖人不言、不道,胸懷萬物,與道合一。所以得道的君王亦應寬大為懷。

  【原文】齧缺問乎王倪曰1:「子知物之所同是乎2?」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無知邪3?」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4?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5:民濕寢則腰疾偏死6,鰍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7?三者孰知正處8?民食芻豢9,麋鹿食薦十,蝍蛆甘帶⑾,鴟鴉耆鼠⑿,四者孰知正味⒀?猿猵狙以為雌⒁,麋與鹿交⒂,鰍與魚游。毛嬙麗姬⒃,人之所美也⒄;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⒅,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⒆?自我觀之,仁義之端⒇,是非之塗(21),樊然淆亂(22),吾惡能知其辯(23)!」齧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24),河漢冱而不能寒(25),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已(26),而況利害之端乎!」

  【註釋】1齧(nie 聶)缺、王倪,傳說是堯時賢人。 堯的老師叫許由,許由的老師叫齧缺,齧缺的老師叫王倪。(見《天地》篇) 2子,先生。 所同是,即所同之是,指被人們所共同肯定的道理。 是,肯定。 3無知,無法認識。 4庸詎(ju 巨),何以。 庸,用。 詎,何。 5女,通汝,你。 6民,人。 濕寢,睡在濕的地方。 疾,病。 偏死,半身癱瘓。 鰍(qiū 秋),泥鰍。 然,這樣。 然乎哉,會這樣嗎?下同。 7木處,居處在樹上。 惴慄(zhui li 墜吏),害怕得發抖的樣子。 恂(xun 旬)懼,害怕。 猿,同猿。 8三者句:人、鰍、猿猴三者安居不同,誰才算懂得真正舒適的處所呢? 處,處所。 9芻豢(chu huan 除患),指禽獸。食草的叫芻,食谷的叫豢。 十薦(jian 踐),茂盛的草。 ⑾蝍蛆(ji jū 即居),蜈蚣。 甘,可口。 帶,蛇。 蜈蚣愛吃蛇腦。 ⑿鴟(chī 癡),貓頭鷹。 鴉,烏鴉。 耆,通嗜,愛好吃。 ⒀正味,真正可口的味道。 ⒁猵狙(biān jū 編居),獼猴的一種。 句謂猿與猵狙相配為雌雄。 ⒂交,交配。 ⒃毛嬙(qiang 牆),古代美女,有說是越王的美姬。 麗姬,晉獻公夫人。 ⒄所美,認為美麗的人。 ⒅決驟,迅速奔跑。 ⒆正色,真正漂亮的容貌。 ⒇端,頭緒。 (21)塗,途徑。 (22)樊(fan 煩)然,雜亂的樣子。 淆(xiao 崤),錯雜。 (23)辯,通辨,區別。 (24)大澤,大草澤。 熱,作動詞用,使之感到熱。下句「寒」字亦作動詞用。 (25)河,黃河。 漢,漢水。 冱(hu 互),凍結。 (26)死生句:生死問題在身上毫不發生作用。 變於己,使自身產生變化。

  【點評】本段以人與其他動物所追求的處所、味道、美色等不同,論證仁義、是非都是沒有個定准的。所以至人順物自然,對是非、利害毫不動心。
  是非是一種價值判斷,愛好是一種審美判斷。這些判斷的標準,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不斷地積澱而成的。儘管不同時期、不同社會、不同地位的人,標準有所不同。但總有其相對穩定的標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正說明這一點。但作者的道,並非人之道,而是天之道,亦即囊括萬物之道。所以他總是站在萬物之上來發議論。人與魚鳥猴鹿,雖不同類,但以道觀之,本質無二。神人之所以神,就在於超越人類,故何論死生是非!

