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論衡》06【論衡命義篇第六】古文原文及譯文

命義篇第六

  
【題解】
  本篇在於論述命的含義,故名「命義」。王充在本篇中,對人的生死壽夭,貧富貴賤以及禍福的形成,產生進行了較系統的論述。他認為,人的生死壽夭和貧富貴賤是由命決定的。而命是人在母體內最初承受天和星宿施放的氣形成的。天和星宿施放氣是自然的,無意識的,而人承受氣時有多少厚薄不同,天上星像有貧富貴賤的差別,所以就形成決定人生死壽夭與貧富貴賤不同的命。而人的命能不能順利實現,還要看外來的非常事變。人碰到外來的偶然災難,能僥倖避免就是福,否則就是禍。命好祿盛就能避免突發災難而得福,否則就會遭災而得禍。說到底,人的遭遇是由外來的偶然性決定的,與人的操行善惡毫不相干。本篇中還有一些相互矛盾,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請在閱讀時注意。
  【原文】
  6·1墨家之論(1),以為人死無命(2);儒家之議,以為人死有命。言有命者,見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3)」。言無命者,聞歷陽之都一宿沉而為湖(4);秦將白起坑趙降卒於長平之下(5),四十萬眾同時皆死(6)。春秋之時,敗績之軍,死者蔽草,屍且萬數(7);饑饉之歲(8),餓者滿道,溫氣疫癘(9),千戶滅門,如必有命,何其秦、齊同也?言有命者曰:「夫天下之大,人民之眾,一歷陽之都,一長平之坑,同命俱死,未可怪也。命當溺死,故相聚於歷陽;命當壓死,故相積於長平。」猶高祖初起,相工入豐、沛之邦(10),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貴而有相也(11),卓礫時見(12),往往皆然。而歷陽之都男女俱沒,長平之坑老少並陷,萬數之中,必有長命未當死之人,遭時衰微,兵革並起(13),不得終其壽。人命有長短,時有盛衰,衰則疾病,被災蒙禍之驗也(14)。宋、衛、陳、鄭同日並災(15),四國之民必有祿盛未當衰之人,然而俱災,國禍陵之也(16)。故國命勝人命,壽命勝祿命。
  【註釋】
  (1)墨家:戰國時的重要學派。儒家的反對派。創始人墨子。墨家在初期,以墨子本人所主張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節葬、節用、非樂、非命等為中心,與儒家展開一系列政治學術思想的鬥爭。戰國末期,墨子後學克服了墨子學說中宗教迷信成分,對認識論、邏輯學以至自然科學中的幾何學、力學、光學等,都有一定研究和貢獻。論:學說。
  (2)參見《墨子·非命》。
  (3)子夏(公元前507年~?):姓卜,名商。春秋末晉國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人,一說衛國人。孔子學生。孔子死後,到魏國西河(濟水、黃河間)講學。宣揚「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提出「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和「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等觀點。引文參《論語·顏淵》。
  (4)歷陽:古縣名,在今安徽省和縣。都:城。以上事參見《淮南子·俶(ch)觸)真訓》。
  (5)白起(?~公元前257年):一稱公孫起。戰國時秦國名將。屢戰獲勝,秦昭王時攻克楚都郢(y!ng影)(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因功封武安君。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具西北)之戰大勝趙軍,坑殺俘虜四十多萬人。後為相國范雎妒忌,意見不合,被逼自殺。坑:同「坑」。
  (6)以上事參見《史記·秦本紀》、《史記·趙世家》。
