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新注卷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古文譯文

漢書新注卷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

  【說明】本傳敘述張蒼、周昌、起堯、任教、申屠嘉等的事跡。這是一篇寫蕭何、曹參、陳平等漢初功臣名相之後的丞相、御史大夫的類傳。張蒼等五人是次於蕭何等名臣的漢初大臣,各有個性和特點,為官剛直守節,故可立傳;至於陶青、劉捨等輩,錄錄無為,尸位素餐,就難等列了。《漢書》繼《史記》之後,都寫了張蒼等五人各有特點,為官守正;並指出自申屠嘉死後,陶青、劉捨、許昌、薛澤、莊青翟、趙周等以列侯繼踵任相,謹小慎微,只是「備員而已,無所能發明功名著於世者」,「殆與蕭、曹、陳平異矣」。這是中肯的評論。為何如此?恐怕不能僅從個人性格特點去找答案;還得瞭解時勢及當時政治特點,特別是景武之世皇權專制主義的強化不能不加思索。  
  張蒼,陽武人也(1),好書律歷。秦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2)。有罪,亡歸。及沛公略地過陽武,蒼以客從攻南陽(3)。蒼當斬(4),解衣伏質(鑕)(5),身長大,肥白如瓠,時王陵見而怪其美士(6),乃言沛公,赦勿斬,遂西入武關(7),至咸陽(8)。
  (1)陽武:縣名。在今河南原陽縣東南。(2)主柱下方書:謂為柱下史,掌管四方文書。(3)南陽:郡名。治宛縣(在今河南南陽市)。(4)當斬:《史記》作「坐法當斬」,文以較明。(5)鑕:古時殺人所用的椹墊。(6)王陵:劉邦部將。(7)武關:在今陝西商南縣東南。(8)咸陽:秦朝國都,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
  沛公立為漢王,入漢中(1),還定三秦(2)。陳余擊走常山王張耳(3),耳歸漢,漢以蒼為常山守。從韓信擊趙(4),蒼得陳余。趙地已平,漢王以蒼為代相(5),備邊寇。已而徙為趙相,相趙王耳。耳卒,相其子敖。復徙相代。燕王臧荼反,蒼以代相從攻荼有功,封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戶。
  (1)漢中:郡名。治南鄭(在今陝西漢中市)。(2)三秦:指關中地區。(3)常山:郡國名。治東垣(在今河北石家莊市東北)。(4)趙:指趙王國。趙都於邯鄲(在今河北邯鄲市)。(5)代:代王岡,都於代縣(在今河北蔚縣東北)。
  遷為計相(1),一月,更以列侯為主計四歲(2)。是時蕭何為相國,而蒼乃自秦時為柱下御史,明習天下圖書計籍,又善用算律歷,故令蒼以列侯居相府,領主郡國上計者。黥布反,漢立皇子長為淮南王,而蒼相之(3)。十四年(4),遷為御史大夫。
  (1)計相:專掌計籍,故稱「計相」。(2)主計:計相之號。(3)相之:謂為淮南王相。(4)十四年:自孝惠元年至高後七年(前194——前181)。
  周昌者,沛人也(1)。其從兄苛,秦時皆為泗水卒史(2)。及高祖起沛,擊破泗水守監(3),於是苛、昌以卒史從沛公,沛公以昌為職志(4),苛為客(5)。從入關破秦。沛公立為漢王,以苛為御史大夫,昌為中尉(6)。
  (1)沛:縣名。在今江蘇沛縣。(2)泗水:郡名。治相縣(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3)守監:郡守、郡監。(4)職志:掌旗幟。志:與「幟」同。(5)客:賓客,不任官職。(6)中尉:武職,掌京師治安。
  漢三年,楚圍漢王滎陽急(1),漢王出去,而使苛守滎陽城。楚破滎陽城,欲令苛將,苛罵曰:「苔趣(促)降漢王!不然,今為虜矣!」項羽怒,亨(烹)苛。漢王於是拜昌為御史大夫。常從擊破項籍。六年,與蕭、曹等俱封,為汾陰侯(2),苛子成以父死事,封為高景侯。
  (1)滎陽:縣名。在今河南滎陽縣。(2)汾陰:縣名。在今山西萬榮縣西南。
