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范鎮傳》全文翻譯

宋史·范鎮傳》
原文
    范鎮字景仁,成都華陽人。舉進士,吏部奏名第一。調新安主簿,西京留守宋綬延置國子監,薦為東監直講。召試學士院,當得館閣校理,主司妄以為失韻,補校勘。人為忿郁,而鎮處之晏如。經四年,超授直秘閣,判吏部南曹、開封府推官,摧起居舍人、知諫院。上疏論:「民力困敝,請約祖宗以來官吏兵數,酌取其中為定制,以今賦入之數什七為經費,儲其三以備水旱非常。」
    契丹使至,虛聲示強,大臣益募兵以塞責,歲費百千萬。鎮言:「備契丹莫若寬三晉之民,備靈夏莫若寬秦民,備西南莫若寬越蜀之民,備天下莫若寬天下之民,夫兵所以衛民而反殘民,臣恐異日之憂不在四夷,而在冗兵與窮民也。」
    商人輸粟河北,取償京師,而榷貨即予鈔,久而鬻之,十才得其六。或建議出內帑錢,稍增價與市,歲可得羨息五十萬。鎮謂:「外府內帑,均為有司。今使外府滯商人,而內帑乘急以牟利,至傷國體。」仁宗遽止之。
    文彥博、富弼入相,詔百官郊迎。鎮曰:「隆之以虛禮,不若推之以至誠。陛下用兩人為相,舉朝皆謂得人。然近制,兩制[注]不得詣宰相居第,百官不得間見,是不推之以誠也。願罷郊迎,除謁禁,則於御臣之術為兩得矣。」議減任子及每歲取士,皆自鎮發之。又乞令宗室疏屬補外官,帝曰:「卿言是也。顧恐天下謂朕不能睦族耳。」鎮曰:「陛下甄別其賢者用之,不沒其能,乃所以睦族也。」雖不行,至熙寧初,卒如其言。
    鎮平生與司馬光相得甚歡,議論如出一口且約生則互為傳死則作銘光生為鎮傳服其勇決鎮復銘光墓雲熙寧奸朋淫縱險詖憸猾賴神宗洞察於中其辭峭峻。
(節選自《宋史》)
【注】兩制: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合稱兩制

譯文
    范鎮字景仁,成都華陽人。赴試進士,吏部奏名為第一。調任新安主薄,京西留守宋經把范鎮延請到國子監,推薦他為東監直講。召試學士院,應該得館閣校理之職,主考部門錯誤認為他的詩文失之韻律,補校勘之職。人們為他憤忿不平,但范鎮處之安然。經過四年,越級授官直秘閣,判吏部南曹、開封府推官,提拔為起居舍人、知諫院。范鎮上疏建議:「民力窘迫困乏,請減少祖宗以來的官吏軍隊人數,酌情取其折中數額作為永久制度,用現在賦稅收入總數的十分之七作為開支費用,儲蓄其中的三成用來防備水災旱災等異常情況。」
    契丹派使者來,為虛張聲勢顯示國力強大,大臣增募軍隊來敷衍塞責,一年耗費百千萬錢財。范鎮說:「防備契丹不如寬待三晉百姓,防備靈夏不如寬待秦地百姓,防備西南不如寬待越、蜀之地的百姓,防備天下不如寬待天下百姓。軍隊是用來保衛百姓的,卻反而殘害百姓,我擔心他日的憂患不在四夷,而在繁重的兵役和窮困的百姓」
商人把粟米運輸到河北,到京師領取報酬,但貨物專賣部門不馬上付給現鈔,長期這樣賣出,十成中只能得到六成收益。有人建議拿出內庫錢財,稍稍增價給商人交易,一年可得盈餘息錢五十萬。范鎮說:「外府內庫,都是政府部門。現在使外府阻滯商人,而內庫乘人之急來牟取利潤,最傷國家大體」仁宗馬上制止了這種做法
    文彥博、富弼入朝為宰相,皇帝詔命百官群僚在郊外迎接。范鎮說:「與其以虛禮厚待他們,不如以至誠對待他們。陛下任用他們兩人為宰相,整個朝廷都認為得到了人才。然而近代制度,翰林學士和中書舍人不能到宰相住宅,百官不能私下會見,這不是以誠相待啊。希望廢除郊迎,廢除拜訪的禁令,那麼對駕御臣下來說是一舉兩得了。」建議減少任子(即因父兄的功績,得保任授予官職)及每年取士的數額,都是從范鎮開始。范鎮又請求命令宗室及遠親補任地方官,仁宗說:「你說的是對的。只是擔心天下人說我不能和睦親族而已」范鎮說:「陛下甄別其中的賢能者加以任用,不埋沒他的才能,這才是用來和睦親族的辦法啊」雖然暫時沒有實行,到熙寧初年(1068),終於果真像他說的那樣做了。
    范鎮平生與司馬光相處甚歡,意見如出一口,而且相約生前則互相寫傳,死後則撰墓誌銘。司馬光生前寫了《范鎮傳》,佩服范鎮果敢斷決;范鎮又為司馬光寫墓誌銘說:「熙寧時奸人朋黨浸淫態縱,邪惡不正,奸怪狡猾,幸賴神宗洞察其中善惡」言辭嚴厲峻刻。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