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蘇轍)原文及翻譯

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選
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

【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漢沔1,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2,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捨3,濤瀾洶湧,風雲開闔;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捨,皆可指數4,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5,周瑜、陸遜之所馳騖6,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台之宮7,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風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收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哉也哉!

【註釋】
1漢沔(miǎn):漢水和沔水。漢水上游稱漾水;至陝西沔縣一段又稱沔水;東經褒城,納褒水,始稱漢水。
2齊安:舊郡名,即黃州。
3一捨:三十里。
4指數:指點計算。
5睥睨:斜視的樣子。此指傲視對方,相互爭雄。
6馳騖:逐戰。
7宋玉、景差:楚國以辭賦見長的文學家。蘭台:楚國宮苑,故址在今湖北鍾祥。

【譯文】
長江流出西陵峽,開始進入平坦的曠野,江流變得奔放寬闊起來。在南匯合了沅水、湘江,在北接納了漢江、沔水(漢江的北源稱沔水,西源稱漢水),水勢更加盛大。到了赤壁之下,江流浸蝕兩岸,猶如大海一樣寬闊。清河(今屬河北省)張夢得君貶官後居住在齊安(即黃州),他在住處的西南邊建了一座亭子,用以觀覽長江橫流浩翰的勝景,我的哥哥蘇軾(字子瞻)給它起名為「快哉」。
從亭上所能看到的,南北之間有百餘里,東西之間約三十里。長江波濤洶湧,時而風起雲湧,時而風靜雲消;白天則有舟船往來於眼前,晚上可聽魚龍在亭下悲鳴;景致變化迅疾,動人心魄,驚人眼目,使人不能長時間地觀看。如今我能坐在亭子間的案幾上觀覽,只要一抬頭就盡可以看個夠。向西望去,武昌一帶的山脈,山岡丘陵,高低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煙霧消散,紅日東出,漁夫、樵客的屋舍,都歷歷在目,舉手可數。這就是把亭子起名為「快哉」的原因吧。至於那江中長長的沙洲沿岸,故城的廢墟,曹操、孫權曾經窺視謀取的地方,周瑜、陸遜曾經馳騁才華的場所,他們的風流遺跡,也足使一般世俗之人快慰啊。
從前宋玉、景差陪伴楚襄王在蘭台宮遊玩,有陣清風忽然吹來,楚襄王迎風敞開衣襟,說:「這風真令人痛快啊!大概寡人和百姓們可共同享受吧?」宋玉回答說:「這僅是大王獨享的雄風罷了,老百姓怎能與您共同享有呢?」宋玉說的話包含有諷諫的意思。風並沒有雄雌的分別,而人卻有得志不得志的不同。楚襄王所感到的快樂,老百姓所感到的憂愁,只是人的境遇不同造成的,與風有什麼關係呢?
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假使他心中有不得意的地方,那麼到哪裡會有快樂呢?假使他心中坦然自安,不以外物的影響而傷害到性情,又到哪裡不會快樂呢?如今張君不以貶謫異鄉為愁苦,利用辦理公務之後的閒餘時間,而在山水之間盡情享樂,這其中應有超過常人的地方。即使讓他生活在茅草編成的門戶、甕片做成的窗子那樣艱苦的環境中,他也不會有不快樂的,更何況是可於長江中的清流中洗濯,能在西山上盡情觀賞悠悠的白雲,從而讓耳目充分地感受美好的景色,從中來自求安適呢!如果不是這樣,那麼連綿的山脈,幽深的峽谷,一眼望不到邊的森林,古老的樹木,清風在其間迴盪,又有明月照臨,這些景物都是令文人志士悲傷甚至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怎麼能從中看到什麼快樂呢!

【評析】
元豐二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蘇轍因上書替蘇軾辯解也遭到貶謫。與蘇軾同樣謫居在黃州的張夢得於元豐六年在住所西南建了一座亭子,蘇軾將其命名為「快哉亭」。本文描寫了三個人,即張懷民、蘇軾和作者自己,他們的共同之處是都處於被貶中。文章讚揚了身處逆境時曠達樂觀的精神,也流露出失意和不平之情。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