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新注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文言文全篇翻譯

漢書新注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說明】本志是班氏新創製,專講刑法史。首先提到「作刑以明威」,「因天討而作五刑」,說明刑法乃統治工具。重點是講歷代刑法,講漢代刑法尤詳,其言漢初約法省刑,有「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的話,言文帝除肉刑,說「是後,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都能揭露實質;寫武帝時,「禁網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書盈於幾閣,典者不能遍睹。是以承用者駁,或罪同而論異,奸吏因緣為市,所欲活則傅生議,所欲陷則予死比,議者鹹冤傷之」,這比司馬遷指責當世酷吏橫行,更具體有力;寫宣帝時「獄刑號為平」,成帝下詔減刑而不了了之,都值得嚼味;甚至還連帶譏刺東漢刑法不正,說明作者對世道法治持己見而不阿世。它還指出當世刑法不正、「五疾」,嚴重的社會根因;而強調製禮以止刑、明法正刑,而使百姓有法可循。
  夫人宵(肖)天地之貌(1),懷五常之性(2),聰明精粹(3),有生之最靈者也(4)。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5),趨走不足以避利害(6),無毛羽以御寒暑(7),必將役物以為養(8),任智而不恃力(9),此其所以為貴也。故不仁愛則不能群(10),不能群則不勝物(11),不勝物則養不足(12)。群而不足,爭心將作(13),上聖卓然先行敬讓博愛之德者(14),眾心說(悅)而從之。從之成群,是為君矣(15);歸而往之,是為王矣(16)。《洪範》曰(17):「天子作民父母(18),為天下王。」聖人取類以正名(19),而謂君為父母,明仁愛德讓,王道之本也(20)。愛待敬而不敗(21),德須威而久立(22),故制禮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聖人既躬明哲之性(23),必通天地之心(24),制禮作教,立法設刑,動緣民情(25),而則天象地(26)。故曰先王立禮,「則天之明,因地之性」也(27)。刑罰威獄,以類天之震曜殺戮也(28);溫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長育也。《書》(29)云「天秩有禮」(30)「天討有罪」(31)。故聖人因天秩而制五禮(32),因天討而作五刑(33)。大刑用甲兵(34),其次用斧鉞(35);中刑用刀鋸(36),其次用鑽鑿(37);薄刑用鞭撲(38)。大者陳諸原野(39),小者致之市朝(40),其所繇(由)來者上(尚)矣(41)。
  (1)肖:類似。(2)五常:指仁、義、禮、智、信。(3)精粹:細密、淳樸。(4)有生:指生物。(5)爪牙:借指人之手腳。(6)利害:偏義複詞,言害。(7)寒暑:偏義複詞,言寒。(8)役物:役使萬物。(9)任:使用。恃(shi):依靠。(10)群:合群,組成集體。(11)不勝物:不能制勝萬物。(12)養:給養。(13)將作:必將興起。(14)上聖:道德高尚的人。(15)君:原指群體的首領,後來指統治者。(16)王:原指受群眾擁護者,後來也指統治者。(17)《洪範》:《尚書》篇名。洪範,大法之意。(18)天子:指國君。(19)類:類比。正名:確定名分。(20)王道:舊稱國君以仁義治天下之道。(21)待:同「恃」,依靠。(22)須:通「需」,引申為憑借。(23)躬:親身,引申為「稟賦」。(24)通天地之心:符合天意、天性。(25)緣:遵循。(26)則天象地:傚法天地。(27)「則天之明,因地之性」:引自《左傳》。(28)震:雷。曜(yao):閃電。(29)《書》:即《尚書》。下兩句引自《尚書·虞書·皋陶漠》。(30)天秩有禮:言遵守禮制者,上天依次進用之。(31)天討有罪:言有罪過者,上天必然懲罰之。(32)五禮:指吉、凶、賓、軍、嘉等五種禮制。(33)五刑:這裡指甲兵、斧鉞、刀鋸、鑽鑿、鞭樸等五種懲罰手段。也指稱墨、劓、剕、宮、大辟等五種刑法。(34)大刑:用兵征討。甲兵:鎧甲和武器,這裡指軍事。(35)斧鉞(yue):指斬刑。(36)刀鋸:指割刑、刖刑。_(37)鑽鑿:指髕刑、黥刑。(38)薄刑:輕刑。鞭:鞭打。撲:杖刑。(39)大者陳諸原野:征戰時棄置屍體於疆場。(40)致之市朝:古時,官吏屍列於朝,平民屍棄於市。(41)由來者上:由來已久。
  自黃帝有涿鹿之戰以定火災(1),顓項有共工之陳(陣)以定水害(2)。唐虞之際(3),至治之極(4),猶流共工(5),放歡兜(6),竄三苗(7),殛鯀(8),然後天下服。夏有甘扈之誓(9),殷、周以兵定天下矣(10)。天下既定,戢臧(藏)干戈(11),教以文德(12),而猶立司馬之官(13),設六軍之眾(14),因井田而制軍賦(15)。地方一里為井(16),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17)。有(又)稅有(又)賦(18)。稅以足食,賦以足兵。故四井為邑(19),四邑為丘。丘,十六井也,有戎馬一匹,牛三頭。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馬四匹,兵車一乘(20),牛十二頭,甲士三人(21),卒七十二人(22),千戈備具,是謂乘馬之法(23)。一同百里,提封萬井(24),除山川沈斥(25),城池邑居(26),園囿術路(27),三千六百井,定出賦六千四百井,戎馬四百匹,兵車百乘,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28),是謂百乘之家。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千井,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乘,此諸侯之大者也,是謂千乘之國。天子畿方千里(29),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故稱萬乘之主。戎馬車徒干戈素具(30),春振旅以搜(蒐)(31),夏拔捨以苗(32),秋治兵以獮(33),冬大閱以狩(34),皆於農隙以講事焉(35)。五國為屬(36),屬有長(37);十國為連,連有帥;三十國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為州,州有牧。連帥比年簡車(38),卒正三年簡徒(39),群牧五載大簡車徒,此先王為國立武足兵之大略也(4 )。
