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宗典籍《六祖壇經》02.【般若品第二】古文原文及翻譯

壇經 ◎般若品第二

【原文】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1。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2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3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唸唸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唸唸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4,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註釋】
1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即佛教大智慧到達彼岸之意。
2無記:佛教術語,所謂三性之一,事物的性體不可記為善,也不可記為惡。
3須彌:即須彌山,佛教說大千世界中每一個世界都有須彌山,此世的須彌山就是喜馬拉雅山。
4西國語:指印度語言,即梵語。

【譯文】
第二天,韋使君前來請慧能繼續說法。大師登壇就座,對大眾說:大家讓心靈清淨,然後念頌:摩訶般耶輸應夢若波羅蜜多。又說:善知識們,菩提般若的智慧,世人本來自身都具有,只是由於心被迷惑,不能自己覺悟,這才需要靠更高智慧的人,予以開導啟示來認識佛性。要知道愚蠢的人或智慧的人,他們的佛性其實並沒有差別,只是因為在迷惑和覺悟方面有所不同,才有的愚蠢有的智慧。我現在為大家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讓你們都各自獲得智慧,諸位要專心致志地聽,我現在要講了。善知識們,世人整天口裡念誦般若,卻不認識自身本性的般若,這就像老是在嘴裡念叨食物名稱,是不能真吃飽的,只是口頭不停地說空,就是經歷千萬劫數也不會受益的。善知識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梵語,漢語的意思是有大智慧能到達彼岸。這是需要用心體會的,不在於口裡念叨,只是口裡空念而不用心體會不行,那就像夢幻、虛妄,像露水、閃電。口裡念誦,心想力行,那就能心和嘴相應。人的本性就是佛,離開了人的本性就沒有其他的佛。什麼叫摩訶?摩訶就是大,人的心胸度量之廣大,就像虛空一樣,沒有邊際,也沒有方圓大小,既不是青黃紅白,也沒有上下長短,沒有惱怒沒有歡喜,沒有是也沒有非,沒有善也沒有惡,沒有頭也沒有尾,諸佛所在的淨土就像虛空一樣無所不在。世人的靈妙本性本來就是空,並沒有一種法則可以得到。所謂自我本性乃是真空,也是這個意思。善知識們,不要聽我講空,你們就執著於空,第一重要的是不要執著於空。如果執著於空而坐禪,那就落入無記空的境地。善知識們,世界本身是虛空的,這才能包含萬物萬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大洋,眾多的須彌山,都在這虛空之中,世人的本性虛空,也像這個樣子。善知識們,自己的本性中能包含萬種佛法,這就是大,萬種佛法就在每個人的本性中。如果我們看到一切人的或善或惡,都既不接近也不捨棄,也不受沾染和影響,心保持虛空,這就可稱為大,也就是摩訶。善知識們,迷惑的人只用嘴說,智慧的人用心體會。還有一種迷惑的人,心中只執著於空而枯寂靜坐,一點也不用心思考,還自稱為大。像這樣的人,不必和他們談講,因為他們的見識是偏邪的。善知識們,心的度量十分廣大,可以進入到無所不包無所不到的萬有境界中。心的作用是了了分明的,運用它就能知曉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就是一切,去和來都很自由,心的本質在於無阻無滯,這就是般若。善知識們,一切般若智慧,都從自己的本性生出,不是從外邊來的,不要用錯了心思,這就叫真實的本性自己來修行。只要一個真,那就一切都真,心的修行是大事,不能用小聰明取巧。不要整天嘴上老說空,心裡卻並不體會,那就像凡俗人自稱是國王,不可能實現。這種人可不配做我的弟子。善知識們,什麼叫般若?般若的意思,漢語中叫智慧。在一切地方,一切時刻,每一心念中都不愚蠢,總是以智慧來處理一切事情,這就是修行般若。有一個念頭愚蠢,般若就斷絕了;有一個念頭智慧,般若就產生了。世俗人太愚昧迷惑,不能認識般若,嘴裡說般若,心裡面卻總是很蒙昧,經常自我誇耀說在修行般若,每個念頭都執著於空,卻不能認識真正的空。般若是無形無相的,就是智慧心,能夠這樣理解,就叫般若智慧。什麼叫波羅蜜?這是西方國家的話語。漢語的意思是到達彼岸,它表達的意義是離開生又離開死而獲得解脫。如果執著世俗境界就會有生和死的概念,就像水有波浪一樣,有了生死觀就名叫此岸;離開了世俗境界就沒有了生死觀,就像水永遠在流動,就名叫彼岸,這就叫波羅蜜。

