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林寺》
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1,歷東西二林2,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3。
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時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4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輩歎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5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序。
(選自《全唐文》,有刪減)
[注] 1遺愛草堂:白居易貶江州後,在廬山遺愛寺自己營建的草堂。2東西二林:指東林寺、西林寺。後文的「化城」指化城寺。3海東人:新羅國人,新羅國地處朝鮮半島。4聚落:村莊。 5迨(dai):等到。
我和河南人元集虛、范陽人張允中……共十七人,從遺愛草堂出發,經過東林寺與西林寺,到達化城寺,在峰頂休息後,又登上香爐峰,後在大林寺住宿。大林寺路遠又荒涼,(所以)人們很少到這裡。寺院的周圍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樹,清瘦的竹子。寺中僅有木板屋與木器,寺僧都是海東人。
因山高地深,所以節氣來得很遲。當時已是初夏四月,(而這裡)還像正月、二月的天氣,山上的桃樹剛開花,澗中水草還很短小;人物風俗氣候與平地村落都不相同。剛來十分驚訝,如同到了另一個世界。因而隨口賦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然後遍覽寺壁,看到郎中蕭存、魏弘簡,補闕李渤三人的姓名與文句。於是對元集虛等感歎道:此地的風景實在是廬山第一境。由驛路到山門,也不到半天的路程,但是自從蕭存、魏弘簡、李渤遊覽後,到今天將近二十年,寂寞得竟無人問津。唉!可見名利誘惑人到了何等程度啊!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