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選 秦州雜詩二十首(選二)》(杜甫)全詩翻譯賞析

杜甫詩選 秦州雜詩二十首(選二)
杜甫
系列:杜甫詩選|杜甫詩集
杜甫詩選 秦州1雜詩二十首(選二)

其一

【原文】
滿目悲生事2,因人3作遠遊。
遲回度隴怯4,浩蕩及關愁5。
水落魚龍6夜,山空鳥鼠秋7。
西征問烽火8,心折此淹留9。

【註釋】
1秦州:在甘肅省天水市。
2生事:即生計。
3因人:依靠別人。
4遲回:徘徊。度:通過。隴:指隴山。怯:膽怯。
5浩蕩:關勢高峻。關:隴關。及關,到了關口。
6魚龍:川名,今名北河。
7鳥鼠:山名,在甘肅省渭源縣。
8烽火:指戰爭。
9心折:擔心,心驚。淹留:停留。

【譯文】
處處的百姓都悲愁著生活,只有依靠旁人外地遠遊。度過隴山,徘徊膽怯,走近隴關,高峻令人發愁。夜間北河水淺,深秋鳥鼠山萬木凋朽。詢問西行路上有無戰爭,自己害怕在此地久留。

【賞析】
乾元二年(759)秋,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放棄華州司功參軍之職,來到秦州(今甘肅天水)。他在秦州待了不滿四個月,卻寫了二十首歌詠當地山川風物的五律詩篇,抒發了自己的傷時感亂之情,統稱為《秦州雜詩》。這是第一首。
首聯寫赴秦的原因,次聯寫入秦的險阻,三聯寫到秦所見的風景,尾聯留住秦州。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看出世亂給人們帶來的艱難,老百姓在任何地方都無法生活,只有逃難。「悲」,人們無不悲痛、悲憤。「作」,因生活被迫,不得不奔向遠方。問烽火,長久親歷中原之亂,最怕蕃寇之逼;「問」字,寫出一路驚惶之感,說出自己害怕在此地久留,心情極為沉痛。

其七

【原文】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1。
屬國2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3一長望,衰颯4正摧顏。

【註釋】
1不夜:指天尚未黑。關:指邊塞。
2屬國:指典屬國,漢朝蘇武曾任此官職,此處指唐朝使節。
3煙塵:指戰事。
4衰颯:指情景淒涼。

【譯文】
崇山峻嶺,蜿蜿蜒蜒的秦州城孤單地矗立在狹窄的山谷間。地面無風,雲霧卻飄出了邊關。天還沒有黑,明月卻已高懸天上。出使吐蕃的使節為何遲遲未歸呢?看來吐蕃的威脅未能解除啊!放眼望去,硝煙四處瀰漫,整個西北地區蕭條冷清,局勢實在讓人擔憂啊!

【賞析】
此為第七首。
首聯從大處落墨,概述了秦州險要的地理環境。「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二句,使全詩境界頓開,描繪出秦州雄渾莽蒼的全景。
頷聯縮小範圍,單從「孤城」著筆。人們常說:「雲動必因風。」但有時,地面無風,高空也會風動雲移,而地面上的人就會產生「雲無風而動」的感覺。「雲無風而動,月不夜而臨」,這是人們的錯覺。若孤立地寫它們,幾乎沒有什麼意義。然而,一旦將它們和「塞」、「關」聯繫起來寫,就具有了不同凡響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空曠、蒼茫、雄奇之感。
頷聯在描寫景物時已將邊愁滲透其中,因而頸聯自然就引出對邊事的描寫。詩人在此表達了自己對國家衰敗的深深擔憂。
尾聯寫詩人遙望關塞之外,似乎硝煙瀰漫、戰塵滾滾,整個西北地區蕭瑟冷清,局勢實在讓人憂心啊!由西北邊塞的局勢,詩人聯想到了唐王朝的衰敗之勢,不禁痛心疾首,悵恨不已。
全詩境界雄奇闊大,蘊涵著悲涼的時代感,具有一種悲壯蒼涼的藝術美。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