【原文】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唸唸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1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2。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3,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無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4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5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需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註釋】
1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2三毒:指貪、嗔、癡,佛教認為是人生煩惱的根本原因。戒定慧:所謂三學,是針對三毒的對症下藥。
3閻浮提:梵語音譯,意譯是瞻部洲。閻浮,本為樹名,因地生此樹,地以之為名。
4《菩薩戒經》:《梵網經》中的《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共兩卷。
5《淨名經》:《維摩詰經》的另一個名稱。

【譯文】
善知識們,迷惑的人只在嘴裡念誦佛法,當念誦的時候,卻充滿了妄想是非之心。如果能又念又行,那叫真正的佛性。悟到這個方法的,就是般若法;照這樣修行的,就是般若行。不這樣修行的,就是凡俗之人。只要有了這種修行的念頭,那他就和佛一樣了。善知識們,凡夫就是佛,煩惱就是菩提。前一個念頭迷惑了就是凡夫,後一個念頭覺悟了就是佛。前一個念頭執著於世俗境界就是煩惱,後一個念頭離開了世俗境界就是菩提。善知識們,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最尊貴的至高無上的最第一的佛法。無住,無往,無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諸佛都是從這裡產生的。應當運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果這樣修行,一定能修成佛道,使貪、嗔、癡三毒變成戒、定、慧。善知識們,我的這個法門,從一個般若中能生出八萬四千種智慧。是什麼原因?因為世人有八萬四千種世俗煩惱,如果沒有世俗煩惱,智慧就經常出現而不離開自己的本性。覺悟了這種佛法的人,就沒有妄念,沒有回憶也沒有執著,不產生怪誕狂妄的念頭,而是運用自己的真如佛性,用智慧觀照一切。對於一切佛法,既不貪求,也不捨棄,這樣就認識到了人的本性並成就了佛道。善知識們,如果要進入很深的佛法境界,以及般若三昧,那就需要修習般若行,堅持誦讀《金剛般若經》,那就能認識佛性。要知道這部經典的功德,那是無量無邊的。在經典中已經有很明白的讚歎,不需要具體解說了。這個法門是最上乘的,是為有大智慧的人說的,為有大根器的人說的。而小根器小智慧的人聽了後,心中卻不相信。為什麼呢?比如天龍在閻浮提降暴雨,城鎮村落都會在雨水中浸淫損壞,好像草葉漂流一般;但雨落到大海裡,大海卻不增也不減。如果那些具有大乘智慧的人,最上乘智慧的人,聽了講說《金剛經》,就會心竅大開,覺悟領會。因此我們知道人的本性中本來具有般若智慧,自己運用這智慧經常來觀照一切,不需要憑借文字。就像雨水,不是無中生有產生的,原本是龍能興雲降雨,讓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的,無情的都受到滋潤,匯成百川合流,歸入大海,與海合成一體。眾生本性中的般若智慧,也就像這個樣子。善知識們,小根器的人聽講這個頓教法門,就像草木;因為它根性小,如果遭遇大雨,都會自己倒伏,而不能自己增長,小根器的人,也是這個樣子。其實般若智慧,小根器的人和大智慧的人並沒有差別,為什麼卻聽到佛法不能開竅覺悟呢?那是由於邪僻的偏見障礙太重,塵世煩惱太深,就像濃雲覆蓋了太陽,不經過大風吹,太陽光就不會顯現。般若智慧也沒有大小之別,只是因為一切眾生自己心裡的執迷或覺悟是不一樣的,迷惑的心總是對外在的東西執著,從外面修行來尋找佛道,而沒有覺悟自己的本性,這就是小根器之人。如果領悟了頓教的法門,不執著於外表的修行,只是從自己的內心經常產生正確的見解,各種世俗的煩惱都不會影響沾染,這就是認識了人的本性。善知識們,不要糾纏於內,也不要執著於外,來去都自由,能排除固執的成見,通達無礙,能這樣修行,就和般若經典的內容沒有差別了。善知識們,一切經典和文字,大乘、小乘、十二部經,都是因人而設,因為眾生本有智慧本性,才能有這些經典,如果沒有世人,一切佛法本來都不會有,因此我們知道一切佛法都是因為有了人才興盛起來的。一切的經書,都是因為人講說才產生的。因為人當中有愚蠢的也有智慧的,愚蠢的人像小孩,智慧的人像成年人。愚蠢的人向智慧的人請教,智慧的人給愚蠢的人講解佛法,愚蠢的人聽講後忽然覺悟開竅,就和智慧的人沒有差別了。善知識們,不覺悟時佛也是眾生,一念覺悟了眾生就是佛。因此我們知道萬種佛法都在自己的心中,為什麼不從自己的心中頓悟而認識真如的本性呢?《菩薩戒經》上說,我本來的自性就是清淨的。如果能從自己的本心認識佛性,都可以成就佛道。《淨名經》上說,瞬間豁然貫通,還是來自於本心。善知識們,我在弘忍和尚那裡,一聽到他講佛法立刻就覺悟了,頓時認識了真如本性。因此我將這種教法宣傳流布,讓學佛道的人頓悟菩提,各自審視自己的內心,各自認識自己的本性。如果自己不能覺悟,那就需要找更有智慧的善知識,能領悟最上乘佛法的人,直接指示引導正路。這樣的善知識與佛法有極大因緣,所謂教化開導,能讓人認識到佛性。一切好的佛法,都因為這樣的善知識才能起作用。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典,在人的本性中本來都是具有的,可惜許多人不能自己覺悟,這就需要尋求善知識來指導啟示,才可認識。如果本來能夠自己覺悟,不需要向外求助,卻固執地認為需要其他善知識幫助自己覺悟,那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自己內心本來就有可以覺悟的本性,如果產生了邪僻的偏見,妄想叢生,心智顛倒,那麼即使外邊有善知識給你教授講解,也不能從根本上救拔你。如果從內心產生了真正的般若智慧予以觀照,在一剎那間,各種妄念偏見都消除了。如果認識了自己的本性,瞬間覺悟就可達到佛的境界了。

