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賈逵傳》全文翻譯

宋史·賈逵傳》
原文
    賈逵,真定稿城人。隸拱聖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從狄青征儂智高,戰于歸仁驛。既陳,青誓眾曰:「不待令而舉者斬!」時左將孫節戰死,逵為右將軍先鋒將,私念所部兵數困易衄,兵法先據高者勝,苟復待命而賊乘勝先登,吾事去矣。即日引軍趨山。既定,賊至,逵麾眾馳下,仗劍大呼,斷賊為二。賊首尾不相救,遂潰。逵詣青請罪,青拊其背勞謝之。邕州城空,青使逵入括公私遺墜,固辭。是時,將校多以搜城故匿竊金寶,獨逵無所犯。遷嘉州刺史。初,逵少孤,厚賂繼父,得其母奉以歸。至是,以母老辭,不許,而賜母冠帔。秦山多巨木,與夏人錯壤,逵引輕兵往採伐。羌酋馳至,畫地立表約決勝負。逵引弓連三中的,首下馬拜伏,從逵取盈而歸。徒並代路,專主管辟府軍馬。熟戶散處邊關,苦於寇略,逵差度遠近,聚為二十七堡,次第相望,自是害乃息。一夕烽火屢發左右白當起逵臥不應旦而謂人曰此必妄也脫有警可夜出乎徐問之果邊人燭遺物也都城西南水暴溢,注安上門,都水監以急變聞。英宗遣逵督護,亟囊土塞門,水乃止。議者欲穴堤以洩其勢,逵請觀水所行,諭居民徙高避水,然後決之。軍校營城外者,每常朝,即未曉啟門鑰;或輟朝失報,啟鑰如平時。逵言:「禁城當謹啟閉,不宜憑報者。」乃冶鐵鑄「常朝」字,俾持以示信。遷馬軍副都指揮使。延州舊有夾河兩城,始,元昊入寇據險,城幾不能守。逵相伏龍山、九州台之間可容窺覘,請於其地築保障,與城相望,延人以為便。元豐初,拜建武軍節度使。數月而卒,年六十九。贈侍中,謚曰武恪。
  (選自《宋史·賈逵傳》)

譯文
    賈逵,真定稿城人。隸屬拱聖軍為士卒,官至殿前班副都知。跟從狄青征討儂智高,在歸仁驛作戰。擺好陣勢之後,狄青向眾人宣誓說:「不等發令而行動的斬首!」當時左將孫節在戰鬥中死去,賈逵是右先鋒將軍,私下想到所率領的部隊多次受困容易失敗,按照兵法,首先佔據高處的就取得勝利,如果再等待命令而敵人乘勝先登上高處,我們就要失敗。當天就帶兵朝山上進發。安定下來之後,敵人來到,賈逵指揮士兵奔馳下山,持著劍大聲呼喊,把賊軍截成兩段。賊軍首尾不能相救,於是潰敗。賈逵到狄青處請罪,狄青拍著他的肩背慰勞感謝他。邕州城空,狄青讓賈逵入城搜羅公家和私人遺留下來的東西,賈逵堅決拒絕。這時,將校大多以搜刮隱藏的東西為名盜竊金銀財寶,惟有賈逵秋毫無犯。升為嘉州刺史。起初,賈連年少時父親去世,他把大量財物贈送給繼父,把他的母親接回來奉養。到這時,他因為母親年老而辭職,沒有被朝廷允許,朝廷賜給他母親帽子和披肩。秦山上有很多大樹,和夏國的土地接壤,賈逵帶領輕兵前去採伐。羌人首領奔馳而到,劃分地界立下標記約定決一勝負。賈逵拉弓連中三次目標,羌人首領下馬跪拜俯伏,聽任賈逵滿載而歸。調到並代路,專門主管麟府的軍馬。熟戶分散居住在邊關,被敵寇的搶掠害苦,賈逵按照遠近加以衡量選擇,使他們聚成二十七堡,依次相望,從此災害才停止。一天晚上,烽火多次發出信號,左右的人說應當起兵,賈逵躺著不答應。天亮之後對人說:「這一定是假的,如果有警報,可以在晚上發兵嗎?」慢慢地查問這件事,果然是邊地的人在燒遺棄的東西。都城的西南部水暴漲溢出,注入安上門,都水監把緊急變故向朝廷奏報。宋英宗派賈逵去督察,迅速用口袋盛土塞住大門,水終於被止住。議論的人想在大堤上挖洞來傾瀉水勢,賈逵請求觀察水的走向,告訴居民移到高處避水,這樣之後才把堤穴打開。軍校在城外駐營的,每次定期常朝,在天亮時打開門鎖,有時停止上朝而未通報,卻還像平時一樣打開門鎖。賈逵說:「禁城應當謹慎打開大門,不應該依靠通報的人。」煉鐵鑄成「常朝」的字樣,讓通報人拿著以作信符。升為馬軍副都指揮使。延州過去有夾著河的兩座城,開始時,李元昊來侵犯佔據險要的地方,城幾乎不能守住。賈逵查看伏龍山、九州台之間可容窺探偵察,請求在這個地方修築軍事建築物,和延州城相望,延州百姓認為這很便利。元豐初年,為建武軍節度使。幾個月後去世,享年六十九歲。贈為侍中,謚號武恪。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