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篇 養生主第三
【導讀】本篇是講人生觀的。主,主宰者。支配養生處世的基本原則就稱之為養生之主或養生之道。
開宗明義,篇首以庖丁解牛的故事,形象地表現了「緣督以為經」的道理。以下寫文軒見右師,說明要知天安命;澤雉十步一啄,顯示了精神的自由;秦失吊老聃,安時處順,生死如一。最後火傳之說,喻形骸可盡,真君尚存。
【原文】吾生也有涯1,而知也無涯2。以有涯隨無涯3,殆已4!已而為知者5,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6,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7,可以養親8,可以盡年9。
【註釋】1涯,限。 2知,知識。 3隨,追隨。 4殆(dai 代),危險。 已,句末助詞,猶「了」。 5已,指已經如此。 為知,追求知識。 6為善三句:無,通毋。 緣,因循,沿著。 督,督脈,沿背脊中央貫徹人體上下,人體中奇經八脈之一,為人體陽脈之總綱。 經,貫通南北,也指綱紀。 督脈貫通人體上下,又是陽脈之綱紀。故「緣督以為經」即是因其固然。 作者認為:做了世人所謂的善事,並非為了追求名利,做了世人所謂的壞事,也無心觸犯刑法,只是隨順自然之道,作為自己生活的準則。 7全生,保全自己的生理。 8親,指「真君」,即精神。 9年,年壽。指自然壽命。
【點評】這一段揭示出全篇宗旨:為人處世要「緣督以為經」。
【原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響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5,合於桑林之舞6,乃中經首之會7。
【註釋】1庖(pao 袍)丁,廚工。 文惠君,舊說即梁惠王。但根據《竹書紀年》梁惠王復謚惠成,並未見有文惠的稱號。 解,分解,宰。 2踦(yǐ 椅),通倚,抵住。 3砉(hua 化)、響,都是狀聲詞,形容解牛的聲音。 4奏刀,進刀。 騞(左馬右砉,huǒ 豁陰平聲),狀聲詞,牛體被解開時發出的聲音。 5中(zhong 眾)音,合於樂音。 6桑林,商湯王時的樂曲名。用這個曲配樂的舞蹈則叫桑林之舞。 合於桑林之舞,比喻庖丁的動作像桑林舞的動作一樣悠然自得。 7經首,堯時咸池樂曲中的一章。 會,音節。
【原文】文惠君曰:「嘻1,善哉!技蓋至此乎2?」庖丁釋刀對曰3:「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4。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5;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6,官知止而神欲行7。依乎天理8,批大郤9,導大窾十,因其固然⑾。技經肯綮之未嘗⑿,而況大軱乎⒀!良庖歲更刀⒁,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⒂。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⒃,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⒄。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⒅,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⒆,視為止⒇,行為遲(21),動刀甚微(22),謋然已解(23),如土委地(24)。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25),善刀而藏之(26)。」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27)。」
【註釋】1嘻,驚歎聲。 2蓋,通盍(he 盒),何。 3釋,放下。 4進乎,超過。 句意謂對道的喜愛超過了對宰牛技巧的興趣。 5未嘗句:似乎未曾看到牛的整體。因為對於牛體的結構已心中有數,故動刀時只考慮和注意牛體的各部結構,而不把它看作一條活生生的牛。 6臣以句:我根據心裡對牛體結構的理解去用刀,而不需要眼睛看著。 神,神氣。 遇,指接觸牛體。 7官知句:感覺器官的作用停下來了,而精神活動還在進行。說明解牛時思想領先,動作隨後。 官,器官。 8依,按照。 天理,天然的生理結構。 9批,擊。 郤,指筋骨間的空隙。 十導,引向。 窾(kuǎn 款),洞穴,指骨節間的竅穴。 ⑾因,順著。 固然,本來結構。 ⑿技,「枝」字之誤。(按俞樾《諸子平議》) 枝經,經絡相連的地方。 肯,附在骨頭上的肉。 綮(qing 慶),筋骨連結的地方。 未嘗,沒有試過。 ⒀大軱(左車右瓜,gū 孤),大骨,即髀骨。 ⒁良庖四句:好的廚師每年換一次刀,由於他多用拉割的方法;一般的廚師每月換一次刀,由於他多用劈折的方法。 族,眾,多數。 ⒂新發於硎(xing 刑),剛從磨刀石上磨過。 發,磨出。 硎,磨刀石。 ⒃間,間隙。 無厚,沒有厚度,說明很薄。 ⒄恢恢乎,寬綽的樣子。 游刃,刀口的運轉。 ⒅族,指骨頭結聚的地方。 ⒆怵(chu 觸)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為(wei 衛)戒,為之警戒。 ⒇視為止,視力因此而集中。 止,定,集中。 (21)行為遲,動作因此而緩慢。 (22)微,輕。 (23)謋(左右桀,huo 霍),象聲詞,形容牛體解開時發出的聲音。 (24)委地,丟在地上。 (25)躊躇(chou chu 酬廚),從容自得的樣子。 滿志,心滿意足。 (26)善,通拭(shi 式),擦。 (27)得養生焉,領悟到養生之道了。