  (1)黃帝:傳說是中原各族的祖先,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號軒轅氏、有熊氏。涿鹿之戰:傳說黃帝與炎帝戰於涿鹿(即阪泉,在今河北涿鹿東南)而取勝。火災:指炎帝侵凌之禍。按古代「五行」說,炎帝為火德,故有「火災」之稱。(2)顓頊(zhuan xu):傳說是古代部族的首領,號高陽氏。共(gōng)工:傳說是古代部族之首領。按五行說,共工為水德,故言「水災」。陣:軍陣,引申為戰役。(3)唐虞:唐,指陶唐氏堯;虞,指有虞氏舜。即唐堯、虞舜。(4)至治:治理最好。(5)流:流放。(6)放:驅逐。歡兜:傳統為舜時大臣,與共工勾結為奸。(7)竄:驅逐到遠地。三苗:古部族名,在南方。(8)殛(ji):誅死。鯀(gǔn):禹之父,奉堯命治洪水,九年未成,被處死。(9)甘扈之誓:據說夏朝啟與有扈氏戰於甘(今陝西戶縣西),軍前誓師,其誓詞即《尚書·夏書·甘誓》。(10)兵:指武力。(11)戢地(ji)藏:收藏。干戈:泛指兵器。(12)文德:指禮樂教化。(13)司馬:古官名,掌管軍政與軍賦。(14)六軍:據《周禮·夏官·司馬》說,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王有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15)並田:相傳為我國古代的一種土地國有而劃成「井」字塊狀分給私人耕種的制度。軍賦:為用兵而征發的賦役。(16)地方:言土地面積。一里:即一平方里。(17)井、通、成、終、同、封、畿:都是按土地面積大小而定的名稱。(18)稅:田租。賦:兵賦。有:通「又」。(19)四井為邑:《周禮·地官·小司徒》有「九夫為井,四並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之說。故井、邑、丘、甸等都是指一定的土地及民眾組成的社會單位。(20)乘(sheng):車輛。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21)甲士:披甲冑持武器在車上作戰的士兵。(22)_卒:步兵。(23)乘馬之法:古代軍賦制度。(24)提封萬井:言一同百里之內總共有一萬井土地。提封:都凡,總共之意。(25)沈:當為「沆」,大澤。斥:鹽鹼地。(26)城池:城牆與護城河。居:住所。(27)囿:養動物的處所。術:城邑中的道路。(28)卿大夫:西周諸侯國君之下有卿、大夫。采地:即采邑、封地。諸侯封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29)畿(jī):古代王都地區,後來稱「京畿」。(30)素具:常備。(31)搜:同「蒐」,打獵。(32)夏拔捨以苗:夏天在野外宿營,獵取野獸,保護禾苗。(33)治兵:出獵。獮(xiǎn):秋獵之稱。(34)大閱:對軍隊大檢閱。狩(shou):圍獵,冬獵之稱。(35)講事:講習武事。(36)國:這裡指城邑。屬,及下文的連、卒、州,均為地方行政單位。(37)屬有長:屬長,及下文的連帥、卒正、州牧,均為各級地方長官。(38)簡車:檢閱兵車。(39)簡徒:檢閱步兵。(40)立武足兵:建立軍功,加強軍備。
  周道衰(1),法度墮(2),至齊桓公任用管仲(3),而國富民安。公問行伯(霸)用師之道(4),管仲曰:「公欲定卒伍(5),修甲兵(6),大國亦將修之,而小國設備(7),則難以速得志矣。」於是乃作內政而寓軍令焉(8),故卒伍定乎裡(9),而軍政成乎郊(10)。 連其什伍(11),居處同樂,死生同憂,禍福共之,故夜戰則其聲相聞,晝戰則其目相見,緩急足以相死(12)。其教已成,外攘夷狄(13),內尊天子,以安諸夏(14)。齊桓既沒(歿)(15),晉文接之(16),亦先定其民,作被廬之法(17),總帥諸侯,迭為盟主(18)。然其禮已頗僭差(19),又隨時苟合以求欲速之功,故不能充王_制(20)。二伯(霸)之後(21),浸以陵夷,至魯成公作丘甲(22),哀公用田賦(23),搜狩治兵大閱之事皆失其正(24)。《春秋》書而譏之(25),以存王道。於是師旅亟動(26),百姓罷(疲)敝(27),無伏節死難之誼(義)(28)。孔子傷焉(29),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30)。」故稱子路曰:(31)「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32)。」而子路亦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3)。」治其賦兵教以禮誼(義)之謂也。
  (1)道:指治國之道。(2)法度:法令制度。(3)齊桓公:春秋初期齊國之君,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是春秋五霸之一。管仲:名夷吾,字仲。著名政治家,協助齊桓公建立霸業。(4)行霸:實行霸道。(5)定:建制之意。卒伍:古時軍隊編制的名稱,五人為伍,百人為卒。(6)修:修造。甲兵:鎧甲和兵器。(7)設備:防備。(8)作內政:指改革政治。寓軍令:意謂包括治軍。(9)裡:鄉里。(10)郊:郊野。(11)連其什伍:將軍民以五人為伍、二伍為什的編制進行組織。(12)緩急:偏義複詞,急迫。(13)夷狄:古時指邊遠各族。(14)諸夏:指中原各諸侯國。 (15)沒:通「歿」,死亡。(16)晉文:即晉文公,名重耳,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17)被廬之法:指晉文公在被廬(晉地)制定改革政治、整頓軍隊的法令。晉因此而國力強盛。(18)迭:更替。(19)僭(jian)差(ci):僭越本分。差:等級。(20)王制:先王的禮制。 (21)二霸:指齊桓公、晉文公。(22)丘甲:魯國按田畝征發的兵賦制度。據說,按此制,一丘要負擔一甸(四丘)的兵賦,可見賦重。(23)田賦:按土地徵收賦稅。(24)正:正道,指先王之道。(25)《春秋》:魯周的編年體史書,記事始於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計二百四十二年。(26)師旅:軍隊,這裡引申為戰爭。亟:屢次。(27)疲敝:疲睏。(28)伏節:守節。死難:殉難。(29)傷:感傷。焉:兼詞,「對比」。(30)「以不教民戰」等句:見《論語·子路》。言用未經軍事訓練的百姓去作戰,等於讓他們去送死。不教民:未經訓練的老百姓。(31)子路:仲由,孔子的學生。(32)子路曰等句:見《論語·公冶長》。(33)子路亦曰等句:引文見《論語·先進》。攝乎:處於。方:道理。
  春秋之後,滅弱吞小(1),並為戰國,稍增講武之禮(2),以為戲樂,用相誇視(示)(3)。而秦更名角抵(4),先王之禮沒於淫樂中矣。雄桀(傑)之士因勢輔時(5),作為權詐以相傾覆(6),吳有孫武(7),齊有孫膜(8),魏有吳起(9),秦有商鞅(10),皆禽(擒)敵立勝,垂著篇籍(11)。當此之時,合從(縱)連衡(橫)(12),轉相攻伐,代為雌雄。齊愍以技擊強(13),魏惠以武卒奮(14),秦昭以銳士勝(15)。世方爭於功利,而馳說者以孫、吳為宗(16)。時唯孫聊明於王道(17),而非之曰(18):「彼孫、吳者,上_(尚)勢利而貴變詐;施於暴亂昏嫚(慢)之國(19),君臣有間,上下離心,政謀不良,故可變而詐也。夫仁人在上,為下所卬(仰),猶子弟之衛父兄,若手足之捍頭目,何可當也?鄰國望我,歡若親戚,芬若椒蘭(20),顧視其上(21),猶焚灼仇讎(22)。人情豈肯為其所惡而攻其所好哉?故以桀攻桀,猶有巧拙;以桀詐堯,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23)!詩曰:『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遏(24)。』言以仁誼(義)綏民者(25),無敵於天下也。若齊之技擊,得一首則受賜金。事小敵脆(26),則媮(偷)可用也(27);事鉅敵堅,則渙然離矣(28)。是亡國之兵也。魏氏武卒(29),衣三屬之甲(30),操十二石之弩(31)。負矢五十個(32),置戈其上(33),冠胄帶劍(34),贏(盈)三日之糧(35),日中而趨百里(36),中試_則復其戶(37),利其田宅(38),如此,則其地雖廣,其稅必寡,其氣力數年而衰。是危國之兵也。秦人(39),其生民也狹厄(40),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勢(41),隱之以厄(42),狃之以賞慶(43),道(導)之以刑罰,使其民所以要利於上者(44),非戰無由也。(45)功賞相長(46),五甲首而隸五家(47),是最為有數(48),故能四世有勝於天下(49)。然皆干賞蹈利之_兵(50),庸徒鬻賣之道耳(51),未有安制矜節之理也(52)。故雖地廣兵強,鰓鰓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軋己也(53)。至於齊桓、晉文之兵,可謂入其域而有節制矣(54),然猶未本仁義之統也。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55)。」
