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縣朱自勸以寶應年亡。大歷三年,其女寺尼某乙,令往市買胡餅,充齋饌物。於河西見自勸與數騎賓從二十人,狀如為官。見婢歔欷,問:"汝和尚好在,將安之。"婢云:"命市胡餅作齋。"勸云:"吾此正復有餅。"回命從者,以三十餅遺之,("遺之"二字原缺,據明鈔本補。)兼傳問訊。婢至寺白尼,尼悲涕不食,餅為眾人所食。後十餘日,婢往市,路又見自勸,慰問如初。復謂婢曰:"汝和尚不了,死生常理,何可悲涕,故寄餅亦復不食。今可將三十餅往,宜令食也。"婢還,終不食。後十日,婢於市,復見自勸。問訊畢,謂婢曰:"方冬嚴寒,聞汝和尚未挾纊。今附絹二匹,與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還,以絹授尼。尼以一匹制褲,一留貯之。後十餘日,婢復遇自勸,謂曰:"有客數十人,可持二絹。令和尚於房中作饌,為午食。明日午時,吾當來彼。"婢還,尼賣絹,市諸珍膳。翌日待之,至午,婢忽冥昧久之,靈語因言客至。婢起只供食,食方畢,又言曰:"和尚好住,吾與諸客飲食致飽,今往已。"婢送自勸出門,久之方悟,自爾不見。(出《廣異記》)
【譯文】
吳縣朱自勸在寶應年中死亡,大歷三年,他的女兒在寺裡當一名尼姑,讓婢女去買胡餅,充當齋飯。婢女在河西看見朱自勸和幾個騎馬的隨從二十人,形狀好像做官的樣子,看見婢女就歎息起來,問:"你家和尚好嗎?你要去哪兒?"婢女說:"讓我買胡餅當齋飯。"朱自勸說:"我這正好還有餅。"回頭命令跟從的人:"把三十個餅給她,並代為問候。"婢女回到寺院向尼姑說了這件事,尼姑悲泣不吃,餅被眾人吃了。過了十幾天,婢女去買東西,路上又見到了朱自勸,慰問和第一次一樣,朱自勸又對婢女說:"你家和尚不明事理,死生是正常的道理,怎麼可以悲傷落淚呢?以前給她的餅也不吃,現在可把三十個餅帶去,應該讓她吃。"婢女回來,尼姑始終不吃。又過了十天,婢女在市上,又看到朱自勸,問候完畢,對婢女說:"正是冬天嚴寒,聽說你家和尚沒有棉衣,現在給你兩匹絹,給和尚做御寒的衣服。"婢女奉命拿回來,把絹給了尼姑。尼姑用一匹絹做了褲子,一匹絹留下存放起來。十多天後,婢女又遇到朱自勸,朱自勸對她說:"有幾十個客人,可以拿兩匹絹,讓和尚在房中做飯,當午餐。明天午時,我當去那裡。"婢女回去,尼姑賣絹,買了各種珍奇美食。第二天等待他們,到了午時,婢女忽然很久不省人事,顯靈傳語說客人到了。婢女立起地供神食,剛吃完,又說道:"和尚安好,我和各位客人飲食很飽,現在走了。"婢女送朱自勸出門,很久才醒過來,從此再沒看見朱自勸。
卷第三百三十九 鬼二十四
羅元則 李元平 劉參 閆敬立 崔書生 李則 陸憑 潯陽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