  (7)數(sh(暑):計算。
  (8)饑:五穀不熟。饉(j!n僅):蔬菜歉收。饑饉:災荒。
  (9)溫:通「瘟」。疫癘(l@利):中醫學名詞,亦稱「疫氣」。古人認為疫癘之氣不同於六淫之邪,乃自然界別有一種「異氣」傷人致病,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
  (10)相:扶助。工:通「功」,事業。豐:豐邑,屬秦時的沛縣,在今江蘇豐縣。沛:沛縣。邦:地區。
  (11)相:相貌。這裡指骨相。
  (12)卓礫(lu洛):即「卓躒(lu洛)」,超絕,特出。見(xi4n現):同「現」,出現。
  (13)兵:武器。革:鎧甲。兵革:指戰爭。
  (14)被:遭受。
  (15)宋、衛、陳、鄭:春秋時的四個諸侯國。宋國在今河南省商丘一帶,衛國在今河南省滑縣一帶,陳國在今河南省淮陽一帶,鄭國在今河南省中部。宋、衛、陳、鄭同日並災:據《左傳。昭公十七年、十八年》記載和王韜《春秋朔閏表》的推算,公元前525年慧星出現在心宿附近,次年周歷5月13日那天這四國同時發生火災。
  (16)陵:高出,凌駕。
  【譯文】
  墨家的學說,認為人死不由命決定;儒家的學說,認為人死有命來決定。說有命來決定的,聽見子夏說過「人的死與生是由命來決定,富與貴是在於上天安排」。說不由命決定的,聞悉歷陽城一夜沉淪而為湖泊;秦國大將白起活埋趙國降兵在長平地下,四十萬人同時死亡。春秋時期,潰敗的軍隊,死者只能用草遮蓋,屍體將以萬計。災荒之年,挨餓的人到處都是,瘟疫流行,千家死絕,如果一定要說有命,怎麼西邊秦國與東邊齊國人的命完全相同呢?講由命來決定的人說:「天下之大,人民之多,一個歷陽城,一個長平坑,同命的都死在裡面,這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命當淹死,所以互相聚積在歷陽;命該壓死,因此相互堆積在長平。」像漢高祖開始起事,扶助其事業到豐、沛一帶的,後來許多是被封侯的人,未必這些老少男女都有貴命而且有貴相,傑出人物同時出現,往往都是這樣。歷陽城的男女都被淹沒了,長平坑中的老少同時被活埋了,萬數之中,一定有長命不該死的人,遇上時世衰敗,戰爭四起,就不能正常活完他的壽命。人命有長短,時世有盛衰,時世衰亂,人就容易得病死亡,這正是遭受災禍的證明。宋、衛、陳、鄭四國同一天一起遭火災,四國人民當中一定有祿命旺盛不該衰退的人,然而都跟著一齊受災禍,這真是國禍高於祿命。所以,國命勝過人命,壽命勝過祿命。
  【原文】
  6·2人有壽夭之相,亦有貧富貴賤之法(1),俱見於體。故壽命修短皆稟於天,骨法善惡皆見於體。命當夭折,雖稟異行(2),終不得長;祿當貧賤,雖有善性,終不得遂(3)。項羽且死(4),顧謂其徒曰:「吾敗乃命,非用兵之過(5)。」此言實也。實者,項羽用兵過於高祖,高祖之起,有天命焉。國命繫於眾星。列宿吉凶(6),國有禍福;眾星推移,人有盛衰。人之有吉凶,猶歲之有豐耗(7)。命有衰盛(8),物有貴賤。一歲之中,一貴一賤(9);一壽之間(10),一衰一盛。物之貴賤,不在豐耗;人之衰盛,不在賢愚。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而不曰「死生在天,富貴有命」者,何則?死生者,無像在天(11),以性為主。稟得堅強之性,則氣渥厚而體堅強,堅強則壽命長,壽命長則不夭死(12);稟性軟弱者,氣少泊而性羸窳(13),羸窳則壽命短,短則蚤死。故言「有命」,命則性也。至於富貴所稟,猶性所稟之氣,得眾星之精(14)。眾星在天,天有其象(15)。得富貴象則富貴,得貧賤象則貧賤,故曰「在天」。在天如何?天有百官,有眾星。天施氣而眾星布精,天所施氣,眾星之氣在其中矣。人稟氣而生,捨氣而長(16),得貴則貴,得賤則賤。貴或秩有高下(17),富或資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小大之所授也(18)。故天有百官,天有眾星(19),地有萬民、五帝、三王之精(20)。天有王梁、造父(21),人亦有之,稟受其氣,故巧於御(22)。