  (1)滅弱吞小:吞滅弱小國家。(2)禮:這裡指制度。(3)誇示:誇耀,顯示。(4)角抵:類似今之摔跤。(5)因勢輔時:順應趨勢,促進時局。(6)傾覆:傾軋、顛覆。(7)孫武:春秋末年著名軍事家,為吳將,使吳國強大起來。著有《孫子兵法》。(8)孫臏:戰國時著名軍事家,為齊國軍師,使齊國力強大。著有《孫臏兵法》。(9)吳起(?��前381):戰國初期軍事家,曾為魏國西河守,又為楚國令尹,實行變法。著有《吳子》。(10)商鞅(?��前338):姓公孫氏,後因封於商,號商君。著名改革家。在秦孝公支持下,實行變法,使秦國日益富強。(11)重著篇籍:猶名垂史冊。(12)合縱連衡:戰國時,東方六國地連南北,聯合抗秦,稱「合縱」;秦與東方六國橫向聯合,以破壞六國合縱,稱「連衡」。衡,橫也。(13)齊愍:即齊湣王,前323年至前284年在位。技擊:武術。 (14)魏惠:即魏惠王,前369年至前319年在位。武卒:步兵。(15)秦昭:即秦昭王,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銳士:精銳之士。(16)馳說者:指游士說客。孫、吳:指孫武、吳起。宗:傚法的對象。(17)孫卿:即荀況(前313��前238),傑出的思想家。著有《荀子》。(18)非:批評。以下引文見《荀子. 議兵》,文句略有出入。(19)昏嫚(man):昏憒,傲慢。(20)椒、蘭:兩種芳香植物,比喻友好關係。(21)顧視其上:四顧其國君。(22)焚灼:燒。仇讎:仇敵。(23)何幸之有:即「有何幸」的倒裝句式。(24)詩曰等句:引詩見《詩經·商頌·長髮》。武王:這裡指商湯。「莫我敢遏」:即「莫敢遏我」的倒裝句式。(25)綏(sui):安撫。 (26)事:戰鬥規模。(27)偷:苟且,勉強。(28)渙然離矣:言立即流散。(29)魏氏:指魏國。(30)衣:作動詞,穿。三屬之甲:古代戰士的鎧甲,由上之披膊、中之胸鎧、下之腿裙等三部分連綴而成的戰衣。(31)石(dan):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為石。弩:用機械發箭的弓。(32)負矢:背箭。(33)置戈其上:將戈扛在肩上。(34)冠:作動詞,戴。胄(chou):頭盔。(35)贏:通「盈」,裝滿,引申為帶足。(36)日中:指上午。(37)復:免去賦稅和勞役。中試:考試合格。(38)利其田宅:給予田宅之利。(39)秦人:指秦國。(40)生民:養育百姓。狹厄:窮困之意。(41)劫:強迫。(42)隱之以厄:言使民憂戚於窮厄。隱:憂戚之意。(43)狃(niǔ):貪於。賞慶:獎賞。(44)要利:求利。(45)非戰無由:除了打仗,別無他法。(46)功賞相長:立功與獎賞互相促進。(47)五甲首而隸五家:秦法規定,斬獲敵方甲士五個首級,則可以役使五家。(48)數:術數,辦法。(49)四世:四代。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等四代。(50)干賞蹈利:追求賞賜與利祿。(51)庸徒鬻(yu)賣:受人僱用而賣力的人。(52)安制矜節:遵守制度,堅持節義。(53)鰓鰓(xi):恐懼的樣子。軋(ya):傾亂。(54)入其域:指達到先王用兵的境界。(55)遇、直、當、敵:皆抵擋之意。
  故曰:「善師者不陳(1),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若夫舜修百僚(2),咎繇作士(3),命以「蠻夷猾夏,寇賊奸軌(宄)」(4),而刑無所用,所謂善師不陳者也(5)。湯、武征伐,陳師誓眾,而放禽(擒)桀、紂,所謂善陳不戰者也。齊桓南服強楚(6),使貢周室,北伐山戎(7),為燕開路,存亡繼絕(8),功為伯(霸)首,所謂善戰不敗者也。楚昭王遭闔廬之禍(9),國滅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返)矣!何患無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賢也!」相與從之。或奔走赴秦,號哭請救,秦人為之出兵。二國併力,遂走吳師,昭王返國,所謂善敗不亡者也。若秦因四世之勝,據河山之阻(10),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11),奮其爪牙,禽(擒)獵六國,以並天下。窮武極詐,士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為敵讎,(飆)起雲合(12),果共軋之。斯為下矣。凡兵,所以存亡繼絕,救亂除害也。故伊、呂之將(13),子孫有國,與商周並。至於末世,苟任詐力,以快貪殘,爭城殺人盈城,爭地殺人滿野。孫、吳、商、白之徒(14),皆身誅戮於前,而國滅亡於後。報應之勢,各以類至,其道然矣。
  (1)師:這裡作動詞,領兵,用兵。(2)修:整治。(3)咎繇:即皋陶,舜之臣。士:古代司法官。(4)「蠻夷猾夏,寇賊奸軌」:見《尚書·虞書·舜典》。猾:擾亂。奸軌:同「奸宄」,犯法去作亂。(5)陳師誓眾:指湯伐桀作《湯誓》,武王伐紂作《泰誓》和《牧誓》。(6)齊桓南服強楚:見《左傳》僖公四年。(7)(齊桓)北伐山戎:見《春秋》莊公三十年。(8)存亡繼絕:使亡國復存,使絕嗣再續。(9)闔廬之禍:此及號哭請救之事,見《左傳》定公四年。(10)河山:指黃河、崤山。(11)白起(?��前257):戰國時名將。 王翦:戰國末年秦名將。(12)飆(biāo):暴風。(13)伊、呂:伊尹、呂尚(姜太公)。(14)孫、吳、商、白:指上文提到的孫武、孫臏、吳起、商鞅、白起等。
  漢興,高祖躬神武之材(1),行寬仁之厚,總攬英雄,以誅秦、項(2)。任蕭、曹之文(3),用良、平之謀(4),騁陸、酈之辯(5),明叔孫通之儀,文武相配,大略舉焉。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6),京師有南北軍之屯(7)。至武帝平百粵(8),內增七校(9),外有樓船(10),皆歲時講肄,修武備雲。至元帝時,以貢禹議(11),始罷角抵,而未正治兵振旅之事也(12)。
  (1)躬:親身,引申為天生。(2)秦、項:指秦朝、項羽。(3)蕭、曹:指蕭何、曹參。(4)良、平:指張良、陳平。(5)陸、酈:指陸賈、酈食其。(6)踵:跟從,繼承之意。材官:步卒的代稱。(7)南北軍:漢代保衛京師的軍隊,南軍負責保衛皇宮,北軍負責保衛京城。(8)武帝:指漢武帝劉徹。百粵:又作「百越」。(9)七校:漢武帝曾設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秩皆二千石。胡騎不常設,故言七校尉。(10)樓船:水軍的代稱。(11)貢禹議:事見本書《貢禹傳》。(12)正:矯正。
