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智囊》第08部 【兵智 兵不厭詐】全篇古文翻譯

第八部 兵智 兵不厭詐

【原文】
道取其平,兵不厭詭1。實虛虛實,疑神疑鬼。彼暗我明,我生彼死。出奇無窮,莫知所以。集「詭道」。

【註釋】
1道取其平,兵不厭詭:為人之道要平和,而用兵卻不能拒絕詭詐。

【譯文】
走路要走平坦的康莊大路,作戰卻不能拒絕詭詐。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樣才能使敵人疑神疑鬼,防不勝防。智者能使敵暗我明,因此才能我生敵死。出奇制勝,變化無窮,使人完全無法掌握。集此為「詭道」卷。

田單
【原文】
燕昭王1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邊批:肉先腐而蟲生。)田單2聞之,乃縱反間於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來,即墨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毅。毅歸趙,燕軍共忿。而田單乃令城中,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飛鳥悉翔舞下食,燕人怪之,田單因宣言曰:「神來下教我。」乃令城中曰:「當有神人為我師。」有一卒曰:「臣可以為師乎?」因反走。田單乃起,引還,東向坐。師事之,卒曰:「臣欺君,實無能也。」單曰:「子勿言。」因師之,每出約束,必稱神師。乃宣言曰:「君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即墨敗矣。」燕人聞之,如其言。城中人見齊諸降者悉劓,皆堅守,唯恐見得。單又宣言:「君懼燕人掘君城外塚墓,戮先人3,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自十倍。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鍤,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於燕。燕皆呼「萬歲」。田單乃收民金,得千鎰,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即墨即降,願無擄掠吾族家妻妾。」燕將大喜,許之,燕軍由此益懈。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畫以五采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後,牛尾熱,怒而奔,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遂殺騎劫。

【註釋】
1燕昭王:昭王在位時,招賢納士,燕國富強,至昭王二十八年,以樂毅為上將軍,率燕、秦、三晉之師伐齊,破齊都臨淄。時齊七十餘城皆破,僅餘莒、即墨二城。三十三年,昭王卒。
2田單:齊將,守即墨城者。
3先人:指祖先的屍體。

【譯文】
戰國時燕昭王去世,他的兒子惠王即位,曾和樂毅發生不愉快的事。(邊批:肉先腐爛,然後才有蟲子生出。)田單聽說此事,就施行反間計,在燕國散佈謠言,說:「齊王已經去世,攻不下的城池只有莒和即墨兩城罷了。樂毅和新君有嫌隙,怕被殺而不敢回國,藉著攻打齊國的名義,實際上是想自立為齊王。只是因為齊人不肯歸附,所以暫時慢慢攻打即墨,等待時機的成熟。現在齊國人最怕換其他將軍來攻打,那麼即墨就保不住了。」燕王本就疑心樂毅,又中了齊國的反間計,就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軍,召回樂毅。樂毅怕昭王對他不懷好意,於是投奔趙國,燕國的將士惋惜不已,群情憤恨。這時田單命城中百姓吃飯時,要在庭院中祭拜祖先,於是飛鳥都聚集飛旋在兩城的上空,燕人覺得很奇怪。田單散佈謠言說:「有神師降臨城中,教導齊國百姓。」有一名士兵開玩笑地說:「我可以當神師嗎?」說完不好意思地轉身走開,田單立即起身叫他回來,請他坐在神師的座位,以神師之禮對待他。士兵說:「剛才我是隨口胡說騙將軍的,我真的什麼也不懂。」田單說:「你什麼也不要說。」仍以神師禮待他,每次出去巡察時,必稱他為神師。接著,田單又散佈謠言說:「我們只怕燕國軍隊把所俘虜的齊兵割掉鼻子,要他們排列在燕軍的陣前,那麼即墨必會攻破。」燕人聽說此事,果真按著去做,城中人見投降的人都被割掉鼻子,更堅定守城的決心,惟恐被燕軍擒獲。田單又派人散佈謠言說:「我們怕燕國人挖掘齊人城外的祖墳,侮辱我們的祖先,看見先人受到侮辱會使我們心驚膽寒。」結果燕軍又中計,挖開墳墓,燒燬屍骨。即墨在城上看見燕軍的所為,沒有不傷心悲泣,急於出城與燕軍決一死戰。田單知道時機成熟,士兵可以上陣作戰了,就親自拿著工具和士兵一同工作,妻妾也編在工作隊伍中,把好吃的食物都拿出來與士兵分享。田單命令武裝的士兵都埋伏起來,改派老弱婦女登城守衛,並且派使者在燕國商議投降。燕軍兵士高呼萬歲。田單又募集民家的捐款,籌集到千鎰黃金,請即墨城的富豪贈送給燕國將軍,說:「齊人馬上就要投降了,希望你們不要虜掠我們的妻妾。」燕將十分高興,答應他們的請求,從此燕軍防備鬆懈,毫無鬥志。田單在城中徵集一千多頭牛,為牛縫製絳色絲衣,畫上五彩龍紋,在牛角上綁上鋒利的刀刃,另在牛尾上扎上葦草,灌上油脂,然後在城牆上挖掘幾十個洞穴,趁著夜晚,把牛群趕往洞口,這時點燃牛尾上的葦草,牛只受不了火燒的疼痛,發怒向前狂奔,直衝燕軍營地,五千士兵跟在牛後奮勇殺出。燕軍大吃一驚,看見牛只都是龍紋,凡是碰觸到的立即死亡,傷亦五千餘人。城中百姓喊殺震天,不斷敲擊銅器,發出震耳的聲響,燕軍深受驚嚇,潰散奔逃,齊軍乘勝殺了騎劫,一雪恥恨。

