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姜撫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嘗著道士衣冠,自雲年已數百歲。持符,兼有長年之藥,度世之術,時人謂之姜撫先生。玄宗皇帝高拱穆清,棲神物表,常有升仙之言。姜撫供奉,別承恩澤。於諸州採藥及修功德,州縣牧宰,趨望風塵。學道者乞容立於門庭,不能得也。有荊巖者,於太學四十年不第,退居嵩少,自稱山人。頗通南北史,知近代人物。嘗謁撫,撫簡踞不為之動。荊巖因進(進原作過。據明抄本改。)而問曰:"先生年幾何?"撫曰:"公非信士,何暇問年幾?"巖曰:"先生既不能言甲子,先生何朝人也?"撫曰:"梁朝人也。"巖曰:"梁朝絕近,先生亦非長年之人。不審先生,梁朝出仕,為復隱居。"撫曰:"吾為西梁州節度。"巖叱之曰:"何得誑妄?上欺天子。下惑世人。梁朝在江南,何處得西梁州?只有四平、四安、四鎮、四征將軍,何處得節度使?"撫慚恨,數日而卒。(出《辯疑志》)
【譯文】
唐代有位姜撫先生,不知道他究竟是個什麼人,常常穿戴道士的衣帽,自稱已經好幾百歲了。他手裡拿著符,還有長生不老之藥,再加健身之術,所以當時的人們叫他姜撫先生。唐玄宗崇尚道教,安坐無所為,神態怡然,行如清風。姜撫就像有神氣附體一般,常常說些成仙得道的話,並投其所好專門侍奉他,為此受到不少恩賜,可以在各州採藥並修行,以使功德圓滿。各州縣的軍政大員均望塵莫及。來向他學道的人,想在門口站著都沒有地方。有個叫荊巖的人,在最高學府念了四十年,卻未能中第,便隱退到嵩山少林寺,自稱山人。他頗為精通南北朝的歷史,對近代人物更瞭如指掌。曾經有一次,荊巖去拜見姜撫,姜撫傲慢失禮,沒有動彈。荊巖於是走了進去,問道:"先生今年多大年紀?"姜撫說:"你又不信奉本教,怎麼有閒空來問我的年紀?"荊巖說:"先生既然不能說出自己的年紀,那麼你是什麼朝代的人?"姜撫說:"梁朝的人。"荊巖說:"梁朝很近。先生看樣子也並不很老,不用問,你一定在梁朝做過官,後來罷職而隱居。"姜撫說:"我原來是西梁州節度使。"荊巖冷笑一聲,怒斥道:"你怎麼能如此膽大妄為欺騙人呢?!你上欺天子,下迷惑世人。要知道,梁朝在江南,西梁州在什麼地方?再說,梁朝只設有四平、四安、四鎮、四征將軍,什麼地方設過節度使?!"聽罷,姜撫又慚愧又悔恨,幾天之後就死了。
卷第二百八十九 妖妄二
李泌 紙衣師 明思遠 周士龍 李長源 雙聖燈 路神通 五福樓 魚目為舍利
目老叟為小兒 於世尊 捉佛光事 大輪咒 陳僕射 解元龜 蔡畋 張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