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洪鐘傳》
洪鐘,字宣之,錢塘人。成化十一年進士。為刑部主事,遷郎中,奉命安輯江西、福建流民。還言福建武平、上杭,江西安遠、龍南,廣東程鄉皆流移錯雜,習鬥爭,易亂,宜及平時令有司立鄉社學,教之《詩》《書》禮讓。弘治初,再遷四川按察使。馬湖土知府安鰲恣淫虐,土人怨之刺骨,有司利其金置不問,遷延二十年。僉事曲銳請巡按御史張鸞按治,鍾贊決,捕鰲送京師,置極刑。安氏自唐以來世有馬湖,至是改流官,一方始靖。十一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整飭薊州邊備,建議增築塞垣。自山海關西北至密雲古北口、黃花鎮直抵居庸,延亙千餘里,繕復城堡二百七十所,悉城緣邊諸縣,因奏減防秋兵六千人,歲省挽輸犒賚費數萬計。所部潮河川去京師二百里,居兩山間,廣百餘丈,水漲成巨浸,水退則坦然平陸,寇得長驅直入。鍾言:「關以東三里許,其山外高內庳,約余二丈,可鑿為兩渠,分殺水勢,而於口外斜築石堰以束水。置關堰內,守以百人,使寇不得馳突,可免京師北顧憂,且得屯種河堧地。」兵部尚書馬文升等請從之。比興工鑿山山石崩壓死者數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鍾帝以鍾為國繕邊不當罪停俸三月。正德元年,由巡撫貴州召督漕運兼巡撫江北。改掌南京都察院,就遷刑部尚書。四年冬,掌院事。五年春,湖廣歲饑盜起。命鍾以本官總制軍務,陝西、河南、四川亦隸焉。沔陽賊楊清、丘仁等僭稱天王、將軍,出沒洞庭間。圍岳州,陷臨湘,官軍屢失利。鍾檄都指揮潘勳、柴奎,布政使陳鎬,副使蔣昇擊破之於麻穰灘,擒斬七百四十餘人,賊遂平。初,鍾掌院事,劉瑾方熾。及瑾誅,言官劾鍾徇瑾撻御史。朝議以鍾討賊,置不問。嘉靖三年卒,謚襄惠。
(節選自《明史·洪鐘傳》,有刪改)
洪鐘,字宣之,錢塘人。成化十一年考中進士。任刑部主事,陞遷為郎中,奉命安撫江西、福建流亡百姓。還朝後進言說福建武平、上杭,江西安遠、龍南,廣東程鄉都是流亡遷徙的百姓錯綜雜居,習慣於爭鬥,容易作亂,應當在平時讓主管部門設立鄉社學校,用《詩》《書》的禮儀謙讓來教育他們。弘治初年,又陞遷為四川按察使。馬湖的土官知府安鰲恣意荒淫殘暴,土人恨之入骨,主管官吏受了他的賄賂,放過他不追究,拖延了二十年。僉事曲銳請求巡按御史張鸞查辦他,洪鐘參與決策,逮捕安鰲押送京城,處以極刑。安氏從唐朝以來世代佔有馬湖,到這時改由(朝廷派出)流官,這一地區才安定下來。弘治十一年提升為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整頓薊州邊防,建議增築邊塞城牆。從山海關西北到密雲古北口、黃花鎮直達居庸關,綿延一千多里,修繕恢復城堡二百七十所,全部在沿邊境各縣修築城堡,於是上奏請求削減防秋兵六千人,每年節省運輸糧草犒勞賞賜的費用達到數萬。所統轄的潮河川距離京城二百里,處於兩山之間,寬一百多丈,漲水時成為汪洋,水退後就成為平坦陸地,敵寇得以長驅直入。洪鐘建議說:「關以東三里左右,那座山外高內低,約二丈多高,可以開鑿成兩條渠,分減水勢,而在關外斜築石壩來約束水流。在石壩內設置關口,派一百人防守,讓敵人不能突然襲擊,可以免除京城北面的憂患,並且能夠在河窪處屯田種地。」兵部尚書馬文升等人請求聽從他的建議。等到開工,開鑿山頭,山石崩塌,壓死數百人。御史弋福等人彈劾洪鐘,皇帝認為洪鐘為國修治邊境,不當治罪,停發俸祿三個月。正德元年,由貴州巡撫被召令監督漕運兼巡撫江北。改掌南京都察院,就地升任刑部尚書。正德四年冬,掌管都察院事務。正德五年春,湖廣年成饑荒盜賊四起。皇帝命令洪鐘以本官身份總領軍務,陝西、河南、四川也隸屬於他。沔陽賊楊清、丘仁等僭越自稱天王、將軍,在洞庭湖地區活動。包圍岳州,攻陷臨湘,官軍屢次失利。洪鐘傳令都指揮潘勳、柴奎,布政使陳鎬,副使蔣昇在麻穰灘打敗敵軍,活捉斬殺七百四十餘人,盜賊於是平息。當初,洪鐘掌管院都察院事務,劉瑾氣焰正囂張。等到劉瑾被殺,言官彈劾洪鐘順從劉瑾鞭打御史。朝臣討論後認為洪鐘討伐盜賊有功,放過他不追究。嘉靖三年去世,謚號為襄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