  古人有言:「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1)?」鞭撲不可弛於家(2),刑罰不可廢於國,征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順耳。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文德者(4),帝王之利器;威武者(5),文德之輔助也。夫文之所加者深,則武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則威之所制者廣。三代之盛,至於刑錯兵寢者(6),其本末有序,帝王之極功也(7)。
  (1)古人有言等句: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五材:指金、木、水、火、土。(2)鞭樸:鞭打、杖擊的刑罰。(3)孔子曰等句:引文見《論語·衛靈公》。(4)文德:指禮制、德政。(5)威武:指用兵、刑罰。(6)刑錯兵寢:止刑息兵。(7)極功:最大的功績。
  昔周之法,建三典以刑邦國(1),詰四方(2):一曰,刑新邦用輕典(3);二曰:刑平邦用中典(4);三曰,刑亂邦用重典(5)。五刑,墨罪五百(6),劓罪五百(7),宮罪五百(8),刖罪五百,(9)殺罪五百,所謂刑平邦用中典者也。凡殺人者踣諸市(10),墨者使守門(11),剿者使守關(12),宮者使守內 (13),刖者使守囿(14),完者使守積(15)。其奴(16),男子入於罪隸(17),女子入舂槁(18)。凡有爵者(19),與七十者(20),與未齔者(21),皆不為奴。
  (1)三典:輕、中、重三種用刑的法規。參《周禮·秋官·大司寇》。刑:治理。(2)詰:責。要求。(3)新邦:新建之國。(4)平邦:承平守成之國。中典,常行之法,(5)亂邦:篡弒叛亂之國。(6)墨:又稱「黥」,刺面塗墨。五百:指五百條款。(7)劓(yi):割鼻。(8)宮:男子去勢,婦子幽閉。(9)刖(yue):斷足。(10)賠(bo):仆倒。這裡指陳屍示眾。(11)守門:看守城門。(12)守關:守衛邊關。(13)守內:服役於宮廷。(14)守囿:看守園囿。(15)完:又稱「耐」,剃去鬢毛而服役。守積:看守庫藏物資。(16)奴:指刑徒。 (17)男子入於罪隸:言男奴沒入官府服勞役。(18)女子入舂槁:言女奴在舂人、槁人(周官名)管轄下服役。(19)有爵者:有封爵的人。(20)七十者:指七十歲以上的人。(21)未齔(chen)者:指尚未換牙的七八歲兒童。
  周道既衰、穆王眊荒(耄恍)(1)命甫候度時作刑(2),以詰四方。墨罰之屬千,剿罰之屬千,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之屬三千,蓋多於平邦中典五百章,所謂刑亂邦用重典者也。
  (1)穆王:周穆王姬滿。眊荒:通」耄恍」,年老昏瞶。(2)甫侯:即呂侯,穆王的司寇。度時:審察時勢。
  春秋之時,王道浸壞,教化不行,子產相鄭而鑄刑書(1)。晉叔向非之曰(2):「昔先王議事以制(3),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也,猶不可禁御,是故閒之以誼(義)(4),糾之以政(5),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6);制為祿位以勸其從,嚴斷刑罰以威其淫。懼其未也,故誨之以忠,悚之以行(7),教之以務(8),使之以和(9),臨之以敬,(10)蒞之以強(11),斷之以剛(12)。猶求是哲之上(13),明察之官,忠信之長,慈惠之師。民於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禍亂。民知有辟,則不忌於上(14),並有爭心,以徵於書)(15),而徵(僥)幸以成之,弗可為矣。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16)。三辟之興(17),皆叔世也(18)。今吾於相鄭國(19),制參(三)辟,鑄刑書,將以靖民,不亦難乎!《詩》曰:『儀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20)。』又曰:『儀刑文王,萬邦作孚(21)。』如是,何辟之有?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錐刀之末(22),將盡爭之,亂獄滋豐,貨賂並行。終子之世,鄭其敗乎!」子產報曰:「若吾子之言,僑不材(才)(23),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偷薄之政(24),自是滋矣。孔子傷之,曰「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25)。」『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措)手足(26)。」孟氏使陽膚為士師(27),問於曾子(28),亦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29)。」
  (1)子產:即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著名的政治家。在鄭國執政,將刑書鑄於鼎,公佈於眾。(2)叔向:名羊舌肸(xī),晉國大夫。非之:指責子產鑄刑書。以下叔向與子產的問答,均見《左傳》昭公六年。(3)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據事定罪,不公佈刑法。刑辟:刑法。(4)閒:柵欄,引申為約束。(5)糾:督察,矯正。(6)奉:養。(7)悚(sǒng):恐懼。行:行為。(8)務:時務。(9)和:和睦。(10)臨:領導之意。敬:莊重。(11)蒞:意與「臨」同。避:盡力。(12)斷:決斷。剛:果斷。(13)上:指最高統治者。(14)不忌於上:不怕統治者。(15)征:徵引。書:指刑書。(16)九刑:墨、劓、宮、刖、辟及流、贖、鞭、撲九種刑罰。(17)三辟:指禹刑、湯刑、九刑等三種刑法。(18)叔世:末世。(19)子:古時對人之尊稱。(20)《詩》曰等句:引詩見《詩經·周頌·我將》。儀式:指法式。刑:傚法。(21)又曰等句:引詩見《詩經·大雅·文王》。孚:信,信服。(22)錐(Zhuī)刀之末:錐刀的末端。比喻細微之事。 (23)不才:無能。自謙之詞。(24)偷(tōu)薄:輕薄。(25)(孔子)曰云云:引文見《論語·為政》,語句有顛倒。導:引導。齊:整治。恥:廉恥。格:歸順。免:指避免犯罪。(26)「禮樂不興」等句:見《論語·子路》。中(zhong):得當。(27)孟氏:孟孫氏,魯大夫。陽膚:曾子之弟子。土師:獄官。(28)曾子:即曾彥,字子輿,孔子之弟子。(29)「上失其道」等句:引文見《論語·子張》。
  陵夷至於戰國,韓任申子(1),秦用商秧,連相坐之法(2),造參(三)夷之誅(3);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顛、抽脅、鑊亨(烹)之刑(4)。
  (1)申子:申不害,戰國時法家,本於黃老而主刑名,曾為韓昭侯之相。(2)連相坐之法;即連坐法。(3)三夷:滅三族。三族,各說不一,有說指父族、母族、妻族。(4)顛:頭頂。脅:腋下肋骨。鑊(huo)烹:將人放在鑊裡煮死。
