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
王安石
系列:古詩三百首
春夜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譯文
夜已經深了,香爐裡的香早已經燃盡,漏壺裡的水也快漏完了。後半夜的春風給人帶來陣陣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卻使人心煩意亂,只看見隨著月亮的移動,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欄杆。
賞析
(一)整體評說。
這是春夜懷人之作。詩人沒有正面寫對人的懷念,而是通過香盡漏殘、月移風寒,寫出時光的推移,從而表明詩人徘徊之久和懷想之深。表面上是這庭院夜色攪亂了詩人的清夢,實際上是由於對遠方的人強烈的思憶,使詩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惱人,感情表達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這首詩的好處是處處緊扣著深夜,卻又沒有一句直接說到夜已如何,而只寫夜深時的種種景象。
其實不看作者的寫詩背景,單獨看詩,是看不出這是懷念親人的。但從詩詞中可以感覺出,作者因為心裡惦念著某事或某人,顯得睡臥不安。
(二)寫作手法。
這首詩主要特點是委婉含蓄。作者寫夜,通篇是利用了各種物景的變化來替代的,沒有直言,這體現了中國詩詞一貫含蓄的作風。作者寫心情,用的是「托詞」,口裡說是惱春色,實際是另有所想,都是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此詩還使用了借代等手法。
(三)解說詩句。
第一句「金爐香盡漏聲殘」,單看這句,是看不出在寫春夜的,夏夜,秋夜,冬夜都可以用。詩句比較普通。「金爐香盡」和「漏聲殘」都是形容夜已很深。古人用漏壺測算時間,一個漏壺的水快滴盡了,表示時間已經過去很多了。蘇軾《卜算子》用過「漏斷人初靜」,也是用「漏」寫夜,基本上詩詞裡寫「漏壺」都是在寫夜。
第二句「翦翦輕風陣陣寒」,「翦」,原意是指整齊的羽毛,這裡是用來形容寒風料峭。這句描寫風的「輕」「寒」。從這句才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寫「春」。因為夏風涼習,秋風蕭殺,冬風凜冽,只有春風才「輕」且「寒」。詩的前兩句合起來,是先「夜」再「春」,不是先「春」再「夜」,顯得比較庸俗和普通。
第三句「春色惱人眠不得」。這句非常不錯,可以說是比較出彩的。因為詩詞裡寫春色,一般是兩種態度為主流。一是讚賞喜愛和眷戀的,一是哀歎惋惜和感慨的,其實也是愛春色,但就是提前擔心它流走。王安石在這裡別出心裁,表示「春色惱人」。為什麼惱人呢,背後肯定有玄機。至於什麼玄機,作者在詩裡未點明。讀者可以根據這句來推斷,肯定是有樣東西,讓作者覺得比欣賞大好春色更值得用心思記掛的。那就是——親人。
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欄干」。雖說「月移花影」屬於「俗詞俗句」,但寫景不錯,有月有花,影動花凝。這句詩間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沒睡,看著花影從庭院移到欄杆。夜更深沉,人卻始終難眠。究其原因,是思念太深的緣故。
總的說來,這首詩最出彩的句子是「春色惱人眠不得」,餘者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普通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