  昌為人強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下之。昌嘗燕(宴)入奏事(1),高帝方擁戚姬(2),昌還走。高帝逐得,騎昌項上(3),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4)。」於是上笑之,然尤憚昌。及高帝欲廢太子(5),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6);大臣固爭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7)。而昌庭爭之強,上問其說,昌為人吃(8),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9)。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即罷。呂後側耳於東箱(廂)聽(10),見昌,為跪謝曰:「微君(11),太子幾廢。」
  (1)宴:安閒。指高帝安閒時。(2)擁:抱也。戚姬:即戚夫人。(3)項:脖子的後部。(4)桀紂:夏桀王、商紂王,古時荒淫的君主。(5)太子:指太子劉盈。(6)如意:戚姬所生,封為趙王。(7)留侯:張良。(8)吃:口吃。說話結結巴巴,字音重複。(9)期期:口吃貌。(10)東箱:即東廂。(11)微:無也。
  是歲,戚姬子如意為趙王,年十歲,高祖憂萬歲之後不全也(1)。趙堯為符璽御史(2),趙人方與公謂御史大夫周昌曰(3):「君之史趙堯年雖少,然奇士,君必異之(4),是且代君之位。」昌笑曰:「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至是乎!」居頃之,堯侍高祖,高祖獨心不樂,悲歌,群臣不知上所以然。堯進請閒曰(5):「陛下所為不樂,非以趙王年少,而戚夫人與呂後有隙,備萬歲之後而趙王不能自全乎(6)?」高祖曰:「我私憂之,不知所出(7)。」堯曰:「陛下獨為趙王置貴強相,及呂後、太子、群臣素所敬憚者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誰可者?」堯曰:「御史大夫昌,其人堅忍伉直,自呂後、太子及大臣皆素嚴憚之。獨昌可。」高祖曰:「善。」於是召昌謂曰:「吾固欲煩公(8),公強為我相趙。」昌泣曰:「臣初起從陛下,陛下獨奈何中道而棄之於諸侯乎?」高祖曰:「吾極知其左遷(9),然吾私憂趙,念非公無可者。公不得已強行!」於是徙御史大夫昌為趙相。
  (1)萬歲:這裡是死亡之諱言。不全:不安全。(2)符璽御史:掌管符璽的御史,屬御史大夫。(3)方與公:方與縣令。方與,縣名。在今山東魚台縣北。(4)異:謂特殊優待。(5)請閒:要求個別談話。(6)備:考慮之意。(7)不知所出:意謂沒有想出辦法。(8)固欲煩公:一定要煩勞您。(9)左遷:謂貶秩位。猶今言下放。
  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誰可以為御史大夫者?」孰(熟)視堯曰:「無以易堯(1)。」遂拜堯為御史大夫。堯亦前有軍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從擊陳豨有功,封為江邑侯。
  (1)易:代也,這裡是勝過之意。
  高祖崩,太后使使召趙王,其相昌令王稱疾不行,使者三反,昌曰:「高祖屬(囑)臣趙王,王年少,竊聞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趙王並誅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疾,不能奉詔。」太后怒,乃使使召趙相。相至,謁太后,太后罵曰:「爾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趙王!」昌既被征,高後使使召趙王,王果來,至長安月餘,見鴆殺(1)。昌謝病不朝見(2),三歲而薨,謚曰悼侯,傳子至孫意,有罪(3),國除。景帝復封昌孫左車為安陽侯,有罪,國除。
  (1)鴆殺:毒死。(2)謝病:推辭有病。(3)有罪:據《功臣表》,周意坐行賄,為城旦。
  初,趙堯既代周昌為御史大夫,高祖崩,事惠帝終世。高後元年,怨堯前定趙王如意之畫(1),乃抵堯罪(2),以廣阿侯任敖為御史大夫。
