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知分》全文翻譯

呂氏春秋·知分》
原文
    達士者,達乎死生之分。達乎死生之分,則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與崔杼盟而不變其義。延陵季子,吳人願以為王而不肯。孫叔敖三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憂。皆有所達也。有所達則物弗能惑。
    荊有次非者,得寶劍於干遂,還反涉江,至於中流,有兩蛟夾繞其船。次非謂舟人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能兩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於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聞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棄劍者,其次非之謂乎?」
    禹南省,方濟乎江,黃龍負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禹仰視天而歎曰:「吾受命於天,竭力以養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憂於龍焉?」龍附耳低尾而逝。則禹達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廢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窮屈匱,有充實達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聖人不以感私傷神,俞然而以待耳。
    晏子與崔杼盟。其辭曰:「不與崔氏而與公孫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飲血,仰而呼天曰:「不與公孫氏而與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說,直兵造胸,句兵鉤頸,謂晏子曰:「子變子言,則齊國吾與子共之;子不變子言,則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獨不為夫詩乎!《詩》曰:『愷悌君子,求福不回。』嬰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賢者,不可殺也。」罷兵而去。晏子之僕將馳,晏子撫其僕之手曰:「安之!毋失節!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謂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舉措者不得與焉。故國士以義為之決而安處之。
    白圭問於鄒公子夏後啟曰:「踐繩之節【1】,匹士之志,三晉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處於晉,而迭聞晉事。未嘗聞踐繩之節、匹士之志,願得而聞之。」夏後啟曰:「以為可為,故為之;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為不可為,故釋之;釋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後啟曰:「生不足以使之,則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則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賢主使不肖以賞罰,使賢以義。使其下也必義,審賞罰,然後賢不肖盡為用矣。
(取材於《呂氏春秋知分》)
註:【1】踐繩之節:正直之士的節操。

譯文
    通達事理的人,通曉死生之義。通曉死生之義,那麼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所以,晏子與崔杼盟誓時,而不改變自己遵守的道義。延陵季子,吳國人願意讓他當王而他卻不肯當。孫叔敖幾次當令尹並不顯得高興,幾次不當令尹也並不顯得憂愁。這是因為他們都通曉(義理)啊。通曉(義理),那麼外物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楚國有一個叫次非的人,在干遂那得到了一把寶劍。他回來的時候坐船渡長江,到了江心,有兩條蛟龍從兩邊纏繞住他乘坐的船。次非對船工說:「你是否見到過兩條蛟龍纏繞住船,龍和船上的人都能活命的?」船工說:「沒有見過。」次非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寶劍,說:「我至多不過成為江中的腐肉朽骨罷了,如果丟掉寶劍能保全自己,我哪裡會捨不得寶劍呢!」於是跳到江裡去刺殺蛟龍,殺死蛟龍後又上了船,船裡的人全都得以活命。孔子聽到這事以後說:「好啊!不因為將成為腐肉朽骨而丟掉寶劍的,大概說的就是次非吧!」
    禹到南方巡視,在渡江的時候,一條黃龍把他所乘的船馱了起來。船上的人都大驚失色。禹仰臉朝天感慨地說:「我從上天接受使命,盡力養育人民。生,是事物固有的特點;死,是命中注定。我對龍有什麼害怕的呢?」龍伏下耳朵垂下尾巴游開了。這樣看來,禹是通曉死生之義的。
    天本來就有衰微、虧缺、毀棄、隱伏,有興盛、盈餘、聚積,生息;人也有困頓、窘迫、貧窮、匱乏,有充足、富饒、顯貴、成功。這些都是天包容萬物的原則。古代的聖人不因自己的私念傷害神性,只是安然地對待罷了。
    晏子與崔杼盟誓。崔杼的誓詞說:「不親附崔氏而親附齊國公室的人,必遭禍殃!」晏子低下頭含了口血,仰起頭向上天呼告說:「不親附齊國公室而親附崔氏的人,必遭禍殃!」崔杼很不高興,用矛頂著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頸,對晏子說:「如果你改變你說的話,那麼我可以與你共同享有齊國;如果你不改變你所說的話,那麼現在就是你生命終結的時刻了!」晏子說:」崔子,你難道沒有學過《詩》嗎?《詩》中說:『和悅近人的君子,不以邪曲求福。』我難道能夠以邪曲來求福嗎?你考慮考慮這些話吧!」崔杼說:「這是一個賢德的人,不可以殺死他。」於是崔杼撤去兵器離開了。晏子的車伕要趕馬快跑,晏子按著車伕的手說:「安穩點,不要失去常態!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會死。」晏子可以說是懂得天命了。天命啊,是不知為什麼會這樣但最終卻這樣了。靠耍聰明來做事的人,是不能領會這些的。因此國家傑出的人,按照義的原則決斷,安然地對待它。
    白圭向鄒公子夏後啟問道:「正直之士的節操,平民百姓的志向,三家分晉的事情,這些都是天下最傑出的。因為我住在晉國,所以屢次聽到晉國的事情,不曾聽到過正直之士的節操、平民百姓的志向,希望能聽您說一說。」夏後啟說:「認為可以做,所以就去做,做了,天下誰都不能禁止他。認為不可以做,所以就不去做,不去做,天下誰都不能夠驅使他。」白圭說:「利益也不能驅使他嗎?威嚴也不能禁止他嗎?」夏後啟說:「就連生存都不能夠用來驅使他,那麼利益又怎麼足夠用來驅使他呢?連死亡都不足夠用來禁止他,那麼禍害又怎麼足夠用來禁止他呢?」
    因此,聖明的君主用賞罰役使不肖之人,用道義運用賢德之人。賢明的君主自己的臣屬一定要根據道義,慎重地施行賞罰,這樣之後,賢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為自己所使用了。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