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位盛危至 德高謗興
【原文】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來。
【譯文】
一個人的爵祿官位不可以太高,如果太高就會使自己陷於危險狀態;一個人的才幹本身不可以一下子都發揮出來,如果都發揮出來就會由於江郎才盡而陷於沒落狀態;一個人的品德行為不可以標榜太高,如果太高就會遭到無緣的譭謗和中傷。
【解說】
古代開國功臣多被殺,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不能急流勇退。漢初二傑,「蕭何系獄,韓信誅夷」,只有「子房托於神仙」。其實,在其他事上同樣應該知道進退深淺。人和人在一起,因利益之爭,因嫉妒之心,因地位之懸,因才能之交,都有可能產生矛盾,所以做人處事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尺度。
【例解】
秦皇興土木 役民又勞眾
秦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不顧經過長期戰爭秦始皇的破壞,廣大人民對於休養生息、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的迫切要求,繼續以無休止的徭戍役使人民,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因而使秦朝的社會矛盾日益加深。
早在兼併六國時,每當秦軍攻滅一國,秦始皇即令繪製該國宮殿的圖樣,並在咸陽北阪上大興土木,仿照各國宮殿的式樣修建。當時在渭水北岸,從雍門以東,直至涇水、渭水一帶,建成無數的宮殿。全國統一後,秦始皇對咸陽宮加以擴建。在渭水南岸修建信宮,形成渭水南北,宮觀殿屋星羅棋布,遙遙相對,復通甬道縱模交錯,綿連不斷的景象。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一座規模更加宏偉的朝宮,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又破土動工了。這就是為歷代文人墨客所傾倒的阿房宮。阿房宮又名阿城,是朝宮的前殿,因作宮於阿房故名。故址在今西安三橋鎮南,阿房村及古城村一帶。阿房宮東西寬五百步,南北長五十丈,庭中能容納上萬人,下面可以豎立五丈的大旗。據《三輔黃圖》載:「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餘里。」已建成的離宮別館依山跨谷,輦道閣道逶迤相屬,工程之浩大可謂前無古人。據司馬遷記述,當時「關中計言三百,關外四百餘」(《史記·秦始皇本紀》),這就形成以咸陽為中心,遍及渭水南北,函谷關內外的宮殿群。秦始皇廣治宮室,耗費無數,後果只能是勞民傷財。
秦始皇不僅生前窮奢極欲,還要為死後安排豪華的享受。秦始皇為了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墓,徵用刑徒七十餘萬人,並從巴蜀、荊楚等地調運各種建築材料,途中轉輸十分艱難。他在即位之初,開始預建陵墓,即驪山墓。據載陵墓高五十餘丈,周圍五里多,墓內修築宮觀殿宇,陳設各種奇器珍寶。經考古調查及發掘,現陵墓陵丘高四十三米,基身設有內外兩城,內城周長「兩千五百多米」,外城周長近六千三百米。在陵東側發掘出三個兵馬俑葬坑,總面積為兩萬多平方米,出土陶俑及陶馬「約六千餘件」,形狀與真人真馬相仿。兵馬俑坑的佈置,是按軍陣場面排列的,體現了當年煊赫的軍威。然而未等驪山陵墓全部完成,這位始皇帝便死於東巡途中。
輕信奸讒言 險失棟樑材
唐高祖武德年間,天下大勢盡入唐朝之手。但武德初,仍有王世充、竇建德等力量居於中原一帶。唐高祖李淵派次子李世民率軍掃平這些割據勢力,每每捷報傳來,李淵十分高興,對李世民也越來越信任,封賞越來越高,但也有不分是非,斥責李世民的時候。
李世民攻打王世充,圍困洛陽很久,終於使王世充被迫投降,以保全性命。李世民進入洛陽城,下令封閉府庫,等待高祖派人來清點接收。高祖便派了貴妃等若干人馬來洛陽接收宮儲殿藏,以及宮女,但李世民負責全城的大小事務,貴妃便向李世民索取珍奇珠寶,並且為自己的軍中家屬請功求官。李世民卻對她說:「洛陽行宮中寶物奇珍都屬大唐,要一一登記在冊之後往朝中報告,並交由朝廷處理,我不能私自授人。官職功勞更加應該給那些有功負傷的將士,沒有軍功的不能授予。」對李世民的婉言謝絕,貴妃等人十分生氣。李世民又因為皇室淮安王李神通攻打洛陽立下赫赫戰功,賞賜給他幾十頃田地,以示對他的功勞十分肯定。這些田地十分肥沃,張婕妤的父親相中了,也要得到這些地,他向張婕妤訴說了要求,請女兒去向李淵要。高祖不明緣由,便下詔賞給他。而李神通因為受李世民賞在先,不肯答應。張婕妤對高祖說:「您已經下詔賞田給我父親,秦王李世民違抗詔旨,將它給了李神通,您可要為我父親作主。」高祖大怒,斥責李世民說:「你秦王的命令現在比我的詔書還強嗎?你竟敢私自作主亂賞田地!」李世民十分恐懼,又無可奈何。
高祖又對裴寂說:「李世民長期統兵征戰,下命令自作主張習以為常了,不聽我的話了。」尹德妃的父親倚勢驕橫,唆使家奴將秦王府的杜如晦扯下馬來,暴打一頓,並加以凌辱!還告到高祖那說秦王縱容部下對他家的人施暴。高祖越發對李世民生氣,幾次要降他的職,只是考慮到李世民的指揮才能才沒有這樣做,但他的不辨忠佞已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