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都僧太瓊者,能(明抄本"能"作"俗"。)講《仁王經》。開元初,講於奉先縣京遙村,遂止村寺。經兩夏,於一日,持缽將上堂。闔門之次,有物墜簷前。時天才辨色,僧就視之,乃一初生兒,其襁裼甚新。僧驚異,遂袖之。將乞村人,行五六里,覺袖中輕。探之,乃一敝帚也。(出《酉陽雜俎》)
【譯文】
唐朝時上都有一個僧人叫太瓊,能講《仁王經》。開元初年,他到奉先縣京遙村去講經,就住在村寺裡。經過兩個夏天,有一日,他拿著缽子將要到堂上去。關門之後,有一個什麼東西掉到屋簷下。當時天色剛剛能辨別顏色,僧人靠近一看,竟是一個初生的孩子。那包孩子的襁褓很新。僧人非常驚異,於是就放到衣袖裡。要去求村人養活這孩子,走了五六里地,忽然覺得衣袖變得很輕。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把破笤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