  【註釋】
  (1)法:指骨法,即骨相。
  (2)稟:有。
  (3)遂:成功,成就。
  (4)項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貴族出身,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在巨鹿之戰中摧毀秦軍主力。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在楚漢戰爭中,被劉邦擊敗。最後戰敗至烏江(今安徽省和縣東北)自殺。
  (5)參見《史記·項羽本紀》。
  (6)列宿:各星座。
  (7)耗:減,損。
  (8)命:疑「人」之誤。「人有衰盛」與下文「物有貴賤」對文,可一證。上文言「人有盛衰」,下文言「人之衰盛」,可二證。
  (9)一:或,有的。
  (10)一壽:這裡作一生講。
  (11)象:指星象。
  (12)壽命:疑衍文。下文「羸窳則壽命短,短則蚤死」,與此對文,不重「壽命」二字,可證。
  (13)泊:通「薄」,稀薄。性「疑作「體」。上文有「氣渥厚而體堅強」,與此正反為文,可一證。本書《氣壽篇》有「稟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其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文意正同,可二證。羸(l6i雷):瘦、弱。窳(y(羽):粗劣,體質不好。
  (14)精:精氣。這裡指星宿散發出來的氣。
  (15)其:這裡指代富貴貧賤。
  (16)捨:疑是「含」字形近而誤。遞修本作「含」,可證。
  (17)秩:官職,官階。
  (18)以上參見《抱朴子·辨問》引《玉鈐》文。
  (19)天:疑是衍文。上文「天有百官,有眾星」,下無「天」字,可證。
  (20)漢代緯書(對「經書」,如《詩》、《書》、《禮》、《樂》、《易》、《春秋》、《孝經》等而言)上說,五帝、三王都是感受天上某些星宿的精氣而生,如《感精符》說,堯是翼星的精氣,舜是北斗的精氣等等。
  (21)王梁、造父(f(斧):兩個星座名稱。「王梁」又作「王良」。參見《史記·天官書》。
  (22)天上的王梁、造父星座是善於駕馭車馬的,所以地上稟受其氣而生的王良,造父也善於駕馭車馬。王良和造父分別是春秋末晉國和周穆王的駕車能手。
  【譯文】
  人有長壽短命的相,也有貧富貴賤的相,這些都能從身體面貌上表現出來。所以,壽命的長短全在於從天上承受的氣,骨相的善惡全可以從身體面貌上表現出來。命該夭折,雖有與眾不同的好操行,最終還是活不長;祿該貧賤,雖有好的本性,最終富貴還是不能如願。項羽快要死了,環顧周圍對他的隨從說:「我的失敗是命中注定的,並不是我指揮有錯誤。」這是實話,之所以真實,是因為項羽指揮打仗勝過於漢高祖,高祖的起事,是得到天命的。國家的命運決定於眾多的星宿。各星宿的凶吉,使得國家有禍有福;眾星宿的移動,使得人有盛有衰。人有凶吉,好像一年中作物有豐收和歉收。人有盛衰,東西有貴賤。一年之中,有的作物貴,有的作物賤;一生當中,有人失意,有人騰達。作物的貴賤,不在乎豐收與歉收;人的衰盛,不在乎賢能與愚蠢。子夏說「死生由命來決定,富貴在天安排」,而不說「死生在天安排,富貴由命來決定」,為什麼呢?人的生死,不是由天上星象來決定,而是由氣形成生命強弱所主宰。承受的氣形成堅強的生命,則氣濃厚而身體堅強,身體堅強則壽命長,長就不會夭折;承受的氣形成的生命軟弱,則氣稀薄而身體瘦弱,身體瘦弱則壽命短,短就會早死。所以子夏說,人的生死由命來決定,這個命就是性。至於形成富貴所承受的氣,就像形成生命所承受的氣一樣,是得到了各星宿散發的氣。眾星宿在天上,天上有富貴貧賤的星象。接受富貴星象的就富貴,接受貧賤星象的就貧賤,所以說是「在於天決定」。怎樣由天決定?天上有大小百官,有眾多星宿。天施放氣而各星宿也在散佈氣,天所施放的氣,其中也包括眾星宿散佈的氣。人承受氣而出生,懷氣而長大,承受尊貴的氣則人尊貴,承受卑賤的氣人卑賤。同屬尊貴有時官階還有高有低,同屬富裕有時財物也有多有少,這都是按眾星宿地位尊卑大小授給的緣故,所以天上有大小百官,有眾多星宿,地上就有形成萬民、五帝、三王的氣。天上有王梁,造父兩星座,人間也就有王梁,造父這樣的人,因是承受它們的氣,所以善於駕馭車馬。