孫臏 虞詡
【原文】
魏龐涓攻韓。齊田忌救韓,直走大梁。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1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兼程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孫臏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此樹下。」(邊批:奇計獨造。)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亂,大敗,龐涓自剄。
羌寇武都2。遷虞詡為武都太守。羌乃率眾數千,遮詡於陳倉崤谷。詡軍停車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乃發」。羌聞之,乃分鈔3旁縣。詡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里,令軍士各作兩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問曰:「孫臏減灶,而君增之,兵法曰:『行不過三十里。』而今且二百里,何也?」詡曰:「虜眾我寡,徐行則易為所及,速進則彼所不測;虜見吾灶日增,必謂郡兵來迎,眾多行速,必憚追我。孫臏見弱,吾今示強,勢不同也。」既到郡,兵不滿三千,而羌眾萬餘,攻圍赤亭數十日,詡乃令軍中使強弩勿發,而潛發小弩。羌以為矢力弱不能至,並兵急攻,詡於是使二十強弩共射一人,發無不中,羌大震退。詡因出城奮擊,多所殺傷,明日悉陣其眾,令從東郭門出,北郭門入,貿易4衣服,回轉數周,羌不知其數,更相恐動。詡計賊當退,乃潛遣五百餘人,淺水設伏,候其走路。虜果大奔,因掩擊。大破之。

