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選 前出塞九首》(杜甫)全文翻譯註釋賞析

杜甫詩選 前出塞九首
杜甫
系列:杜甫詩選|杜甫詩集
杜甫詩選 前出塞1九首

其一

【原文】
慼慼去故里2,悠悠赴交河3。
公家有程期4,亡命嬰禍羅5。
君已富土境6,開邊一何多7。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註釋】
1出塞:漢樂府曲名。
2慼慼:憂愁傷心。故里:故鄉。
3悠悠:遙遠。交河:地名,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蕃縣。
4公家:官家。程期:行軍接防有規定的期限。
5亡命:逃命。嬰:觸犯。
6君:皇上,指唐玄宗。富土境:管轄的領土很遼闊。
7開邊:向外開拓疆土。一何:多麼。

【譯文】
愁苦地離開我的故鄉,奔赴遙遠的交河。公家規定我的行期,逃亡就要遭受災禍的網羅。君王已經富有遼闊的疆土,為什麼開邊擴土這般多!我棄絕了父母的恩德遠行,忍氣吞聲地扛起干戈。

【賞析】
漢樂府有《出塞》、《入塞》的曲名,是寫邊疆的戰鬥生活,杜甫用舊體來寫今事,先寫了《前出塞》九首,後寫了《後出塞》五首。
《前出塞》寫於天寶末年,它描寫一個戰士戍邊十年的從軍過程,其中第一首寫從軍戰士被征戍邊的怨恨情緒。
「慼慼去故里」,言離開故鄉的時間是長遠的,精神上是愁苦的。「悠悠赴交河」,點明了出兵的地點。「亡命嬰禍羅」,當時是戶籍徵兵,所以逃脫不得,如果逃脫,就要觸犯法網,而且還要連累父母妻子。
「君已富土境」而又「開邊一何多」,是諷刺語,也是《前出塞》的詩旨。開邊擴土的戰爭,是國家安危的大事,應慎重考慮,詩人以此表示自己的看法,言人所不能言。
「棄絕父母恩」,結語黯然,引人同情。
其六

【原文】
挽弓當挽強1,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2,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3,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4,豈在多殺傷。

【註釋】
1挽弓:拉弓。強:指堅硬的弓。
2射人先射馬:典出《射經·辨的》:「射人先射馬,擒賊必擒頭。」
3限:限度。
4制侵陵:阻止侵犯、侵略。

【譯文】
拉弓就要拉硬弓,射箭就要射長箭。如果想射人,就必須先射其坐騎;如果想擊敗賊寇,就要先擒獲其頭目。殺人應該有限度,國家也自有其疆界。阻止敵軍的侵犯,難道就是為了多殺敵軍嗎?

【賞析】
杜甫寫有《出塞》詩多首,先寫的九首題為《前出塞》,後寫的五首題為《後出塞》。《前出塞》通過集中描寫一個戰士戍邊十年的過程,反映了唐王朝發動的開邊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以此諷刺唐玄宗的窮兵黷武。
開篇四句,饒有韻致,極富理趣,頗似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歌謠,既朗朗上口,又極具氣勢。「噹」、「先」連用,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強調了作戰中應注意的幾個關鍵點。這四句如數家珍,好像是士兵在總結戰鬥經驗,又像將軍在訓誡部下,給人以雄壯豪邁之感。但從整篇來看,此四句並非全詩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襯筆和鋪墊,後四句才道出了本詩的主旨。在詩的後半部分,詩人慷慨陳詞,直抒胸臆,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呼聲:「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杜甫認為,擁有強大的軍隊只為守邊,而守衛邊疆只為國家安定,並不是為了殺伐。挽弓射箭,射馬擒王;都應以抵禦侵略、保家衛國為限度,而不能亂動干戈,大肆殺伐,更不能為了拓展邊界窮兵黷武,侵犯異邦。這種「以戰去戰,以強兵制侵略」的思想,是杜甫提倡的安邊良策,它反映了詩人熱愛和平、渴望國家安定的思想。
唐人的詩作中,以議論取勝的很少,而本詩卻以議論高妙見稱。全詩立意高遠,氣勢宏大,富有哲理,自問世以來便頗受好評。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