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唐代李商隱《日日》全文翻譯賞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幾時心緒渾無事,得及游絲百尺長?
賞析
  
李商隱擅長抒寫日常生活中某種微妙的詩意感受。這首小詩,寫的就是春光爛漫所引起的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題一作「春光」。
  
第一句語、意都顯得有些奇特。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麗、富於生命力的景象;而春天的麗日艷陽,本來就是使一切自然景象呈現出絢爛色彩和勃勃生機。說「春光斗日光」,似乎不大容易理解。但詩人對艷陽照耀下一片爛漫春光的獨特感受,卻正是借「斗」字生動地表現出來。麗日當空,春光爛漫,在詩人的感覺中,正像是春光與日光爭艷競妍。著一「斗」字,將雙方互爭雄長的意態,方興未艾的趨勢,以及天地上下流溢著的熱烈氣氛全部傳出。作者《霜月》說:「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斗嬋娟。」將秋夜霜月交輝的景色想像為霜月之神競艷鬥妍,所表現的境界雖和「春光斗日光」有別,而「斗」字的表現力則同樣傑出。不過「春光斗日光」好像還有另一層意蘊。日光,既指艷陽春日,又兼有時光之意。眼前這爛漫紛呈的春光又似乎日日與時光的腳步競賽,力求在這美好的時光尚未消逝之前呈現出它的全部美艷。這後一層意蘊,本身就包含著韶光易逝的些微惆悵,暗示下文意緒的紛擾不寧。
  
第二句實寫春光,微寓心緒。山城斜路之旁,杏花開得茂盛。在艷陽映照下,飄散出陣陣芳香。杏花的特點,是花開得特別繁華,最能體現春光的爛漫,但遠望時這一片繁花卻微呈白色。這種色感又很容易觸動春日的無名惆悵。所以這「山城斜路杏花香」的景物描寫中所透露的,便不僅僅是對爛漫春光的陶醉,而且包含著一種難以言狀的繚亂不寧的無聊賴的心緒。
  
三、四兩句由這種複雜微妙的意緒進一步引出「心緒渾無事」的企盼:什麼時候才能使心緒擺脫眼前這種繚亂不安的狀態,能夠像這百尺晴絲一樣呢?游絲是春天飄蕩在晴空中的一種細絲。作為春天富於特徵的景象,它曾經被許多詩人反覆描繪過,如「百尺游絲爭繞樹」(盧照鄰《長安古意》)、「落花游絲白日靜」(杜甫《題省中壁》),或點綴熱烈的氣氛,或渲染閑靜的境界。但用作這樣的比喻,卻是李商隱的個人獨創。錢鍾書先生在談到「曲喻」這一修辭手法時曾指出:「我國詩人中「以玉溪最為擅此,著墨無多,神韻特遠。……『幾時心緒渾無事,得及游絲百尺長』,執著緒字,雙關出百尺長絲也」(《談藝錄》)。心緒,是關於人的心理感情的抽像概念。「心緒渾無事」的境界,難以直接形容刻畫。詩人利用「緒」字含有絲緒的意義這一點,將抽像的心緒在意念中形象化為有形的絲緒,然後又從絲緒再引出具體的游絲。這樣輾轉相引,喻體似離本體很遠,但讀來卻覺得曲盡其妙。
  
因為晴空中裊裊飄拂的百尺游絲,不僅形象地表現了「心緒渾無事」時的輕鬆悠閒、容與自得,而且維妙維肖地表現出一種心靈上近乎真空的狀態,一種在心靈失重狀態下無所依托的微妙感受。再加上這「游絲百尺長」的比喻就從眼前景中信手拈來,所以更顯得自然渾成,情境妙合。「幾時」、「得及」,突出了詩人對「心緒渾無事」的企盼,又反過來襯托出了現時繚亂不安的心情。
  
詩歌中個別句子表達一時觸發的微妙感受,比較常見;整首詩專寫這種感受的卻不多見。因此後者往往被人們泥解、實解。如這首詩,注家們就有「虛度春光」、「客子倦游」一類的理解。而這樣闡釋往往使全詩語妙全失。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