【點評】寓言的中心是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亦即前一段所說的「緣督」。這是養生法的核心。
【原文】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1:「是何人也?惡乎介也2?天與?其人與3?」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4,人之貌有與也5。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註釋】1公文軒,姓公文,名軒,傳說是宋國人。 右師,本是官職,這裡指的是當過右師的一個人。 2惡乎,何以。 介,《方言》:「特也。」意即單足。 3天與,是天造成的呢。 其,抑。 人與,人事造成的呢。 與,通歟,呢。 4是,此,這個樣。 5與,賜與,賦予。 人之貌有與,意即按照人的樣子,是賦予他雙足的。
【點評】作者告訴人們:倘或有患難,像右師那樣成了單足,也是天命所致,無須大驚小怪。這就是「依乎天理」。
【原文】澤雉十步啄1,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2。神雖王8,不善也4。
【註釋】1澤雉,生活在草澤中的野雞。 2蘄,求。 畜,養。 樊(fan 煩),籠。 3王(wang 旺),通旺,旺盛,飽滿。 4不善,不好。因為被關著沒有自由。
【點評】前一寓言著重說明養生不可介意形體上的缺陷,這一寓言則著重說明養生主要是使精神上得到自由。
【原文】老聃死1,秦失吊之2,三號而出3。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4。」「然則吊焉若此可乎5?」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6,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7,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8,必有不蘄言而言9,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十,忘其所受⑾,古者謂之遁天之刑⑿。適來⒀,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⒁。」
【註釋】1老聃(dān 丹),姓李名耳,字聃,人稱老子。 2秦失,老子的朋友。 3三號,號哭三聲。 4然,是的。肯定是朋友。 5焉,之,他。 可乎,行嗎? 6始也二句:開始時,我把他當一般人看待,後來我醒悟到,並非如此。 老聃是安時處順的人,不該以一般人對待他。這可以與《至樂》篇莊子妻死一段參看。 7向,剛才。 8彼其句:他們之所以聚集在這裡痛哭。 彼,指哭者。 會,聚集。 9必有二句:一定有不想弔唁而弔唁,有不想痛哭而痛哭的。意即並非弔唁、痛哭的人都出於真情,而只是一種禮節形式罷了。 言,借為唁。 十是,此。指不想弔唁而弔唁,不想哭而哭的表現。 遁,失。 遁天,失去天性。 倍,背。 倍情,違背真情。 ⑾所受,指稟受的本性。 受,即《齊物論》篇中「一受其成形」之「受」。 人稟受於真君而成形、成心。 ⑿遁天之刑,違背了天理所得到的刑罰。 ⒀適來四句:偶然來到人世是他當生的時候,偶然離開人世是他合乎自然的發展。 適,偶然。 時,應時。 ⒁是,此。 帝,天帝。 縣,通懸,系吊。 帝之縣解,天的束縛解除了。 作者認為順天之自然,就可以無所牽累而逍遙自在。如果違反天理,則受到天的束縛、制約。
【點評】說明不僅形體殘缺,就是生死之變也毫不計較,做到安時處順,排除哀樂,就能與天合一了。
【原文】指窮於為薪1,火傳也2,不知其盡也。
【註釋】1指,朱桂曜《莊子內篇證補》認為是「脂」字之誤或假借。聞一多說:「古無蠟燭,以薪裹動物脂肪而燃之,謂之曰燭,一曰薪。……此曰『脂窮於為薪』,即燭薪也。」朱、聞所說是有道理的。 指窮於為薪,即脂為薪而窮,脂肪作為燭薪而被點盡了。 2火傳二句:點完一燭薪又接著一燭薪,故一燭薪被點盡了,而火還可以傳下去,沒有盡期。
【點評】指薪比喻人的形體,火比喻永存的真君。只要真君還在,生死殘缺都可以置之度外。因此養生主要的是養神而不是養形。一切現象,都是道的物化,是暫存的,終會消失,而道卻是永存的。故養生要養神,養神主要修道。
內篇 養生主第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