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第03卷 《為官公廉 居家恕儉》白話文解釋

第三卷 為官公廉 居家恕儉

【原文】
居官有二語,曰「唯公則生明,唯廉則生威」;居家有二語,曰「唯恕則情平,唯儉則用足」。

【譯文】
做官有兩句必須遵守的箴言,這就是「態度公正無私才能產生明確判斷,行為清白廉潔才能使人敬服」;治家有兩句必須遵守的箴言,這就是「多替別人設想心情自然平和,生活節儉樸素家用自然充足」。

【解說】
「唯公生明,唯廉生威」,是從政的基本原則。「壁立千仞,無慾則剛」,講的正是唯廉生威。「惟恕平情,惟儉足用」,是持家的基本原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惟艱」,正是勸誡人們要節儉。而從政、持家的這兩條原則在當代的實際意義如此重大,以至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這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例解】
執法不循私 江山保平安
明太祖朱元璋重視以法治國,稱帝不久,就讓李善長等人編寫了《大明律》。後又頒布了《大誥》。《大明律》和《大誥》的制訂使國家做到了有法可依。僅制訂出法律還不夠,還必須嚴格執法。朱元璋在法律的執行上是十分嚴格的。這裡只舉出幾個比較著名的例子。
早在明建國前,朱元璋率軍渡江之後不久,因為糧食供應出現了困難,朱元璋下令禁酒,以減少糧食的消耗。大將胡大海的兒子卻在京違犯禁令飲酒,朱元璋下令將他處死。都事王愷認為如果殺掉胡大海的兒子,可能會引起胡大海的不滿。而胡大海正率軍攻越,一旦前線有變,就會動搖軍心。王愷因此在朱元璋面前為胡大海的兒子求情。朱元璋憤怒地說:「寧可使胡大海反了,不可壞了我的法令!」說完,他親自拔刀殺死了胡大海的兒子。朱元璋的親侄兒朱文正在鎮守江西的時候,特地選擇儒士多人為輔佐參謀。後來,朱文正的所作所為違犯了法紀,朱元璋下令將朱文正押解回來,準備按軍法懲處。在朱元璋夫人馬氏的苦苦哀求下,才答應赦免其罪。但是,朱文正身邊的輔佐儒士,因為對朱文正的不法行為不加諫阻,朱元璋下令將其全數誅殺,朱文正的部下隨從行事頭目被砍斬腳筋者達五十多人。渡江舊將趙仲中守衛安慶,有一次陳友諒遣大軍前來圍攻,守軍抵擋不住:城被攻破,仲中逃走。朱元璋大怒,下命令按失陷城池律將趙仲中處以死刑。常遇春勸朱元璋說:「趙仲中是渡江時的老班底,跟隨您多年,多有戰功,還是饒他一命吧。」朱元璋說:「不依軍法,無以戒後!」於是,給弓弦一條,令趙仲中自縊而死。馮勝圍攻高郵時,城中假裝投降。馮勝令康泰等人先行進城受降,結果被殺。朱元璋立即召回馮勝,受杖擊十下,打得皮開肉爛,還命令他步行回高郵去指揮戰鬥。
明朝建國後,朱元璋更是執行有罪必罰的原則,不徇私情。明太祖姐姐的兒子李文忠,曾被收為義子,並一度改姓朱。他驍勇善戰,在隨副將軍常遇春攻克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北的石別蘇木)時重創元軍,後因功封為曹國公,官至大都督,兼領國子監事。由於親近儒生和違法亂紀,屢遭杖責,後竟被毒死。1370年,明太祖在奉天殿面諭群臣,要賞功懲過。開國元勳湯和,本是明太祖的同鄉,又一同起兵,在統兵取浙東、福建、四川和守備西北時,屢有戰功,封爵時只封侯而不封公,其原因是湯和「嗜酒妄殺,不由法度」。後在御倭鬥爭中又建戰功,死後才迫封東甌王。1385年,戶部侍郎郭桓等濫用職權,吞沒稅糧百萬石,案情洩露後,郭桓等數百名官吏被處以死刑,其他因株連而下獄者達數萬人。
1397年6月,附馬都尉歐陽倫因為私販茶葉被發現,被賜死。當初,明太祖命令陝西、四川一帶的官府收來茶葉與西部少數民族商人交易,換取馬匹。明朝內地從中獲得利益很多。後來,有商販私自販茶,使茶價下跌,馬價上升。明政府下令嚴禁私販茶葉,如果有人敢私運茶葉,從重治罪。歐陽倫是馬皇后親生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他仗恃自己是附馬,公然違反禁令,讓其家人到陝西販運茶葉。他的家人仗勢欺人,搞得地方上雞犬不寧,封疆大吏也怕他們,對他們畢恭畢敬。4月份,正值春耕時,歐陽倫在陝西,命令布政使司給屬下官員下令,派車運送茶葉到河州。歐陽倫有個家人名叫周保,更是橫行霸道,每到一地,強迫當地政府派車五十輛。走到蘭縣河橋巡檢司,周保還打了負責官員。官員忍無可忍,向朝廷奏報了此事。朱元璋大怒,不但賜死歐陽倫,還因布政使司知情不報將其賜死,周保被殺死。茶和財物沒收歸公。河橋巡檢司官員因不避權貴,朱元璋派人攜帶聖旨前往嘉獎和慰勞。
當然,朱元璋有著十分殘忍的一面,但他執法嚴明,不徇私情,對明初統治局面的安定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