【註釋】
1蹶:顛撲,損失。
2羌寇武都:武都在今甘肅成縣西。此為東漢元初二年(115年)事。
3鈔:掠奪。
4貿易:更換。

【譯文】
魏國龐涓發兵攻打韓國,齊國派田忌救援韓國,田忌率領大軍直奔魏國國都大梁。龐涓聽到這個消息,立即從韓國撤軍馳援,而齊國的部隊已經進入魏國境內而向西行進。孫臏對田忌說:「三晉(韓、趙、魏)的士兵以凶悍勇猛著稱,他們從不把齊軍放在眼裡,齊軍號稱膽怯。善於作戰的人,就在於能夠掌握敵我的情勢而善加利用。兵法上說,攻打距離一百里遠的敵人,可能會損失主將,距離五十里遠貪利冒進,隊伍只能到達一半。」進入魏國境內之後,下令士兵起爐灶的時候,建了十萬個爐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第三天再減為三萬個。龐涓一連三天尾隨在齊軍後面,暗中偵察,發現齊軍爐灶的數目天天減少,大為高興,說:「我就知道齊軍膽小如鼠,才進入魏國境內三天,一半的士兵就已經逃亡了。」於是將步兵留下,自己只帶領輕裝騎兵,急馳去追擊齊軍。按照孫臏的推算,在黃昏的時候,魏國的軍隊就可以抵達馬陵。馬陵路面非常狹窄,兩側全是險峻的斜坡,最適合埋伏襲擊,於是孫臏將路邊的一棵大樹的樹幹削平,在上面寫了六個大字:「龐涓死此樹下。」(邊批:孫臏獨創的奇計。)然後讓很多弓箭手埋伏在附近,並叮囑他們說:「黃昏的時候,看到樹下有火光之後就萬箭齊發。到黃昏的時候,龐涓果然率領軍隊從樹下經過,看到樹上有模糊的字跡,就讓人點燃火把,還沒有讀完樹上的字,齊軍就萬箭齊發,一時間魏國的軍隊陣勢大亂,潰敗逃散。龐涓舉劍自刎而死。
東漢時羌人進犯武都,皇帝任命虞詡為武都太守。羌人派數千人在崤谷列陣等候虞詡,虞詡令兵士暫時停止前進,並表示要「上書請求皇帝派兵增援,等援兵到達之後,再繼續向前推進」。羌人聽說之後,就去附近的縣去搶掠。虞詡趁著羌人兵力分散,日夜兼程疾行軍一百多里,並命令士兵每人挖兩個灶,每天都成倍地增加。羌人不敢貿然進攻,有人問虞詡說:「孫臏每天減少爐灶的數目,而您卻每天增加爐灶的數目,此外,兵法上說:『每天行軍不能超過三十里。』而現在我們每天行軍卻將近二百里,為什麼呢?」虞詡說:「敵眾我寡,假如我軍再將行軍速度放慢,就會非常容易遭到敵人的攻擊,快速行軍敵人就很難預測到我軍的虛實,再看到我軍每天爐灶數目的增加,肯定會認為其他州郡的士兵已經集結會合,看到我軍隊人數眾多,行動迅速,必定會有所顧忌而不敢輕易追擊我們。孫臏示弱做誘敵之計,現在我示強,完全是因為情勢的不同。」到達武都之後,虞詡的兵力還不到三千人,而羌兵以一萬多人,圍攻了赤亭數十天。虞詡命令士兵將強弩留下不發,而是用射程較短的小箭來射殺敵人,羌人以為官軍弓箭力道不強,就下令進攻,這時虞詡再下令士兵用強弩射殺敵人,沒有不命中目標的,羌人震驚之下趕緊退兵。虞詡出城追擊,羌人死傷慘重。第二天,虞詡讓隊伍列陣,從東門出城,再從北門入城,同時更換衣服,這樣來回幾次後,羌人不知虞詡有多少軍隊,更加驚恐震動。虞詡估計羌人該退兵了,就暗中派遣五百人,在淺水設置埋伏,等到羌人後退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攔截,羌人果然潰逃,這時埋伏的伏兵趁機截殺,大敗羌人。

