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選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杜甫
系列:杜甫詩選|杜甫詩集
杜甫詩選 江畔獨步尋花1七絕句
其五
【原文】
黃師塔2前江水東,春光懶困3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4,可5愛深紅愛淺紅?
【註釋】
1獨步尋花:獨自一人邊散步,邊賞花。
2黃師塔:一個黃姓僧人的靈塔。
3懶困:疲憊至極。
4無主:沒有對象。
5可:究竟,到底。
【譯文】
黃師塔前的江水日夜不停地向東流去,美麗的春光讓人感覺十分疲憊,真想靠著春風入眠啊!江邊有一簇已經盛開卻無人欣賞的桃花,我到底是喜歡深紅色的花朵呢,還是喜歡淺紅色的花朵?
【賞析】
本詩是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中的第五首,作於上元二年(761),雖題為「尋花」,實為詩人消愁解悶之作,故詩內蘊涵著「悲」的情思。當時,詩人已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定居於成都草堂,生活比較安定。然而,詩人此時年逾半百,垂垂老矣,一生的胸懷抱負只好付諸流水。感慨之情,難免滲透於詩歌的字裡行間。詩人開篇就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聳入雲霄的黃師塔,巍然屹立在明媚的春光中;黃師塔前的江水,日夜不停地向東流去。「塔」是靜的,「水」是動的,這一靜一動之景,相互映襯,給人以壯美之感。而「僧亡塔在」的弦外之音,又使人在崇敬之餘,頓感悲愴。當時,詩人在尋春,明媚的春光、和煦的春風,使他不禁有些睏倦,於是,且倚微風,以寄雅懷。「倚」字用得甚為精當,巧妙地將詩人自己融入了美好的春光之中,達到了寓情於景、以景寄情的高妙境界。接著,詩人將目光集中在了春天最顯著的代表——桃花身上,詩人看到的是盛開在江邊的一簇無人欣賞的桃花。在詩人的筆下,這一簇桃花雖然美麗,但可惜無人欣賞,它唯有與寂寞相伴了。倘若不是詩人偶然尋花至此,又有何人來欣賞它的美麗呢?字裡行間,滲透著詩人淡淡的哀愁。這與組詩的總調是相合的。不過,詩中也縈繞著一絲喜悅的氣氛。「可愛深紅愛淺紅」一句,連用兩個「愛」字、兩個「紅」字,將詩人對江畔桃花的欣賞、讚美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其六
【原文】
黃四娘家花滿蹊1,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註釋】
1黃四娘:杜甫在成都浣花溪邊居住時的鄰居。「娘」或「娘子」是唐代對婦女的尊稱。蹊;小路。
【譯文】
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嬉鬧的彩蝶戀戀不捨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婉轉動人。
【賞析】
本詩是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中的第六首,寫於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後的第二年。詩歌主要描寫了詩人在黃四娘家賞花時所看到的情景,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
詩歌首句以人名入詩,既交代了賞花的地點,又給全詩增添了一股淡淡的鄉村生活的情趣。「花滿蹊」已經寫出了春花之多,第二句又用具體的數量「千朵萬朵」來加以說明。「壓枝低」形象地說明春花繁多,都壓彎了枝條,於是生機盎然的春色就展示在讀者眼前。「壓」、「低」二字把花朵競相開放、重重疊壓的情景準確、形象地表現了出來。這兩句詩通過對春花的描寫,展示出春天花團錦簇的美好景象。後兩句描寫對像由春花轉為「戲蝶」和「嬌鶯」。前一句通過描寫翩翩起舞的蝴蝶戀花,始終不肯離去,隱隱揭示出春花散發出的芳香非常誘人。詩人並未因這景象賞心悅目而駐足,轉而又被黃鶯那動聽的歌聲吸引過去。「自在」既是對黃鶯無拘無束歌唱的描繪,同時又反映出詩人此刻輕鬆愉悅的心情。這兩句詩對景物的刻畫十分細微,「戲蝶時時舞」與「嬌鶯恰恰啼」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
整首詩歌在景物描寫上細緻入微,畫面色彩鮮艷,語言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是盛唐絕句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