  (1)畫:謂劃策。這裡是指所劃周昌為趙相之策。(2)抵堯罪:據《功臣表》趙堯是免官。
  任敖,沛人也,少為獄吏。高祖嘗避吏,吏系呂後,遇之不謹(1)。任敖素善高祖,怒擊傷主呂後吏。及高祖初起,敖以客從為御史,守豐二歲(2)。高祖立為漢王,東擊項羽,敖遷為上黨守(3)。陳豨反,敖堅守,封為廣阿侯,食邑千八百戶。高後時為御史大夫,三歲免。孝文元年薨(4),謚曰懿侯。傳子至曾孫越人,坐為太常廟酒酸不敬,國除。
  (1)不謹:待慢之意。(2)豐:邑名。在江蘇豐縣,(3)上黨:郡名。治長子(今山西長子縣西南)。(4)元年:當作「二年」。《表》雲封十九年卒。自高帝十一年封,至孝文二年(前196——前178),乃十九年。
  初任敖免,平陽侯曹窯窋代敖為御史大夫(1),高後崩,與大臣共誅諸呂。後坐事免(2),以淮南相張蒼為御史大夫。蒼與絳侯等尊立孝文皇帝(3),四年,代灌嬰為丞相。
  (1)曹窋:曹參之子。(2)坐事免:文帝未立之前曹窋已罷官。當時擁立文帝的群臣名單中,御史大夫是張蒼。(3)絳侯:周勃。
  漢興二十餘年,天下初定,公卿皆軍吏(1)。蒼為計相時,緒(序)正律歷。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2),故因秦時本十月為歲首,不革(3)。推五德之運(4),以為漢當水德之時(5),上(尚)黑如故(6)。吹律調樂,入之音聲,及以比定律令(7);若百工,天下作程品(8)。至於為丞相,卒就之(9)。故漢家言律歷者本張蒼。蒼凡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邃律歷(10)。
  (1)軍吏:謂軍隊裡出身的官吏。(2)霸上:地名。在今陝西西安市東。(3)革:改也。(4)五德之運:亦稱「五德始終」。戰國時陰陽家鄒衍以水、火、土、金、木五種物質屬性的相生相剋和終而復始的循環變化,來比附歷史上的王朝興亡盛衰。(5)漢當水德之時:推五德相勝之法,以周為火德,故漢勝火為水德。(6)尚裡如故:照「五德」之說,水德尚黑色。(7)比定律令:謂吹律調音以定法律與條令。(8)百工,天下作程品:謂百工程品,也取則於以音律定法令。(9)卒:終於。就,成也。(10)邃:深也。
  蒼德安國侯王陵(1),及貴,父事陵,陵死後,蒼為丞相,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後敢歸家。
  (1)蒼德安國侯王陵:王陵曾救張蒼免於死刑。
  蒼為丞相十餘年,魯人公孫臣上書,陳終始五德傳,言漢土德時(1),其符黃龍見(現)(2),當改正朔,易服色。事下蒼,蒼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黃龍見(現)成紀(3),於是文帝召公孫臣以為博士,草立土德時歷制度(4),更元年(5)。蒼由此自絀,謝病稱老。蒼任人為中候(6),大為奸利,上以為讓(7),蒼遂病死。孝景五年薨,謚曰文侯。傳子至孫類,有罪(8),國除。
  (1)漢土德時:推五德相勝之法,以秦水德,漢當以土德勝之。(2)其符黃龍現:土德尚黃,故符黃龍出現。(3)成紀:縣名。在今甘肅通渭縣東北。(4)草立:創立。(5)更元年:次年遂改為後元年。(6)任:保任。申侯:官名。屬將作少府。(7)以為讓:謂以此責備之。(8)有罪:據《功臣表》,坐臨諸侯喪後。
  初蒼父長不滿五尺,蒼長八尺餘,蒼子復長八尺,及孫類長六尺餘。蒼免相後,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1)。妻妾以百數,嘗孕者不復幸(2)。年百餘歲乃卒,著書十八篇,言陰陽律歷事。
  (1)乳母:供乳者。(2)嘗孕者不復幸:意謂只是供乳。
  申屠嘉,梁人也(1)。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2),遷為隊率(3)。從擊黥布,為都尉。孝惠時,為淮陽守(4)。孝文元年,舉故以二千石從高祖者,悉以為關內侯,食邑二十四人,而嘉食邑五百戶。十六年,遷為御史大夫。張蒼免相,文帝以皇后弟竇廣國賢有行(5),欲相之,曰:「恐天下以吾私廣國。」久念不可,而高帝時大臣余見無可者(6),乃以御史大夫嘉為丞相,因故邑封為故安侯。
