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琴》(盧仝)原文及翻譯

風中琴
盧仝
系列:關於描寫月亮的古詩詞
風中琴

五音六律十三徽,龍吟鶴響思庖羲。
一彈流水一彈月,水月風生松樹枝。
註釋
  
1.,五音六律:泛指音樂,「十三徽」:指琴。「琴徽以貝殼為之,或以磁,或以金,數凡十三,中大,余以次遞小。近岳者為一徽,以次而下,近齦者為十三徽。」「琴面上有標示音位的十三個徽,象徵一年中的十二個月與四年一次的閏月。」
  
2.「龍吟鶴響:喻琴聲。思庖羲:。《廣雅》曰:「琴,伏羲所造,長七尺二寸而有五弦。」蔡邕《琴操》曰:「伏羲氏作琴,弦有五者,像五行也。」相傳庖羲是琴的製造者,所以人們在聽到這美妙的琴聲時,自然而然地聯想起庖羲。
賞析
  
《風中琴》作於何時,未能確切考證。首句起的平平,「五音六律」乃音樂的泛指,「十三徽」則點出是「琴」。「琴徽以貝殼為之,或以磁,或以金,數凡十三,中大,余以次遞小。近岳者為一徽,以次而下,近齦者為十三徽。」「琴面上有標示音位的十三個徽,象徵一年中的十二個月與四年一次的閏月。」所以,第一句是照應題目,點明演奏的樂器是琴。第二句把琴聲比作「龍吟鶴響」,「吟」聲低沉而「響」聲高亢,琴聲之起伏變化可知。龍和鶴都是能高翔於九天的生物,龍神秘莊嚴,鶴輕盈高蹈,所以以「龍吟鶴響」來形容琴聲,突出了琴聲所表現的意境之高遠。「思庖羲」是用典,到底為什麼而「思庖羲」,對詩歌的理解影響很大。庖羲,又名伏羲,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之祖」,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他有許多發明創造,對中華文化有著極為重大的貢獻。比如,庖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等等。對於這首詩而言,更重要的是,他還發明了琴。《廣雅》曰:「琴,伏羲所造,長七尺二寸而有五弦。」蔡邕《琴操》曰:「伏羲氏作琴,弦有五者,像五行也。」由琴曲的高妙而想起了它的發明者庖羲,似乎是一個非常自然的聯想,一方面有對演奏者高超演奏技巧的稱揚——因為庖羲並不僅是造琴的工匠,作為琴的發明者,推測他精於音律,擅長彈琴應該是可以成立的。另一方面,結合庖羲的身份、貢獻以及盧仝本身對中唐黑暗政治有不滿情緒,曾作《月食》詩以諷刺當時的宦官專權,朝廷兩度徵召都不願出仕,似乎亦隱約有對遠古清明政治的悠然神往之意。但,詩人對此只是點到即止,留下了空白讓讀者去補充想像。三、四兩句從聽者的角度繼續寫琴聲所引發的審美感受。「一彈流水一彈月」是此詩中被後人引用最多的句子,有人甚至把它與杜甫的「半入江風半入雲」湊成了一副集句聯。我認為,這一句表現了聽者與演奏者的「會心」。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盧仝此句正用此意,由琴聲而想到演奏者志在「流水」,志在「明月」。「流水」與「明月」兩個意象的疊加,很自然地營造了一派寧靜、清幽、恬淡、深遠的意境。「水月風生松樹枝」是緊承上句的進一步發揮,在水與月之外又加上拂過松樹的夜風,在聽覺、視覺之外,更調動了觸覺,表現出琴聲所帶來的清冷的感受。早在盧仝之前,唐詩人劉長卿的《彈琴》詩中亦有類似描寫:「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盧仝或受其影響也未可知。
  
中國的古琴主要為文人雅士的樂器,追求的是恬逸、閒適、虛靜和幽遠的境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況》形容這種境界為:「迂迴曲折,疏而實密,抑揚起伏,斷而復聯,此皆以音之精義,而應乎意之深微也。」這種境界的落實則為「深山邃谷,老木寒泉」;「山靜秋鳴,月高林表」;「松風遠拂,石澗流寒」;「山居深靜,林木扶蘇」。這似乎亦可作為盧仝《風中琴》的註解。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