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宗典籍《六祖壇經》10.【付囑品第十】文言文全篇翻譯

壇經 ◎付囑品第十

【原文】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嗔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譯文】
有一天,慧能大師叫來門徒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對他們說:「你們和其他人不一樣,等到我圓寂以後,你們要成為一方的禪宗領袖,我現在教授你們怎樣宣講佛法,以不失去本教的宗旨。講佛法時,先要舉出三科法門,運用三十六相對法,這樣就能自如地講說,說一切法門,都不要離開本性。假如突然有人向你提問,回答時要語義雙關,都要用相對法,來和去互為因果,最終連來和去相對二法也要予以消泯,不執著任何一面。」「所謂三科法門,就是指陰、界、入。陰是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入指的是十二入,就是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和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就是六塵、六門和六識的合稱。自己的本性中能包含萬種佛法,名叫含藏識。如果心中產生了思量,就是轉識。這時就會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像這樣的十八界,都是從自己的本性中發生和運用的。自己的本性如果邪惡,就會產生十八種邪見;自己的本性如果正派,就會產生十八種正見。如果用惡念那就是眾生的行為,如果用善念那就是佛的行為。這種運用從何而來?是從自己的本性中來的。」「外界的相對,有無情五對:天與地相對,日與月相對,明與暗相對,陰與陽相對,水與火相對,這就是五對。現象語言有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這是十二對。從自己的本性發生作用的有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嗔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這就是十九對。」大師說這三十六種相對的法則,如果會用,就能用其本質貫穿一切經法,就能自如運用,不生偏執。

【原文】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雲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

【譯文】
(大師還說:)「用自己的本性和別人交談時,要能對外則面對表相而又離開表相,對內則面對空無又離開空無。如果完全執著於表相,就會增長邪見;如果完全執著於空無,就會增長無明。完全執著於空無的人就會誹謗佛經,甚至說一切皆空,不需要用文字。既然不需要用文字,人也就不應該使用語言了,因為這語言,就是文字的表相。這種人又說,直道不立文字。但這『不立』兩個字,本身也是文字。看見別人有所論說,就誹謗他是執著於文字。你們要知道這是自己迷惑且不說,還要誹謗佛經,不要誹謗佛經,那樣犯的罪孽是不可計量的。如果執著於外在的表相,並以此來追求佛法的真諦,或者到處建立法壇道場,大談有和無的對錯與否,像這樣的人,就是經歷多少劫數也不會認知自己的佛性。要依照佛法修行,但又不要對佛經及各種事物都不思考,而導致佛性的窒息妨礙。如果僅僅聽一些說教而不實踐修行,那就讓人反而產生邪念,因此要依佛法修行,又不要滯留在事物的表相。你們如果覺悟這一點,照這樣來講說佛法,照這樣來修行,照這樣來實踐,就不會偏離本宗的宗旨。」「如果有人向你們請教佛法教義,他問有你就回答無,他問無你就回答有,他問凡你就回答聖,他問聖你就回答凡,要從相對的兩個方面互為因果,就能從中產生出正確的見解。如果採用一問一答,其餘的問題以此類推,就不會違背真理。假設有人問,什麼叫暗?就回答說,明是原因,暗是機緣。明沒有了就出現了暗,是以明襯托出了暗,以暗襯托出了明,這樣你來我去互為因果,自然就使佛教的正確見解呈現出來。其餘的問答都以此類推。你們日後傳授佛法,照此代代相授,不要偏離本宗之宗旨。」

【原文】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1,延和七月2,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師云:「神會小師3,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何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若吾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作偈,偈曰:「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沾洽,悉皆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註釋】
1太極元年壬子:太極是唐睿宗的年號,太極元年是公元712年,那一年的農曆紀年是壬子。
2延和七月:延和也是唐睿宗的年號,公元712年五月以前為太極,五月以後改號延和,說到七月故名延和七月。
3小師:受了具足戒還沒有滿十年的僧人稱小師,也是師傅對弟子的稱呼。