  至於秦始皇,兼吞戰國,遂毀先王之法,滅禮誼(義)之官,專任刑罰,躬操文墨(1),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2),日縣(懸)石之一(3)。而奸邪並生,赭衣塞路(4),囹圄成市(5),天下愁怨,潰而叛之。
  (1)躬操文墨:親自處理案件。(2)自程決事:自己按定量處理政事。程:規程,定量。(3)懸:用秤稱。石之一:即一石,指一石重的書簡。(4)赫(zhě)衣:囚犯所穿的赤褐色的衣服。這裡指稱罪犯。塞路:充滿道路,形容犯人多。(5)囹圄(lingyǔ):牢獄。成市:形容牢獄多。
  漢興,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曰:「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1)。」蠲(捐)削煩苛(2),兆民大說(悅)(2)。其後四夷未附(4),兵革未息(5),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於是相國蕭何捃摭秦法(6) ,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7)。
  (1)抵罪:按罪行輕重大小給予懲罰。(2)煩苛:指煩瑣苛細的刑法。(3)兆民:眾百姓。(4)四夷:指周邊各族。(5)兵革:指用兵。(6)捃摭(jun zhi):拾取。(7)九章律: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及戶律、興律、廄律等九章。
  當孝惠、高後時(1),百姓新免毒蜇(2),人欲長幼養老(3)。蕭、曹為相,填(鎮)以無為(4),從民之欲,而不擾亂,是以衣食滋殖,刑罰用(以)稀。
  (1)孝惠、高後:即惠帝、呂後。(2)毒蜇(hǎo):毒害。蜇:螫。(3)長幼:撫育幼小。養老:贍養老人。(4)鎮:安定。無為:順應自然,與民休息。
  及孝文即位(1),躬修玄默(2),勸趣農桑(3),減省租賦。而將相皆舊功臣,少文多質(4),懲惡亡秦之政,論議務在寬厚,恥言人之過失。化行天下,告訐之俗易。吏安其官,民樂其業,畜(蓄)積歲增,戶口浸息。風流篤厚(5),禁罔(網)疏闊(6)。選張釋之為廷尉(7),罪疑者予民(8),是以刑罰大省,至於斷獄四百(9),有刑錯(措)之風(10)。
  (1)孝文:即漢文帝。(2)躬修玄默:親自實行無為政治。(3)趣(cu):催促。(4)少文多質:不重形式而講究實效。(5)風流:這裡指風俗。(6)禁網疏闊:法禁寬大。(7)張釋之:字季,文帝時為廷尉,執法平。本書有《張釋之傳》。(8)罪疑:指疑案。予民:由民眾議決。(9)斷獄:判案。判獄四百,指每年判案之數。(10)刑措:刑法擱置不用。
  即位十三年,齊太倉令淳於公有罪當刑(1),詔獄逮系長安(2)。淳於公無男,有五女,當行會逮,罵其女曰:「生子不生男(3),緩急非有益(4)!其少(小)女緹縈(5),自傷悲泣,乃隨其父至長安,上書曰:「妾父為吏(6),齊中皆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7),雖後欲改過自新,其道亡(無)繇(由)也(8)。妾願沒入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自新。」書奏天子,天子憐悲其意,遂下令曰:「制詔御史(9):「蓋聞有虞氏之時(10),畫衣冠異章服以為戮(11),而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12),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歟)!吾甚自愧。故夫訓道(導)不純而愚民陷焉(13)。《詩》曰:『愷弟(悌)君子,民之父母(14)。』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亡(無)繇(由)至,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15),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輕重(16),不亡逃,有年而免。具為令(17)。」
  (1)齊太倉令:齊王國掌管太倉的長官。淳於公:淳於意,世稱「倉公」。(2)詔獄:奉皇帝詔令而設的監獄。(3)子:這裡指女兒。(4)緩急:「偏義複詞,急難。(5)緹縈(tīying):倉公之小女。(6)妾:古時女子之自稱。(7)復屬:言恢復原狀。屬:聯綴。(8)道無由:無路可走。(9)制詔御史:指御史大夫。(10)有虞氏:即舜。(11)畫衣冠:在罪犯衣冠上畫圖以示懲同。異意服:給罪犯穿異於常人的衣服。這是所謂象徵性的刑罰。(12)肉刑三:指當時施行的黥、劓、刖三種肉刑。(13)陷:指落入法網。(14)詩曰等句:引詩見《詩經·大雅·澗酌》。愷悌:和藹,平易近人。(15)息:生。(16)罪人:給人定罪。(17)具為令:製成法令條文。
  丞相張蒼、御史大夫馮敬奏言(1):「肉刑所以禁奸,所由來者久矣。陛下下明詔,憐萬民之一有過被刑者終身不息,及罪人欲改行為善而道亡(無)繇(由)至,放(烏)盛德(2),臣等所不及也。臣謹議請定律曰:諸當完者(3),完為城旦舂(4);當黥者,髡鉗為城旦舂(5);當劓者,笞三百(6);當斬左止(趾)者(7),答五百;當斬右止(趾),及殺人先自告(8),及吏坐受敗枉法(9),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10)已論命復有笞罪者,(11)皆棄市。(12)罪人獄已決(13),完為城旦舂,滿三歲為鬼薪白粲(14)。鬼薪白粲一歲,為隸臣妾(15)。隸臣妾一歲,免為庶人。隸臣妾滿二歲,為司寇(16)。司寇一歲,及作如司寇二歲(17),皆免為庶人。其亡逃及有罪耐以上(18),不用此令。前令之刑城旦舂歲而非禁錮者(19),如完為城旦舂歲數以免。臣昧死請(20)。」制曰:「可。」是後,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斬右止(趾)者又當死。斬左止(趾)者笞五百。當劓者笞三百,率多死。
  (1)張蒼:精於律歷,曾任漢相。本書有《張蒼傳》。馮敬:漢文帝時為御史大夫。(2)於:通「烏」,烏乎,感歎詞。(3)當完者:判「完」罪的犯人。有說「完」當作「髡」。(4)城旦舂:刑罰之一。為期四年。男子罰作長城。女子改為舂米。(5)髡(kūn):剃去頭髮。鉗(qian):以鐵圈束頸。(6)笞(chī):打竹板,或鞭打。(7)趾:腳。 (8)自告:自首。(9)受賕(qiǔ):受賄。 (10)縣官:指官府。(11)論命:判罪,定案。復有:又犯有。(12)棄市:執行於市,陳屍示眾。(13)獄已決:案件已審完畢。(14)鬼薪:男犯采薪,以供宗廟使用,服刑三年。白粲:女犯擇米至於純白,以供祭祀使用。(15)隸臣妾:為官奴者,男稱隸臣,女稱隸妾。(16)司寇:刑罰之一,為期二年。將犯人罰往邊地,一面服役,一面禦寇。(17)如司寇:女犯服類似的司寇的勞役。(18)亡逃:指戴罪逃亡的人。罪耐以上:指重犯耐罪以上的人。(19)前令:下令(除肉刑)之前。禁錮:監禁。(20)昧死:冒死。表示敬畏之意。
  景帝元年,下詔曰:「加笞與重罪無異(1),幸而不死,不可為人(2)。其定律:苔五百曰三百(3),答三百曰二百。」猶尚不全(4)。至中六年(5),又下詔曰:「加笞者,或至死而答未畢,朕甚憐之。其減笞三百曰二百,答二百曰一百。」又曰:「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捶令(6)。」丞相劉捨、御史大夫衛縮請:「笞者,捶長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7),皆平其節(8)。當笞者笞臀(9)。毋得更人(10),畢一罪乃更人。」自是笞者得全,然酷吏猶以為威。死刑既重,而生刑又輕,民易犯之。
