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末,金壇縣丞王甲,以充綱領戶稅在京,於左藏庫輸納。忽有使者至庫所云,王令召丞。甲倉卒隨去。出城行十餘里,到一府署。入門,聞故左常侍崔希逸語聲。王與希逸(「希逸」原作「崔希」,據明鈔本改)故三十年,因問門者,具知所以。求為通刺,門者入白。希逸問此人何在,遽令呼入,相見驚喜。謂甲曰:「知此是地府否?」甲始知身死,悲感久之。復問曾見崔翰否?翰是希逸子。王云:「入城已來,為(明鈔本「為」作「在」。)開庫司,未暇至宅。」希逸笑曰:「真輕薄士。」以死生易懷,因問其來由。王云:「適在庫中,隨使至此,未了其故。」有頃,外傳王坐。崔令傳語白王云:「金壇王丞,是己親友,計未合死。事了,願早遣。時熱,恐其捨壞。」王引入,謂甲曰:「君前任縣丞受贓相引。」見丞著枷,坐桐樹下。問云:「初不同情,何故見誣?」丞言受罪辛苦,權救倉卒。王云:「若不相關,即宜放去。」出門,詣希逸別。希逸云:「卿已得還,甚善。傳語崔翰,為官第一莫為人作枉,後自當之,取錢必折今生壽。每至月朝十五日,宜送清水一瓶,置寺中佛殿上,當獲大福。」甲問此功德雲何,逸云:「冥間事,卿勿預知,但有福即可。」言畢送出,至其所,遂活。(出《廣異記》)
【譯文】
唐玄宗開元末年,金壇縣丞王甲,因管理運送貢品和稅收而到京城,他正在左藏庫中輸出納入時,忽然有使者到庫房說,閻王命令召縣丞,王甲倉促隨去。出城走了十多里,到了一處官府,進門聽到已死去的左常侍崔希逸的語聲。王甲與希逸有三十年故交,因此問看門的人,便都知道了全部事由。求看門的通報,看門人進去說了。希逸問此人在哪?便急忙叫他進去,二人相見驚喜。希逸對王甲說:「知道這是地府不?」王甲才知自己身死,悲傷了很久。希逸又問見到崔翰了沒有,崔翰是希逸的兒子。王甲說:進入京城後就忙碌庫中事務,沒有時間到你家。」希逸笑說,你真是一輕薄自己的人,生死都沒改變。又問他怎麼來的,王甲說:「我正在庫中,隨使到了這裡,不知原因。」過了一會兒,外面傳話閻王已入座,崔希逸便叫人傳話告訴閻王說,「金壇王丞是我的親友,計算他不應該死,事完後,願早送他回去,天熱,恐怕他的身體腐爛。王甲被領進去,閻王對王甲說,你的前任縣丞說你貪贓才把你帶到這裡。看見前縣丞戴著枷,坐在院中樹下。王甲問他,我們的情況不同,你為什麼誣告我?」縣丞說受罪太苦,想辦法解救自己,倉促說出了你。閻王說:「若和他沒關係,就應放他回去。」出門後到崔希逸處告別,希逸說:你已經能回去了,很好。你告訴崔翰,為官第一件事是別冤枉別人,以後自己適當而為,貪不義財必然折壽,每到初一、十五,用一瓶清水置寺中佛殿上,就能得到大福。」王甲問這種功德叫什麼意思,希逸說:「陰間的事,你不要預先知道,只要有福就行。」說完送出王甲,王甲到家便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