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不許請隧》(《國語》)原文翻譯成現代文

作者或出處:《國語
古文《襄王不許請隧》原文:
晉文公既定襄王於郟,王勞之以地,辭,請隧焉。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足以供給神祇而已,豈敢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亦唯是死生之眼物采章,以臨長百姓,而輕重布之。王何異之有?今天降災禍於周室,余一人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其叔父實應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豈敢有愛也?」
「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創製天下,自顯庸也,而縮取備物,以鎮撫百姓,余一人其流辟於裔土,何辭之與有?若猶是姬姓也,尚將列為公侯,以復先王之職,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將自至。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與百姓何?何政令之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文公遂不敢請,受地而還。


《襄王不許請隧》現代文全文翻譯:
晉文公使周襄王在王城定位,襄王以土地酬勞他,晉文公推辭不受,請求死後賜以天子之禮隧葬。襄王不允許,說:「從前我們先王得到天下,劃定國都內外方圓千里的地方,作為甸服,以這些地方的田賦供奉上帝山川諸神的祭祀,準備百姓萬民的財用,防備有不來朝貢和其它意料不到的禍患。其餘的土地,用來平分給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使他們各有安寧的居處,以順應天地之道,不致遭遇到災害。先王哪裡得到什麼利益呢?王室內官不過九嬪,外官不過九卿,只夠用來供奉神靈而已,豈敢滿足和放縱聲色嗜欲,而擾亂各種法度?只有這死後和活著時的服飾器物上的色彩花紋,是用來監臨統率百姓,而顯示尊卑貴賤的差別的。此外,天子還有什麼不同的呢?現在上天降災禍於周室,我不過是替先王看守府庫的人,如果因我不才,有勞叔父,而將先王的隧葬大典頒賜給叔父,來獎賞對我個人的恩德,叔父定會表面接受而實際憎惡,並且非難我,其實我怎敢有所吝惜呢?」
「古人有句話說:『改換身上的玉珮,就要改變走路的樣子。』叔父如果能發揚光大偉大的德行,更換朝代姓氏,改變典章制度,創建統一天下的大業,顯示自己的功勞,然後採用天子擁有的一切典章制度,來安定百姓,那時,我將流放和躲藏到邊遠的地方,又有什麼話可說呢?如果叔父還是姬姓,就仍將列為公侯,恢復先王定下的職分,隧葬制度恐怕不能改變呢。希望叔父努力顯揚光明的德行,隧葬大典將會自行到來。我怎敢以個人之間的酬勞而改變前代的典章制度,來侮辱天下的人,我將怎樣去對先王與百姓?又怎樣去施行政令呢?如果不這樣,那末,叔父在自己的土地上行隧葬之禮,我又哪能知道?」晉文公於是不敢請求隧葬,接受了襄王賞賜的土地就回國了。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