  (1)加笞:施行笞刑。重罪:指死刑。(2)不可為人:言殘廢。(3)曰:改為之意。(4)不全:不能保全生命。(5)中六年:即前144年。(6)棰令:執行笞刑的法令。棰,竹製的捶杖。 (7)本:指棰的根部,手執的部分。末:末梢,打擊的部分。(8)平其節:削平竹節。(9)笞臀:笞打臀部。在此之前是苔背。(10)毋得更人:執行者不更換人。
  及至孝武即位,外事四夷之功、內盛耳目之好,征發煩數,百姓貧耗,窮民犯法,酷吏擊斷,奸軌不勝,於是招進張湯、趙禹之屬(1),條定法令,作見知故縱、監臨部主之法(2),緩深故之罪(3),急縱出之誅(4)。其後奸猾巧法(5),轉相比況(6),禁罔(網)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7),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8)。文書盈於幾閣(9),典者不能遍睹(10)。是以郡國承用者(11),或罪同而論異(12)。奸吏因緣為市(13),所欲活則傅(附)生議(14),所欲陷則予死比,議者鹹冤傷之(15)。
  (1)張湯、趙禹:均為酷吏。洋見本書《張湯傳》、《酷吏傳》。(2)見知故縱、監臨部主之法:知犯法者而不舉發,則被認為故意縱容犯罪,而罪犯的主管部門及上級的主管官員、監察官員,都要連坐。(3)緩深故之罪:放寬對犯人加重處罰及陷入於罪者之罪責。緩,寬緩。深,指加重處罰。故:指故意陷人千罪。(4)急縱出之誅:加重對犯人開釋不疑為故縱者之懲處。急,加重之意。縱出:開釋罪犯。(5)巧法:玩弄法令而舞弊。(6)轉相比況:言以各種案例輾轉比附。(7)事:指案例。(8)決事比:判案無法律明文為依據,可比附近似條文,經皇帝批准即可生效,將此案例彙編,即可作為以後判案的依據。死罪決事比:即死罪案例的彙編。(9)文書:這裡泛指法律條文和訟獄案卷。(10)典者:掌管者。(11):雜亂。(12)論異:判罪不同。(13)因緣:藉機。為市:進行交易,指營私舞弊。(14)附:比附。(15)冤傷之:為此傷心而不平。
  宣帝自在閭閻而知其若此(1),及即尊位,廷史路溫舒上疏(2),言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語在《溫舒傳》。上深愍焉,乃下詔曰:「間者吏用法,巧文浸深(3),是朕之不德也。夫決獄不當,使有罪興邪(4),不辜蒙戮(5),父子悲恨,朕甚傷之。今遣廷史與郡鞠獄(6),任輕祿薄,其為置廷平(7),秩六百石,員四人。其務平之,以稱朕意。」於是選於定國為廷尉(8),求明察寬恕黃霸等以為廷平(9),季秋後請讞(10),時上常幸宣室(11),齊(齋)居而決事(12),獄刑號為平矣。時涿郡太守鄭昌上疏言:「聖王置諫爭(諍)之臣者,非以崇德,防逸豫之生也(13);立法明刑者,非以為治,救衰亂之起也。今明主躬垂明聽,雖不置廷平,獄將自正;若開後嗣,不若刪定律令。律令一定,愚民知所避,奸吏無所弄矣。今不正其本(14),而置廷平以理其末也,政衰聽怠(15)。則廷平將招權而為亂首矣(16)。」宣帝未及修正。
  (1)閭閻:里巷之門,這裡借指民間。(2)廷史:廷尉的屬官。路溫舒:宣帝時上《尚德緩刑疏》。本書有《路溫舒傳》。(3)巧文:指獄吏玩弄法律條文。(4)興邪:產生邪念。(5)不辜:指無罪的人。蒙戮:蒙受恥辱。(6)鞠獄:審訊犯人。(7)廷平:與廷尉相當,掌職同廷尉。(8)於定國:字曼倩。本書有《於定國傳》。(9)黃霸(?��前51):字次公。本書有《黃霸傳》。(10)季秋:晚秋,指陰曆九月。請讞(yan):上報定罪。(11)宣室:未央宮中殿名之一。 (12)決事:審理案件。(13)逸豫:過失,安樂。(14)本:這裡指刪定律令。(15)政衰聽怠:政令衰敗,處理案件也就懈怠。(16)招權:攬權,專權。
  至元帝初立,乃下詔曰:「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今律令煩多而不約(1),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羅元元之不逮(2),斯豈刑中之意哉(3)!其議律令可蠲(捐)除輕減者,條奏(4),唯在便安萬姓而已。」
  (1)約:簡明。(2)羅:網羅,作動詞用。元元:指百姓。不逮:意識不到。指無意之中犯了法。(3)刑中:刑罰得當。(4)條奏:逐條奏請。
  至成帝河平中(1),復下詔曰:「《甫刑》云『五刑之屬三千,大辟之罰其屬二百』(2),今大辟之刑千有餘條,律令煩多,百有餘萬言,奇請它比(3),日以益滋,自明習者不知所由,欲以曉喻眾庶,不亦難乎!於以羅元元之民,夭絕亡(無)辜(4),豈不哀哉!其與中二千石、二千石、博士及明習律令者議減死刑及可蠲(捐)除約省者(5),令較(皎)然易知,條奏。《書》不雲乎?『惟刑之恤哉(6)!』其審核之,務准古法,朕將盡心覽焉。」有司無仲山父將明之材(7),不能因時廣宣主恩,建立明制,為一代之法,而徒鉤摭微細(8),毛舉數事(9),以塞詔而已(10)。是以大議不立,遂以至今。議者或曰,法難數變。此庸人不達,疑(凝)塞治道(11),聖智之所常患者也。故略舉漢興以來,法令稍定而合古便今者。
  (1)河平:成帝年號(前28��前25)。(2)《甫刑》等句:「見《尚書·周書·呂刑》。《甫刑》:即《呂刑》。(3)奇(ji)請:在法律條文外的申報。它比:以其它事例比附。(4)夭絕無辜:摧殘無罪之人。(5)中二千石、二千石:漢代官員的俸祿。這裡指享此俸祿的官員。(6)「惟刑之恤哉」:見《尚書·虞書·舜典》。恤:憂慮。這裡引申為慎重。(7)仲山父:即仲山甫,周宣王時大臣。將:奉行。明:明察,明辨。(8)鉤摭:拾取。(9)毛舉:列舉瑣細之事例。(10)塞:搪塞。(11)凝塞:阻塞。
  漢興之初,雖有約法三章,罔(網)漏吞舟之魚(1),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今曰:「當三族者,皆先默、剿斬左右止(趾),答殺之,梟其首(2),菹其骨肉於市(3)。其誹謗詈詛者(4),又先斷舌。」故謂之具(俱)五刑(5)。彭越、韓信之屬皆受此誅(6)。至高後元年(7),乃除三族罪、妖言令。孝文二年(8),又詔丞相、太尉、御史:「法者,治之正(9),所以禁暴而衛善人也。今犯法者已論,而使無罪之父母妻子同產坐之及收(10),朕甚弗取。其議。」左右丞相周勃、陳平奏言(11):「父母妻子同產相坐及收,所以累其心(12),使重犯法也(13)。收之之道,所由來久矣。臣之愚計,以為如其故便。」文帝復曰:「朕聞之,法正則民愨(14),罪當則民從。且夫牧民而道(導)之以善者,吏也;既不能道(導),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法反害於民,為暴者也。朕未見其便,宜孰(熟)計之。」平、勃乃曰:「陛下幸加大惠於天下,使有罪不收,無罪不相坐,甚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等謹奉詔,盡除收律、相坐法。」其後,新垣平謀為逆(15),復行三族之誅。由是言之,風俗移易,人性相近而習相遠,信矣。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智),猶有過刑謬論如此甚也(16),而況庸材溺於末流者乎(17)?