祖逖 檀道濟 岳飛
【原文】
祖逖1將韓潛與後趙將桃豹分據陳川故城,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使千餘人運以饋。潛又使數人擔米息於道,豹兵逐之,即棄而走,豹兵久饑,以為逖士眾豐飽,大懼,宵遁。
宋檀道濟伐魏,累勝。至歷城,魏以輕騎邀其前後,焚燒谷草。道濟軍食盡,引還。有卒亡降魏,具告之。魏人追之,眾洶懼將潰。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餘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兵見之,謂道濟資糧有餘,以降者為妄而斬之,道濟全軍以歸。
岳飛奉詔招撫嶺表賊曹成,不從,乃上奏:「群盜力強則肆橫,力屈則就招,不加剿而遽議招,未易也。」遂率兵入。會得成諜者,縛之帳下。飛出帳,調兵食2。吏白曰:「糧盡矣,奈何?」邊批:飛使之。飛陽曰:「且反3茶陵。」已而顧諜作失意狀,頓足而入。陰令逸之,計諜歸告,成必來追。即下令蓐食,潛趣繞嶺。未明,已逼賊壘。出不意,驚呼曰:「岳家軍至矣!」飛乘之,遂大潰。自是連奪其險隘。賊窮,飛乃曰:「招今可行矣。」
〔評〕孫臏強而示之弱,虞詡弱而示之強,祖逖、檀道濟饑而示之飽,岳忠武飽而示之饑。

【註釋】
1祖逖:少有大志,中夜聞雞起舞。晉朝南渡後,晉元帝用為豫州刺史,渡江擊楫,誓清中原。他與後趙石勒相持,屢破強敵,收復了黃河以南大片失地。
2調兵食:籌調軍糧。
3反:同「返」。

【譯文】
晉朝名將祖逖手下的將領韓潛和後趙的將領桃豹,分別據守陳川的舊城,雙方相持了四十多天。祖逖於是用布袋填上泥土,命令一千多名士兵搬運這些土袋,裝作是從外地運來的支援的糧食。另外又暗中派人背負米糧,故意在路旁休息,等到桃豹的士兵進攻的時候,就故意丟棄米袋逃跑。桃豹的士兵已經長時間缺糧了,認為祖逖軍中的糧食充足,大為恐懼,就連夜撤兵離開了。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將檀道濟討伐北魏,多次取勝。至歷城以後,魏軍以騎兵時而攻擊檀道濟的先鋒部隊,又時而突襲殿後的士兵,另外魏軍也焚燒了城中的糧草。檀道濟軍糧將要耗盡,只好撤軍。有一名投降魏軍的士兵,把檀道濟的窘境告訴了魏軍,魏人出兵追擊,宋軍害怕,快要潰敗。檀道濟於是在夜晚命人高聲地用籌數著量米的數量,實際上裡面卻是沙子來代替米,另外用僅剩下的米,覆蓋在沙堆上面。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魏軍看到了,以為檀道濟營中糧食充足,而被降兵騙了,就斬了那名降兵,而檀道濟也全軍而退。
岳飛奉了皇帝的詔命招撫嶺表賊人曹成,曹成不答應。岳飛奏報說:「盜匪一旦得勢,就會肆意妄為,等到窮途末路的時候,才容易招撫。現在如果不先圍剿那些賊匪,突然對他們進行招撫,他們是不會輕易接受的。」於是就派兵進行圍剿。正好曹成所派來的間諜,被俘虜綁縛在帳下,岳飛走出帳外,向當地官員徵調軍糧,官員說:「糧食快吃完了,這該怎麼辦呢?」(邊批:這是岳飛讓他說的。)岳飛故意說:「看來只好先回到茶陵了。」接著在間諜面前流露出失望的樣子,跺腳進入了大帳中。一面下令故意製造出機會讓間諜逃脫。岳飛料定間諜一定會將所見所聞告訴給曹成,而曹成一定會藉機攻擊官兵,因此下令全軍天不亮就吃飯,悄悄繞過了山嶺。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岳飛就已經到達了賊營,賊人大感意外,驚呼道:「岳家軍來了!」岳飛乘機攻擊,賊人潰散逃逸,岳飛連連奪下賊人所據守的險要,賊人被逼得走投無路。岳飛說:「現在可以進行招撫了。
〔評譯〕孫臏故意隱藏本身的實力來引誘敵人,虞詡卻誇張自身的實力來恫嚇對手,祖逖、檀道濟都是以僅剩的米糧示敵,來掩飾糧食用盡的窘境,岳飛故意用缺糧作為誘敵之計謀,引賊人上當。