【譯文】
大師在太極元年,歲在壬子,延和七月,讓門徒們去新州的國恩寺建塔,並督促盡早完工。第二年夏末塔落成。這年七月一日,大師召集門徒們說:「我到了八月,就要離開人世,你們要有什麼疑難問題,趁早來問,我還能為你們解疑答難,讓你們的迷惑得以消除。我走了以後,再沒有人教導你們了。」法海等門徒聽了後,都哭泣起來。只有神會,不動聲色,也沒有哭泣。大師說:「神會小師,只有你達到了無善無不善,毀譽不驚,哀樂俱不動心,其他人都沒有達到。你們在山裡修行了好幾年,到底修得什麼佛道呢?你們現在悲哀哭泣,是為誰感到憂傷呢?如果擔憂我不知何往,我自己是知道我要到什麼地方去的。如果我不知道我去哪兒,也就不會預先告訴你們了。你們悲哀哭泣,是因為不知道我將去哪兒,如果知道我的去處,就不應該悲哀哭泣。佛法的本質本來就是講究既沒有生也沒有死,既沒有去也沒有來。你們都坐下,我給你們念一篇偈語,名叫《真假動靜偈》。你們記誦這篇偈語,就會和我心心相印,照它修行,就不會失去本門的宗旨。」眾位僧人都向大師行禮,請求大師作偈語。這篇偈語說:「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當時眾門徒聽了偈語後,大家都禮讚不已,體會了師父說的微言大義。各自都收攝浮躁心情,依照佛法修行,再不敢有所爭執了。大家知道大師不會久留世間了,首座法海又向大師叩問:「和尚圓寂以後,衣牧女獻糜缽教法將交付給什麼人?」大師說:「我從在大梵寺講說佛法開始,一直到今天,講說的內容被世上抄錄流行,名叫《法寶壇經》。你們要謹遵這部經典,代代相傳,超度眾生。只要依據這部佛經修行,就是正確的佛法。我現在為你們講說佛法,不再傳授袈裟了。因為你們信仰的根基已經很牢固,不再有任何動搖,可以擔當弘法大任。根據先祖達摩大師傳授偈頌的意思,袈裟也不應該再傳下去了。那首偈語說: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大師又說:「各位善知識,你們要各自清淨自己的心,聽我講說佛法:要想成就佛法,必須通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如果能夠在任何處境都不執著於表面現象,不對那種表面現象產生憎愛之情,也沒有取此捨彼的傾向,不考慮利益得失等事情,總是安閒寧靜,超然淡泊,這就叫一相三昧。如果能在一切情況下,無論行、住、坐、臥,都能保持一種純潔正直的心境,那麼你的心就是一個永恆的道場,真正的淨土世界,這就叫一行三昧。如果一個人具有這兩種三昧,就像土地中播下了種子,在地底發育,破土而出繼續生長,最後成熟結果。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的道理,也是如此。我現在講說佛法,好像及時春雨,普遍潤澤大地,你們的佛性,就像種子,遇到了雨露滋養,都發芽生長。凡是繼承我的宗旨的,必然會獲得智慧,依照我的教導修行的,肯定成就妙諦正果。聽我再念一首偈語: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大師念完了偈語,又說:「佛法沒有兩法,心也一樣,它的本質是清淨的,也沒有各種表相。你們要謹慎,不要有意沉溺於靜止和空無的境界,要知道這顆心本來就是清淨的,沒有什麼可取和可捨的。你們各自努力上進吧,各隨緣法好自為之吧。」當時眾門徒聽了以後,向大師行禮退下。

【原文】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問:「後莫有難否?」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讖曰:頭上養親,口裡須餐;遇滿之難,楊柳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伽藍1,昌隆法嗣。」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嚴劫2,毗婆屍佛、屍棄佛、毗捨浮佛,今賢劫3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第二,阿難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優婆踘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彌遮迦尊者,第七,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伏馱蜜多尊者,第十,脅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十三,迦毗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睺羅多尊者,十七,僧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捨多尊者,十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孥羅尊者,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捨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慧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

【註釋】
1伽(qie)藍:梵語僧伽藍摩之省,意為佛寺。
2莊嚴劫:三世之三大劫中,過去之大劫,名莊嚴劫。
3賢劫:現在之住劫,名為賢劫。現在之住劫二十增減中,有千佛出世,故名賢劫。

