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沙門竺惠慶,廣陵人也,經行修明。元嘉十二年,荊揚大水,惠慶將入廬山。船至江而暴風忽起,同旅已得依浦,唯惠慶舫漂揚中江。風疾浪湧,唯待淪覆。惠慶正心端意,誦觀世音經。洲際之人,望見其舫,迎飆截流,如有數十人牽挽之者,逕到其岸,一舫全濟。(出《法苑珠林》)
【譯文】
南朝宋時僧人竺惠慶是廣陵人,明經而修行。元嘉十二年,荊揚發大水,惠慶將要入廬山,船到江中暴風忽起,他的同旅已經靠岸了,只有惠慶的船漂揚江中,風急浪湧,只等沉沒。惠慶正心正意,誦念觀世音經。岸邊的人,看見他的船。迎著暴風堵住急流,像有幾十個人拉著似的,一直到岸邊,一船的人全得救。
卞悅之 宋居士卞悅之,濟陰人也。作朝請,居在潮溝。行年五十,未有子息。婦為取妾,復積載不孕。將祈求繼嗣,發願誦觀音經千遍。其數垂竟,妾即有娠,遂生一男。時即元嘉十四年也。(出《冥祥記》)
【譯文】
南朝宋時的居士卞悅之,是濟陰人,住在潮溝。年已五十歲,沒有子女。婦人為他娶了妾,還是多年不孕,為求子嗣。發願念觀世音經一千遍。等一千遍將念完,他的妾就有了身孕,於是就生下一男。當時是元嘉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