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戰國策》目錄序
曾鞏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選
曾鞏《戰國策》目錄序1
【原文】
劉向所定《戰國策》三十三篇,《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2。臣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正其誤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後《戰國策》三十三篇復完。
序曰:向敘此書,言周之先,明3教化,修法度4,所以大治。及其後,謀詐用而仁義之路塞,所以大亂。其說既美矣。卒以謂此書戰國之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則可謂惑於流俗,而不篤於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時,去周之初已數百年。其舊法已亡、舊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獨明先王,以謂不可改者,豈將強天下之主以後世之不可為哉?亦將因其所遇之時,所遭之變,而為當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生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變固殊,其法固異,而其為天下國家之意,本末先後,未嘗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蓋法者,所以適變也,不必盡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豈好為異論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謂不惑乎流俗而篤於自信者也。
戰國之遊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5、孫臏6、吳起7、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8。惟先王之道,因時適變,為法不同,而考之無疵,用之無弊。故古之聖賢,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說之害正也,宜放而絕之9。則此書之不泯,其可乎?」對曰:君子之禁邪說也,固將明其說於天下,使當世之人,皆知其說之不可從,然後以禁則齊;使後世之人,皆知其說之不可為,然後以戒則明。豈必滅其籍哉?放而絕之,莫善於是,是以孟子之書,有為神農之言者,有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於此書之作,則上總春秋,下至楚漢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間,載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廢也。
此書有高誘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二十二篇。《崇文總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
【註釋】
1戰國策:成書於戰國末年,後來經過劉向整理成為三十三篇。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的遊說之士的策謀、言論和活動。
2闕:通「缺」,缺少。
3明:表明。
4修:整治。法度:制度,規矩。
5商鞅:鞅衛的庶孫,喜歡刑名之學,入秦見孝公,勸說富強的方法。
6孫臏:戰國齊人,師從於鬼谷子。
7吳起:魏國人,在他逃到楚國之後,做了楚國的相。
8寤:通「悟」,醒悟。
9放:放棄。絕:斷絕。
【譯文】
劉向所編定的《戰國策》共三十三篇,《崇文總目》說缺少第十一篇。我訪問了一些士大夫家,才得到了全書,校正了書中的謬誤,對那些一時無法查考的問題存疑。這樣一來,《戰國策》三十三篇才又恢復完整。
序言說:劉向在這部書的評論中說:「周朝開國之初,明確教化,制度完備,因此天下大治。到了後期,盛行陰謀欺騙,推行仁義的道路堵塞了,因此天下大亂。」這種說法已經很高明了。但最後卻說:「這本書是戰國時期的謀臣策士揣摩當時的君主能夠做得到的事情,才不得不這樣說。」這種說法可以說是被流俗迷惑,而缺少堅定的自信了。
孔孟的時代,距離周朝初年已有幾百年了,舊的法令制度早已不存在,舊的風俗也已絕滅。他們二位卻獨獨宣揚先王的政治,認為是不可改變的,難道他們是要強迫天下的君主去做後世做不成的事情嗎?也只是要根據他所生活的歷史時代,所遭的變化去制訂當時的法令制度,使它不失去先王的治國原則罷了。
二帝三王治理天下的時候,他們的變化固然不同,他們的法制固然相異,但是他們治理國家天下的基本原則,什麼是本,什麼是末,什麼先做,什麼後做,都是一樣的。孔、孟二位的主張,只是這樣而已。「法」是用來適應變化的,不必完全相同。「道」是用來作根本的,不能不一樣。這道理是不可以變更的。所以他們二位恪守這個主張,哪裡是喜歡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呢?只是因為他們能不隨波逐流、隨聲附和罷了。他們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不被世俗迷惑而堅於自信的人啊!
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卻不是這樣,不知道的不容置疑,只是為他們的說法容易迎合國君的心意而喜歡,他們的居心用意,只不過是僥倖謀劃權宜之計罷了。所以他們高談闊論詭謀欺詐的便利,而隱諱失敗的可能;大肆宣揚戰爭的好處,而竭力掩蓋它的禍患。那些一個一個這樣做的,都有一點小利而有不能承受的大害;個個有所得,卻抵不上它的損失。最後,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這些人因此而喪身,而任用他們的諸侯和秦朝也都滅亡了。這些人是世上的大禍害,很清楚了,可是世俗之人卻仍然執迷不悟。只有先王之道,隨著時世適應變化,制訂不同的法制,考察它沒有缺點,實施它沒有弊病,所以古代的聖賢,從來沒有人拿先王之道來換取游士的權宜之計的。
有人說:「邪說會妨害正道,應當完全拋棄它、徹底禁絕它。那麼,這部書不加銷毀行嗎?」回答說:「君子禁絕邪說,一定要揭露它的謬誤,使它大白於天下,使得當世的人都知道這種邪說為什麼是不可聽信跟從的,然後再加以禁止,這樣使大家的認識就統一了。使得後世的人都知道這種邪說是不能推行的,然後作為警戒,這樣就使大家有明確的看法。哪裡一定要銷毀那些書籍呢?摒棄而杜絕邪說,沒有比這辦法更高明的了。所以,孟子的書中,有研究神農學說的,有研究墨子學說的,都記載下來而加以批駁。至於說到這本書的述作,上和《春秋》相接,下到楚漢之爭的開始,記載了二百四十五年間各國縱橫家的事跡,確實是不該廢棄的。」
這本書有高誘作注的二十一篇,也有的說是二十二篇,《崇文總目》記載的只存有八篇,現在保存了十篇。
【評析】
曾鞏與歐陽修同鄉,曾向歐陽修學習古文,深於治儒。他贊同孔孟的哲學觀點,強調「仁」和「政誠」,認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虛心自省,正誠修身就能認識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對兼併政策,主張發展農業和廣開言路。
文章以儒家思想為準繩,力倡「仁政」「禮治」,反對論詐之行,認為戰國亂世,就是因為「謀作用,而仁義之路塞」造成的,在創作風格上也跟歐陽修相近,主張「文以明道」,把歐陽修的「事信,言文」觀點擴廣到史傳文學和碑銘文學上。明代歸有光在《文章指南》中曾作如是說:「文章意全勝者,詞意樸而文意高。意不勝者,詞意華而文意鄙,為曾子固《戰國策目錄序》無一奇語,無一怪字,讀之乃太羹元酒,不覺至味存焉,真大手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