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相人識人典籍《冰鑒第01篇 神骨鑒 第05章 骨之色與質》古文翻譯成現代文

第一篇 神骨鑒 第五章 骨之色與質

骨有色,面以青為貴。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質,頭以聯者為貴,碎次之。頭上無惡骨,面佳不如頭佳。此中貴賤,有毫釐千里之辨。

骨有色,面以青為貴1,「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2。骨有質,頭以聯者為貴,碎次之3。總之,頭上無惡骨,面佳不如頭佳4。然大而缺天庭,終是賤品5;圓而無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壽;顴骨與眼爭,子嗣不立6。此中貴賤,有毫釐千里之辨7。

【註釋】
1骨有色,面以青為貴:骨有自身各自不同的顏色,骨的顏色由六氣而成。這六氣即是青龍、朱雀、勾陳、媵蛇、白虎、玄武,這是古代神秘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組概念。面以青為貴,相學家認為:青為六色之一,所謂六色,如青、黃、赤、白、黑、紫。大致對應為:青—木,黃—土,赤—火,白—金,黑—水。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骨骼有不同的顏色,這種顏色呈現在面部,以青色為高貴。
2紫次之,白斯下矣:紫,黃中隱紅之色為相學上的紫色。白,這裡指如枯骨敷粉之白。這兩句話的意思是:黃中隱紅的紫略次一等,而如枯骨敷粉的白色則是最下一等。
3骨有質,頭以聯者為貴,碎次之:質,這裡指骨的長勢、氣勢。聯,相互關聯,彼此貫通。這三句話的意思是:骨骼有一定的長勢,頭部的骨骼,以相互關聯、彼此貫通者為高貴,支離散亂則次一等。
4頭上無惡骨,面佳不如頭佳:這句話旨在強調頭部骨相對人的命運的重要性。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只要頭上沒有支離散亂的惡骨,比較而言,面相即使再好也不如頭相好。
5大而缺天庭,終是賤品;圓而無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壽:大,指頭大。古人一般認為頭大為吉。缺天庭,指天庭骨不豐隆。圓,指頭圓,頭圓為吉相。無串骨,指佐串骨平伏不起。鼻骨犯眉,指鼻骨過長,上衝雙眉。堂上不壽,即雙親壽命不長。
6顴骨與眼爭,子嗣不立:顴骨與眼爭,指顴峰緊貼眼尾。這是「顴峰凌眼」,不吉。子嗣,子孫後代。
7毫釐千里之辨:即毫釐與千里之別,意為差別巨大。

【譯文】
骨有不同的顏色,面部顏色,則以青色最為高貴。俗話說的「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這個意思。黃中透紅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面如枯骨著粉的白色則是最下等的顏色。
骨有一定的氣勢,頭部骨骼以相互關聯、氣勢貫通最為高貴,互不貫通、支離散亂則略次一等。總之,只要頭上沒有惡骨,就是面再好也不如頭好。然而,如果頭大而天庭骨卻不豐隆,終是卑賤的品位;如果頭圓而佐串骨卻隱伏不見,多半要成為僧人;如果鼻骨沖犯兩眉,父母不長壽;如果顴骨緊貼眼尾而顴峰凌眼,無子孫後代。這裡的富貴與貧賤差別,有如毫釐之短與千里之長,是非常大的。

【智慧解析】
古人認為,佳骨自有佳色。道理就像樹大根深一樣,自然不愁其枝繁葉茂了。「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面以青為貴,「少年公卿半青面」。醫學理論認為:「色」現於外,「氣」蘊於內,「色」只是「氣」的外在表現,「氣」才是「色」的根本,「氣」不足,「色」自然就衰減了。因而可以這麼認為:這裡的「骨色」,應該是「骨有氣,在面為色」。「骨有氣」,也就是說骨的健康狀況與人的生命活力有密切聯繫。這一點,還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
冰鑒》所說的「面以青為貴」,「紫次之,白斯下」也不難理解。春天是萬物生長、活力顯現的時候,「青色」也就是指像春天一樣活潑有力、象徵著生命茁壯成長的青春氣色。因為春天有青草、有綠樹的特徵,因而謂之「青色」。這種氣色,富有生機,卻也不失莊重端嚴,是活潑而能持久恆定的物質,不會時斷時續。既然活力永駐,人自然能集中精神去謀取功名利祿,自然會「貴顯」。
「紫色」,比青色有不足,因此也可言「貴」,但難以「大貴」。「白色」,則又次之。《冰鑒》說「白色如枯骨敷粉」,這當然不是健康、活力的顏色,就像蒼白中隱著一種秋後的枯黃,灰暗慘淡如枯枝敗葉,顯然是氣血虧損之兆。這種氣色,如何能「貴」呢?就像一個瘦弱骨枯的人,怎麼能挑重擔呢?
「骨質」,在這裡指的是頭骨的生長聯結狀態,因而說「頭以聯者為貴,碎次之」。
曹操在準備接見西域一使者時,擔心自己相貌不美,讓使者見了有失國威,故讓一臣子扮作自己,他本人卻站在假曹操旁邊。使者謁見完畢退出來後,知根底的大臣問他對曹操的印象如何,那個使者說,曹操很好,但他旁邊那個人更有英雄之氣。
這個故事說明,「面佳」固然不錯,但不是根本的,「面佳不如頭佳」。
既然說「面佳不如頭佳」,是否頭大就好呢?《冰鑒》隨後論述了這個問題。「頭大而缺天庭」,還是不行。「缺天庭」,就違背了均衡原理,也就是骨相有缺陷,不符合「頭以聯者為貴」的原則。這種大頭,往往會是大腦欠發達、智力不佳的表現,因而說「終是賤品」。
「圓而無串骨」,如果頭骨聯結而又圓潤,似乎很好,但如果沒有崢嶸之勢,缺乏一種氣勢,也不能算好,有「半是孤僧」的命運之相。這種狀況,如果太陽穴上的「輔弱弓骨」能突出來,也能避開「孤僧」的命運。
「頭大而缺天庭」,「圓而無串骨」,二者充分說明古人對骨相的定義大致是:骨大骨圓,不錯,但以飽滿而有崢嶸之勢者為貴,否則,仍不能言貴。
「鼻骨犯眉」,指鼻樑骨一直衝到了眉心,有越域侵犯的勢態。這樣自然不好,破壞了平衡原則。結論是「堂上不壽」,即克傷父母。但另有一種情況,是鼻骨「連眉」,而不是鼻骨「犯眉」,文人若如此相,即是貴。「連眉」與「犯眉」的區別在於它們的氣勢是沖克還是聯結,這裡有很高的鑒別技巧。
長著一隻又高又挺的鼻子,看起來很優雅,很高貴,有一點貴族紳士風度,但這種多半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他們缺乏活力,終日不苟言笑,談吐平淡,行為僵化,沒有激情,很難打起精神來長時間專注於某項事業,因而難以有所成就。這種人給人一種反應遲鈍、呆板的感覺,如同沒有生氣、活力的石膏像。
「顴與眼爭」,即顴骨與眼尾聯得太緊,突兀出來比眼高,這就是陰陽移位、卑尊侵凌之相,自然有害,可能「子嗣不立」。這種情況比上面說的「鼻骨犯眉」要好區分一些。古人把它稱作「顴峰凌眼」。

