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第02卷 《應以德御才 勿恃才敗德》古文翻譯

第二卷 應以德御才 勿恃才敗德

【原文】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幾何不魍魍猖狂。

【譯文】
一個人的品德是才學才幹的主人,而才學才幹只不過是品德的奴隸而已。所以一個人假如只有才學才幹而沒有品德修養,就等於一個家庭沒有主人而由奴隸當家,這樣哪有不使家中遭受精靈鬼怪肆意害人之理?

【解說】
人們不僅要培養自己的才智,更要修好自己的品德,兩者都極其重要,缺一不可。商品社會的人們,道德水準似乎在下降,但社會對一個人的品德要求卻越來越高,如誠信、意志、忠恕等等。一個人恃才傲物,就是沒有品德修養的旁證。有的人喜歡猜忌,有的人喜歡窺探別人的隱私,有的人喜歡兩面三刀,這樣的人再有才能誰又敢放心使用呢?一個人連起碼的商業信用都不講,誰又敢放心大膽地和他做生意呢?可見德之不修,危及飯碗。

【例解】
狂傲不恭世 遇強損威名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美國著名的五星上將之一。1880年1月26日,他出生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個軍營裡,父親阿瑟·麥克阿瑟當時是正規部隊的一名上尉,母親瑪麗出身富商,受過良好的教育。
麥克阿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19歲入西點軍校,23歲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走出軍校大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任美國霓虹第42師參謀官、師參謀長、84步兵旅旅長、42師師長等職,領陸軍准將銜;一戰結束後,曾擔任過著名的西點軍校校長;50歲的時候,是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西南太平洋戰區盟國武裝部隊總司令;二戰結束後,任美國遠東部隊司令官;美國侵朝戰爭時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1951年4月11日,麥克阿瑟52年的軍旅生涯在鼎盛期戛然而止。
這一天,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我深表遺憾地宣佈,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已不能在涉及他所擔任職責的問題上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國政府和聯合國的政策。根據美國憲法賦予我的特殊責任和聯合國賦予我的責任,我決定變更遠東的指揮。因此,我解除了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權,並任命馬修·李奇微中將為他的繼任者……」
言下之意,麥克阿瑟的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遠東美國陸軍總司令等職務全部撤銷。在朝鮮戰場上,麥克阿瑟現在除了打道回府,解甲歸田之外就無事可幹了。
麥克阿瑟與白宮的衝突由來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激烈反對羅斯福總統的「歐洲第一戰略」,主張「寧可在遠東打一場民族性戰爭,而不能在歐洲聯合英國同蘇聯進行一場『國際性』戰爭」。杜魯門總統上台後,繼續推行歐洲第一的政策,麥克阿瑟對此頗不以為然。
朝鮮戰爭爆發後,麥克阿瑟與決策層最初出現齟齬的原因並非因朝鮮問題而起,而是由美國的對台政策引起的。
美國政府認為,蔣介石政府已經喪失了民眾的支持,美國對蔣的援助,不僅會疏遠中國大陸群眾,還會在亞洲各國激起強烈的反美、反西方的情緒。在白宮看來,若派遣國民黨軍隊參加朝鮮作戰,其所需費用「還不如用來支持我們自己的軍隊更合算些」。因此,美國政府決定,與台灣的關係不能太密切。
但是,政府的決定卻遭到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美國軍界的反對。麥克阿瑟要求政府的政策能「更堅決地」支持中國國民黨,「更積極地」反對中國共產黨。1950年7月31日,麥克阿瑟訪問台灣。返回東京後,他發表聲明稱,如果台灣受到中共的攻擊,美國與台灣的「有效合作」馬上就能完成部署。
8月1日,蔣介石發表公報,稱他和麥的會談,已經奠定了共同保衛台灣和「中美軍事合作」的基礎。