【譯文】
七月八日,大師忽然對門徒們說:「我要回新州,你們趕快給我準備船隻。」弟子們都苦苦哀求挽留。大師說:「各代的佛出世,也都要顯示涅槃,有來就有去,這是常理。我的這一具形骸,也要回到應該去的所在。」眾門徒問:「老師從此一去,什麼時候回來?」大師說:「葉落歸根,來時無口(一說『口』字為『日』字之誤,這是說我不回來了;一說此句意為來時沒有說法,去時也沒有說法,意為無所謂生和死)。」徒眾們又問:「大師的佛法,將傳給誰?」大師回答:「修得佛道的人會得到,修到不動心境界的人會通曉。」眾人又問:「大師圓寂後還會有劫難嗎?」大師回答:「我圓寂五六年以後,會有一個人來偷取我的頭。聽我說預言:頭上養親,口裡須餐;遇滿之難,楊柳為官。」大師又說:「我圓寂後七十年,會有兩個菩薩,從東方來,一個出家,一個在家,同時興起,光大我的宗門,大修廟宇伽藍,使佛法昌盛興隆。」眾門徒又問:「不知從最早的佛祖應世出現以來,到現在已經傳授了幾代?請您指示。」大師回答:「從遠古以來,佛代代應世出現,已經多得不可勝數了。現在從七佛算起,在過去的莊嚴劫時,有毗婆屍佛、屍棄佛、毗捨浮佛,在現在的賢劫時有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這就是七佛。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第二代是阿難尊者,第三代是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代是優婆踘多尊者,第五代是提多迦尊者,第六代是彌遮迦尊者,第七代是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代是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代是伏馱蜜多尊者,第十代是脅尊者,第十一代是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代是馬鳴大士,第十三代是迦毗摩羅尊者,第十四代是龍樹大士,第十五代是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代是羅睺羅多尊者,第十七代是僧迦難提尊者,第十八代是迦耶捨多尊者,第十九代是鳩摩羅多尊者,第二十代是閣耶多尊者,第二十一代是婆修盤頭尊者,第二十二代是摩孥羅尊者,第二十三代是鶴勒那尊者,第二十四代是師子尊者,第二十五代是婆捨斯多尊者,第二十六代是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七代是般若多羅尊者,第二十八代是菩提達摩尊者,第二十九代是慧可大師,第三十代是僧璨大師,第三十一代是道信大師,第三十二代是弘忍大師,慧能是第三十三祖。以上各代祖師,各有師徒相承關係。你們往後也要代代相傳,不要出差錯和中斷。」

【原文】
大師先天二年1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捨,正見之時佛在堂。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捨。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頓教門,忽遇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頓教法門已今留,救度世人須自修。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十一月,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煙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並所傳衣缽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之記,遂先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敕立碑,紀師道行,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發2,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並道具等,主塔侍者屍之,永鎮寶林道場。流傳《壇經》,以顯宗旨。此皆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註釋】
1先天二年:先天是唐玄宗年號,先天二年是公元713年(同年先天改開元,故也是開元元年),農曆是癸丑年。
2祝發:剃髮出家。