【智慧典例】

管輅觀何晏之氣知其敗
觀察一個人的「氣」,可以發現他的沉浮靜躁,這是做得大事的必備素質。
沉得住氣、臨危不亂的人可擔當大任;浮躁不安、毛手毛腳的人,難以集中全部力量去攻堅,做事往往知難而退、半途而廢。活潑好動與文靜安詳不是沉浮靜躁的區別。底氣足,幹勁足,做事易集中精力,且能持久;底氣虛,精神容易渙散,多半途而廢。文靜的人也能動若脫兔,活潑的人也能靜若處子,而神浮氣躁的人,做什麼事都精力渙散,半途而廢,不能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問題。
《三國誌》中記載,魏明帝曹椒(曹操的孫子)臨死前,欲將大事托付於他人。當時曹爽(曹真之子)正在床邊,對曹椒耳語道:「臣以死奉社稷。」曹椒嫌曹爽能力不夠,不肯為手詔,曹爽即命手下人執曹椒手強行做了一份詔書。曹椒無奈,又下詔讓司馬懿與曹爽共輔朝政。
當初,何晏、丁謐、鄧揚、李勝皆有才名,但急於富貴,趨炎附勢,魏明帝曹椒很討厭他們,四人因而不得權位。曹爽平時與四人關係不錯,輔政後,就提拔四人為心腹左右手。四人替曹爽策劃,剝奪了司馬懿的實權,並因此升為尚書、校尉等職。
黃門侍郎傅嘏對曹爽的弟弟曹羲說:「何晏外靜而內躁,機巧好利,不務根本,我擔心他誤你兄弟大事,恐怕會仁者離心、朝政荒廢啊!」何晏四人因此尋小事罷了傅黃門的官。
四人欲令曹爽立威名於天下,勸曹爽派兵伐蜀,司馬懿勸阻無效。後被蜀兵堵截,曹爽大敗而回,傷亡甚眾。曹爽又專擅朝政,亂改制度。司馬懿無奈,只好托疾不出。
何晏問前程於精通術數的管輅。管輅勸他說:「如今你位尊勢重,卻離德背心,不是求福之道。如能扶貧益寡,以德行政,才能位至三公,否則位高而顛,豪重而亡。」管輅回家後又對其舅說了此事,舅責他說得太直白,管輅說:「與死人語,何所畏也!」
後曹爽被司馬懿奪權殺死,何晏四人被夷三族。管輅的舅舅問他:「先前你如何知道何、鄧之敗呢?」管輅說:「鄧行步如鬼躁,何神態如魂不守舍,血不華色,精氣煙浮,容若槁木,此為鬼幽。故知其敗也。」何晏平常頗自負,並以神的「不疾而速,不行而到」的仙姿美態自譽,實際上屬於氣浮華不沉一類人。
陳壽另有記載,說何晏、夏侯玄、鄧揚三人想與傅嘏結交,傅嘏卻不買賬。別人問為什麼,傅嘏說:「夏侯玄志大才疏,有虛名而無實才;那個何晏呢,喜歡談古論今,但為人虛利而無誠意,是口舌是非亂國政的人;鄧揚呢,有始無終,好圖名求利,吹捧同類,排斥異己,妒嫉心也重。我看這三個人都是亂德敗性之人,躲避還來不及,哪會與他們親近呢?」後來的發展果然如此。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