  【原文】
  6·3傳曰(1):「說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隨命,三曰遭命。」正命,謂本稟之自得吉也。性然骨善(2),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故曰正命。隨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3),縱情施欲而凶禍到,故曰隨命。遭命者,行善得惡,非所冀望,逢遭於外,而得凶禍,故曰遭命(4)。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氣之時(5),已得吉凶矣。夫性與命異(6),或性善而命凶,或性惡而命吉。操行善惡者,性也;禍福吉凶者,命也。或行善而得禍,是性善而命凶;或行惡而得福,是性惡而命吉也。性自有善惡,命自有吉凶。使命吉之人,雖不行善,未必無福;凶命之人(7),雖勉操行,未必無禍。孟子曰:「求之有道(8),得之有命(9)」性善乃能求之,命善乃能得之。性善命凶,求之不能得也。行惡者禍隨而至,而盜跖,莊蹺橫行天下(10),聚黨數千,攻奪人物,斷斬人身,無道甚矣,宜遇其禍,乃以壽終。夫如是,隨命之說,安所驗乎?遭命者,行善於內,遭凶於外也。若顏淵、伯牛之徒,如何遭凶?顏淵、伯牛,行善者也,當得隨命,福佑隨至,何故遭凶?顏淵困於學(11),以才自殺;伯牛空居而遭惡疾(12)。及屈平、伍員之徒,盡忠輔上,竭王臣之節,而楚放其身,吳烹其屍(13)。行善當得隨命之福,乃觸遭命之禍,何哉?言隨命則無遭命,言遭命則無隨命,儒者三命之說,竟何所定?且命在初生,骨表著見(14)。今言隨操行而至,此命在末(15),不在本也。則富貴貧賤皆在初稟之時,不在長大之後隨操行而至也。正命者至百而死。隨命者五十而死。遭命者初稟氣時遭兇惡也(16),謂妊娠之時遭得惡也(17),或遭雷雨之變,長大夭死。此謂三命。
  【註釋】
  (1)傳:闡述經義的文字。曰:根據文意,疑是衍文。
  (2)性:本性,生下來就具有的人性。然:這樣。
  (3)戮(l)路)力:努力,盡力。
  (4)以上參見《白虎通德論·壽命》。
  (5)施氣:指交合。
  (6)性:這裡指先天具有的道德屬性。
  (7)凶命:疑「命凶」之誤倒。上文「命吉之人,雖行不善,未必無福」與「命凶之人,雖勉操行,未必無禍」,文例相同,可證。
  (8)之:指富貴。
  (9)引文參見《孟子·盡心上》。
  (10)跖(h0直):人名,一作蹠。春秋末期奴隸起義的傑出領袖。莊蹺(qi1o敲):莊0(ju5撅),一作企足,戰國楚懷王時人民起義領袖。起義規模較大,《呂氏春秋·介士》曾把「莊0之暴郢」與「秦圍長平」相提並論。
  (11)困:疲乏,勞倦。參見《論語·雍也》。
  (12)空居:閒居。
  (13)吳烹其屍:指吳王把伍子胥的屍體放在鼎裡煮。
  (14)骨:骨相。表:外表。著:顯露,明顯。見:同「現」。
  (15)末:末尾。這裡指出生以後。
  (16)王充認為遭命是人在承受氣的時候,遭到外界環境不良影響形成的一種命,具有這種命的人,注定要遇到外來的、不可預測的凶禍而死亡。因而這種命的長短沒有確定的期限。
  (17)根據文意,疑「惡」後奪一「物」字。
  【譯文】