  【原文】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1:「吾聞諸夫子2:聖人不從事於務3,不就利4,不違害5,不喜求6,不緣道7,無謂有謂8,有謂無謂,而游乎塵垢之外9。夫子以為孟浪之言十,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⑾。吾子以為奚若⑿?」

  【註釋】1瞿鵲(qu que 渠卻)子,孔門後學。 長梧子,被封在長梧,故又被稱為長梧封人。(見《則陽》篇) 2夫子,孔丘。即下文長梧子所說的丘。 3務,世務。 4就,趨就,這裡有追逐的意思。 5違,避開。 6喜求,熱衷於追求。 7緣道,與喜求對舉,依前兩句的格式,緣與喜意思應相反。《方言》十三:緣,廢也。《管子·侈靡》:「好緣而好駔。」註:「緣即捐也。」《大宗師》篇:「不以心捐道。」捐,棄也,故緣有廢棄的意思。 緣道,意即害道。 8無謂二句:沒有說也是說了,說了也等於沒有說。 9塵垢,指世俗。 十孟浪,荒誕。 孟浪之言,指上述「聖人」八句所云。 ⑾行,途徑。 妙道之行,通向美妙的大道的道路。 ⑿奚若,何如。

  【原文】長梧子曰:「是黃帝之所聽熒也1,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計2,見卵而求時夜3,見彈而求鴞炙4。予嘗為女妄言之5,女以妄聽之。奚旁日月6,挾宇宙,為其吻合7,置其滑涽8,以隸相尊9?眾人役役十,聖人愚芚⑾,參萬歲而一成純⑿。萬物盡然⒀,而以是相蘊⒁。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⒂!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⒃!

  【註釋】1是,此,指上述關於聖人之說。 黃帝,古代五帝的第一個。 熒(ying 營),通瞢,眼花繚亂。 聽熒,聽了感到惑亂。 2大,通太。 太早計,求之過急。指瞿鵲子「妙道之行」的想法。 3見卵句:時夜,司夜。五更時分雞啼報曉,故古人稱雞為司夜。 句謂見到雞蛋就想得到雞。這句與下句都是比喻求之過急。 4彈,指打鳥用的彈丸。 鴞(xiāo 囂),鵩(左服右鳥,fu 服)鳥,似斑鳩,青綠色,肉美味好吃。 炙,烤肉。 句謂看見彈丸就想要得到鵩鳥的烤肉。 5嘗,試。 女,你。 妄,隨便,姑且。 6奚,通曷,何不。 旁,依傍。 旁日月,挾宇宙,即上文「游乎塵垢之外」的意思。 7為,與。 其,指日月、宇宙。 為其吻合,即《逍遙游》篇中「旁礡萬物以為一」的意思。 8置,任。 滑涽(hūn 昏),昏亂。 置其滑涽,任其昏亂,即上文「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的意思。 9隸,奴僕之類。 以隸相尊,把下賤的看作同樣尊貴。 十役役,忙碌奔波的樣子。 ⑾芚,通鈍。 ⑿參萬歲句:與萬歲的大道相糅合而整個地變得渾渾沌沌。 參,糅合。 一,一體,整個。 純,與《老子》「愚人之心也,沌沌兮」之「沌」、上文「聖人愚芚」之「芚」,都從屯而義同。 在作者看來,渾沌就是純,純就是渾沌。 ⒀盡然,都如此。 ⒁是,此,指「參萬歲而一成純」的道理。 相蘊(yun 運),相互包藏。 ⒂說,通悅。 ⒃弱,年少。 喪,亡失。 句意謂:我哪裡知道厭惡死的就不是類似年少流亡在外而不曉得回家一樣的人呢!言外之意是說應該視死如歸。

  【原文】麗之姬1,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2,與王同筐床3,食芻豢,而後悔其泣也。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4?夢飲酒者,旦而哭泣5;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6,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7。『君乎8!牧乎!』固哉9!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十。是其言也⑾,其名為弔詭⑿。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⒀,是旦暮遇之也。

  【註釋】1麗之二句:晉獻公伐麗戎國時,娶麗戎國艾地守疆人的女兒為姬,稱之為麗姬。 2王所,王居住的地方,即王宮。晉獻公屬侯爵,但戰國時各諸侯多自稱為王,故稱王所。 3筐(kuāng 匡)床,安床,君主所睡的床。《商君書·畫策》:「是以人主處匡床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 4薪(qi 其),求。 5旦,早上,這裡指醒來。 6大覺,指領悟了大道而覺醒。 大夢,指一輩子不覺悟,如長期睡覺一般。 7竊竊,猶察察,明察。 竊竊然,這裡指自以為明察的樣子。 8君乎二句:牧,牧圉,養馬的人。 君,代表高貴的。 牧,代表卑賤的。 這兩句是作者引用愚人的話,說他們總是在叫喊「君主呀!賤民呀!」 9固,固陋。 十予謂句:我說你做夢這件事本身也是做夢。 ⑾是其言,這些話。 ⑿其,指愚者。 名,稱。 弔詭,即恢恑。 詭,借為恑。(朱駿聲說) 句謂愚俗之人不理解夢覺的道理,因此稱之為恢諧荒誕之談。 ⒀萬世二句:在萬世之後,如果遇到一個大聖人,能解釋這個道理的,他只當作朝夕相遇一樣平常的事。言外之意是:現在的人們是少見多怪。

