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四十一章1
〔正字〕1四十章與本章位置,非王注版本或互乙,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1;
〔正字〕1勤而行:非王注版本或作「而勤行」,或作「堇能行」,或與底本同。或以「堇」通「僅(僅)」,或以「堇」通「謹」,或以「堇」通「勤」。暫如舊。 勤而行:猶言「篤而行」。
【注】有志也1。
〔正字〕1有志:道心堅定,勤能行之,其志必獲。
【文】中士聞道,若存若亡1;下士聞道,大笑之2,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3:
〔正字〕1若存若亡:猶言「將信將疑,若即若離」。道心不堅。 若存:非王注版本或作「若聞」,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2笑:譏笑,嘲笑。與道無緣。 3建言:已立之言,即諺語。
【注】建,猶立也1。
〔正字〕1猶:一作「由」。「由」通「猶」。 立:成。
【文】明道若昧1,
〔正字〕1明道若昧:光而不耀,自知而不自現;明物之性,因之而無以為。 昧:昏暗不明。非王注版本或作「費(費)」,通「?(fei,上弗下目)」,訓作「目不明」;或與底本同。二者義可相通。暫如舊。
【注】光而不耀1。
〔正字〕1光而不耀:以光鑒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隱慝。
【文】進道若退1,
〔正字〕1進道若退:謙退哀慈,不為物先,則無有與之抗也;不爭之德,克己奉公,則莫能與之爭也。 非王注版本「進道若退」四字或在「夷道若纇」之後,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注】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文】夷道若纇1;
〔正字〕1夷道若纇:在方法方,在圓法圓,不違自然;無所不包通,則乃至於蕩然公平也。 夷:平坦。 纇(lei):絲線結節,喻不平。非王注版本或作「繢(hui)」,或與底本同。「繢」通「纇」。
【注】纇?也1。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執平以割物。其平不見,乃更反若纇?也2。
〔正字〕1纇?也:原斷句作「纇,?也」。〔按〕此乃「纇?」並稱,共喻「凸凹不平」,而非以「?」訓「纇」,故當以「纇?」連讀。下文王注「反若纇?」是其證也。 ?(nie):坑窪不平。 2乃更反若:反而更像。
【文】上德若谷1,
〔正字〕1谷:無形無影,無逆無違;處卑不動,守靜不衰。
【注】不德其德1,無所懷也2。
〔正字〕1不德其德:上德不德,不立德名。 2懷:懷私。
【文】大白若辱1,
〔正字〕1大白:一作「太白」,而其王注仍作「大白」。暫如舊。 辱:污濁。非王注版本或作「左黑右辱(rǔ)」,訓作「黑垢」;或與底本同。二者義近。暫如舊。
【注】知其白,守其黑1:大白然後乃得。
〔正字〕1知其白,守其黑:即二十八章「知其榮,守其辱(或作『知其白,守其辱』)」之義,而非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之義。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文】廣德若不足1,
〔正字〕1廣德若不足:沖而用之,用乃不能窮;滿以造實,實來則溢。
【注】廣德不盈1,廓然無形:不可滿也。
〔正字〕1盈滿則溢,必有所亡失;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文】建德若偷1,
〔正字〕1建德:立德,成德。或通「健德」,訓作「甚德,至德」。暫如字。下同。 偷:暗中實現。德成於無形。非王注版本或作「媮」,或作「揄」,或作「輸」。暫如舊。
【注】偷匹也1。建德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故若偷匹。
〔正字〕1偷匹也:原斷句作「偷,匹也」。〔按〕下文王注曰「故若偷匹」,故此亦當以「偷匹」連讀,而非以「匹」訓「偷」。 偷匹:暗相契合。
【文】質真若渝1;
〔正字〕1質真:非王注版本或作「質直」,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質:本質,稟性。 若渝:貌若變,實未變。和光同塵,披褐懷玉。 渝:非王注版本或作「輸」,或作「愉」,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注】質真者,不矜其真1:故若渝2。
〔正字〕1矜:自誇,自恃。 2故若渝:原作「故渝」。據文意及前人校語而校改之。
【文】大方無隅1,
〔正字〕1隅(yu):稜角。
【注】方而不割1,故無隅也。
〔正字〕1大制無割,以方導物,捨去其邪,不以方割物。
【文】大器晚成1,
〔正字〕1大器晚成:唯後外其身,為物所歸,然後乃能立成器為天下利,為物之長也。唯無身無私乎自然,然後乃能與天地合德。唯重積德,不欲銳速,然後乃能使早服其常。 大器:無形無方,以合其用,乃其大用。 晚成:非王注版本或作「免成」,或作「曼成」,或作「勉成」,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注】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1:故必晚成也。
〔正字〕1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原斷句作「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其文義不可通。或謂作「大器,天下大器,不持分別」;或謂作「大器成天下,不持分別」。或據非王注版本經文作「免成」者,而謂此條王注作「大器無形,不持合成:故免成也」。〔按〕當以「大器成天下」為句,則原句自可說通。 持全別:自恃大全而有別於物。
【文】大音希聲1,
〔正字〕1希聲:無聲。非王注版本或作「稀聲」,或作「祗聲」,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注】聽之不聞名曰希1,不可得聞之音也2。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3。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
〔正字〕1參十四章王注。 2不可得聞之音也:或謂作「大音,不可得聞之音也」。暫如舊。 3不宮而商:非宮即商。 宮、商:指代「五音」。
【文】大象無形1,
〔正字〕1參三十五章王注。 大象:非王注版本或作「天象」,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注】有形則有分。有分者,不溫則炎,不炎則寒1:故象而形者,非大象。
〔正字〕1則炎:一引作「則涼」,或謂當作「則涼」。暫如舊。 不炎:或謂作「不涼」。暫如舊。
【文】道隱無名1。夫唯道,善貸且成2。
〔正字〕1道隱:非王注版本或作「道褒(褒)」,訓作「大道」;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隱:無形無聲。或通「殷」,訓作「大」。暫從前者。下同。 2善貸且成:善賦其德,善成其形。非王注版本或作「善始且善成」,或與底本同。暫如舊。 貸:施予,賦予。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盡德?以無為用。
【注】凡此諸善1,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則為大象,而大象無形;在音則為大音,而大音希聲。物以之成,而不見其成形2:故隱而無名也。貸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貸之,則足以永終其德3:故曰「善貸」也。成之不加機匠之裁,無物而不濟其形4:故曰「善成」。
〔正字〕1諸善:或謂作「諸大」。或謂作「諸言」。暫如舊。 2其成形:一作「其形」,一引作「形」。暫如舊。 成形:猶「定形」。 3永:持續不斷。 終:終其一生。《莊子·齊物論》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 4不加:原作「不如」。校改之。 機匠之裁:工匠之裁割。 濟:成。
下篇 四十一章(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