  (1)網漏吞舟之魚:比喻法網疏闊。(2)梟(xiao):懸頭示眾。(3)菹(zu):菹醢(hai),把人剁成肉醬。(4)署(li):罵。詛(zu):詛咒。(5)俱五刑:言一人受幾種刑罰。(6)彭越、韓信:本書有其傳。(7)高後元年:即前187年。 (8)孝文二年,當為孝文元年(前179)。是年漢文帝除收帑相坐律令。(9)治之正:治國之正道。(10)同產:同母兄弟。坐:連坐。收:沒入為官奴婢。(11)周勃、陳平:本書有其傳。(12)累其心:使其恐懼。(13)重犯法:不輕率地犯法。(14)愨(que):誠實。 (15)新垣平事,見本書《郊祀志》。(16)過刑:過重之刑罰。(17)末流:末世之習俗。
  《周官》(1),有五聽、八議、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五聽(2):一曰辭聽(3),二曰色聽(4),三曰氣聽(5),四曰耳聽(6),五曰目聽(7)。八議:一曰議親(8),二曰議故(9),三曰議賢,(10)四曰議能(11),五曰議功(12),六曰議貴(13),七曰議勤(14),八曰議賓(15)。三刺:一曰訊群臣(16),二曰訊群吏,三曰訊萬民。三宥:一曰弗識(17),二曰過失(18),三曰遺忘(19)。三赦:一曰幼弱(20),二曰老眊(21),三曰蠢愚(22)。凡囚(23),「上罪梏拱而桎,(24)中罪梏桎,下罪梏;王之同族拱(25),有爵者桎(26),以待弊(27)。」高皇帝七年(28),制詔御史:「獄之疑者(29),吏或不敢決,有罪者久而不論,無罪者久系不決。自今以來,縣道官獄疑者(30),各讞所屬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當報之(31)。所不能決者,皆移廷尉,廷尉亦當報之。廷尉所不能決,謹具為奏,傅所當比律令以聞(32)。」上恩如此,吏猶不能奉宣(33)。故孝景中五年復下詔曰(34):「諸獄疑,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35),輒讞之。」其後獄吏復避微文(36),遂其愚心。(37)至後無年(38),又下詔曰:「獄,重事也。人有愚智,官有上下。獄疑者讞,有令讞者已報讞而後不當(39),讞者不為失(40)。」自此之後,獄刑益詳,近於五聽三宥之意。三年復下詔曰(41):「高年老長,人所尊敬也;鰥寡不屬逮者(42),人所哀憐也。其著令(43):年八十以上,八歲以下,及孕者未乳(44),師、朱(侏)儒當鞠(鞫)系者(45),頌(容)系之(46)。」至孝宣元康四年(47),又下詔曰:「朕念夫耆老之人(48),發齒墮落,血氣既衰,亦無暴逆之心,今或羅(罹)於文法(49),執於囹圄,不得終其年命(50),朕甚憐之。自今以來,諸年八十非誣告殺傷人,它皆勿坐。」至成帝鴻嘉元年(51),定令:「年未滿七歲,賊鬥殺人及犯殊死者(52),上請廷尉以聞,得減死(53)。」合於三赦幼弱老眊之人。此皆法令稍定,近古而便民者也(54)。
  (1)《周官》:即《周禮》。(2)五聽:指審案的五種方法。八議:「指減免刑罰之八種條件。三刺:經三詢而後判決。三宥:罪犯得到從寬處理的三種情況。三赦:三種可以獲赦的人。參考《周禮·秩官》之《小司寇》及《司刺》。(3)辭聽:觀其辭訟,是否理直。(4)色聽:觀其顏色,是否正常。(5)氣聽:觀其氣息,是否平和。(6)耳聽:觀其聆聽,是否準確。(7)目聽:觀其眼神,是否安然。(8)議案:君主之親族犯罪,可議而減免。(9)議故:君主之故舊犯罪,可議而減免。(10)議賢:有賢德者犯罪,可議而減免。(11)議能:有道藝者犯罪,可議而減免。(12)議功:有功勞者犯罪,可議而減免。(13)議貴:爵位高者犯罪,可議而減免。(14)議勤:為國盡力者犯罪,可議而減免。(15)議賓:君主之賓客犯罪,可議而減免。(16)訊:徵詢。(17)弗識:不審,即不知法而犯罪。(18)過失:無意,即無意之中犯了罪。(19)遺忘:忽忘,即忘記法令規定而犯罪。(20)幼弱:七歲以下的孩子。(21)老眊:八十以上的老人。(22)蠢愚:病呆無知的傻子。(23)囚:有罪而囚禁者。 (24)上罪:重罪犯。「下罪」則為輕罪犯。「中罪」則介於輕重罰犯之間。梏拱而桎:即梏、拱、桎加於一身。梏(su):一隻手上的刑具。拱(gǒng):雙手戴的一個刑具。桎(zhi):腳上戴的刑具。(25)王之同族拱:與帝王同族的人犯了重罪,只是雙手共械。(26)有爵者桎:有爵位的人犯了重罪,只是腳上戴桎。(27)待弊:等待審判。(28)高皇帝七年:前200年。(29)獄之疑:疑獄,疑案。(30)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新設的縣級行政區。(31)以其罪名當報之:判定其罪名,並批復縣、道。(32)傅所當比律令以聞:言附上可以比照的律令上報皇帝。(33)奉宣:奉行,宣揚。(34)孝景中五年:前145年。 (35)文致:舞文弄法:陷入於罪。不厭:不服。(36)微文:隱晦諷刺之文。(37)愚:愚弄。(38)後元年:即景帝后元年,前143年。(39)令讞著:奉令將案件上報複審的人。不當:指原判不當。(40)讞者不為失:言不追究上報複審者的過失。(41)三年:即漢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42)鰥(guan)寡:鰥夫、寡婦。不屬逮:沒有連繫,這裡指獨身。(43)其著令:應該著明法令。(44)孕者未乳:懷孕未產,指孕婦。(45)師:雙目失明的樂師。侏儒:身材矮小的人。鞫系:審訊拘押。(46)容系:收禁而不戴刑具,即散禁。(47)元康四年:前62年。(48)耆((qi)老:年老。(49)羅:同「罹(li)」,遭受。(50)終其年命:言天年善終。(51)鴻嘉元年:前20年。(52)賊鬥殺人:指故意殺人及鬥毆殺人。殊死:斬首之刑。(53)減死:減刑而免處死。(54)近古:近於古代法意。
  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善人為國百年,可以勝殘去殺矣(1)。」言聖王承衰撥亂而起,被民以德教(2),變而化之,必世然後仁道成焉;至於善人,不入於室(3),然猶百年勝殘去殺矣。此為國者之程式也(4)。今漢道至盛,歷世二百餘載,考自昭、宣、元、成、哀、平六世之間,斷獄殊死,率歲千餘口而一人,耐罪上至右止(趾),三倍有餘(5)。古人有言:「滿堂而飲酒,有一人鄉(向)隅而悲泣,則一堂皆為之不樂。」王者之於天下,譬猶一堂之上也,故一人不得其平,為之(6)愴於心。今郡國被刑而死者歲以萬數,天下獄二千餘所,其冤死者多少相覆(6),獄不減一人,此和氣所以未洽者也(7)。
  (1)孔子曰等句:引文見《論語·子路》。世:一世三十年。仁:指仁政。為國:治國。勝殘去殺:克服殘暴,不行殺戮。(2)被民以德教,以道德教化百姓。(3)不入於室:尚未高深之意。猶今言尚未達到應有的水平。(4)程式:法則。(5)三倍有餘:指判耐罪至斬右趾者,比之判死刑者,為三倍多。(6)多少相覆:多得互相迭壓。多少:偏義複詞,言多。(7)和氣未洽:言社會尚未融洽和好。
