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謝鐸傳》
謝鐸,字鳴治,浙江太平人。天順末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預修《英宗實錄》。性介特,力學慕古,講求經世務。
成化九年校勘《通鑒綱目》,上言:‚今天下有太平之形,無太平之實,因仍積習,廢實徇名。曰振綱紀,而小人無畏忌;曰勵風俗,而縉.紳.棄廉恥。飭官司,而污暴益甚;恤軍民,而罷敝益極。減省有制,而興作每疲於奔命;蠲免有詔,而征斂每困於追呼。賞竭府庫之財,而有功者不勸;罰窮讞覆之案,而有罪者不懲。是則誠可憂也。願陛下以古證今,兢兢業業,然後可長治久安,而載籍不為無用矣。帝不能從。
時塞上有警,條上備邊事宜,請養兵積粟,收復東勝、河套故疆。又言:今之邊將無異晚唐債帥敗則士卒受其殃捷則權豪蒙其賞且克侵軍餉辦納月錢三軍方怨憤填膺孰肯為國效命者語皆切時弊。秩滿,進侍講,直經.筵.。遭兩喪,服除,以親不逮養,遂不起。
弘治初,言者交薦,以原官召修《憲宗實錄》。三年擢南京國子祭酒。明年謝病去。家居將十年,薦者益眾。會國子缺祭酒,部議起之。帝素重鐸,擢禮部右侍郎,管祭酒事。屢辭,不許。時章懋為南祭酒,兩人皆人師,諸生交相慶。居五年,引疾歸。
鐸經術湛深,為文章有體要。兩為國子師,嚴課程,杜請謁,增號捨,修堂室,擴廟門。置公廨三十餘居其屬;諸生貧者周恤之,死者請官定制為之殮。家居好周恤族黨,自奉則布衣蔬食。正德五年卒。贈禮部尚書,謚文肅。
(節選自《明史·謝鐸傳》)
謝鐸,字鳴治,浙江太平人。天順末年進士。改為庶吉士,授官編修,參與修纂《英宗實錄》。性格孤高,不隨流俗,致力學習欽慕古人,追求經國濟世的本領。
成化九年校勘《通鑒綱目》,上疏給皇帝說:「如今天下有太平的表象,卻沒有太平的實質,沿襲舊的習慣,廢除實際只追求名聲。說是整頓綱紀,可是小人卻沒有畏懼忌憚;說是勉勵風俗,可是官員們卻拋棄廉恥。整飭官吏,可是貪污暴虐更加厲害;撫恤軍民,可是疲勞困敝更加嚴重。減少有制度(規定),而興建總是疲於奔命;有詔令免除,而徵收常常被吏胥上門催租逼服徭役困住。賞賜用盡府庫的財物,而有功勞的人得不到激勵;懲罰窮盡所有審判的案件,有罪的人卻得不到懲罰。這確實是令人擔憂的。希望陛下以古鑒今,整天小心謹慎戰戰兢兢,這樣以後就可以長治久安,歷史就不會沒有用了。」皇帝沒有聽從。
當時邊境有警報,謝鐸上疏分條陳述邊防事宜,請求朝廷養兵積糧,收復東勝、河套舊疆。還說:「現在的邊防將領,與晚唐債帥沒有區別。失敗了那麼士卒就會遭殃,勝利了權貴豪強就得到賞賜。而且剋扣軍餉,收繳月錢,軍隊正怨憤填膺,誰願意做為國效力的人呢?」這些話都切中時弊。任期滿,進升為侍講,擔任經筵講官。遇到兩喪,服喪期滿,因為親得不到奉養,於是不出任官職。
弘治初年,言官交相推薦,以原職召回修纂《憲宗實錄》。三年,升任南京國子監祭酒。第二年因病辭官離開。閒賦在家將近十年,推薦他的人更多。正逢國子監缺祭酒,朝廷各部內決定重新任用他。皇帝向來看重謝鐸,就提拔他為禮部右侍郎,管理祭酒事務。他屢次拒絕,沒有得到允許。當時章懋任南京國子監祭酒,兩人都是老師,學生們相互慶賀。過了五年,托病辭官回家。
謝鐸經學精通,寫文章符合體制規範。兩次擔任國子師,嚴格課程,杜絕私人請托,增加學舍,修建堂室,擴建廟門。安排辦公場所三十多間房讓他的下屬使用;貧困的生員就周濟體恤他們,生員死了就請示官府確定儀制給他們殮葬。閒賦在家時喜歡周濟體恤聚居的同族親屬,待自己卻是布衣蔬食。正德五年去世。追贈他為禮部尚書,謐號文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