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居士李信者,并州文水縣之太平裡人也,身為隆政府衛士。至顯慶年冬,隨例往朔州赴審,乘赤草馬一匹,並將草駒。是時歲晚凝陰,風雪嚴厚,行十數里,馬遂不進。信以程期逼促,撾之數十下。馬遂作人語,語信曰:「我是汝母,為生平避汝父,將石余米與女,故獲此報,此駒即是汝妹也。以力償債向了,汝復何苦敦逼如是!」信聞之,驚愕流涕,不能自勝。乃拜謝之,躬弛鞍轡,謂曰:「若是信母,當自行歸家。」馬遂前行,信負鞍轡,隨之至家。信兄弟等見之,悲哀相對,別為廠櫪養飼,有同事母,屈僧營齋,合門莫不精進。鄉閭道俗,鹹歎異之。時工部侍郎孫無隱,岐州司司法張金庭為丁艱在家,聞而奇之,故就信家顧訪,見馬猶在,問其由委,並如所傳。(出《冥報拾遺》)
【譯文】
唐朝有個居士叫李信,他是并州文水縣太平裡的人。在隆政府擔任衛士。到了顯慶年的冬天,隨著主管去朔州赴審,他騎了一匹紅色的馬,還帶著它的小馬駒。這時正是年末,凝雲蔽日,風大雪厚,天寒地凍。走了十多里路,馬就不能走了。李信因為路程需要的時間很緊,就連打了這匹馬幾十下,馬就像人似的說起話來。馬告訴李信說:「我是你的母親,因一生中背著你父親,把一石多米給了我的女兒,所以得到了這樣的報應。這個小馬駒就是你的妹妹。我們憑著力氣來償還過去的債,你又為什麼這樣的逼迫我們。」李信聽了這些話,驚訝的流下了眼淚。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就下拜謝罪,並放鬆了鞍轡,對馬說:「如果是我的母親,就應當自己回家。」馬於是就向前走,李信背著鞍轡,跟著馬到了家裡。李信的兄弟門看見了馬,都悲痛哀傷的互相看著,並另外蓋了一個馬棚,把馬飼養起來,就像侍奉母親一樣。他們又請來和尚燒香念佛,大搞齋戒。全家沒有一個不精誠向佛的。鄉里的人們聽說這件事,都非常感歎。這時工部侍郎孫元隱和岐州司司法張金庭都因為父母亡故在家裡服喪,聽說了這事都感到奇怪,所以就去李信家看望訪問,看見那馬還在。問李信事情的經過,就像人們傳說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