勾踐 柴紹
【原文】
吳闔閭伐越,越子勾踐御之,陳於攜李。勾踐患吳之整也,使死士再禽1焉,不動。使罪人三行,屬2劍於頸,而辭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遂自剄也。吳師屬目,越子因而伐之,大敗之。
吐谷渾寇洮、岷二州。遣柴紹3救之,為其所圍。虜乘高射之,矢如雨下,紹遣人彈胡琵琶,二女子對舞。虜怪之,相與聚觀。紹察其無備,潛遣精騎,出虜陣後,擊之,虜眾大潰。
〔評〕罪人勝如死士,女子勝如勁卒,是皆創奇設誘,得未曾有。勾踐

【註釋】
1禽:衝陣。
2屬:接。
3柴紹:唐高祖女婿,妻為平陽公主,累從征伐,封霍國公,拜右驍衛大將軍。

【譯文】
春秋末期吳王闔閭發兵攻打越國,越王勾踐親自率兵抵抗。當時越軍在檇李(今浙江省嘉興縣)嚴陣以待。勾踐對吳軍嚴整的軍容感到憂心,就派敢死隊一連發動兩次攻擊,但吳軍絲毫沒有動搖。於是勾踐就想出一個計謀,他把越國的死囚排成三行,然後在每個人的脖子上掛一把劍,一起走向吳軍陣地說:「現在吳、越兩國兵戎相見,我們觸犯軍令,但不敢逃避刑罰,現在只有死在陣前。」說完,拔劍自刎而死,吳軍看得目瞪口呆,於是越王勾踐乘機發動猛攻,把吳軍打得大敗。
唐朝時吐谷渾入侵洮、泯二州,情勢危急,皇帝命柴紹前往救援,沒想到反被胡人圍困。胡人利用高地的有利形勢,發動箭陣,一時箭如雨下。柴紹靈機一動,叫眾工彈奏琵琶,又要兩名女子隨著音樂婆娑起舞,胡人大感驚訝,見兩名女子舞姿曼妙,不由聚集圍觀。柴紹察覺胡人已中計而放鬆警惕,暗中派遣精銳的騎兵,包抄胡人的後方反擊,結果胡人大敗。
〔評譯〕敢死的勇士不如列隊自殺的罪犯能動搖敵人軍心,女子曼妙的舞姿卻勝過悍勇善戰的士兵。這些都是出奇謀,計誘敵人的招數,在以前可從來沒聽說過。

馮異 王晙
【原文】
馮異1與赤眉2戰,使壯士變服與赤眉同,伏於道側。旦日,赤眉使萬人攻異前部。賊見勢弱,遂悉眾攻異。異乃縱兵大戰,日昃,賊氣衰,伏兵卒起,服色相亂,赤眉不復識別,眾遂驚潰。異追擊,大破之。
吐蕃寇臨洮,次大來谷。安北大都護王晙3率所部二千,與臨洮兵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襲敵營,去賊五里,令曰:「前遇寇大呼,鼓角應之。」賊驚,疑伏兵在旁,自相鬥,死者萬計。

【註釋】
1馮異:漢光武帝劉秀將,從平河北,為征西大將軍收降赤眉,威行關中。
2赤眉:王莽末年,起兵於今山東一帶的農民起義軍,為區別敵我,眉毛塗成赤色,故稱赤眉軍。後為劉秀擊敗。
3王晙:唐中宗景龍間為桂州都督,大敗吐蕃,進并州都督長史。因討突厥有功,遷朔方行軍大總管。