  【原文】既使我與若辯矣1,若勝我,我不若勝2,若果是也3?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4?其或是也5?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6?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闇7,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8,而待彼也邪?」

  【註釋】1若,你。 2不若勝,這是賓語提前,即不勝若,不贏你。 3果是,一定對。 4而,你。 5或是,指一方對。 或非,指一方不對。 6俱是,都對。 俱非,都不對。 7則人二句:那麼別人也必然被搞到糊里糊塗,我叫哪個評判呢? 固,必。 黮闇(tǎn an 坦暗),不明的樣子。 誰使,賓語提前,即使誰。 正,評判。 8然則二句:彼,指上文說的「大聖」。 是非本無一定,你我及第三者固然都不可能分辨,而大聖則是任其是非,根本不會去分辨,故等待他來評判也是沒有必要的。言外之意則上文說的「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因此下文接著問天倪。

  【原文】「何謂和之以天倪1?」曰:「是不是2,然不然3。是若果是也4,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5;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化聲之相待6,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7,所以窮年也。忘年忘義8,振於無竟9,故寓諸無竟十。」

  【註釋】1天倪,自然。見上文「天鈞」注。 2是不是,把不對的看成對。前一「是」字作動詞用,猶肯定。 3然不然,把不是這樣的看成這樣。前一「然」字作動詞用。 4是若句:對的如果真的是對的。 5辯,通辨,別。 6化聲,郭注認為:「是非之辯為化聲。」這是頗得作者本意的。 大道能產生一切,變化一切。它變成人的形體就叫成形,變成人的精神就叫成心,變成各種言論就叫化聲,變成各種物象就叫物化。故此《大宗師》篇中稱道為「造化者」、「造物者」。 萬物雖然是道變化出來的,但只是道的一點一滴的體現,故有彼此對立,互為是非,並由此而產生物與物論的不齊。但這種對立,似乎並不是真的相對立,故下句說:「若其不相待。」 待,對立。 相待,相對立。 7因,任。 曼衍,變化。 8忘年,不計歲月。 忘義,不講仁義。 9振,暢。 竟,通境。 振於無竟,可以無止境、無界限地暢遊。與上文「游乎塵垢之外」意同。 十寓,寄托。 諸,之於合音。

  【原文】罔兩問景曰1:「曩子行2,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3?」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4?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5?吾待蛇蚹蜩翼邪6?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註釋】1罔兩,影子的影子。 景,古影字。 2曩(nǎng 囊上聲),從前。 3特操,獨特的操守。 無特操,指影子隨物而動,缺乏獨立性。 4有待,有所依賴。 然者,這樣子。 5吾所待又有待,指影子所依賴的物又有所依賴。 6蛇蚹(fu 付),蛇殼。

  【原文】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1。自喻適志與2!不知周也3。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4。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5。

  【註釋】1栩栩(xǔ 許)然,生動活潑的樣子。 2喻,曉,覺得。 適志,得意。 與,通歟,句尾助詞。 3不知句:忘記了自己是莊周啊! 4蘧蘧(ju 巨)然,驚疑的樣子。 夢醒之後,想到自己又是莊周,故感到驚奇而又可疑。 5物化,化為物。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胡蝶。參考上文「化聲」注。

  【點評】莊子認為:生與死、禍與福、物與影、夢與覺、是與非等各種現象,表面看來是各不相同的,但本體上是一致的,都是道的物化現象罷了。故聖人在認識上取消了它們之間的對立關係,任之自然,隨之變化。這就是本段的中心。
  人們的認識,事物的是非,都帶有相對性。但無數相對的真理的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而作者在本段裡,卻把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相對的正確認識以及客觀存在的事物本身全部看成幻覺,而只把道看作絕對的真理。

  內篇 齊物論第二(終)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