  (1)梁:縣名。在今河南臨汝縣西。(2)材官:中原地區的衛卒。蹶張:以足踏的弩。這裡指強弩手。(3)隊率:隊長。(4)淮陽:郡、國名。治陳縣(在今河南淮陽縣)。(5)皇后:竇後。(6)余見:謂見在(還活著)之人。(7)故邑:指前所食之邑。故安:縣名。在今河北易縣東南。
  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是時太中大夫鄧通方愛幸,賞賜累巨萬,文帝常燕(宴)飲通家,其寵如是。是時嘉入朝,而通居上旁,有怠慢之禮。嘉奏事畢,因言曰:「陛下幸愛群臣則富貴之,至於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1)!」上曰:「君勿言,吾私之(2)。」罷朝坐府中,嘉為檄召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通恐,入言上。上曰:「汝弟往(3),吾今使人召若(4)。」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5),頓首謝嘉。嘉坐自如(6),弗為禮,責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史今行斬之(7)!」通頓首,首盡出血,不解。上度丞相已困通,使使持節召通,而謝丞相:「此吾弄臣(8),君釋之。」鄧通既至,為上泣曰:「丞相幾殺臣。」
  (1)肅:嚴肅。(2)私之:言欲私自戒教之。(3)弟:但也。(4)若:你。(5)徒跣:赤著腳,以示謝罪。(6)自如:如其故態。(7)史:這裡是指申屠嘉的屬吏。(8)弄臣:親近狎玩之臣。
  嘉為丞相五歲,文帝崩,孝景即位。二年,晁錯為內史(1),貴幸用事,諸法令多所請變更,議以適(滴)罰侵削諸侯。而丞相嘉自絀(屈),所言不用,疾錯。錯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廟堧垣也(2)。嘉聞錯穿宗廟垣,為奏請誅錯,客有語錯,錯恐,夜人宮上謁,自歸上(3)。至朝,嘉請沫內史錯。上曰:「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堧垣,故冗官居其中(4),且又我使為之,錯無罪。」罷朝,嘉謂長史曰(5):「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為錯所賣。」至捨,因歐(嘔)血而死。謚曰節侯。傳子至孫臾,有罪(6),國除。
  (1)晁錯:本書有其傳。(2)堧:空地。堧垣:外圍牆。(3)自歸上:謂親自向皇帝請罪(同時說明情況)。(4)冗官:《史記》作「他官」。疑兩書皆誤。日本高山寺藏六朝抄本作「地宮」,是也。(5)長史:官名,這裡是指丞相長史。(6)有罪:《功臣表》雲,臾坐為九江太守受故官送免。
  自嘉死後,開封侯陶青、桃侯劉捨及武帝時柏至侯許昌、平棘侯薛澤、武強侯莊青翟、商陵侯趙周(1),皆以列侯繼踵,齪齪廉謹(2),為丞相備員而已(3),無所能發明功名著於世者。
  (1)開封侯陶青等句:諸人平庸而無有作為,故不為立傳,只附書一筆。(2)齪齪:拘謹貌。(3)為丞相:楊樹達以為,此三字當緊接「繼踵」二字為句,與《公孫弘傳》「其後李蔡、嚴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犛繼踵為丞相」文句正同。
  贊曰:張蒼文好律歷(1),為漢名相,而專遵用秦之《顓頊歷》(2),何哉?周昌,木強人也(3)。任敖以舊德用。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然無術學(4),殆與蕭、曹、陳平異矣(5)。
  (1)文好律歷:尚文而好律歷。(2)專遵用秦之《顓頊歷》:這是承用《史記》之文。司馬遷譏張蒼用秦歷(以十月為歲首),而太初改歷則用夏正(以一月為歲首)。(3)木強:言強質如木石。(4)術學:指智謀與識見。(5)殆與蕭、曹、陳平異:言申屠嘉不如蕭何、曹參、陳平等人。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