  經傳上說:「命有三種:一叫正命,二叫隨命,三叫遭命。」正命,是說本來給的就是好命,自然會得到富貴。生下來骨相就好,不需要良好操行來尋求福祐而富貴自然會到來,所以叫正命。隨命,是說要努力端正操行而富貴福祐才能得到,若放縱自己的情慾那麼貧賤災禍就會跟隨而來,所以叫隨命。遭命,是說做善事遭惡報,並非自己希望的結果,而是偶然碰上外來的事故,遭到貧賤與災禍,所以叫遭命。人得到生命,是在父母交合的時倏,那時已經注定了自己的吉凶。性與命不同,有的性善而命凶,有的性惡而命吉。操行品德的好壞,是性;遇到的禍福凶吉,是命。有的人操行良好而遭到災禍,這是性善而命凶;有的人操行惡劣卻得到福祐,這是性惡而命吉。性自然有善有惡,命自然有吉有凶。假使命吉的人,即使不做好事,未必得不到福祐;命凶的人,即使努力修養操行,也未必沒有災禍。孟子說:「追求富貴有一定門徑,能否得到由命來決定。」性善才能追求富貴,命善才能得到富貴。性善命凶,追求富貴是不能得到的。如果做壞事災禍就會隨之而到來,那麼跖、莊蹺率眾橫行天下,聚集同黨數千人,到處打人奪物,宰殺民眾,沒有道義到極點,應當遭受災禍,但卻活到了正常壽命才死去。這樣,隨命的說法,怎麼能證實呢?遭命的人,自身做好事,卻由於外來的原因遭到災凶。像顏淵、伯牛這樣的人,為什麼會遭到災凶呢?顏淵、伯牛,是操行賢良的人,應該是隨命,福祐就當隨之而來,怎麼又遭到災凶?顏淵被研究學問弄得疲勞過度,而很快結束了自己生命;伯牛是老老實實呆在家裡而得了不治之症。到屈原,伍子胥這些人,竭盡忠心輔佐君王,盡了臣子的節操,而楚王卻放逐了屈原,吳王卻把伍子胥的屍體用鼎烹煮。操行賢良應當得到隨命的福祐,竟受到遭命的災禍,為什麼呢?說隨命就沒有遭命,說遭命就不會有隨命,那儒者的三命說法,究竟是根據什麼作出的呢?生命在生下來之後,一個人骨相體貌就能清楚地看出來。現在說命的吉凶是隨操行而到來,這樣命是在出生之後才有,而不是在最初承受氣時所具有。可見富貴貧賤都在最初承受氣的時候決定了,不在長大之後隨操行而到來。正命的人活到百歲死。隨命的人活到五十歲死。遭命的人最初承受氣的時候就遭到意外的凶禍,比如說,懷孕的時候碰到不祥之物,或者遇到打雷下雨這樣氣候的突然變化,以後長大了也會早死。這就是所說的三種命。
  【原文】
  6·4亦有三性:有正,有隨,有遭。正者,稟五常之性也(1);隨者,隨父母之性(2);遭者,遭得惡物象之故也(3)。故妊婦食兔,子生缺唇(4)。《月令》曰(5):「是月也(6),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者(7),生子不備(8),必有大凶(9)。」喑聾跛盲(10),氣遭胎傷,故受性狂悖(11)。羊舌似我初生之時(12),聲似豺狼,長大性惡,被禍而死。在母身時,遭受此性,丹朱、商均之類是也(13)。性命在本,故《禮》有胎教之法(14):子在身時,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視,非正聲耳不聽。及長,置以賢師良傅(15),教君臣父子之道。賢不肖在此時矣(16)。受氣時(17),母不謹慎,心妄慮邪,則子長大,狂悖不善,形體醜惡。素女對黃帝陳五女之法(18),非徒傷父母之身,乃又賊男女之性(19)。
  【註釋】
  (1)五常:也稱「五典」。一指古代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規範,一指古代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社會的行為準則。參見《白虎通德論·情性》。
  (2)根據上下文例,疑「性」後奪一「也」字。
  (3)根據上二個分句的文例,疑此句似作「遭惡物之性也」。
  (4)參見《淮南子·說山訓》。
  (5)《月令》:《禮記》中的一篇。
  (6)是月:據《禮記·月令》,指的是夏歷二月。
  (7)戒:慎重。容:《禮記·月令》原文作「容止」,可從。容止:動靜,指人的行為舉止。這裡指夫妻同房。
  (8)不備:不完全。這裡指形體有缺陷。
  (9)《禮記·月令》中這句話的原文是:「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先雷三月,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
  (10)喑(y9n音):啞。
  (11)悖(b8i倍):違背。
  (12)羊舌似我:又作「羊舌食我」,姓羊舌,名食我。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肸(x9西)的兒子。傳說初生時啼哭之聲像豺狼,長大以後,品質惡劣,後來全家因他被殺。