【譯文】
先天二年,歲在癸丑,八月初三,大師在國恩寺吃完齋飯後,對各位徒弟說:「你們各自依次序坐好,我要與你們永別了。」法海說:「和尚留下什麼教法,讓後代迷惑的人可以明白佛性呢?」大師回答說:「你們仔細聽著:後代的迷惑不悟之人,如果能夠認識眾生是什麼,就能明白佛性。如果不能認識眾生是什麼,那麼即使經歷千萬劫數,也難以尋覓到佛性。我現在就教你們認識自己心中的眾生,明白自己心中的佛性。要想求得佛性,只有認識眾生。因為是眾生難以認識佛,不是佛不認識眾生。自己的本性如果覺悟了,眾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迷惑,佛也是眾生。自己的本性如果是公正平等的,眾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是邪惡險詐的,佛也是眾生。你們如果心存險詐曲折,即使已經成佛也會立刻變成眾生;如果有一個念頭公平正直,在產生這個念頭時你就從眾生變成了佛。我的心中本來有佛性,自己心中的佛才是真正的佛,自己如果沒有佛心,又到哪裡去求真正的佛呢?你們自己的心就是佛,對此再不要有絲毫懷疑。外界沒有一件事物是真正能建立的,都是自己的本心產生千萬種法相。所以經文上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我現在留下一篇偈語,向你們告別,叫做《自性真佛偈》,後代的人能懂得這篇偈語的意思,自然就認知自己的本心而自己成就佛道了。偈語是: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捨,正見之時佛在堂。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捨。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頓教門,忽遇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頓教法門已今留,救度世人須自修。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大師念完偈語,告訴大家說:「你們好好珍重吧。我圓寂以後,不要像世俗常情那樣悲哀哭泣淚如雨下。如果接受別人的弔唁,身上披麻戴孝,那就不是我的徒弟,也不符合真正的佛法。只要認知自己的本心,發現自己的本性,那就達到了既無動也無靜,既無生也無滅,既無去也無來,既無是也無非,既無住也無往。恐怕你們心中迷惑,不懂我的意思,現在再次囑咐你們,讓你們認知自己的本性。我圓寂以後,照此修行,就像我在的時候一樣。如果你們違背我的教誨,即使我還在世,那也沒有益處。最後再說一首偈語: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禪河沐浴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大師說完偈語,端坐到三更天,忽然對門人說:「我走了!」然後奄然逝去。當時屋內忽然滿生香氣,有一道白虹從天上貫到地下,照得樹林裡一片潔白,滿山的飛鳥和走獸都哀叫著為大師送行。十一月,廣州、韶州、新州三郡的官員僚屬,以及門徒和僧俗兩界的許多人,爭著要把大師的真身迎回本地,爭執不下,於是大家焚香祈禱說:「香煙飄動指向的地方,就是大師願意歸去的所在。」當時香煙直接指向曹溪方向。十一月十三日,把裝有大師遺體的神龕和大師留下的衣缽等物遷回曹溪。第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把大師從神龕中請出,弟子方辯用香泥塗抹。門徒們想起大師曾有將被偷掉頭顱的預言,就先用鐵做的葉片和油漆了的布,把大師的頭顱包裹好,再送入佛塔。當時塔內忽然有白光出現,從塔內直接衝到天上,過了三天才消失。韶州的地方官向朝廷上表奏聞,接到聖旨為大師立碑,紀念大師的生平道行。大師在世七十六年,二十四歲時得到弘忍大師傳授衣缽,三十九歲時正式落髮出家,宣講佛法普度眾生一共三十七年。得到大師真傳並繼承下來的弟子,一共四十三人。受大師影響而領悟佛道解脫生死的人,不計其數。達摩大師所留傳下來的袈裟,唐中宗所賞賜的磨衲袈裟和水晶缽盂,以及方辯大師塑造的大師真像,還有大師用過的法物等,都在塔內由管理塔的侍者負責保管,作為寶林寺道場的鎮塔之寶。流傳下來的《壇經》,顯示頓教的根本宗旨。這都是讓佛、法、僧三寶永遠興隆,使眾生永遠獲得利益的偉大貢獻。

【原文】
師入塔後,至開元十年1,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聲,眾僧驚起。見一孝子從塔中帝釋獻衣走出,尋見師頸有傷,具以賊事聞於州縣。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於石角村捕得賊人,送韶州鞫問。云:姓張,名淨滿,汝州梁縣人,於洪州開元寺,受新羅僧金大悲錢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師首,歸海東供養。柳守聞狀,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問師上足令韜曰:「如何處斷?」韜曰:「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但以佛教慈悲,冤親平等,況彼求欲供養,罪可恕矣。」柳守加歎曰:「始知佛門廣大。」遂赦之。上元元年2,肅宗遣使就請師衣缽歸內供養。至永泰元年3五月五日,代宗夢六祖大師請衣缽。七日,敕刺史楊緘云:「朕夢感能禪師請傳衣袈裟,卻歸曹溪,今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朕謂之國寶,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專令僧眾親承宗旨者,嚴加守護,勿令遺墜。」後或為人偷竊,皆不遠而獲,如是者數四。憲宗謚大鑒禪師,塔曰元和靈照。其餘事跡,系載唐尚書王維、刺史柳宗元、刺史劉禹錫等碑,守塔沙門令韜錄。

