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選
蘇軾 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宋神宗時任祠部員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逝常州,追諡文忠。其文汪洋恣肆,其詩清新豪健,其詞豪放一派;於書法豐腴跌宕,自創新意,於繪畫則喜作枯木怪石。存世詩文有《東坡七集》等。
【原文】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1,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歎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2,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3,歡休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4。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5,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取焉。
《傳》6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7。四岳曰:「鯀可用8。」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9。」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嗚呼!盡之矣!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亂,豈有異術哉?時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註釋】
1堯:陶唐氏,史稱唐堯。舜:有虞氏,史稱虞舜。禹:亦稱大禹、夏禹,其子啟建立夏朝。湯:又稱成湯,建立商朝。文:周文王姬昌。武:文王之子,周武王姬發,建立周王朝。成:武王之子周成王。康:成王之子周康王。成康之世,號稱大治。
2哀矜:憐憫。懲創:懲治警戒。
3吁:歎其不然之詞。俞:應許之詞。
4虞、夏、商、周之書:《尚書》中有《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5呂侯:周穆王司寇,史錄其事作《呂刑》。
蘇軾6傳:指《尚書》孔安國傳。
7皋陶:舜時掌刑法之官。寬:寬恕。
8四岳:官名,總掌四岳諸侯之事。鯀:四岳推舉鯀治水。後失敗被殺,其子禹繼而治之。
9方命:逆命不從。
【譯文】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在位的時候,那是多麼無微不至地愛護百姓,為百姓著想,並且用對待仁人君子的禮儀來對待黎民百姓。有人做了一件好事,便獎賞他,還用詩歌的形式來讚揚他,以此肯定他的做法並勉勵他堅持下去;有人做了一件壞事,便懲罰他,並滿懷憐憫痛心地教訓他,用這種方式來使他棄惡從善、悔過自新。所以人們表示贊成或反對的感歎聲,喜悅歡欣或悲傷憂愁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書裡都有記載。成王、康王先後去世以後,穆王繼承王位而周朝開始衰敗,但是他仍然召見他的大臣呂侯,告誡他要謹慎地使用刑罰。他的話憂愁而不悲傷,威嚴而不憤怒,慈愛而又果斷,對無辜者充滿了同情和憐憫,所以孔子認為《呂刑》有可取之處而把它選進《尚書》中。
《傳》說:「對將要獎賞的人即使有所懷疑,也還是照樣獎賞他,這是為了推廣恩德啊;對將要處罰的人若有疑惑要免於處罰,這是為了謹慎地使用刑罰啊。」堯在位的時候,皋陶擔任法官,將要處決犯人,皋陶三次說「殺」,堯帝卻三次說「赦免」。所以百姓都畏懼皋陶執法的堅決,而慶幸堯帝量刑的寬大。四岳建議說:「鯀可以用。」堯帝說:「不行。鯀常常抗命違眾。」過後又說:「就試用一下吧。」為什麼堯帝不同意皋陶處決犯人的意見,卻接受四岳用鯀的建議呢?聖人的用意,從這裡大致也能看到啊。《尚書》上說:「對罪行有疑惑,只能從輕發落;對功績有疑惑,仍要重獎。與其殺死一個無辜的人,寧可自己承擔執法不嚴的罪責。」唉!再沒有比這更仁至義盡的了。可以獎賞,也可以不獎賞,獎賞他就過於仁厚了;可以處罰,也可以不處罰,處罰他又過分嚴厲了。過於仁厚,仍不失為君子;過分嚴厲,就會成為殘酷無情的人。所以仁厚可以過分,嚴厲卻不能過分。
古時候獎賞不單純用爵位和俸祿,刑罰不單純用刀和鋸。用爵位和俸祿作獎賞,那只能把獎賞的範圍局限在享有爵位和俸祿的人們之中,而無法獎賞這個範圍之外的人;用刀鋸來處罰,這只能把刑法的威力施加在罪犯頭上,而對未犯罪的人則無威懾力可言。過去的帝王深知天下做好事的人多得賞不勝賞,如果用有限的爵位和俸祿作獎賞是根本不夠獎賞的;也深知天下做壞事的人多得罰不勝罰,光用刀鋸是無法制裁的。所以凡是對賞罰對像有所懷疑的都一概用仁厚的態度來處理。用對待仁人君子的禮儀對待黎民百姓,使黎民百姓相互督促著向仁人君子學習,所以說這是忠厚到了極點啊。
《詩經》說:「君子如果喜歡好的,禍亂就會迅速結束。君子如果痛恨壞的,禍亂就會很快平定。」君子使禍亂迅速平定,難道有什麼奇招異術嗎?該喜就喜,該怒則怒,不過始終不失仁厚罷了。《春秋》一書的要點便是,制定法律貴在嚴肅,而處罰人則貴在從寬。根據其褒貶的原則進行賞罰,這也是忠厚到了極點啊。
【評析】
本文是嘉祐二年蘇軾參加禮部考試的一篇策論。文章質疑儒家典籍中的「疑」字,援引古時仁者以忠厚為本進行賞罰的事例,闡述了仁政的思想,認為忠厚在於以「君子長者之道」治國,而不全在於刑與賞。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對此文評價很高,曾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