  (13)丹朱:堯的兒子。名朱,因居丹水,名為丹朱。不肖,傲慢荒淫,品質惡劣,沒有繼承帝位。商均:舜的兒子。不肖,品質惡劣,沒有繼承帝位。
  (14)《禮》:指《禮記》,亦稱《小戴記》或《小戴禮記》,儒家經典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西漢戴聖編纂。有《曲禮》、《檀弓》等四十九篇,大都為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所記。胎教之法:儒家為孕婦規定的各種禮法,認為按照這些禮法能使胎兒在母體中受到良好的影響,長大後能成為人才。《大戴禮記·保傅》:「《青史氏之記》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師持銅而御戶左,太宰持斗而御戶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縕瑟而稱不習。所求滋味有非正味,則太宰倚斗言曰:「不敢以得王太子。」又曰:「周后妃任成王於身,立而不跂,從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胎教之謂也。」
  (15)傅:師。
  (16)此時:這裡指在母體的時候。
  (17)受氣:這裡指父母交合。
  (18)素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善彈唱。五女之法:疑為「御女之法」,指男女交合的方法。這裡指淫亂的行為。
  (19)賊:傷害。男女:這裡指子女。
  【譯文】
  也有三種性:有正,有隨,有遭。正,就是稟承仁、義、禮、智,信的性;隨,就是順從,任憑父母的性;遭,就是遭受惡物的性。所以孕婦吃兔子肉,孩子生下來嘴唇是缺的。《月令》上說:「這個月——夏歷二月,要開始打雷,有同房行為不謹慎的,生下來的子女形體就會有缺陷,而且肯定要有大的災禍。」嗓啞、耳聾、腳跛,目盲,是因為氣碰上惡物,使胎兒受到損傷,所以受氣形成的性狂亂背理。羊舌似我剛生下來的時候,聲音像豺狼,長大之後性惡劣,遭受凶禍而死。在母體內時,遭受這種性的,與丹朱,商均是一類。性和命是最初承受氣時形成的,所以《禮記》上有胎教的各種禮法:婦女有身孕時,座席不在正中不坐,割下的肉不方正不吃,不純正的顏色眼睛不看,不正當的聲音耳朵不聽。等到孩子長大,安排個賢良的老師,教授君臣父子的道理。是賢良還是不肖都在母體內時形成。父母交合時,如果母親不謹慎,心中胡亂想邪惡的事,以後子女長大,狂妄背理行為惡劣,相貌難看。素女對黃帝陳述御女淫亂的行為,不只是損傷了父母的身體,而且還傷害了子女的性。
  【原文】
  6·5人有命,有祿,有遭遇,有幸偶。命者,貧富貴賤也;祿者,盛衰興廢也(1)。以命當富貴,遭當盛之祿,常安不危;以命當貧賤,遇當衰之祿,則禍殃乃至,常苦不樂。遭者,遭逢非常之變(2),若成湯囚夏台(3),文王厄牖里矣(4)。以聖明之德,而有囚厄之變,可謂遭矣。變雖甚大,命善祿盛,變不為害,故稱遭逢之禍。晏子所遭(5),可謂大矣,直兵指胸(6),白刃加頸(7),蹈死亡之地,當劍戟之鋒,執死得生還。命善祿盛,遭逢之禍,不能害也。歷陽之都,長平之坑,其中必有命善祿盛之人,一宿同填而死(8),遭逢之禍大,命善祿盛不能卻也。譬猶水火相更也,水盛勝火,火盛勝水遇其主而用也(9)。雖有善命盛祿,不遇知己之主,不得效驗。幸者,謂所遭觸得善惡也。獲罪得脫,幸也;無罪見拘,不幸也。執拘未久,蒙令得出,命善祿盛,夭災之禍不能傷也。偶也(10),謂事君也(11)。以道事君,君善其言,遂用其身,偶也;行與主乖,退而遠,不偶也。退遠未久,上官錄召,命善祿盛,不偶之害不能留也。故夫遭、遇、幸、偶,或與命祿並;或與命離(12)。遭遇幸偶,遂以成完(13);遭遇不幸偶,遂以敗傷,是與命並者也。中不遂成,善轉為惡(14),若是與命祿離者也(15)。
  【註釋】
  (1)盛衰興廢:指與「富貴貧賤」相適應的政治、經濟地位的好壞。
  (2)非常:突如其來的。變:災禍。