【註釋】
1開元十年: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開元十年是公元722年。
2上元元年:上元是唐肅宗的年號,上元元年是公元760年。
3永泰元年:永泰是唐代宗的年號,永泰元年是公元765年。

【譯文】
大師葬入塔後,到開元十年,歲在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然聽到塔中有像拉拽鐵鏈條的聲音,寺院內的僧人們都大吃一驚,趕緊起來搜尋。看見一個穿孝衣的人從塔裡走出來,然後見大師的真身脖頸上有傷痕,於是向州縣衙門報告賊情。縣令楊侃,州刺史柳無忝,下公文緊急捉拿罪犯。到了八月五日,在石角村抓到了賊人,押送到韶州衙門審問。審判結果說:罪犯姓張,名淨滿,是汝州梁縣人,在洪州開元寺接受新羅僧人金大悲的二十千錢,讓把六祖的頭顱偷取出來,帶回海東新羅國供養。柳太守聽了招供,沒有立即判罪行刑,親自去曹溪,問大師的高足弟子令韜說:「該怎樣判處斷案呢?」令韜說:「如果按照國家法律,理所當然應該判殺頭罪,但從佛教講慈悲的宗旨說,冤家和親人本質上也沒有區別,何況盜賊的本意是想供養大師的頭顱,這樣說他的罪供養就可以寬恕了。」柳太守感歎說:「這才知道佛門真是胸懷廣大啊!」於是赦免了罪犯。詣菩提場上元元年,唐肅宗派遣使者迎請大師的衣缽到宮廷內供養。到了永泰元年五月五日,唐代宗夢見六祖大師請求歸還衣缽。七日,下聖旨給刺史楊緘說:「朕夢見慧能禪師請求將傳法袈裟歸還曹溪,現在派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莊嚴送回。這是朕的國寶,你可以在原寺院內妥當安置,並專門指派得大師宗旨真傳的僧人們嚴加看守護衛,不要讓它遺失。」後來又被人偷竊,都是賊人還沒有逃走多遠就被抓回了,像這樣的情況一共有四次。唐憲宗封給慧能大鑒禪師的謚號,靈塔敕封為「元和靈照」。大師的其他事跡,都記載在唐朝尚書王維、刺史柳宗元、刺史劉禹錫等撰寫的幾塊碑文內,守護靈塔的僧人令韜記錄。

【評析】
在這一品中,主要是說六祖在涅槃前對門人弟子的囑咐,也是對後人的囑咐,以及六祖所暗示後人的幾個預言偈子。祖惠居士首先強調一點,就是:法無定法,不要把三十六對法學成死法,在這裡,六祖可以說是苦口婆心,用行話說是:老婆心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學人破除執著,亂與定,邪與正,等等三十六對,都是境相上的各種對立兩邊,就是邊見,邊見就是邪見,六祖開示學人,要明白這相互對立的二邊,來去相因,不著任何一邊,才是中道,而中道也不立,才是無所住,才是清淨自性理體,正如六祖所說: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關於六祖大師的兩種三昧:也就是一相三昧與一行三昧,大家要注意,這裡的全部文字,已經被收錄到禪海十珍裡面,也有很多名家大德在解說六祖大師的兩種三昧,所以,這裡一定要弄清。關於自心眾生與佛性的關係:祖惠居士認為,這裡尤為重要,在這裡,六祖開示說:「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這裡的眾生,指的就是自心眾生,而自心眾生就是習氣,就是無明,就是煩惱,概括地說就是貪、嗔、癡三毒,達摩祖師說: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癡性即是佛性,貪嗔癡外更無別有佛性,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又說:諸佛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由此可知,貪嗔癡三毒之性,也就是各種無明煩惱與習氣之性,也就是佛性,所以,在禪宗,有很多大德在開示學人的下手處的時候都在講,要學人在起心動念處下手。這裡的起心動念就是貪嗔癡三毒生起之時,讓你在起心動念處下手,就是要你用智慧覺察觀照你所生起的各種邪念,也就是邪來正度,這樣,你的貪嗔癡三毒就會在當下轉為三聚淨戒,你才能體會到真正的煩惱即菩提,眾生即佛的道理!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