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放鶴亭記
蘇軾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選
蘇軾 放鶴亭記
【原文】
熙寧十年秋1,彭城大水2,雲龍山人張君天驥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於陂田,或翔於雲表;暮則傃東山而歸3,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僚吏,往見山人,飲酒於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4,未可與易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詩》曰:『鶴鳴於九皋5,聲聞於天。』蓋其為物,清遠閒放,超然於塵垢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作《酒誥》6,衛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後世。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閒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於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7:「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婉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於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餘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註釋】
1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
2彭城:徐州。
3傃:向。
4南面:古之帝王皆坐北面南稱尊。
5九皋(ɡāo):深澤。
6《酒誥》:《尚書》篇名。
7欣然:張口而笑的樣子。
【譯文】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秋天,彭城一帶爆發洪水,大水已淹至雲龍山人張君所居住的草堂大門一半高的地方。第二年春天,洪水才退落而去,雲龍山人即向東遷居至東山的山腳下。他登上高處眺望,尋得一處景致奇異的地方,就在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周圍的山勢,山岡大嶺四面圍攏,隱約像一個大圓環,而惟獨在西面有個缺口,山人的亭子就恰好建在這個缺口上。每年春、夏相交之際,山草樹木,接天而生;秋、冬之時,清亮的月光,潔白的雪花,使得大地銀裝素裹,千里一色;而在颳風、下雨、天陰、天晴的日子裡,其景色更是瞬息萬變。山人有兩隻鶴,甚為馴服,又很會飛,每天清早,山人在亭上向西山缺口處放鶴,任憑仙鶴飛翔。仙鶴或站立在池塘邊、田野上,或飛翔於層雲之外,傍晚則向東山飛回,因此山人便給亭子起名為「放鶴亭」。
彭城郡守蘇軾,時常帶領幕僚賓客前去看望雲龍山人,在這座亭子上隨意飲酒,感到很快樂。蘇軾斟了杯酒對山人說:「您知道隱居的樂趣嗎?即使一國的皇帝,也是不能交換的。《易經》上說:『仙鶴在陰暗的地方鳴叫,雛鶴在旁邊應和著。』《詩經》上說:『仙鶴在幽深的沼池鳴叫,它的聲音傳到了天上。』大概是因為仙鶴的性情清高曠遠、悠閒安逸,好像超乎塵世之外,所以《易經》《詩經》的作者把它比作有才有德的人。隱居的有德之士,與仙鶴親近、嬉戲,應該是與性情有益而無損的,然而戰國時衛懿公十分喜好鶴卻喪失了自己的國家。周公作《酒誥》的文章,衛武公作引以自戒的詩篇《抑戒》,都認為荒廢事業、惑亂性情、敗壞禍亂國家的,沒有比酒更厲害的,然而魏晉時的劉伶、阮籍等人,卻因飲酒保全了名節,從而名傳後世。唉!朝廷中的帝王,即使如性情清高曠遠、悠閒安逸的鶴,也不能喜好,而喜好它們便喪失了國家。然而隱跡山林遠離塵世的人,即使是像酒那樣最能荒廢事業、迷惑性情、敗壞禍亂國家的東西,卻不能對他們構成危害,更何況那性情美好的仙鶴呢?由此看來,朝廷上的帝王與山林中的隱士之間的快樂,是不能相提並論、同日而語的啊!」
山人高興地笑著說:「真有這樣的道理嗎?」於是我便作了放鶴、招鶴的歌,道:「仙鶴從西山的缺口一飛而去,在高空中翱翔,向下尋視可供棲息的地方。翻身而下收起翅膀,彷彿將要棲止,不知看到了什麼,忽然又矯健地展開翅膀一飛沖天。整天獨自在澗溪、山谷間來往,嘴啄著青色的苔蘚,足踩著潔白的山石。」「仙鶴歸來啊,飛回東山的北面,那下邊有個人啊,頭戴著黃冠,足穿著草鞋,身披葛布衣在那裡彈琴。他吃自己親自耕種而收穫的糧食,把剩餘的餵給了仙鶴。仙鶴回來吧,快回來吧,西山那個地方不能長久地停留。」
【評析】
放鶴亭是「雲龍山人」張天驥在宋神宗元豐元年所建。雲龍山人在此養了兩隻鶴,故名「放鶴亭」。蘇軾任徐州知州時與他結為好友,本文即寫於這一時期。文章描寫了作者與雲龍山人的游宴之樂,描繪了山中的景色,讚美了隱逸生活的樂趣,也寄托了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