【原文】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1,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2出六門3,於六塵4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5。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6。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法成佛。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註釋】
1三昧:梵語音譯,即息慮凝心,定於一處,進入一種佛的心理境界。
2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3六門:眼、耳、鼻、舌、身、意。
4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5邊見:片面的見識。
6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

【譯文】
善知識們,達到智慧的觀照,就能裡裡外外都透徹澄明,各種認識都發自本心。如果認識發自本心,就是本質的解脫;如果得到解脫,就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就是無念。什麼叫無念?如果見到一切外界事物,心中都不受污染,就是無念。運用於任何地方,又不執著於任何地方,只是讓本心清淨,讓「六識」從「六門」中出來,在「六塵」中無所沾染,來去自由,通達無阻礙,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就叫無念行。如果執意地不思考任何東西,強迫自己斷絕念想,那就又被觀念本身所束縛了,這就叫邊見。善知識們,能覺悟了無念的法門,就萬法都通達了,覺悟了無念的法門,才能見到諸佛的境界,覺悟了無念的法門,就成佛了。善知識們,後代能得到我的法門之真諦的人,能繼承這頓教法門,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修行,發誓願維護堅持,就像侍奉佛祖一樣,終身堅定信仰不改變,這樣的人一定會達成聖位。不過要遵循歷代祖師以心傳心默默會心的傳統,不能隱匿正法。如果不是志同道合者,是其他的法門,那就不能傳授,以免損害前輩留立下的規矩。那樣的話恐怕愚蠢的人不能理解,反而誹謗頓教法門,從而衍生各種劫難,使佛的種性斷絕。善知識們,我有一篇無相偈頌,大家都要念誦記取,無論是出家的僧尼還是在家的居士,都要依據這篇偈語來修行。如果不自己修行,只是記住我說的話,那也是沒有益處的。聽我念頌: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法門,愚人不可悉。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初啟出家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六祖大師又說:今天在大梵寺講說了這頓教法門,希望所有眾生聽了後都能明白佛法而成佛。當時韋使君和所有官僚以及道者、信佛的俗眾,聽了大師的講說,沒有不覺悟的,大家都向大師行禮,都一齊感歎:「善哉!真沒想到嶺南有真佛出世了!」

【評析】
般若即佛教的智慧。第二品講的是慧能向信眾講論般若智,即禪宗的真諦。本章是《壇經》的理論基礎。佛性者,無顏色,無形象,不在中間,亦不在兩邊,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上,亦不在下,在凡而不減,在聖而不增,無是無非,不去不來,非善亦非不善,非常亦非無常,非空亦非有,非定亦非動,非垢亦非淨,是為不二之性,即是佛性,取不得,捨不得,萬德莊嚴,萬法具足,恆沙妙用,遍周法界!華嚴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明覆故,不得解脫,正如六祖所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所有這些,無不說明,佛性人人本具,只要識已本心,就能見已本性,不在口說,不從外得,參禪學人,必須在自己心地上真參實悟,要在自己心地上下工夫,六祖說: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在這裡,六祖還強調了善知識要和學人有大因緣,也就是說:學人所要尋找的善知識,雖然是大善知識,也不一定對學人起作用,前提條件是這個善知識必須和這個學人有大因緣。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