  原獄刑所以蕃若此者,禮教不立,刑法不明,民多貧窮,豪桀(傑)務私,好不輒得,獄豻不平之所致也(1)。《書》云「伯夷降典,哲民惟刑(2)」,言制禮以止刑,猶堤之防溢水也。今堤防凌遲,札制未立;死刑過制,生刑易犯;饑寒並至,窮斯濫溢(3);豪雉(傑)擅私,為之囊橐(4),奸有所隱,則狃而浸廣(5):此刑之所以蕃也。孔子曰:「古之知法者能省刑,本也;今之知法者不失有罪,末矣(6)。」又曰:「今之聽獄者,求所以殺之;古之聽獄者,求所以生之(7)。」與其殺不辜,寧失有罪(8)。今之獄吏,上下相驅(9),以刻為明,深者獲功名,平者多後患。諺曰:「鬻棺者欲發之疫(10)。」非憎人欲殺之,利在於人死也。今治獄吏欲陷害人,亦猶此矣。凡此五疾(11),獄刑所以尤多者也。
  (1)獄豻(an):訴訟之事。(2)《書》雲等句:引文見《尚書·周書·呂刑》。伯夷:傳說是虞舜時的禮官。降典:定下禮法。哲民惟刑:言教民以禮法,然後才用刑。(3)窮斯濫溢:言如此普遍窮困。斯,如此。(4)囊橐(rang tuo):口袋,引申為保護所。(5)狃(niǔ):習以為常。(6)孔子曰等句:引文見《孔叢子·刑論》。本:治國之根本。末:為政之下策。(7)(孔子)又曰等句:引文見《孔叢子·刑論》。聽獄者:處理案件的人。(8)與其殺不辜,寧失有罪:言與其枉殺無辜的人,寧可放掉犯罪的人。(9)上下相距:上下級之間互相競爭。(10)「鬻棺者欲歲之疫」:這諺語說賣棺材者希望年年發生瘟疫。(11)五疾:指上述的禮教不立,刑法不明,民多貧窮,豪傑務私,獄豻不平。
  自建武、水平(1),民亦新免兵革之禍,人有樂生之慮,與高、惠之間同(2),而政在抑強扶弱,朝無威福之臣,邑無豪桀(傑)之俠。以口率計(3),斷獄少於成、哀之間什八(4),可謂清矣。然而未能稱意比隆於古者,以其疾未盡除(5),而刑本不正。
  (1)建武:東漢光武帝年號(公元25�57年)。永平:東漢明帝年號(公元58�75年)。(2)高、惠:高祖、惠帝。(3)以口率計:以人口比例計算。(4)什八:十分之八。(5)疾:指上述的五疾。
  善乎!孫卿之論刑也(1),曰:「世俗之為說者,以為治古者無肉刑,有象刑墨黥之屬(2),菲履赭衣而不純(3),是不然矣。以為治古,則人莫觸罪邪(4),豈獨無肉刑哉,亦不待象刑矣。以為人或觸罪矣(5),而直輕其刑,是殺人者不死,而傷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輕,民無所畏,亂莫大焉。凡制刑之本,將以禁暴惡,且懲其未也(6)。殺人者不死,傷人者不刑,是惠暴而寬惡也。故象刑非生於治古,方起於亂今也(7)。凡爵列官職,賞慶刑罰,皆以類相從者也(8)。一物失稱(9),亂之端也。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刑不當罪,不詳莫大焉。夫征暴誅悖,治之威也(10)。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來者也。故治則刑重,亂則刑輕,犯治之罪固重,犯亂之罪固輕也。《書》云『刑罰世重世輕』(11),此之謂也。」所謂「像刑惟明」者(12),言象天道而作刑(13),安有菲屨赭衣者哉?
  (1)孫卿:即荀子。以下引文見《荀子·正論》,文字略異。(2)象刑:象徵性的刑罰。(3)菲履:草鞋。不純:不縫邊。(4)人莫觸罪:人不犯罪。(5)人或觸罪:有人犯罪。(6)懲其未:懲戒未來。(7)亂今:暴亂的今世。(8)以類相從:按不同情況而區別對待。(9)失稱:失當,不恰當。(10)治:治世。下文「亂」,亂世。(11)「刑罰世重世輕」:見《尚書·周書·呂刑》。意謂刑罰因時勢而或輕或重。(12)「像刑惟明」:見《尚書·虞書·益稷》。(13)象天道而作刑:倣傚天道而制定刑罰。
  孫卿之言既然,又因俗說而論之曰:禹承堯舜之後,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湯武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今漢承衰周暴秦極敝之流(1),俗已薄於三代,而行堯舜之刑,是猶以而御突(2),違救時之宜矣。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鉗一等,轉而入於大辟。以死罔(網)民(3),失本惠矣(4)。故死者歲以萬數,刑重之所致也。至乎穿箭之盜(5),忿怒傷人,男女淫佚,吏為奸臧(贓),若此之惡,髡鉗之罰又不足以懲也。故刑者歲十萬數,民既不畏,又曾不恥,刑輕之所生也。故欲之能吏,公以殺盜為威,專殺者勝任,奉法者不治,亂名傷制(6),不可勝條(7)。是以罔(網)密而奸不塞,刑蕃而民愈嫚(慢)。必世而未仁,百年不而勝殘,誠以禮樂闕而刑不正也。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撰二百章(8),以應大辟。其餘罪次(9),於古當生,今觸死者,皆可募行肉刑(10)。及傷人與盜,吏受賊賕法,男女淫亂,皆復古刑(11),為三千章。詆欺文致微細之法(12),悉蠲(捐)除。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13),輕重當罪,民命得全,合刑罰之中(14),殷天人之和(15),順稽古之制(16),成時雍之化(17)。成康刑錯(18),雖未可致,孝文斷獄,庶幾可及。《詩》云:「宜民宜人,受祿於天(19)」。《書》曰:「立功立事,可以永年(20)。」言為政而宜於民者,功成事立,則受天祿而永年命,所謂「一人有慶,萬民賴之(21)」者也(22)。
   (1)極敞之流,極為衰敗的遺風。(2):馬韁繩。(han)突:凶悍的馬。(3)以死網民:意謂以重刑作為統治百姓的手段。(4)失本惠:失去原來加惠於民的本意。(5)穿窬(yu)之盜:穿壁越牆的盜賊。(6)亂名傷制:亂了刑名,壞了法制。(7)不可勝條:不勝逐條列舉。(8)撰二百章:意謂依據《呂刑》「大辟之屬二百」而撰集二百章。(9)罪次:刑罪的等級。(10)募行肉刑:以資財贖死而減為肉刑。 (11)復古刑:意謂恢復《呂刑》「五刑之屬三千」的古代刑法的規定。(12)詆(dǐ)欺:詆毀,欺騙。(13)法無二門:法令一致。(14)合刑罰之中:使刑罰適當。(15)殷天人之和:定天人之和諧。殷,正定。(16)順稽古之制:順古代之法制。(17)成時雍之化:成天下太平之風氣。(18)成康:指西周成王、康王時代。(19)《詩》雲等句:引詩見《詩經·大雅·假樂》。言適合人心,上天厚賜。(20)永年:指國祚長久。(21)「一人有慶,萬民賴之」:見《尚書·周書·呂刑》。意謂天子既得福,百姓便得利。(22)本篇註釋,參考了《漢書刑法志註釋》(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等著作。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