【譯文】
漢朝時馮異征討赤眉軍的時候,命令士兵換上赤眉軍的兵服,埋伏在路邊。第二天,赤眉發動一萬人攻打馮異的先頭部隊,賊兵看馮異兵力薄弱,就全軍出擊,發動猛攻。馮異指揮士兵奮勇應戰,一直堅持到傍晚,賊兵氣勢已經弱下來,埋伏在路邊的士兵突然出擊,由於這些伏兵的服裝和赤眉兵相同,一時間赤眉兵沒有辦法辨識敵我,於是驚慌失措地逃逸。馮異下令追擊,赤眉軍大敗。
唐朝時期吐蕃入侵臨洮,抵達大來谷。安北大都護王晙率領兩千士兵,和臨洮軍隊聯合抵禦吐蕃。王晙事先挑選了七百名勇士,換上了吐蕃的軍服,趁著夜色襲擊敵營。在離敵營五里的地方,他對士兵們說:「遇到敵兵,就大聲喊叫,同時擊鼓吹號相應。」敵兵果然認為四周有兵埋伏,非常驚慌,開始自相殘殺,死了數萬人。

張齊賢
【原文】
齊賢知代州,契丹入寇。齊賢遣使期潘美以並師來會戰。使為契丹所執,俄而美使至云:「師出至柏井,得密詔,不許出戰,已還州矣。」齊賢曰:「敵知美之來,而不知美之退。」乃夜發兵二百人,人持一幟,負一束芻,距州西南三十里,列熾燃芻,契丹兵遙見火光中有旗幟,意謂並師1至,駭而北走。齊賢先伏卒二千於土鐙砦,掩擊,大破之。

【註釋】
1並師:兩軍會師。

【譯文】
宋朝人張齊賢任代州知州的時候,契丹發兵入侵。張齊賢派人和潘美約定,兩人聯合抵禦契丹。但是契丹人將使者給劫持去了。沒有過多久,潘美的使者來到張齊賢的營地,說:「我軍抵達柏井的時候,接獲了皇上的密詔,不許和契丹人交手,現在軍隊已經調頭回去了。」張齊賢說:「契丹人只是知道潘美的軍隊要前來會合,但並不知潘美已經撤軍。」於是乘夜命令二百名士兵,每人手中拿著一面軍旗,身上背著一束稻草,在距離代州西南三十里的地方,將軍旗排成一列,開始焚燒稻草,契丹兵遠遠望去,只看到火光中有軍旗飛舞,以為是兩軍會師,因此非常害怕,向北逃逸了。張齊賢事先在土鐙寨安置二千名伏兵乘機殺敵,大破契丹。

稿人
【原文】
令狐潮圍睢陽,城中矢盡。張巡1縛稿為人。披黑衣,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得箭數十萬。其後復夜縋人,賊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五百斫潮營,焚壘幕,追奔十餘里。
開禧中,畢再遇被圍於六合,軍中矢盡,再遇令人張青蓋往來城上,金人意主兵官也,爭射之,須臾矢集樓牆如蝟,獲矢二十餘萬。又敵嘗以水櫃2敗我,再遇夜縛稿人數千,衣以甲冑,持旗幟戈矛,儼立戎行。昧爽,鳴鼓,敵虜驚視,急放水櫃,旋知其非真也,意甚沮。急出師攻之,敵遂大敗。
沅州3蠻叛,荊湖制置遣兵討之。蠻以竹為箭,傅以毒藥,血濡縷4立死。官軍畏之,莫敢前。乃束稿人,羅列焜耀,蠻見之,以為官軍,萬矢俱發。伺其矢盡,乃出兵攻之,直搗其穴。

【註釋】
1張巡:玄宗天寶年間安祿山造反,張巡率兵征討,和太守許遠一起守睢陽,後來城陷落遇害而死。
2水櫃:即水庫。
3沅州:今湖南芷江。
4濡縷:浸濕衣衫之布絲。