這兩個聲明、公報引起了華盛頓的不安。杜魯門總統8月4日在以國防部長約翰遜名義發出的信件中,用嚴厲的措辭對麥克阿瑟提出了警告,提醒他:「國家利益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做出任何可能導致全面戰爭爆發的行動,或是給別人提供發動全面戰爭的口實。」
但是,麥克阿瑟對這一警告置若罔聞。8月28日,他在發給「海外戰爭退伍軍人協會野營活動」的賀電中,駁斥了美國保衛台灣會失去亞洲人的支持的說法,他說,講這種話的人,並不瞭解東方。
杜魯門獲悉該電文後,非常惱怒,曾認真考慮過解除麥克阿瑟遠東戰區司令官的職務。但最終,他「經過認真斟酌,決定打消這個主意」。
然而,麥克阿瑟在朝鮮戰場上一敗塗地又狂熱地鼓吹擴大戰爭。他自行其是無視參謀長聯席會議和總統的權威,在世界輿論面前,屢屢陷美國政府於被動。這使得杜魯門忍無可忍,最終採取了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行動。
麥克阿瑟一直對自己的判斷力非常自信,1950年9月15日,當他力排眾議實施的仁川登陸取得成功時,他對自己判斷力的確信,更上升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仁川登陸的勝利,使他還用相信他的上級——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意見嗎?
然而,好運多蹇。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使麥克阿瑟麾下的「聯合國軍」節節敗退,從鴨綠江一退平壤、元山,再退三八線、三七線。麥克阿瑟那神話般的尊嚴被損害了。
中國人愚弄了這位一貫正確的「軍事天才」。麥克阿瑟要撿回丟掉的面子和軍事聲譽,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徹底擊敗曾讓他丟臉的中國軍隊。為此,他這時很想促使美國同中國、也許同蘇聯進行一場全面戰爭,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和一場核屠殺。
果然,12月30日,麥克阿瑟提出四項措施:
(1)封鎖中國海岸。
(2)通過海軍艦炮射擊和空軍轟炸摧毀中國的軍事工業。
(3)用台灣的部分國民黨軍隊加強在朝鮮的部隊。
(4)允許國民黨部隊對中國大陸的防禦薄弱地區實施牽制性作戰。
然而,10天後的1951年1月9日,麥氏的四項措施理所當然地遭到參聯會的否決。
同時,戰局的變化也使麥克阿瑟十分尷尬。1950年12月26日,馬修·李奇微中將接替了沃克,任第8集團軍司令,下令停止美軍在朝鮮戰場的進一步後退。這種鮮明的對照連外行也看得出來。此時,麥克阿瑟出於自尊心抑或是嫉妒心,對李奇微的「拉鋸戰爭」頗多微詞。1951年3月15日,他在向美聯社發麥的一項聲明中,批評了停止第8集團軍向三八線挺進的做法,認為這是「對我們完成統一朝鮮使命」的損害。對此,艾奇遜評論說,「他(指麥克阿瑟)已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告知,這不是他的任務」,他已經超出了授權範圍。
此時的美國政府,經過與中朝軍隊半年的較量,已深感力不從心,企圖通過談判達到在戰場上實現不了的目的,只是在向志願軍提出什麼條件上還猶豫不決。1951年3月24日,正當白宮與盟國政府商談聲明文稿時,麥克阿瑟卻自行向中方發出了和談呼籲。而這項呼籲與其說是談判,不如說是最後通牒。他在呼籲中說:「如果聯合國決定放棄將戰爭限制在朝鮮的容忍態度,把作戰行動擴大到它(指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陸基地的話,那必將會使赤色中國面臨極大的危險。」
這一聲明使華盛頓大吃一驚,它直接違反了參謀長聯席會議12月6日頒布的訓令,即未經五角大樓事先批准,不得公開發表任何有關外交政策的聲明。麥氏的行為被認為是公然的抗上之舉,更有甚者,聲明的好戰語調會給人以這樣的暗示,即戰爭將要擴大。對於既定的談判策略來說,這無疑是個非常不合時宜和輕率的姿態。
聲明發表的當天,引起了世界輿論大嘩。白宮被動之極,杜魯門總統已經無法再發表他本人的旨在尋求停火的聲明了。杜魯門在其回憶錄中說:「我認識到我本人除了解除這位國家的戰場最高指揮官的職務外,沒有別的選擇。」

劉備心生貪 大意失下邳
劉備在下邳,徐州牧陶謙病死,州人因而遣使迎劉備為牧,劉備便欲前往。陳群勸阻說:「袁術勢力正強,你現在東入徐州,必然會與他興起戰事。你打不過他,徐州坐不住,與不去是一樣的。這還不算什麼,糟糕的是只要你一離開下邳,呂布必然起兵奪取,攻擊你的後路。到那時,你就連安身立命之處都沒有了。」劉備羨慕徐州的土地人口,便沒有聽陳群的話。他到了徐州後,果然與袁術興起了戰事,而呂布也果然襲擊了下邳,劉備大敗,悔恨不用陳群之言,只好帶兵到小沛韜光養晦,再待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