  (3)夏台:古台名,又名鈞台,在今河南省禹縣南。傳說是夏朝的一個監獄,夏桀把成湯囚禁在這裡。參見《史記·夏本紀》。
  (4)厄(8餓):迫害。這裡指被囚禁。參見《淮南子·道應訓》。
  (5)晏子(?~公元前500年):晏嬰,字平仲,夷維(今山東省高密縣)人。春秋時齊國大夫。其父晏弱死,繼任齊卿。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執政五十餘年,以節儉力行,謙恭下士著稱於時。晏子所遭;據《晏子春秋》記載,齊大夫崔杼(h)助)殺死齊莊公,另立齊景公,並持武器強迫晏嬰等卿大夫服從。
  (6)直兵:這裡指劍。
  (7)白刃:疑作「曲刃」,「直兵」與「曲刃」對文,可一證。《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作「曲刃」,可二證。曲刃:指戟。
  (8)填:填塞。這裡是指陷入水中,埋入土坑。
  (9)上文舉了命、祿、遭、遇、幸、偶六條,接著便依次解釋。根據文意這句疑應為:「遇者,遇其主而用也。」今無「遇者」二字,疑有脫漏。
  (10)「偶也」根據上文「某者,某也」的句式,疑應為「偶者」。
  (11)遞修本,「君」後有「有偶」二字,可從。「偶者,謂事君有偶也」方與「遇者,遇其主而用也」文例一致。
  (12)上文「或與命祿並」,本文似作「或與命祿離」,敵疑「命」後脫一「祿」字。下同。
  (13)下文「是與命並者也」疑應置於「遂以成完」之後,全句文意才可解。
  (14)善:這裡指富貴。惡:這裡指貧賤。
  (15)若:疑是衍文。上文「是與命祿並者也」,與本句文例一致,無「若」字,可證。
  【譯文】
  人有命,有祿,有遭遇,有幸偶。命,決定人的貧富貴賤;祿,決定人的盛衰興廢。如命該富貴,又碰上正當祿命旺盛,就會長久安適而沒有危險。如命該貧賤,又遇上祿命衰微,那災禍於是就會到來,經常感到痛苦而沒有歡樂。遭,就是碰到意料不到的災禍,像成湯被夏桀囚禁在夏台,文王被商紂囚禁在牖里。以聖明的德操,卻有被囚禁的災禍,真可稱為遭啊!災禍即使很嚴重,要是命好祿旺盛,災禍不會造成損害,所以稱作碰上的災禍。晏子遇到的情況,可以說太危險了,長劍直抵胸膛,戟架在頸子上,陷於生死存亡的境地,面對劍戟的鋒尖,處於死地而能活下來。可見命善祿盛,碰到災禍,是不會受到危害的。歷陽的城中,長平的坑中,其中肯定有命善祿盛的人,一夜之間同時被水淹,活埋而死,這是遇到滅頂的災禍,就是命善祿盛的人也無法能避免。比如像水火相互交替,水多可以勝過火,火大能夠勝過水。遇,就是遇上其君主重用他。即使有好命和旺盛的祿命,不遇上知己的君主,他就得不到體現。幸或不幸,是說碰巧得到好壞不同的結果。有罪能脫身,是幸;無罪被拘禁,是不幸。被捉拿拘禁不久,就蒙赦令得以出脫,這是命好,命祿旺盛,夭折的災禍不能傷害。偶,是說事奉君主能得到重用。用正道事奉君主,君主喜歡其意見,就重用這個人,這是偶;所作所為與君主的好惡不合,就被斥退貶謫,這是不偶。斥退貶謫不久,被上司召回任用,這是命好,命祿旺盛,不偶的禍害無法滯留。所以、遭、遇、幸、偶,有的與命祿一致;有的則與命祿相反。遭遇幸偶,由於命中注定於是就因此得以實現,這是與命善祿盛相一致的;遭遇碰上不幸和不偶,於是就因此失敗和受損,中途不能順利實現,由富貴轉為貧賤,這是與命善祿盛不相一致的情況。
  【原文】
  6·6故人之在世,有吉凶之性命(1),有盛衰之禍福(2),重以遭遇幸偶之逢(3),獲從生死而卒其善惡之行(4),得其胸中之志,希矣。
  【註釋】
  (1)性:疑是衍文。上文有「性有善惡,命有吉凶。」可證「性」不得言吉凶。(2)禍福:疑「祿」之誤。本書《命祿篇》有「吉凶之命,盛衰之祿」,語意正同,可證。
  (3)以:由於。
  (4)根據文意,疑「生」後脫一「至」字。卒:終於完成。
  【譯文】
  因此人在世間,命有好有壞,祿有興盛之日也有衰微之時,再加上有遭、遇、幸、偶的遭遇,能得以從生到死始終保持自己善惡分明的操行,實現自己胸中抱負的,實在是太少了。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