【譯文】
唐朝時期令狐潮圍攻睢陽。城中的箭用完了,張巡讓人捆紮了稻草人,穿上黑色的衣服,趁著夜晚用繩索從城牆上放下。令狐潮的士兵紛紛射箭,結果從稻草人身上得到的箭總共有十萬多支。後來又在夜間把人從城頭上懸放下來,賊兵只是大笑卻不加防備。張巡就派了五百名勇猛的士兵去襲擊令狐潮的軍營,焚燒賊兵的營房,追殺了他們十多里路。
宋朝開禧年間,畢再遇被金人圍困在六合。軍中已經沒有箭可以發射,畢再遇讓人撐起青傘站在城樓上,金人以為是主將來了,爭相射箭,不一會兒整個城樓就好像刺蝟一般,總共有二十多萬支箭。還有,金人用水攻擊宋軍,畢再遇讓人捆紮了幾千個草人,利用夜晚視線昏暗,替草人穿上盔甲,手中拿著旗幟、武器,排列成行,再旁敲擊戰鼓。金人非常驚恐,急忙打開水庫洩水,過了一會兒,才知是草人,士氣大大低落。此時畢再遇下令士兵進攻,大敗金人。
沅州蠻人在荊湖一帶作亂,朝廷派荊湖制置使率兵平亂。蠻人削竹為箭,並在箭頭上塗上毒藥,一出血就能置人於死地。官軍們都非常害怕這種箭,不敢上前殺蠻敵。於是下令扎草人,排成一列,蠻人看到後以為是官軍,於是萬箭齊發,等到蠻人箭都射完以後,才下令進攻,一直打入了蠻人的營寨。

李光弼
【原文】
史思明有良馬千餘匹,每日出於河南渚浴之,循環不休。李光弼命索軍中牝馬,得五百匹,縶其駒1而出之。思明馬見之,悉浮渡河,盡驅入城。思明怒,泛火船欲燒浮橋,光弼先貯百尺長竿,以巨木承其根,氈裹鐵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能進,須臾自焚盡。

【註釋】
1縶其駒:拴系母馬之駒,則母馬必歸。

【譯文】
唐朝時史思明有一千多匹上等好馬,每天分批輪流帶到黃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澡,以展示他壯盛的軍容。李光弼教人把軍中的母馬都牽出來,共五百匹,把它們所生的小馬全拴在城內,等史思明的馬到了水邊,就把五百匹母馬都牽出去,母馬不停地嘶鳴,引得史思明的馬都浮水渡過黃河,全都被驅趕入城。史思明知道後非常生氣,想利用著火的小船,燒燬浮橋,李光弼得知史思明的陰謀,就事先積藏好幾百根長竿,用巨大的木頭抵住長竿的根部,用毛氈包裹著鐵叉,安置在竿頭上,如此一來,火船投水而下時,長竿叉住火船,使船不能向前漂流,而自行焚燬。

程昱
【原文】
昱1,東阿人,黃巾賊起,縣丞王度反應之。吏民皆負老幼,東奔渠丘山。度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因謂縣中大姓薛房曰:「度得城郭而不居,其志可知,此不過欲掠財物耳。何不相率還城而守之?」吏民不肯從,昱謂房等「愚民不可計事」,乃密遣數騎舉幡東山上,令房等望見,因大呼曰:「賊至矣!」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相隨,昱遂與之共守,度來攻。昱擊破之。

【註釋】
1昱:程昱,後為曹操謀臣,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魏文帝時為衛尉。
【譯文】
程昱是東阿人,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時候,東阿縣的縣丞王度起兵反叛響應,官員百姓於是扶老攜幼向東逃到了渠丘山。王度率兵出城以後,往西走了五六里,就把軍隊屯駐下來。程昱於是告訴縣中的大族薛房說:「王度已經得到縣城,他卻不住在城中,他的志向可以知道,只不過是想要搶奪財物罷了。我們為什麼不一起返家,據城堅守呢?」然而官吏百姓都不願意回去。程昱認為薛房等人「愚民不足以商討大事」,於是秘密派遣了幾個人高舉旗幟,騎著馬到東山上,讓薛房以及百姓們看得到,然後就在一旁大喊:「賊兵來了!」接著下山趨赴縣城,官吏百姓也都跟著奔回了縣城。到了城中,程昱就和吏民加強防禦工事,王度起兵來攻,被程昱打敗。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